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軟體終於解決,用戶隱私從此不再透明,違規APP的好日到頭了

2020-12-18 陸旭帶你看世界

根據人民日報海外版5月13日最新發布的內容裡提到:有關部門連出重拳,徹底整治流氓app軟體。

最近這幾年,智慧型手機已經徹底普遍在人們的生活當中。

不過人們的隱私權被大量地利用起來,這都源於流氓軟體,違規app的洩露。

可能一開始大家並沒有注重這件事情,不過隨著用戶的隱私擦洩露,財產流失、被詐騙盜刷等相關案件越來越多。

因此,有關部門開始注重這件事情,那麼對於這類事件頻繁曝光的背景下,有關部門是怎麼解決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App的7種違法情況

根據新華社人民日報爆出的相關規定來看一下這七種情形,被判定為違法違規。

沒有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沒有明示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目的,方式和範圍。未經同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違反必要性原則,收集與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未經同意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未按法律規定提供刪除或更正個人信息功能。侵犯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合法權益。當這種規定下來後,大部分的APP開發團隊開始進行整改。

從以上七點來看,想必各位讀者朋友們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今年,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共四個部門長開了專項整治行動。

這也體現出了我國對個人隱私保護權的重視,讓那些流氓軟體徹底消失。

要知道現在的app有多麼霸道?小編在這裡不得不吐槽一下了。

想上網看視頻就需要下載app,但是如果不給app權限的話,將無法使用。

這也讓廣大網友們吐槽的,不能再吐槽了,連看個視頻都需要查看聯繫方式?

這簡直是拿自己的個人隱私放在地上摩擦啊。

可能某些槓精還在那裡講:安卓系統是開放性的如何保護等等。

但是小編想告訴你的是:現在的個人隱私不是自己能把控的住的,是根據app而走的,App想要獲得你的個人隱私簡直是輕而易舉。

如果你不給他權限,比如聯繫人儲存信息等,那麼你將無法使用。

現在市面上大部分app都是這種流氓條款,特別是對於安卓用戶來說,這無疑是對最自己的隱私進行一個挑釁,所以不少人紛紛放棄安卓手機選擇蘋果手機。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一點,畢竟誰也不想把自己的隱私公布於眾,現在知道為啥明星都愛用蘋果了吧?

洩露自己的隱私會造成哪些危害?

剛你的個人隱私洩露之後,無法人緣會得到你的手機號碼,身邊常用聯繫人,甚至是身份證號,微信號,QQ號等多種聯繫方式。

得到之後就會在網上進行販賣,或者給你的周邊親友打電話進行詐騙,目前中招的人越來越多,這全都是個人信息洩露導致的,如果是接到騷擾電話,還可以接受,但是被詐騙,這完全是不能接受的。

流氓APP對手機的損害有多大?

在大數據時代,我說的個人隱私都非常的重要。

大數據代表的是流量時代,流量越高越精準代表的是收益越來越多。

如果企業獲得的消費者信息越多,就能更好的掌握消費者日常習慣,從而推送一些產品,流量變現的目的。

我們可以接受app的正常推廣,但我們不能接受強制性和竊取個人隱私的推廣。

現在的app不僅會收集你的個人隱私,同時還會強制的進行後臺開啟,各種推廣信息和流氓廣告就會在你的手機裡出現。

這對於自己的愛機來說,是比較損耗的,因為在手機關閉之後幽默,一批批自己推送消息的話就會喚醒。

手機內部的cpu工作從而加大耗電量導致手機使用時間降低,這也是為什麼安卓手機普遍的壽命在兩年左右的一個重要原因。

新的法律出臺後,還在違規的app將得到什麼後果?

據小編了解到,自從app違法專項組成立以來,到今年4月,舉報信息已高達3500條,涉及1300款app。

這其中包含了一些用戶量大,問題比較嚴重的app。

小編感覺可能是某些火爆的短視頻軟體,或者是視頻直播軟體等。

目前,工作組已向運營商發出了整改通知。

很顯然,這是一個好消息。如果這些app不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那麼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法律的制裁。

強制下架還是好的,如果涉及到情節嚴重的問題,他們面臨的將會是牢獄之災。

不得不說,這個規定還是非常有力度的,有運營者表示,他們的運營團隊非常關注這個方法的提出,也正在按照法律法規要求進行自查自糾。

小編也希望,在這之後,網際網路的環境會越來越好,用戶不再為自己的隱私而擔心。

好了,不知不覺小編今天和大家聊到這裡了如果各位讀者朋友們有更好的意見,記得在下方留言,感謝大家的閱讀。

本期部分內容參考於:《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年5月13日 第08版,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vivo NEX前攝彈出流氓軟體 這些軟體正在偷拍你!
    Vivo NEX的「非凡一升,突破未來」彈出式前攝實現了硬體上的突破,不少網友還發現這個彈出式前攝還能彈出不少流氓軟體。尤其是在使用一些app時,就能很明顯看到哪部分的流氓軟體在悄悄的採集用戶圖像信息,而一般的攝像頭是無法察覺到的。
  • 9成APP權限越界 編輯教你一招制服流氓軟體
    這次一共抽調了10類軟體,共計100款APP,中消協根據權限收集和用戶政策協議進行了分類打分,內容非常詳盡。    這說明國內可能有大量的應用都存在偷偷收集用戶信息來監控用戶的行為。    全方位暴漏的隱私會讓你在大公司之間看起來像個透明人,你的一切都被它們掌握,這些公司還會通過市場將你的信息賣出,與他人進行交易。    所以我們要盡力保護自己的隱私安全,這裡教給大家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
  • 流氓軟體六大特徵!360為何全都佔齊?
    流氓軟體就幾招,添加自啟動、捆綁全家桶、劫持瀏覽器、惡意報風險、卸載不乾淨,最可怕的當然還是窺探用戶隱私。基本上所有的流氓軟體,都是這幾個常用套路,只是實現這些目的的方式不同,最可怕的其實不是那些真正的流氓軟體,而是那些打著「免費、安全」旗號,卻在做著流氓行為的軟體。
  • 手機App頻繁自啟動「偷窺」個人隱私
    其中一款移動教學軟體「優學院」十幾分鐘訪問手機照片文件近25000次;「TIM」一小時內自啟動近7000次並不停讀取通訊錄;「全民K歌」「王者榮耀」「新浪微博」等一個App喚醒了手機裡十幾個App偷偷在後臺運行…手機App頻繁啟動收集個人隱私觸目驚心。該新聞經央視報導後引發輿論關注。
  • 國產瀏覽器成為眾矢之的,坐擁4億用戶,卻被稱為「流氓軟體」
    一時間,奇虎360旗下的360安全衛士以及瀏覽器成為國內消費者的裝機必備,當年後者的活躍用戶數量激增至2.55億,市場佔有率排行第二,僅次於微軟旗下的IE瀏覽器。得益於此,360安全瀏覽器在誕生以來的11年間,擁有了4億用戶,市場滲透率高達70%以上,是目前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的瀏覽器。但如今的360早已不是昔日主張「免費」的360。日前,360安全瀏覽器推出VIP功能的消息,令這個國產瀏覽器成為眾矢之的。
  • 蘋果App Store 新增 App「隱私」信息,你需要了解的都在這裡
    第三個是透明和控制原則,蘋果一直認為 app 應該尊重用戶的隱私,因而在作業系統中做了很多保護,從而讓客戶更好的了解到自己的哪些數據被收集到,對自己的信息有更多的掌控。
  • 坐擁5億用戶,功能全免費,卻被人稱為「流氓軟體」,360太難了!
    並且在如今這個網絡時代之中,實際上也都是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的在於網絡之中,其中在有安全的信息的同時,也一樣是包含有侵害我們財產隱私層面的一部分存在。 話題討論:坐擁5億用戶,功能全免費,卻被人稱為「流氓軟體」,360太難了!
  • 24款APP涉嫌違規採集個人隱私,一半是搶票軟體!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近期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通過網際網路監測發現,多款違法、違規有害移動應用存在隱私不合規行為,違反《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涉嫌超範圍採集個人隱私信息。違法、違規移動應用具體如下:1. 未經用戶同意收集個人隱私信息,涉嫌隱私不合規。
  • 流氓軟體肆意猖獗,超級兔子輕鬆搞定
    隨著科技的發展,流氓軟體也越來越「與時俱進」,對用戶電腦進行針對性的侵害。其實,只要大概了解了流氓軟體下面幾個作案手段,就會發現他們其實也沒那麼可怕。一、網絡彈窗這時候,用戶恨不得直接關了這個網頁。這便是流氓軟體最常用的一個手段。二、劫持瀏覽器    大部分網絡用戶會設置自己愛用的瀏覽器主頁,但是一旦電腦裡存在了惡意流氓軟體,它就會篡改你的主頁,迫使用戶訪問特定網站或者無法正常上網,從而獲取經濟利益。
  • 可能因為你的手機裡有這些軟體!
    應用市場中千姿多彩的app讓我們徹底地感受到了科技為我們生活所帶來的便利,但是與其而來的煩惱也是接踵而至,也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的麻煩。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我們的身份信息等隱私可以說是被透明的掛在網絡之上,自己明明沒有洩露自己的信息,但是一條又一條的簡訊卻是指名道姓的發在自己的手機上,今天這個商品打折,明天那個商品半價等等,無不誘惑著我們消費。
  • 用戶隱私碰不得,這131款App被全網通報批評!
    App收集用戶隱私數據的問題由來已久,一些應用程式強制用戶過度授權,然後大肆收集用戶的個人信息、瀏覽記錄、查詢歷史等隱私數據,對用戶的隱私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而個人信息的洩露將會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及社會風險,輕則頻繁遭受電話、簡訊各類廣告的騷擾,重則可能陷入套路貸或其他詐騙犯罪陷阱中。
  • 工信部:這60款APP涉嫌侵害用戶權益
    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41蛋蛋部落-聊天交友APP(蛋蛋部落-語音聊天交友陪玩軟體)杭州蛋蛋語音科技有限公司vivo應用商店4.2.8違規收集個人信息42114票務網>違規使用個人信息52明察北京開心燦爛科技有限公司OPPO軟體商店1.2.0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53糖豆北京夢之窗數碼科技有限公
  • 安裝手機APP要求允許訪問手機文件,APP會洩露用戶個人隱私嗎?
    有時候下載一些軟體,安裝完成後需要訪問手機中的照片或者文件才可以使用APP,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許多APP集合了掃描、讀取數據的功能,方便下次打開應用可以直接進行操作。手機軟體可以訪問手機文件,個人隱私是否會洩露?
  • 物美強推「多點APP」:不下載就無法解鎖超市手推車 老年用戶購物...
    而中國網財經記者在走訪市場時發現,物美超市存在強推購物軟體「多點app」的現象——超市購物手推車從「壹元硬幣開鎖」變為「多點APP」掃碼開鎖,如用戶未下載該軟體,連超市購物手推車都無法解鎖使用,堪稱「不下載就不給用」,這使得物美超市的主要用戶群體老年人在購物過程中備感困難。
  • 流氓APP剋星!蘋果推出iOS 15.2測試版詳細記錄展示APP權限訪問記錄
    美團則被發現頻繁讀取用戶所謂位置,針對隱私洞見的分析記錄美團不僅不承認問題甚至還誣衊是其他軟體問題。不知道蘋果是看到微博熱搜還是純粹巧合,在iOS 15.2測試版中蘋果將APP活動記錄重新開發詳盡展示權限讀取。例如某個APP何時調用何種權限、聯繫哪些域名、訪問時間等無需藉助隱私洞見等軟體就可以直接在系統裡檢查。
  • 這10款App是流氓軟體,快卸載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近期通過網際網路監測發現,10款違法有害移動應用存在於移動應用發布平臺中,其主要危害涉及隱私竊取、惡意傳播和流氓行為三類。這些違法有害移動應用具體如下:1、《生存戰爭盒子》(版本V 1.5.0)2、《Dragon Robot》(版本V1.0)這兩款移動應用存在危險行為代碼,直接竊取用戶隱私信息
  • 14 款遊戲 App 涉隱私違規,《和平精英》、《開心消消樂》在列
    IT之家 9 月 11 日消息 近日,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在 「淨網 2020」專項行動中通過網際網路監測發現,多款遊戲類移動應用存在隱私不合規行為,違反《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涉嫌超範圍採集個人隱私信息。
  • 央視315|國美易卡、遙控器、最強手電APP涉偷竊用戶隱私嫌疑
    依據《信息安全技術 移動網際網路應用(App)收集個人信息基本規範》《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等相關規定,技術人員檢測了50多款手機軟體,這些軟體中分別含有上海氪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招彩旺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兩家公司的SDK插件,這兩個插件,都存在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偷偷竊取用戶隱私的嫌疑,涉及國美易卡、遙控器、最強手電、全能遙控器、91
  • 瑞星副總毛一丁:與流氓軟體鬥法比預想的艱難
    毛一丁:其實坦白說,跟流氓軟體相關的技術和反病毒技術都非常相像,原理上是一樣的。只不過查殺流程上有所變化。反病毒是直接可以把病毒清除掉就可以了,反惡意軟體和流氓軟體則需要多一步,先掃描整個系統找出安裝的可疑軟體,然後由用戶選擇需要清除的軟體進行清除,這是一個最本質的操作流程上的改變。
  • 蘋果更新App 隱私保護說明 下載前可充分了解隱私權限
    12月15日凌晨,蘋果公司對開發者頁面中關於App 隱私保護的詳細說明進行了更新,正式要求開發者提交更新或有新版本時,每個 AppStore 裡所有的 app 都要求提交新的隱私慣例信息,包括蘋果自己開發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