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輿論場|細思極恐!手機App頻繁自啟動「偷窺」個人隱私

2020-12-12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霞

一、熱點事件概述

手機上裝的App,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訪問你的照片和文件2萬多次,細思極恐!

近日有網友發現自己手機上安裝的很多App存在頻繁自啟動,訪問、讀取手機信息的現象。其中一款移動教學軟體「優學院」十幾分鐘訪問手機照片文件近25000次;「TIM」一小時內自啟動近7000次並不停讀取通訊錄;「全民K歌」「王者榮耀」「新浪微博」等一個App喚醒了手機裡十幾個App偷偷在後臺運行…手機App頻繁啟動收集個人隱私觸目驚心。該新聞經央視報導後引發輿論關注。

手機App收集個人隱私(來源央視)

二、媒體報導分析

齊魯晚報·齊魯蛙眼輿情大數據平臺以「手機app頻繁自啟動搜集隱私」為檢索內容進行全網監控。通過對2020年6月7日--6月8日15時的數據進行整理,全網與該事件相關信息量為48304條。

根據方案相似文章數顯示熱門信息TOP10,如下表:

從熱門話題分析,以#手機app頻繁自啟動搜集隱私#、#app頻繁自啟動訪問文件2.5萬次#、#app頻繁自啟動1小時7000次#、#手機app自啟動搜集隱私怎麼辦#相關話題為主。#手機app頻繁自啟動搜集隱私#衝上熱搜,閱讀1.6億,討論1.7萬。

(微博截圖)

三、網友觀點

面對手機APP成為隱私"竊賊"的現象,許多網友發表評論,有一條高贊留言寫道,「今生撒過最大的謊莫過於『我已閱讀並同意用戶協議』」。

很多網友對這種App的精準營銷表達不滿,稱「恐怖」、「太可怕了,現在隱私沒了!好好管管這些APP!!」、「只要有你的上網證id你就是個透明人」。

有網友對此提出自己的建議「App應用上架之前,就加強對應用App的監測,一旦發現超範圍獲取用戶隱私行為則不與上架。提高自我隱私保護意識、加強App網絡執法能力建設」

有網友道出手機App頻繁啟動收集個人隱私原因:「App之所以要廣泛地、儘可能地收集用戶信息,實際是為了實現精準營銷」、 「App頻繁地啟動可以使App「日活躍用戶」等流量數據變多,這是App獲得融資和廣告投放收入的重要參考」。

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評議與輿論引導研究中心主任唐遠清教授認為,治理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亂象,第一,主管機關應加大查處力度,嚴罰涉事企業與個人;第二,網絡、應用商店等平臺要切實承擔責任,平臺應成為治理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第一道防線;第三,積極鼓勵網友有獎舉報;第四,加強技術攻關,從技術上杜絕個人信息被盜用的可能性。

四、媒體觀點

人民日報:偷窺用戶隱私的App,該被整治,手機App頻繁自啟動搜集隱私,漸近演繹為公開的潛規則,讓人憂慮而憤怒。表面看,偷窺的是手機App,而實際上是運營者和開發者,是病態的商業模式。搜集用戶隱私不道德且違法,一旦放任這種現象,用戶隱私勢必零保障,讓人失掉安全感。

光明時評:近幾年,國家對App「偷窺」行為進行了明確規定。但揆諸現實,這些制度規範對於App的信息獲取亂象,似乎並沒有產生應有的規制力。應該看到,App過度索取、違規利用個人信息已經成為一種行業公害。它能否得到根治,不僅關係到全社會的個人信息保護水平,也影響到整個網際網路應用產業的未來。如果一味靠低成本的非法操作來換取行業的表面繁榮,無異於飲鳩止渴。

澎湃新聞:「高收益低風險」是App企業一再明知故犯的原因。要扭轉亂象與監管效力的不對稱,就要相關法律不斷壘高公共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的「保護牆」,直到企業再也不敢隨意對消費者信息隱私「挖牆」為止。核心是持續提高企業違法成本。

四、熱點輿評

手機App後臺「頻繁自啟動」,個人隱私神不知鬼不覺就被一覽無餘,貌似「裸奔」,令不少網友喊「怕」。

為了廣告投放,為了贏利,不惜侵害用戶個人隱私權,這樣的行為不道德且違法。為避免用戶淪為毫不知情、毫無還手之力的「裸奔者」,必須壓實監管者和應用商店的審核責任和開發者的主體責任,堵住App企業的偷窺之眼,讓用戶真正成為APP的實際掌管者和受益者。

相關焦點

  • 細思極恐!通過日曆、應用程式列表…這些日常App在收集你的個人隱私!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曾對網購、旅遊出行、生活服務、手機地圖、輸入法、瀏覽器和視頻類熱門手機App分三次進行評測。綜合三次評測結果,52款熱門App中,有46款App都存在獲取的敏感權限無實際對應功能的問題,佔比88%,也就是說有超過8成App涉嫌過度收集消費者個人隱私信息。
  • 細思極恐!竟有人用你的手機「偷窺」你……
    然後一打開手機,就會發現APP立馬很「巧合」地向你推薦電吹風?你只不過隨手點開了某條新聞,不久就接到了營銷電話,問你要不要出國留學、辦貸款、買房買車……難道,智慧型手機果真已經強大到了比愛人還要「懂你」的地步?其實,這一切背後竟隱藏著令人細思極恐的「秘密」→
  • 《細思極恐》今日公映 四大驚悚看點引爆暑期檔
    劇照   網易娛樂7月6日報導 根據香港高街死亡車庫事件改編的國產驚悚片《細思極恐》今日(7月6日)全面公映,成為7月中上旬唯一一部給觀眾帶來恐怖觀影體驗的院線電影。《細思極恐》正是改編自該恐怖事件。老舊大廈突變兇宅,地下車庫死亡事件頻發,是詭異傳說顯靈還是別有奧秘?在網上流傳的「世界十大離奇車庫死亡事件」中,香港高街死亡車庫事件一直高居榜首!驚悚程度可想而知!而《細思極恐》也是國產驚悚片首度展現該死亡車庫靈異事件,令人期待。
  • 細思極恐!為什麼大學城附近的賓館頻頻發現針孔攝像頭
    早上醒來,手機上的一則推送讓人細思極恐。一對情侶在外面遊玩,晚上便隨便找了一家酒店入住,入住後,就在電視機下方的插座裡面,發現了一個針孔攝像頭。文:小人物當鋪誰在竊取我們的隱私?原因也很簡單,有一些非法分子,通過和酒店合作的方式在一些客房裡安裝針孔攝像頭,用於拍攝一些旅客的隱私,尤其是男女合住的房間,非法份子希望偷拍一些親熱的視頻用於黃色傳播,從而獲得利益。至於酒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有的還是合作關係!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個人原因,通過安裝攝像頭的方式來偷窺別人的變態心理。其實類似事件還真不是個例。
  • 《細思極恐》今日公映 首度展現香港高街死亡車庫事件
    根據香港高街死亡車庫事件改編的國產驚悚片《細思極恐》今日(7月6日)全面公映,成為7月中上旬唯一一部給觀眾帶來恐怖觀影體驗的院線電影。影片由北京飛狼傳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北京基點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發行。
  • 細思極恐!十幾分鐘,訪問手機照片文件近25000次!這些App竟搞「小...
    App頻繁自啟動搜集個人隱私觸目驚心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大三學生小劉是一個科技發燒友,他有機會作為體驗用戶,將自己的手機作業系統升級到該手機廠家推出的最新測試版本。在這個測試版本中,新增加了一個功能,該功能可以記錄自己手機上安裝的App啟動和使用過程。使用幾天後小劉大吃一驚,他發現,自己手機上安裝的很多App存在頻繁自啟動、訪問、讀取手機信息的現象。
  • 細思極恐!vivo NEX前攝彈出流氓軟體 這些軟體正在偷拍你!
    六月份手機市場最搶眼的就要數vivo NEX 和OPPO Find X,兩款手機的真正全面屏在一眾劉海屏中脫穎而出,都使用了獨特的隱藏式升降前攝,讓全面屏的實現變成了可能。尤其是在使用一些app時,就能很明顯看到哪部分的流氓軟體在悄悄的採集用戶圖像信息,而一般的攝像頭是無法察覺到的。
  • 太嚇人了,手機App在偷窺你!十幾分鐘內訪問照片文件兩萬次!
    來源:央視新聞 原題為《你的隱私可能被「偷窺」了!手機App頻繁自啟動 搜集個人隱私觸目驚心》一些手機App過度搜索個人信息的事情我們之前有過很多次報導。使用幾天後讓小劉大吃一驚,他發現,自己手機上安裝的很多App存在頻繁自啟動,訪問、讀取手機信息的現象。其中一款移動教學軟體「優學院」十幾分鐘訪問手機照片和文件近25000次;另一款辦公軟體「TIM」一小時內嘗試自啟動近7000次,並不停讀取通訊錄;還有很多常用的社交、辦公、娛樂軟體也都存在後臺高頻率讀取著手機信息行為。
  • 這17款App正在偷窺你的隱私,很多江門人在用,速自查
    這17款App正在偷窺你的隱私,很多江門人在用,速自查 2020-12-19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談何容易和細思極恐哪個是成語 很多小夥伴都被難住了
    談何容易和細思極恐哪個是成語 很多小夥伴都被難住了時間:2020-12-08 12:55   來源:遊戲鳥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談何容易和細思極恐哪個是成語 很多小夥伴都被難住了 螞蟻莊園哪個是成語?
  • 細思極恐!山西警方提醒:有些充電寶會帶著「木馬」竊密
    細思極恐!12月16日,山西省公安廳向社會發布緊急預警:近期,專門裝有隱藏木馬程序用來竊取公民個人隱私信息的充電寶已經出現。這些植入惡意程序的充電寶有兩種目的,第一種是竊取用戶手機上的信息,侵犯隱私,或者以這些信息來獲取不義之財。第二個是,植入惡意程序,並長時間地竊取用戶信息,下載安裝惡意程序,進行廣告宣傳。甚至是用被侵入的手機進行其他惡意活動宣傳。我們該如何安全地使用共享充電寶呢?
  • 十幾分鐘訪問數據兩萬餘次 部分APP組團「偷窺」
    近日,媒體曝光的手機APP「偷窺」亂象調查顯示,有的APP能夠在十幾分鐘內訪問照片和文件兩萬多次,其中涉及移動教學軟體「優學院」、辦公軟體「TIM」等多款產品。手機APP竊取用戶隱私為何屢禁不止?作為用戶,如何保護個人隱私?面對一系列疑問,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員工微博洩露明星乘機信息,細思極恐
    1月3日,微博網友@超側衛發帖舉報,表示自己雖然是普通老百姓,但還是忍不了他人公然散布個人信息,並表示這公然違反了公司規定、漠視旅客隱私。筆者隨後搜索該國航員工帳號,已經搜不到該帳號,而前往@超側衛的微博帳號時,筆者發現,還有網友在其微博下評論:飛了這麼多年,我告訴你,這裡沒什麼隱私,百度上都有!還有人評論:放心沒人曬你信息,你不配。
  • 細思極恐!朋友圈「全是明星」:ZAO爆紅支付寶緊急回應:換的臉「刷...
    雖然一夜又稱為「現象級」app,但「ZAO」也引發了外界的隱私擔憂。畢竟這是一個需要上傳人臉數據的應用,該APP的用戶協議有「霸王條款」,存在隱患,有用戶犀利指出,一家科技公司,錄下了你的臉,知道了你的手機號,社交帳號,離刷開你的卡有多遠。而天眼查資料顯示,ZAO背後為550億市值的陌陌。
  • 下列選項中談何容易和細思極恐哪個是成語?螞蟻莊園今日答案12.8...
    螞蟻莊園「談何容易」和「細思極恐」哪一個是成語?現在網絡的流行語很多,一不小心就會將成語和流行語混在一起,那麼今天小編帶來的螞蟻莊園這個最新的問題中,正確的答案應該是哪一個?下面小編來給大家帶來正確的答案。
  • 細思極恐!刷一下臉,房子就被過戶了?
    據業主們介紹,他們與中介籤訂《房地產買賣代辦合約》後,被要求在南寧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的官方app上刷臉查檔,之後房屋就立刻被過戶、抵押。目前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漏洞究竟出在哪裡?刷臉技術使用的安全邊界如何確定?
  • 宮崎駿龍貓細思極恐 你不知道的秘密這不是治癒篇而是恐怖片
    宮崎駿龍貓細思極恐 你不知道的秘密這不是治癒篇而是恐怖片時間:2018-12-15 23: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宮崎駿龍貓細思極恐 你不知道的秘密這不是治癒篇而是恐怖片 宮崎駿老爺子的動漫部部都是經典,早期的有《紅豬》《歲月童話》等,也都會令人產生思考。
  • 廣東雷州女學生事件背後原因細思極恐。
    廣東雷州女學生事件背後原因細思極恐。9月17號,廣東雷州一學校發生一起案件,一名女學生被兩名男青年騙出校外發生了令人痛心的事情,經過警方的偵查,分別前後抓獲了兩名年滿18周歲的犯罪嫌疑男青年,而發生這起事件的原因卻令人細思極恐。
  • 細思極恐!細節控快進來分享!
    九遊研究所是九遊APP大神玩家自發組織的團隊,專注熱門資訊跟蹤、遊戲玩法研究,以及個人攻略心得分享,希望每個玩家都能玩得更開心、更省心!來了來了來了!你們的yo醬來啦!不知道有沒有人和yo醬一樣,是一個超超超超級嚴重的細節控…就那種每次看完電影之後,都會第一時間打開百度,尋找影片"細思極恐"的細節盤點。閒著無聊的時候,也會查閱各種奇怪的細節總結帖,沉浸在我又發現了一個"雖然沒什麼用但是就能讓人很激動仿佛發現了別人不知道的一切!"的小細節的喜悅中!
  • 細思極恐...
    7月24日,她在網上買了一根皮帶,到了第二天,也就是7月25日,她手機上顯示,自己的包裹已經籤收了,但到傳達室去取的時候,卻被告知包裹還沒到。這是怎麼回事呢?警方也迅速啟動止損機制。「真可惡,我到了派出所,他們還在不停打我電話,太猖狂了!」小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