中國百年貴族:蘇州貝家,傳承20代富貴不減,族人非名門不娶

2020-12-13 奇聞趣談史
華人建築大師貝聿(yù)銘

自我國數千年的歷史上,有不計其數的名門望族綿延不息,最著名的當屬孔子所在的孔氏家族,還有一些傳承千年的世家大族也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厚的筆墨,如王羲之所在的琅琊王氏、謝靈運所在的陳郡謝氏等等。

在人傑地靈的蘇州,同樣有著一戶世家大族貝氏,自明朝中期貝氏先祖定居蘇州後,到如今的五百餘年間,已經傳承了超過20代,至今富貴不減在上海擁有千套房產。在五百年的歷史中,貝氏家族人才輩出,族人有的成為藥業大亨,有的是愛國實業家,最為大眾熟知的應該是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

蘇州貝氏的起源,以草藥生意發家

在清朝中期,蘇州有四大富家,分別是畢、毛、戈、貝,這裡的貝就是貝家,準確地說,是在貝慕庭領導下的貝家。貝慕庭是家族的第七代子孫,貝家的產業也是在他手上發揚光大,成為當地的巨富,但是貝慕庭的成功,建立在幾代前人的含辛茹苦之上。

蘇州貝氏族譜局部

如今被蘇州貝氏追封為始祖的,是一個名為貝蘭堂的人,他在明朝中葉,據考究是在嘉靖初年從浙江蘭溪來到江蘇吳縣經商,吳縣就是現在的蘇州。

貝蘭堂是一名醫生,經營的也是一些草藥生意,起初他在閶門外南壕街擺攤賣藥,並且也經常四處行醫,逐漸地積攢了一點家產,他便以此作為啟動資金,開始專門從事藥材生意,這也是貝家後來發跡的基礎。

到了貝蘭堂長孫貝和宇執掌貝家時,經過兩代人的經營,貝家的草藥生意已經初具規模,在當地也有了不錯的聲望。後又經過了貝和宇的數十年經營,貝家已經是一個小型資產家族了,而且貝家在貝和宇時期,發生的一件事,使得家族的名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蘇州貝氏祠堂

貝家做生意自然和許多商人都有來往,一位姓潘的商人將自家的蓮藕放在貝和宇那裡,讓他幫忙代銷,獲得的錢財暫時寄存在貝家。當天深夜,他們的倉庫遭遇了偷盜,貝和宇首要想到的,不是自己的草藥財產,而是潘老闆的貨款。

當他把貨款轉移後,那幫強盜已經把倉庫裡的值錢財物搶掠一空,貝和宇的這番舍已為人的無私舉動,被當地百姓交口稱讚,貝家藥行的名聲也愈發響亮。

到了雍正乾隆年間,貝慕庭執掌家族後,讓貝氏家族真正成為了蘇州豪門。貝慕庭在前人的基礎上,整合家業,擴大規模,讓貝家藥行響徹整個蘇州。除了經商,貝慕庭還是一位慈善家,每逢旱災和饑荒,他將自家的存糧以極低的價格賣出,救助災民

蘇州貝氏祠堂

作為大富豪,難免會有人找他借錢,時間長了貝慕庭積攢了一大堆借條,60大壽時,他當眾將成堆的借條全部燒毀,消除了上萬兩白銀的債務,後來又拿出錢財給家僕長工等下人"發福利"。如果說此前的貝家只是經商巨富的話,那麼在貝和宇時期,貝家則是真正意義上的豪門。

清末民初貝氏後人的代表——貝理泰、貝潤生

時間來到清朝末年,經過了幾百年的繁衍和發展,已經傳到了第13代。在這一輩人中,最出名的要數貝聿銘的祖父貝理泰和有著"顏料大王"之稱的貝潤生

貝理泰早年曾經參加科舉考試中了秀才,後成為蘇州府學的貢生,本來可以走上為官之路,但是後來清廷覆滅,他也就回到了老家打理家產,真的是"被迫回家繼承家產"

貝聿銘(左一)全家福

1915年,貝理泰用手中的積蓄,入股了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正式邁入了金融界,後來又擔任過董事成員和蘇州分行的經理。貝理泰也是我國第一家新興旅行社的創辦人,在金融界有著重要地位

貝潤生16歲來到上海瑞康顏料行做學徒,12年後店主去世,他接任了經理一職。一戰爆發後,貝潤生通過賣德國顏料賺了一大筆錢,而後便開始四處投資,如今上海四川南路的金陵大樓便是當年他投資建造的。

貝潤生對社會的貢獻,在於他的顏料工廠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而且帶動了顏料業的發展,而對於貝氏家族來說,他最大的貢獻,便是為貝家修建了獅子林

如今的獅子林

1917年,貝潤生買下了歷代獅子林及其周邊地區的土地,後歷時多年,投資近百萬銀元,將獅子林修繕完畢,這也是我們如今看到的獅子林的面貌。在獅子林中,貝潤生修建了貝氏宗祠,還修建了貝氏義莊,幫助貝氏族人。新中國成立後,貝氏家族將獅子林捐獻給了國家,這一私家園林得以展現在社會大眾面前

貝聿銘也是貝氏家族的後人

我們熟知的建築大師貝聿銘,是家族的第15代子孫,他的父親貝祖貽是第一個打破外國人壟斷中國外匯匯兌的人,曾經擔任中國銀行董事,後來移居美國,1982年去世。

北京香山飯店

貝聿銘的事跡廣為人知,作為近代中國最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之一,他的作品遍布全球:法國羅浮宮玻璃金字塔、中國北京香山飯店、美國國家美術館、德國歷史博物館、日本新秀美術館等等,他被稱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如今的蘇州貝氏家族,據估計已經傳承到了第20多代,貝聿銘的幾個兒子,同樣是世界聞名的建築大師。長子貝定中是一名城市規劃師,可惜去世較早,次子貝建中分別於1968年和1972年獲得了哈佛大學的物理學士和建築學碩士學位,曾參與設計蘇州博物館等諸多項目

貝聿銘和三子貝禮中以及孫女

三子貝禮中同樣是哈佛大學的建築學碩士,並且和兄長建中一起創辦了"貝氏建築事務所",如今的他同樣是一名優秀的建築設計師,2017年還代表事務所與清華大學建築設研究院達成合作。

貝氏家族綿延百年,注重教育乃是立家之本

蘇州貝氏家族能夠綿延百年,人才輩出的緣由,與他們的家風祖訓是分不開的。但令人驚訝的是,貝氏祖訓只有短短的30個字:"以產遺子孫,不如以德遺子孫,以獨有之產遺子孫,不如以公有之產遺子孫。"這句話意思簡單明了,說的也並不是十分深奧的道理,但這就是貝氏家族的祖訓。

除了祖訓,還有一個原因是貝氏家族的子孫在選擇配偶時,會格外地謹慎,在貝聿銘的傳記中,曾經提到以往的貝氏族人"非名門不娶",這裡的名門,並非是全部指代出身,而且還包含了在教育上的理念。如貝聿銘的母親莊蓮君,是清朝末代國子祭酒的千金,精通琴棋書畫,溫柔賢惠。

貝聿銘父親貝祖貽和蔣士雲

莊氏去世後,貝祖貽繼娶了蔣士雲,她是"北京四美人"之一,出身外交世家。貝聿銘自己的太太陸書華,則是畢業於宋氏姐妹就讀的衛斯理學院,其父親是麻省理工的工程師,外公張蔭棠,是清朝末代駐美公使

這樣"非名門不娶"的好處顯而易見,因為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對一個家庭來說,是不可多得的財富,她對丈夫和孩子,甚至是孫輩都有著深遠的影響,這正是"一個女人能夠影響三代人"的道理

貝聿銘和夫人陸書華

但這只是表面的原因,真正讓貝氏家族經久不衰的原因還是因為注重對後代的教育。金錢和財富終究會逝去,唯有品德和文化源遠流傳,注重後代子孫的道德品質修養,這也是為什麼家族祖訓雖然言簡意賅,但卻能保貝氏家族歷經百年而不衰。

結語

回首貝氏家族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教育才是真正能夠決定一個人的因素,但在當下應試教育的模式下,有多少家長認為,考了高分,上了好大學,就是最大的成功。為了將孩子送完名校,不惜花重金買學位房、報名師輔導班,這真的教育該有的樣子嗎?

雖然確實有很多學子從應試教育中走出,成就事業,但是這絕不代表著我們就應該忽視了素質教育,而且那些被媒體大肆宣揚的高考狀元,若深究他們的成長軌跡,便可發現他們並不單單是應試教育的產物,更是家庭教育和環境的潛移默化。

毛坦廠中學的教室

可以說,他們考高分,不是因為他們能去考高分,而是自身優秀的素養下,所產生的附加屬性,不是"我考高分,所以我優秀",而是"因為我優秀,所以有高分"。

好的教育,是各個方面的,絕不只是單單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是力求培養一個完整、完善、完全的人,人字雖只有一撇一捺,但想要寫好他,卻需要每個個體用一生去完成。

相關焦點

  • 中國百年貴族:蘇州貝家,傳承17代富貴不減,在上海擁有千套房產
    許多富貴之家有著巔峰的輝煌,但是緊隨其後的是敗落和衰弱。而有一個家族,歷經數百年,富貴傳承17代,堪稱中國真正的貴族,薪火相傳,綿延不絕,至今仍活躍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它就是貝氏家族。後來從浙江地區遷往蘇州,成為蘇州四大家族之一。貝聿銘的祖父貝哉安是當時名震一方的「金融大亨」,創辦了著名的上海銀行,中國第一家新型旅行社也是貝氏家族的創舉,如此之舉,在當時可謂一馬當先。
  • 中國真正的貴族:富貴傳承17代,上海有千套房產,子女進哈佛讀書
    在中國的歷史上,想要長久的富貴幾乎是不可能的,貧與富就像是自然變化一樣,不斷流轉更迭,一個家族的興旺與衰落有時不過數十載。特別是近現代,中國的社會主義進程不斷加快,有上百年歷史的就已經是鳳毛麟角。 但偏偏有這樣的家族,成了那一個例外,綿延傳承了十七代人,後人俱是學識出眾,那就是蘇州貝氏家族。
  • 這個家族富了17代,上海有千套房產,網友:中國真正的貴族!
    富貴人家最難的是守住家業,不說期望後輩錦上添花,只要能把家族的底蘊守住,就是有極大的功德了。先輩創業積攢,後輩一出生就生在了富貴之家,萬事不用愁,又哪能懂得家業的可貴,沒有生活經驗,又怎麼守得住偌大的家業。
  • 中國真正的貴族:財富傳承17代,近500年,曾在上海擁有千套房產
    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完整的說法是:"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讀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不過,有一個家族卻將「富貴」傳承了17代,就是——貝氏家族。但很少有人知道,貝聿銘身後,是一個傳承了17代的百年名門望族。貝氏家族第一世名叫貝蘭堂,浙江金華人。明朝嘉靖年間移居蘇州南濠街,繼續以行醫賣藥為生。經過百餘年財富積累,到了乾隆年間,第七世貝慕庭成為蘇州四位巨富之一,和戈、毛、畢並稱為蘇州「四大家族」。
  • 這個家族的富貴傳承了17代,上海有數套房產,子女進哈佛讀書
    但是,在我國歷史之中,也有特殊的情況存在,他們是中國社會中真正的「貴族」,整整十七代過去,他們富貴依舊。究竟是哪個家族,竟然可以打破「富不過三代」的詛咒。 他們就是貝聿銘的家族,又稱貝氏家族,也是中國歷史之上最為特殊的一個家族。
  • 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他的背後是一個「富過15代」的百年家族
    明朝中葉的時候,原籍浙江的貝蘭堂決意定居蘇州,並以行賣醫藥起家。此人便成為貝氏的始祖。清朝乾隆年間,貝氏已經依靠中藥業成為蘇州四富之一。而至近代,貝哉安與貝潤生作為貝氏家族第十三代子孫,發展尤為壯大。1948年,擔任駐華盛頓中國技術代表團團長,並且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留在美國。正是這個重大的轉折,改變了貝聿銘的一生,也成就了世界著名的建築大師。貝氏家族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名門望族,所謂「富不過三代」,是什麼支撐著這個百年家族走過了十五代的傳承呢?
  • 這個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隱藏著傳承的秘密
    除此以外,貝氏家族還出了詩人貝青喬,藏書家貝墉、貝信三,中國最早留學西方的建築師貝季眉,資深教育家貝季瑤,女畫家貝聿昭,科學家貝聿渠、貝聿銑,經濟學家貝世鴻等名人……(這也太牛了讓米粒媽好奇的是,從中國到美國,歷經百年風雨,這個名門望族非但沒有銷聲匿跡,反而在不同的領域大放異彩。
  • 月初4生肖女運勢不一般,旺夫旺子一流,娶回家興旺3代,富貴命
    生肖配對月初屬雞的女人運勢不一般,旺夫旺子一流,娶回家興旺3代,富貴命。屬雞的女人外表樸實無華,作風紮實肯幹,屬於實幹家。心思細膩,能夠注意到他人所忽略的事情,對人關心體貼。婚後她們的人脈能夠為自己的丈夫帶來不少發展的機會,擁有大的人脈關係網,這樣想要不旺都有點難,因此,娶到生肖雞的女子就是娶到福。月初屬兔的女人運勢不一般,旺夫旺子一流,娶回家興旺3代,富貴命。
  • 打破魔咒富過16代、盛產哈佛學霸,貝聿銘家族的興旺秘訣是什麼?
    中國常常會說一句話:「富不過三代」,現實也確實是這樣,富過三代的家庭少之又少。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龍成鳳,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很難找到一條科學的路。但是有這麼一個家族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就是被網友稱為十六代顯赫的蘇州貝家。
  • 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貝氏家族傳承十五代,如何打破「富不過三代」定律?
    而這種耐心,恰恰是一種家族傳承!如若不耐心,誰能熬上三代人,只為了開一間小小的藥店?如若不耐心,誰願意投入大量資源和時間,只為了設計一個作品?如若不耐心,不要說家族綿延不絕,僅僅是日常瑣事,就已經足夠消耗人、摧毀人了啊!
  • 生活在上海 | 「老正興」傳承百年活力不減
    而在百年的傳承中,讓老正興持續煥發活力的還是靠著創新的精神。圖說:行政總廚胡斌。受訪者供圖「百年老店」新徵程清同治元年(1862年),無錫人蔡正仁、卓人興在上海佛陀街擺攤,經營滷肉豆腐、炒魚粉皮、炒肉百葉等家常飯菜,很受吃客歡迎。
  • 愛爾蘭貴族娶中國女孩當伯爵夫人 名字寫進家譜
    愛爾蘭貴族娶中國女孩當伯爵夫人名字寫進家譜祖父母到中國度蜜月父母在家營造「小雲南」——  「三十年代,我祖父母來中國花了一個月時間。而六十年代,我父母來中國用了一周時間。現在我們從愛爾蘭到中國只需十幾個小時了。愛爾蘭與中國越來越近了。」  我家在愛爾蘭Birr小鎮,我們帕遜家族是愛爾蘭有名的貴族。
  • 貝聿銘逝世1周年:貝氏家族為什麼富了16代?
    因為其實他不僅來自於一個百年名門望族,家族歷史可以追溯到明代...而且整個家族還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在複雜的時代大背景下,狠狠地「富了十六代」,連蘇州四大名園之一獅子林都曾是他家的老宅....比如說很多富了N代的貴族都不會忽略的一點:建立顯赫的家族文化,並不斷傳承下去。
  • 102歲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蘇州貝氏延續15代的榮光
    除了最廣為人知的巴黎羅浮宮金字塔,還包括美國國家藝術館、甘迺迪圖書館、香港中銀大廈,以及故鄉的蘇州博物館。1917年4月26日出生於中國廣州的貝聿銘,祖籍蘇州,蘇州望族之後。在貝聿銘幼年時期,叔父貝潤生買下蘇州園林的獅子林,做自家祠堂花園。在這座古典私家庭院中,他與兄弟們整日玩捉迷藏遊戲。想不到在他82歲高齡時,又回到蘇州,把童年記憶打造為著名的蘇州博物館。
  • 這個家族擁有近1000幢房屋,16萬餘平方米房產,富了整整17代
    富豪們都很重視財富的傳承,在中國歷史上,有個家族躲過了歷朝戰火,傳承近千年。不僅富過三代,而且富了整整16代。這個家族就是蘇州的貝氏家族。說起貝氏家族,你會比較陌生。但你可能聽過貝聿銘這個名字。身為貝家「富15代」的貝聿銘,是著名的華人建築大師。
  • 北京大西山裡的貝家花園,百年歷史,記錄著一位法國人愛的往事
    偶爾看了電視片《貝家花園往事》,知道了法國人貝熙業和隱藏在京西北大山裡的貝家花園。好奇心驅使,特別想看看這個歷經百年滄桑的神秘之地,於是就按手機導航找到了這個地方。貝家花園在海澱大西山腳下,在北安河村西行大約二公裡處,到了鳳凰嶺旅遊區附近,隔著不遠就會有貝家花園的指示牌。
  • 布查特花園百年傳承的家族智慧
    而布查特夫人珍妮卻利用丈夫開廠賺的錢,建起了一座聞名世界的私家花園,並影響家族四代成就了一座曠世藝術的百年經典。布查特家族由此實現了修復人類共同家園的夢想,完成了家族企業價值創造的一個完美的價值鏈。讓一座堪稱世界經典的私家花園傳承四代,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很好地理解這一點,對於今天中國的創富家族來說,意義重大。
  • 書法的貴族精神是啥?如何傳承
    掀開被塵封的文化寶庫,窺探華夏族靈魂深處的貴族精神。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忠君愛國奮發有為。傳承儒家先聖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的高尚情懷,乃吾輩高學歷者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貴族文化包括琴、棋、書、畫、禮、樂、射、御、書、數,貴族文化的核心乃貴族精神。貴族精神是一種高貴不凡的氣質,是一種士可殺不可辱的矜持,是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的堅守,是天子死社稷大夫死國門的豪邁,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忠貞,是貧者不受嗟來之食廉者不飲盜泉之水的氣節。讀書人雞鳴即起,孳 孳為善者,乃舜之徒也。
  • 著名的建築師貝聿銘去世了,他的身後是家族世紀的「富過15代」
    明朝中葉,浙江的貝蘭堂決定在蘇州定居,開始賣藥。此人成為貝氏的祖先。清乾隆年間,貝氏已成為蘇州四富依賴中藥產業之一。然而在近代,貝哉安和貝潤生作為貝氏家族的第13代子孫特別發展。貝哉安和子孫被稱為「金融世家」,並參與了上海銀行的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