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漫漫扶貧路 我更加堅毅丨鎮遠縣金堡鎮扶貧工作站站長劉傑

2020-12-12 天眼新聞

背著行囊,懷揣夢想,放棄大城市的繁華,我踏上了這片民風淳樸、發展後勁十足的土地——黔東南州鎮遠縣金堡鎮。  我叫劉傑,現任鎮遠縣金堡鎮扶貧工作站站長。自走進扶貧工作站的那一刻起,我便默默起誓,用自己小小的身軀迸發出最強大的力量助力脫貧攻堅,4年的攜手奮進與不離不棄見證了我與金堡人民的不解情緣。

宣傳農村消防安全知識

秋冬時節的溪頭村濃霧鎖山頭,冰雪罩大地,28個村民小組偏遠而分散,這特殊的地理環境給扶貧工作帶來了不少的困難。  初到溪頭村我常常念不全28個村民小組的名稱。作為駐村幹部,不熟悉村情民意就是駐村工作的最大的失誤,於是我用半年的時間走遍了溪頭村的「坡坡坎坎」,心中銘記著18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家庭現狀,每次低保評議和扶貧項目發展時,貧困戶的實際困難和發展意願都會浮現在我眼前。  事非經過不知難。在溪頭駐村的500多個日子裡,村幹帶著我一組一組地召開群眾會議,一戶一戶地做思想工作,一遍一遍地講解政策,一路上都是驚喜。溪頭村的路燈亮了,進寨路硬化了,上千畝的中藥材基地建成了,搬遷戶入住移民房了……這樣的奮鬥歷程只有經歷了才會倍感欣慰。  全鎮貧困人口最多的就是愛和村,在254戶1032人的貧困大軍奮力減貧摘帽的關鍵時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義不容辭做好本職工作。

疫情期間核查外來人員信息

雜草叢生的入戶路,歪歪斜斜的木房子,雜亂無章的室內環境都是我想改變的現狀,但在少數民族村寨開展工作比我想像的要艱難得多。面對貧困戶捨不得親朋鄰裡,放心不下「一畝三分地」,不願易地搬遷至縣城;群眾對「扶貧先扶智」的政策宣傳置若惘聞,不認同「知識改變命運」時,我曾束手無策,每一個難題都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頭。  當辛苦付出換不來一絲成果和理解的時候,我也偷偷抹過眼淚,也曾自暴自棄,但黨組織沒有放棄我。分管領導姜敏積極開導我說:「人生就像一條河,沒有石頭的阻攔,怎麼會激起美麗的浪花。」再回想起自己的入黨誓言,我羞愧不已,不該在黨和人民需要我的時候退縮。  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後,又像「打雞血」似的投入到工作崗位中。哪有啃不動的骨頭?哪有解不開的結?2018年愛和村建起了新的衛生室,2018年愛和村完成90戶住房改造,2018年實現了脫貧摘帽。

給五保戶送過冬衣被

大雪封路,我們徒步五公裡到溪頭村給五保戶送過冬衣被;非洲豬瘟肆虐,我們不分晝夜地守好關卡;新冠疫情來襲,我們剛吃完年夜飯就奔赴工作崗位參加疫情防控……  這些年我們在扶貧路上盡情地揮灑汗水和淚水,做了很多瘋狂而有意義的事情。家人心疼我的奔波和付出,但我更希望他們欣賞我的堅定和勇敢。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徐偉 整理

編輯 胥芬芳

編審 田旻佳 韋一茜

相關焦點

  • ...故事」漫漫扶貧路 我更加堅毅丨鎮遠縣金堡鎮扶貧工作站站長劉傑
    背著行囊,懷揣夢想,放棄大城市的繁華,我踏上了這片民風淳樸、發展後勁十足的土地——黔東南州鎮遠縣金堡鎮。  我叫劉傑,現任鎮遠縣金堡鎮扶貧工作站站長。自走進扶貧工作站的那一刻起,我便默默起誓,用自己小小的身軀迸發出最強大的力量助力脫貧攻堅,4年的攜手奮進與不離不棄見證了我與金堡人民的不解情緣。
  • 「我的扶貧故事」路雖遠 行則至丨鎮遠縣金堡鎮金凱村駐村幹部李程逍
    我叫李程逍,2017年,我來到貴州省鎮遠縣金堡鎮扶貧開發工作站工作。面對質疑,我心中暗道: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組織召開院壩會基層是打贏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而扶貧開發工作站,則是戰場「指揮部」。我來到基層的第一站,便是參與國辦系統數據清洗。「貧困戶家有多少人,收入多少等這些基本情況都不清楚,怎麼去幫扶?」這是我常常聽到的一句話。數據量龐大、邏輯關係複雜,是清洗的難點,需要業務員對扶貧政策有很好的了解和把握,對於剛參加工作的我來說,確實感到很吃力。
  • 「我的扶貧故事」教育扶貧讓山村人才輩出丨鎮遠縣金堡鎮溪頭村駐...
    我叫楊嵐,是鎮遠縣文物管理局副局長。2018年5月,我被派駐到金堡鎮溪頭村任駐村工作隊隊長,至今已在溪頭村連續工作2年零7個月。   第一天到村裡報到,我就和另外2個隊員、村兩委幹部一起入戶走訪,了解村情民情。經過近一個月的連續走訪,我基本掌握了貧困戶家庭情況,發現大部分貧困家庭因學致貧或因個人文化水平較低而導致收入來源低。如何讓「知識改變命運」幫助貧困戶走出困境成了我的頭等任務。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工作就要「軟磨硬泡」丨鎮遠縣金堡鎮秀地村...
    幫助群眾收割水稻我叫楊正琦,是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人民政府信息服務中心工作員。2018年5月起,來到金堡鎮秀地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秀地村位於金堡鎮東北部,距鎮政府9公裡,全村共17個村民小組,轄23個自然寨,屬鎮遠二類貧困村,全村2020年共580戶245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42戶595人。秀地村通村路因修建高速路嚴重損壞,道路在晴天揚塵、雨天泥濘,群眾意見大。
  • 「我的扶貧故事」搬進幸福新家園丨鎮遠縣青溪鎮扶貧工作站王文廣
    我叫王文廣,2017年11月,我來到鎮遠縣青溪鎮扶貧工作站工作,成為扶貧移民專幹。我見證了貧困群眾「挪窮窩、住新居、換面貌」生活變化。青溪鎮位於鎮遠縣東部,距縣城43公裡,屬於典型山區鄉鎮。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易地扶貧搬遷成了改善群眾生活的重大機遇。 青溪鎮桃坡村貧困戶陳國光家住最邊遠的墳山組大山溝裡,離鎮中心村有十多裡路,山高路窄難行。在易地扶貧搬遷摸底期間,有時候我每天要走好幾裡山路,去陳國光家做思想動員工作。
  • ...故事」用心用情做好幫扶工作丨天柱縣竹林鎮扶貧工作站站長吳常根
    我叫吳常根,現為天柱縣竹林鎮扶貧工作站站長。從2016年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工作在扶貧攻堅戰線上,從一頭霧水到業務精通,我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推動全鎮的脫貧工作,實現了質的跨越。吳常根驗收庭院硬化從擔任該鎮扶貧工作站站長以來,我緊盯全鎮12個貧困村和6056個貧困人口的脫貧目標,「摸實情」「找藥方」 「挖窮根」,在脫貧攻堅戰中做出了實績。
  • 「我的扶貧故事」直把他鄉當故鄉|黔西縣花溪鄉扶貧工作站站長吳長茜
    我叫吳長茜,是黔西縣花溪鄉扶貧工作站站長。扶貧工作站作為全鄉扶貧工作的傳達室、聯絡辦、指導辦、資料庫、參謀部、項目部,常常面臨著任務多、責任大的局面,讓人心有餘悸,也是錘鍊幹部的好地方。燈火通明的辦公室裡吳長茜與駐村幹部核對信息錄系統2016年,受組織安排,我擔起了站長的擔子。
  • 五年扶貧路 回報家鄉情——記興賓區三五鎮扶貧工作站站長、原太平...
    五年扶貧路 回報家鄉情——記興賓區三五鎮扶貧工作站站長、原太平村駐村工作 隊員江亮 2020-12-10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扶貧路上的責任與擔當丨松桃苗族自治縣牛郎鎮扶貧工作站站長何龍
    我是松桃苗族自治縣牛郎鎮扶貧工作站站長。為了將扶貧工作做到更好、更完善,更符合鎮情實際,我利用整整兩個月時間,走遍全鎮15個村(社區),獨自將脫貧戶逐一走訪完畢,逐戶了解其家庭基本情況,形成一本全面的民情日誌臺帳,了解我們脫貧成效及鞏固情況。
  • ...丨鎮遠縣駐杭州市西湖區勞務聯絡工作站副站長張旭松
    「張站長,公司今天發錢給我了。我得了6000多,謝謝你了。」「小張,謝謝你了,我們領到錢了。公司還給我們發了生日禮物,謝謝你了。」2020年10月16日,正在杭州市富陽區參加《2020年鄉村振興帶頭人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的我一連接到了十多個在杭務工老鄉打來的電話。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女漢子」丨冊亨縣八渡鎮扶貧站站長劉娟
    「娟主任,我包保的農戶『特惠貸』已經到期了,什麼時候能把錢返還銀行,銀行已經開始扣利息了。」「娟主任,我們村的掛牌督戰方案你幫看看寫得對不?」……我坐在辦公室裡,一邊用臉夾著手機回答幫扶責任人的問題,一邊用手指在鍵盤上飛快地回覆信息,這已經成為我的工作常態。因為幹活利索,同事們都叫我「女漢子」。團豐村的百香果產業我是冊亨縣八渡鎮扶貧工作站站長劉娟,是一名扶貧專幹,更是一名共產黨員,雖然年輕個小,但幹起工作來,男同志都說我快。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是一種愛的傳遞丨鎮遠縣大地鄉嶺崗屯村幫扶...
    我叫李曉蘭,是黔東南州鎮遠縣司法局的一名普通幹部。我幫扶的貧困戶是鎮遠縣大地鄉嶺崗屯村春木樹組的村民。劉文光戶是我幫扶的其中一戶。第一次來到劉文光家時,我被眼前的場景震驚了:黑漆漆的屋內各種雜物堆得凌亂不堪。
  • ...軟磨硬泡」丨鎮遠縣金堡鎮秀地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楊正琦
    幫助群眾收割水稻我叫楊正琦,是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人民政府信息服務中心工作員。2018年5月起,來到金堡鎮秀地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秀地村位於金堡鎮東北部,距鎮政府9公裡,全村共17個村民小組,轄23個自然寨,屬鎮遠二類貧困村,全村2020年共580戶2455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42戶595人。秀地村通村路因修建高速路嚴重損壞,道路在晴天揚塵、雨天泥濘,群眾意見大。
  • 「我的扶貧故事」「兵支書」的扶貧新路丨鎮遠縣大地鄉大地方村黨...
    我叫田洪江。2014年,在黨員們的推選下,我成了貴州黔東南州鎮遠縣大地方村黨支部書記。  上任伊始,我的妻子和父親都是極力反對的,因為大地方村就是一個爛攤子,前幾任還都因違法違紀被處分,甚至出現過村民圍攻村委會的情況。
  • 「我的扶貧故事」做脫貧攻堅路上的「排頭兵」丨黔西縣甘棠鎮扶貧...
    我叫張奎,今年40歲,畢節市大方縣人,2013年4月參加工作,201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6年2月任黔西縣甘棠鎮扶貧工作站站長。自擔任甘棠鎮扶貧工作站站長以來,我緊盯全鎮8個貧困村和3539個貧困人口的脫貧目標,堅持「實」的工作標準和「嚴」的工作要求,力爭為脫貧攻堅工作做出實績。
  • 「我的扶貧故事」抱定初心赴徵程丨鎮遠縣羊坪鎮黃連村駐村第一...
    我叫王文杰,2019年1月,我闊別工作5年多的貴州省地礦局凱裡101地質大隊,調到鎮遠縣羊坪鎮黃連村任駐村第一書記。按照「因戶施策、一戶一策」的扶貧思路,給貧困戶量身定製了幫扶措施,孤老病殘人員納入民政兜底,無法外出務工的半勞力動員申請護林員等公益性崗位,缺乏勞動技能組織參加技能培訓,確保脫貧有門路,致富路上一個不掉隊。
  • 「我的扶貧故事」點燃鄉親們希望,以夢為馬不負韶華丨鎮遠縣陽鎮...
    我叫何梅,懷揣著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對家鄉熱土的眷戀,2017年11月我研究生畢業後,成為了貴州黔東南鎮遠縣陽鎮的一名結對幫扶幹部、同步小康駐村隊員、扶貧專幹。在任務繁重但意義重大的扶貧領域,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了一段平凡不尋常的歲月。
  • ...回報家鄉情——記興賓區三五鎮扶貧工作站站長、原太平村駐村...
    五年扶貧路 回報家鄉情——記興賓區三五鎮扶貧工作站站長、原太平村駐村工作 隊員江亮 2020-12-10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做脫貧攻堅路上的「排頭兵」丨黔西縣甘棠鎮扶貧...
    我叫張奎,今年40歲,畢節市大方縣人,2013年4月參加工作,201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6年2月任黔西縣甘棠鎮扶貧工作站站長。自擔任甘棠鎮扶貧工作站站長以來,我緊盯全鎮8個貧困村和3539個貧困人口的脫貧目標,堅持「實」的工作標準和「嚴」的工作要求,力爭為脫貧攻堅工作做出實績。
  • 「我的扶貧故事」點燃鄉親們希望,以夢為馬不負韶華丨鎮遠縣陽鎮...
    我叫何梅,懷揣著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對家鄉熱土的眷戀,2017年11月我研究生畢業後,成為了貴州黔東南鎮遠縣陽鎮的一名結對幫扶幹部、同步小康駐村隊員、扶貧專幹。在任務繁重但意義重大的扶貧領域,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了一段平凡不尋常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