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巨頭集體受創:房租太貴 內地客銳減

2020-12-23 搜狐網

天然的地理優勢和免關稅價格,令香港一度成為內地遊客的購物天堂。近兩年這座消費之城的零售業卻正遭遇著滑鐵盧。香港統計署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零售銷貨量下降4.1%,連續下降第19個月,再度引發香港零售企業的集體哀嚎。

香港零售巨頭周大福和莎莎國際近期相繼發布2016財年中期業績報告,周大福利潤銳減三成,莎莎國際則暴跌接近四成。一個是香港知名的珠寶商,一個是香港的化妝品零售集團。兩者的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卻很相似:受到內地赴港遊客減少的嚴重影響。

內地遊客13連降 莎莎國際主場失利

莎莎國際公布的2016年中期財報顯示:上半年淨利潤9600萬港元,同比下降37.3%。這已經是莎莎國際連續第3年中期利潤下降。2013年莎莎國際中期利潤高達3.57億港元,短短三年間,莎莎的利潤已經跌去七成以上。

莎莎國際慘澹的盈利,很大程度上歸咎於港澳市場的「主場失利 」。儘管近年來莎莎國際一直在擴展內地市場,港澳地區依舊是莎莎國際的主營地區。2016財年中期,莎莎國際營業額37.78億港元,港澳地區29.32億港元,佔比77.6%。

今年上半財年莎莎國際港澳地區的同店銷售同比下降3.6%,較2014年已經下降了10.5個百分點。莎莎的銷售收入依賴於遊客的貢獻。在莎莎國際公布的上半財年顧客構成中,按銷售價值計算內地遊客佔68.9%。

但內地遊客正在持續減少。香港統計部門的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內地赴港遊客3171.69萬人,同比減少6.09%,同期香港的零售總額下降了9.58%,至3221.11億元。

不止如此。內地遊客在香港停留的時間也出現了減少。2016年1-9月中國內地訪港過夜遊客人數1285.42萬人,較2015年和2014年同期分別減少約70萬人和150萬人。

赴港時間減少,自然沒有時間大金額購物。莎莎國際主席郭少明在中期業績報告會上透露,高峰時期,內地訪港遊客在港澳莎莎分店的每筆交易平均金額曾達到700港元,而今年4-9月期間則跌至300港元左右,同比去年減少6.6%。

反腐影響 港澳珠寶銷售遭遇重創

當然,有人比莎莎國際更慘。

隨著整體經濟增長放緩和政府大力反腐,香港的鐘表、珠寶和高價電子產品受到的衝擊遠比其他零售產品受到的衝擊大的多。

根據香港統計署數據顯示:2016年9月香港鐘錶、首飾及貴重禮物的銷貨價值下跌12.3%,遠超過平均值,排在各類零售產品前列。而藥品和化妝品類則上升了1.2%。

不只是香港,澳門的珠寶零售同樣受到衝擊。澳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零售銷售額135.7億澳門元,按年下跌7.4%。而鐘錶及珠寶下跌了21.2%,超過平均值13.8個百分點。

知名珠寶商周大福本月22日公布了截至9月底的上半年業績,盈利17.08億港元,同比下跌29.5%。上半年度營業額減少23.5%,至215.26億港元。港澳地區珠寶業務同店銷售下跌25.7%。

周大福涉及多個珠寶相關業務。今年上半年珠寶業務收入只佔總收入的27.2%,和黃金產品佔53.6%。剩餘鉑金和鐘錶業務分別佔12.9%和6.3%。

老業務黃金飾品同店銷售由於去年的小金潮基數較高,4-9月上半財年黃金業務總收入同比下降26.6%。中國內地和港澳地區同店銷售分別下降24.2%和26%。

租金與匯率壓力雙重圍剿 港資零售瞄準內地

租金和匯率壓力依然是懸在香港零售業頭上的利劍。

根據商業地產顧問公司 Cushman & Wakefield 高緯環球發布2016/2017全球零售地產租金報告《Main Streets Across The World 2016/2017》,儘管香港零售業低迷,但銅鑼灣零售租金仍高居第二,平均租金達2878美元/平方米。

儘管不少零售品牌受制於低迷市場提前撤租,但是其他品牌會迅速補上。Cushman & Wakefield高緯環球指,目前香港業主和租戶關係緊張,一方面品牌希望業主降低租金,另一方面由於有其他品牌的補充,業主反而想提升租金。

從門店數量上來看,莎莎國際大陸淨關店4家,臺灣淨關店5家。而在香港莎莎國際更換了幾家門店的地址,關了5家門店後又新開6家門店。莎莎國際在中期報告中稱:「將積極降低旅遊區的店鋪租金及於發展前景較佳的住宅區,包括臨近內地邊境的新界區開設店鋪。」

另一方面是匯率的壓力,美元走強,與之掛鈎的港元被迫升值。莎莎國際在中期報告中透露:這將刺激本港居民外遊意願,卻同時減少訪港旅客人次。

港澳市場營收乏力之時,曾經高速增長的內地市場也不樂觀。莎莎國際在內地淨關閉了4家店,周大福內地珠寶業務同店銷售則下跌了超過兩成。

周大福逆市擴張內地銷售門店也未能對衝掉同店銷售的下滑。2015年3月末周大福內地珠寶零售點為1992個,今年9月末已經增加至2070個。

除了外部因素外,香港自身的政策調整也打擊了內地遊客赴港的積極性。大量內地遊客赴港買貨,一度引發部分本地的反感,發生一系列不友好事件。2015年4月,深圳戶籍居民赴港通行證由「一籤多行」改為「一周一行」,加速了內地遊客減少的速度。

現在香港面臨的困局是:內地遊客對香港的消費貢獻通過高昂的租金流入地產商的腰包,但板子卻往往被打在遊客身上。有人希望內地人多來,有人不願意內地人來。

在香港旅遊和零售業遭遇寒冬之時,房價卻又再度暴漲,以致於引發港府祭出印花稅的「辣招」。曾經被內地遊客追捧的購物天堂,多重壓力之下是否還能找回曾經的榮光?

business.sohu.com true 麵包財經 http://business.sohu.com/20161129/n474392488.shtml report 13710 天然的地理優勢和免關稅價格,令香港一度成為內地遊客的購物天堂。近兩年這座消費之城的零售業卻正遭遇著滑鐵盧。香港統計署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零售銷貨量下降4.1%,連

");}

相關焦點

  • 香港零售巨頭登陸內地
    香港零售巨頭登陸內地2002年08月07日11:59:17 人民網   繼「7-11」、全家便利後,利亞零售又獲許在廣州開設  以專賣店形式經營著OK便利店、玩具反鬥城、快圖美、繽紛樂園等近萬家零售業務的香港零售業龍頭「利亞零售」8月5日宣布,將於2002年9月或10月在廣州開設其在大陸的首批連鎖便利店。  至此,以香港最大出口貿易商利豐集團為強力資本後盾的「利亞零售」終於打開內地零售業大門。
  • 香港零售巨頭莎莎內地遇冷,已淪為韓妝小眾品牌跳板?
    1978年,香港還沒有回歸中國仍受英國統治。莎莎國際就在那時候成立,成立之初還是一個只有40平米的零售專櫃,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亞洲具有「領導地位」的化妝品零售集團,香港十大零售集團之一。如今,這位香港化妝品零售巨頭莎莎在內地市場似乎越來越吃不消,「水土不服」的跡象也越來越明顯。
  • 反水客致內地遊客銳減,香港零售業進入冰河時代
    跟日韓和歐洲相比,香港由於店面租金昂貴,銷售的部分商品相對於歐美日韓而言沒有價格優勢,逐漸失去對內地高購買力人群的吸引力。第二,過往推動香港零售的高端消費自從中央政府大力打擊貪腐開始已經萎靡下去了。現在的反腐運動已經讓奢侈品公司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另外,中國國務院在4月28號表示,計劃降低多種進口消費物品關稅,並以此作為廣泛的刺激消費,維持經濟穩定增長的計劃的一部分。
  • 五一內地到港僅119人,香港零售巨頭扛不住了,奢侈品上演大逃亡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安排,自今年2月8日起,從內地、澳門和臺灣入境香港的人士必須接受14天強制檢疫。而這也讓香港的零售業、旅遊業無疑失去了最佳的「搶救」黃金周,行業寒冬直接進入「冰河時代」。而零售業、旅遊業歷來都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受此影響,2020年一季度香港經濟陷入嚴重衰退。
  • 聯手八大地產「巨頭」,大家樂(00341)加速內地布局
    對大家樂集團而言,規模龐大且增長迅速的內地市場(2018年市場規模突破4萬億)仍然是一片「藍海」,大家樂中國把集團在香港的發展優勢延伸到粵港澳大灣區,把當地市場做深做透之後,再以此為大本營向內地更多的一二線城市擴張,乃至向三四線城市下沉,是明智的戰略選擇。
  • 香港海洋公園2015訪客跌14% 內地遊客銳減
    繼香港迪士尼業績下滑後,香港另一家主題樂園——香港海洋公園情況也不容樂觀。海洋公園最新財報顯示,以自然年計算,2015年公園入場人次為670萬,較2014年的780萬同比大跌14%。2015財年實現4520萬港元的盈餘。不久前,香港迪士尼在2015財年出現了1.48億港元的虧損。兩大主題公園在香港同時業績下滑,主因之一都是內地遊客的銳減。
  • 外資零售巨頭在中國內地市場的進退...
    在韓國易買得撤出中國內地市場之後,又一家韓國零售巨頭正逐步退出。經過一段時間的「緋聞」後,利群股份(601366 .SH)終於披露,該公司擬收購樂天購物(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持有100%股權的香港法人公司2家及華東地區法人公司10家,以實現收購該12家公司直接持有或通過其子公司間接持有的15處房產和72家門店等經營性商業資產之目的,交易對價為人民幣16.65億元。
  • 香港「導遊辱客」陰影不再 春節料1600內地團湧港
    資料圖片人民網12月29日電 聖誕期間訪港的內地旅行團數量超出預期,香港旅遊業憧憬旺到農曆新年。不過,香港通脹升溫,本月起旅遊巴車租、團餐餐費及司機小費等接連加價,每名內地旅客的接待成本最少增加200元,加上農曆新年期間酒店房租「海鮮價」重現,旺區酒店房價按年急升50%,主力接待團客的酒店房價也升20%,新春內地團團費勢將按年加價5至10%。
  • 做化妝品零售的莎莎們 從香港寒冬中來內地取暖
    香港零售商們的冬天已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眼見愈發寒冷,做化妝品零售的「莎莎們」選擇進入內地以尋些暖意,畢竟那裡更靠近它的「金主」們。作為莎莎國際主要營收來源的港澳地區門店(佔其總營銷額的81%)業績不佳,其給出的解釋是內地遊客人數持續下跌。同樣根植於香港本土的化妝品集團卓悅也受影響顯著,據其8月發布的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營業額為10.10億港元(約合9.0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1.47億港元(約合10.23億元)下滑11.9%。
  • 香港零售回暖?海港城首季銷售突破百億,創史上最好業績
    花旗表示,在報告中維持九倉置業「買入」評級,目標價66港元,並稱九倉置業為香港高檔零售銷售「入場股」。首季度海港城零售銷售驚喜,料年度可繼續跑贏整體市場表現,同時九倉置業也受惠於弱勢港元以及內地遊客消費激增,而本地客消費意願和開支同樣向上。九倉置業管理層亦表示,集團旗下兩大旗艦零售物業租戶銷售預計可跑贏大市。
  • 香港「珠寶大王「謝瑞麟股價創十一年新低 2月香港零售跌幅史無前例
    謝瑞麟表示,疫情自1月起爆發,重創零售業,令已受持續的本地社會動蕩及貿易摩擦升溫影響而疲弱的香港及中國內地經濟形勢更加嚴峻,集團營業額持續下跌,更在2月錄得期內最疲弱的整體銷售,同比下跌約88%。此次的疫情對謝瑞麟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自去年6月起,香港社會衝突持續,對珠寶零售業的影響已經開始浮現。
  • 香港酒店春節爆滿被迫「拆團」絕大多數為內地客
    香港酒店春節爆滿被迫「拆團」絕大多數為內地客 ,絕跡香港多年的酒店「超賣」情況,在今年新春期間重現。旅遊業議會表示,日前收到2宗有關酒店在新春期間「超賣」的查詢,有團隊旅客不滿原定入住的酒店「爆滿」,被迫入住其他酒店;連中小型旅館負責人亦表示,新春期間房間供應非常緊張,雖然房租比平日上升逾13%,但年初一至初七仍然天天「爆滿」。另外,旅遊業議會及消委會表示,至今無接獲春節黃金周訪港旅客的正式投訴。
  • 還是沒有內地遊客,莎莎春節期間銷售大跌近8成
    2月6日,莎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莎莎國際」)發布2020年新春期間香港及澳門特區未經審核的最新銷售數據。公告指出,2020年1月25日至1月31日,莎莎國際在香港及澳門特區零售銷售表現遜色,較去年下跌76.9%;同店銷售較去年下跌75.5%。其中,香港特區零售銷售較去年急降77.9%。
  • 內地客炒熱香港樓市 房價遠超1997年
    受中國房地產熱影響,香港的房產價格創下歷史新高,成為全世界房價最高的城市之一。近日,香港淺水灣赫蘭道11號的一幢豪宅以6.6億港元(約合5.5億人民幣)的價格售出。  80後少婦3.4億在香港購買豪宅,只是內地客搶購香港豪宅的縮影。
  • 受「反水貨客」激進行為等影響 香港首季市道走弱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3月發布的數據顯示,香港今年前3個月的零售表現遜色,1月份零售額下跌14.6%,是2003年非典以來最差;3月份市道繼續放緩,有商鋪表示生意慘澹,甚至考慮結束營業。  業界分析指出,春節傳統旺季未能帶動本地零售向上,而持續的「反水貨客」激進行為直接影響遊客對香港的觀感,加上歐元和日元貶值等多方面因素,令香港這個「購物天堂」的吸引力削弱。  根據觀察,近日無論香港的大型購物商場,還是大街上的藥房、服裝店、化妝品店等,均不像以往那般人潮洶湧,丁財不旺令商店老闆感受至深。
  • 拓展:香港零售巨頭LifeZtore今年大舉進軍上海
    他預料,聖誕節零售銷售額較去年有單位數字增長,租金上升會拖慢零售業發展。   「未來5年內,香港的大中型零售商會大量進入內地市場,在內地開出分店。」香港零售協會主席關百豪說道。  香港零售業巨頭的北上戰略與今年內地訪港遊客下降有關。關百豪表示,2004年內地訪港遊客佔赴港遊客總數的60%,但是今年只有50%。他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內地遊客在出境遊上有了更多的選擇。
  • 業績下滑入園人數大跌 香港海洋公園難挽內地客
    兩大主題公園在香港同時業績下滑,主因之一都是內地遊客的銳減。香港旅遊業者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轉型,將單一購物遊轉變成當地各類特色文化旅遊,甚至可以結合TVB、香港電影等文化產業「定製」生產旅遊路線。如今,海洋公園等業者已在考慮改變經營模式,尋求多種盈利方式。
  • 香港零售業跌勢難止 國際奢侈品巨頭紛紛打折
    放低身段,國際大牌紛紛打折  遭遇寒冬的不僅僅是街頭店鋪,就連商場裡的奢侈品巨頭如今也發覺「年關難過」。  不同於內地大多奢侈品店鋪的清靜少人,以往香港的名店往往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店內櫃檯前堵著十幾名顧客高舉手指喊著「這個、那個」,店外街道上排起數十米長龍的場面曾不斷見諸媒體。
  • 香港茶餐廳為什麼在內地不行了?
    (翠華控股股價,一路下跌)2017年10月,另一家香港快餐巨頭大家樂宣布全面撤出華東市場,剩下的門店固守廣東。實際上,整個茶餐廳市場都不容樂觀。香港茶餐廳到底怎麼了呢?3. 跟不上內地消費趨勢對於虧損,翠華在財報中解釋稱,受香港大環境的影響。香港擁有18000家餐廳,茶餐廳數量超過6000家,競爭可謂激烈。
  • 香港零售住宿膳食服務失業率升至4.6% 創兩年新高
    原標題:香港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失業率升至4.6% 創兩年新高中新網9月18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持續不斷的暴力行為令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行業陷入困難,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6-8月香港最新失業數據,整體失業率維持2.9%;其中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失業率升至4.6%,創下兩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