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悲催警官
前幾天,發生了一件悲傷的奇事。菲律賓的一名警官,在突襲搜查非法鬥雞活動中,竟然被一隻公雞殺死。
你沒有看錯,殺死警官的罪犯竟然是只公雞。
省警察局長阿尼爾·安普德從業25年,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他在新聞發布會上對死者家屬表示慰問,感傷地形容這一事件為「不幸的事故和我無法解釋的壞運氣」。
這名倒黴的警官名為克裡斯蒂安·博洛克,曾擔任事故發生地聖何塞鎮的警察局長。10月26日,警方接到了鬥雞舉報,他帶領警員趕到了聚眾鬥雞點。
伴隨著一聲令下,警方逮捕了3名非法鬥雞的組織人員,其他參與者立刻如鳥獸散。有些警員前往追捕,有些警員在控制犯人。
截至此時,抓捕行動都很順利。
眼見就要收尾的時候,博洛克看到了地上幾隻未上場的鬥雞。他就走過去把鬥雞拎了起來,準備把它們帶回去當證據。
萬萬沒料到的是,有一隻鬥雞的爪子上已經綁上了馬刺——鬥雞時專用的薄刀片。當它被抓起翅膀時,不斷地左右撲騰,結果爪子上的刀片割到了博洛克大腿內側的股動脈。
這種刀片又長又鋒利,博洛克頓時血流如注。雖然被火速送到了附近的醫院,但由於失血過多,最終離開了世界。
宮崎駿曾經說:「人永遠不知道,誰哪次不經意的跟你說了再見之後,就真的不會再見了。」
博洛克肯定做夢也不會想到,有一天會命喪雞爪。但這事發生在菲律賓並不意外,因為那裡有無數強悍的鬥雞。
如果其他國家的公雞來到這裡,看到這裡雄姿英發的鬥雞後,一定會發出網文的感嘆:鬥宗強者,恐怖如斯。
2、全民狂熱
事實上,鬥雞在菲律賓是合法的。只是因為該省兩個月前,有4名鬥雞者染上了新冠病毒,這才被強令禁止。
以往的時候,鬥雞活動不僅沒被打壓,而且是菲律賓人民最喜愛的娛樂方式。就像中國的麻將一樣,享有著崇高的地位。
什麼足球、籃球、遊泳、拳擊,跟鬥雞比起來都弱爆了。鬥雞被稱為菲律賓的「國粹」,是能夠代表整個國家的超級運動。
民眾對鬥雞,就像老鼠看到大米一樣狂熱興奮。從城市到鄉村,全國散布著大約2500處鬥雞場,聚成了每年高達10億美元的產業鏈。
每周末他們都會舉行鬥雞爭霸賽,隔很遠就能聽到此起彼伏的歡呼聲。
不僅如此,他們還借鑑美國的橄欖球超級碗比賽,在首都馬尼拉體育場內,舉辦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斯萊舍杯」國際鬥雞大賽。2萬人在場內,為自己看好的鬥雞下注賭博、吶喊助威。
蘇軾曾作詩云: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菲律賓人愛鬥雞,差不多可以和蘇軾愛竹相比。在禁止聚眾鬥雞期間,他們竟然玩起了線上直播,滿足那些不可一日無鬥雞的狂熱粉絲。
甚至,許多人嚮往成為鬥雞一樣的英雄。在他們的眼裡,相互廝殺的公雞有進無退,代表著勇敢、堅韌、活力,簡單就是一種精神。
所以,如果你哪天交了一個菲律賓的朋友,對方說你像公雞。千萬彆氣惱,人家在誇你。
隨便搜了幾張菲律賓鬥雞的圖片,還別說,真的是氣宇軒昂、目如冷星,大佬範十足,連尾巴上的羽毛都昂揚自信。
3、擂臺爭霸
鬥雞究竟有什麼魔力,把無數菲律賓的百姓迷成了粉絲呢?
知名攝影師SwingAv,在旅行菲律賓時拍攝了村莊鬥雞的現場圖片,並記錄下了自己的感受。
每當周末的時候,馴養鬥雞的人們會把雞帶到五角形的角鬥場,場外早已圍滿了觀眾。
參賽者會在雞爪處綁上鋒利的刀片,長約2.5英寸,也就是6.35釐米。這樣既可以提升戰鬥力,也更具視覺衝擊性。
你說兩隻雞初次見面無冤無仇的,怎麼就非要拼個你死我活呢?答案是人類在其中做梗。
當鬥雞登上角鬥場後,兩名工作人員會分別抓著它們的翅膀,挑動它們的情緒。在彼此的注目中,雙方形成了劍拔弩張的局勢。
觀眾在此時通過觀察,下注買哪一隻雞贏進行賭博。
連高智商的人類都會因為「你瞅啥」打起來,更不用說雞了。在拉滿了仇恨後,兩隻鬥雞正式開戰。
它們沒有武林高手那些花裡胡哨的動作,有的只是勇往直前挑戰對手。扑打翅膀,上下躥跳,左挪右閃,嘴啄腿蹬。
在紛飛的雞毛中,觀眾的呼聲完全蓋過了鬥雞的哀鳴。淋漓滴下的鮮血,更引燃了觀眾的情緒。他們激動得臉色發紅,或大叫或跳躍,仿佛自己上場一般。
絕大多數鬥雞都宛若戰士,受再重的傷也不落荒逃跑,直到戰死方休。
有時候一個回合就能見分曉,有時候要鬥上幾個回合。在這場全力以赴的較量裡,通常是敗者瀕死,勝者重傷。
戰敗者會被當場處理掉,現場宰殺販賣。而角鬥場上,又有兩隻鬥雞進場。
觀眾席上在稍作休息後,又響起了新一輪的歡呼。
4、雞生艱難
鬥雞這情景,特別像羅馬的統治者和市民坐在鬥獸場上,看奴隸與獅子的搏鬥。
只可惜,人類與公雞並不處在同一維度。不管人類採用怎樣的方式,也無須擔心它們的起義和復仇。
角鬥場上輸掉的鬥雞,最終被主人無情拋棄。而那些贏的鬥雞,又面臨著怎樣的命運呢?
它們同樣難逃一死,因為鬥雞從被選中的那天開始,就註定了戰鬥的命運。訓練完成後,每隔3個月參加競技,贏了之後休整3個月,再次參加競技。
有哪只鬥雞,能保證自己每一次都贏。結局如同秋天的樹葉和春末的花朵,註定要枯萎凋零。
更諷刺的是,現在的人們,越來越不敢吃鬥雞的肉。
出於各種原因,有些是興趣,有些是欣賞,有些則是為了賺錢。菲律賓的許多家庭養育鬥雞,餵最好的飼料,親自輔導訓練,爭取培養出公雞中的戰鬥機。
但很多事情,在發展中會走向失控。誰不想擁有一個戰無不勝的鬥雞呢?而且鬥雞還可以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人,不惜使用作弊的方法。他們訓養的鬥雞,從出生就開始打激素。久而久之,這項行業秘密公開化,已經很少有人敢再吃鬥雞的肉。
表面看來,菲律賓鬥雞成痴,甚至很多人把鬥雞當成了偶像。但自始至終,這個被愛戴崇拜的對象,都面臨著煉獄般的「雞生」。
所有的快樂都是人類的,而所有的痛苦都歸鬥雞。
5、如此國粹
其實,菲律賓鬥雞的歷史並不長。鬥雞極可能源於我國,2800多年前我們就有相關的記載了。
等到戰國的時候鬥雞已經非常興盛,蘇秦在遊歷齊國首都臨淄後盛讚:「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踘者。」
剛開始的時候,鬥雞活動象徵著繁榮安定。只有達到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人們才會追求更高層次的生活。
等到唐朝的時候,鬥雞達到了頂峰。唐玄宗寵幸楊貴妃使天下不重生男重生女,還寵幸一個13歲的鬥雞神童賈昌,使民間發出了「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的感嘆。
日中則昃,月滿則虧。後來的鬥雞越來越成為反義詞,通常和走馬或走犬放在一起,批判貴族子弟的驕奢淫逸。
菲律賓則直到16世紀初才有鬥雞的記載,後來他們被西班牙殖民,當時的歐洲盛行鬥雞和足球。在文化的衝撞與融合下,菲律賓人民瘋狂地愛上了鬥雞。
花開花落,水流潺潺,時間流轉到了現在。保護動物成為了人類的共識,虐殺動物也遭到了一致地譴責。
時代在進步,國家更需要進步。
殘忍兇悍的鬥雞賽,變得越來越不合時宜。更何況還在它們的爪子上,掛著鋒利的刀片呢?
而且這項運動,還滋生出了無數賭徒,有人因此發財,有人傾家蕩產。把一項賭博性質的運動當成是國粹,將影響多少人的價值觀。
蒲松齡曾說道:「天下之傾家者莫速於博,天下之敗德者亦莫甚於博。入其中者如沉迷海,將不知所底矣。」
賭博的本質就是不勞而獲,會讓一個人變得越來越心浮氣躁。那些觀賞鬥雞的觀眾裡,有多少雙眼睛裡閃爍著貪婪。
前文提到的攝影師SwingAv,僅看幾個回合鬥雞賽便不忍心再看。而旁邊的觀眾喊得震天響,他不由得感觸道:
「如此血腥殘忍的鬥雞活動,作為一個國家的國民級國粹,這是一個何等神奇的國度?」
21世紀了還鼓勵鬥雞賽,也只能用神奇來形容了!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令狐空
責任編輯:華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