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罕見冰崩原因始末 冰川移動冰崩受溫度影響

2020-12-11 閩南網

  

  導讀:西藏罕見冰崩原因始末?近年來西藏冰川移動冰崩現象時有發生,引發關注。有有關於雪域異變,很多人猜測是氣候變暖的緣故。那麼,真正的原因是什麼?讓我們來看早前的一則報導。

  專家認定新疆冰川躍動與冰崩同時發生

  5月19日,中科院天山觀測試驗站站長李忠勤稱,經衛星遙感觀測及實地勘察,發生在5月初的新疆公格爾九別峰冰川移動為躍動和冰崩同時發生。他說,造成冰川發生變化的主要因素是氣候變暖。氣候變暖後冰的溫度升高,流動性增強,冰川本身發生了一定變化,加上公格爾九別峰所處的區域近年降水量增多,冰川頂端變厚、壓力增加,但冰川底部海拔相對較低、溫度高,導致底部發生躍動、頂部冰崩。中新社發 趙伏生 攝

相關焦點

  • 近年來冰川躍動災害事件頻發 中科院專家分析冰崩原因
    近年來冰川躍動災害事件頻發 中科院專家分析冰崩原因 原標題: 央視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了解到,該實驗室科研人員,剛剛獲取了有關西藏日土罕見冰崩的遙感影像,分析認為這次超過6億立方米的冰崩是「冰川躍動」引起的,冰崩範圍
  • 我國五分之一冰川消融,西藏屢發冰崩災害,西北乾旱區水危機加劇
    青藏高原冰川災害正在增加2016和2018年,我國西藏地區共發生了多起冰崩事件,敲響了應對冰川消融的白色警鐘。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所參與了這些冰崩事件的應急考察工作,鄔光劍介紹,中國冰川分布廣泛,冰川類型與性質各不相同。2016年發生冰崩的阿汝冰川屬於極大陸型冰川,而2018年發生冰崩的藏東南地區冰川屬於海洋型冰川。
  • 「第三極」冰川科考有望找到冰崩發生新線索
    新華社拉薩9月28日電(記者張熠檸、趙玉和)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之「河湖源」冰川與環境變化考察在西藏阿里地區開展近半月後,成功鑽取了阿汝冰川冰芯和阿汝錯湖芯,為研究當地冰崩現象提供了新線索。
  • 我們看到的冰崩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由中科院青藏所姚檀棟院士帶領的科考隊,將前往日土縣東汝鄉阿汝村,通過衛星遙感和實地觀測等,對阿汝錯湖區和冰川進行綜合考察。聽當地老百姓說,最近又聽到了上次冰崩前冰川發出的那種「噪音」。  水做了冰崩的「潤滑劑」  姚檀棟將阿汝冰崩看作一種新出現的冰川災害。
  • 中國利用青藏科考成果 推進建立冰崩災害監測預警體系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2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從18日在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舉行的「亞洲水塔變化與影響及應對科考成果」發布會上獲悉,中國正在利用青藏科考成果,在被譽為「亞洲水塔」的青藏高原上積極推進建立冰崩災害監測預警體系,目前已建成雅魯藏布江色東普冰崩堵江監測預警體系,並著手建設樟藏布次仁瑪錯冰川災害鏈監測預警體系。
  • 專家分析,雅江堰塞湖系自然冰崩引起
    新華社拉薩10月22日電(記者吳瑞、張宸、王豔剛)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名譽所長姚檀棟,21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西藏雅魯藏布江堰塞湖是因為氣候變暖誘發冰崩,冰崩引發連鎖反應導致河道堵塞,系自然原因。  當天,姚檀棟帶領專家組乘坐直升機在堰塞體上空進行了專業觀察。
  • 行走海螺溝冰川,頭上傳來冰崩的聲音.「原創」
    「青藏高原」是高原名稱,並不是範圍只在西藏和青海,四川西部的青藏高原群山海拔甚至比西藏青海還要高。唐朝詩人李白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山最為艱險的就是這「蜀山之王」貢嘎山雪山群了。我們自成都開始,450公裡一直向西,向西,地勢不斷升高。目的地: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南部,貢嘎山東坡的海螺溝。
  • 青藏高原冰崩災害危險性評估研究取得進展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青藏高原地區冰川發生冰崩的可能性逐漸增加。
  • 消逝的冰凍圈 | 綠色和平中國冰川與氣候變化影響項目啟動!
    近年來冰川退化不僅影響到人們賴以生存的水源供給,更是導致氣候和自然災害頻發,比如冰崩、冰川泥石流、冰湖潰決等,打破地區生態平衡,危及當地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2015年5月,位於新疆帕米爾高原三座高峰之一的公格爾九別峰冰川躍動並發生冰崩,躍動冰體移動超過20公裡,造成當地1.5萬畝草場消失,61戶牧民房屋受損。
  • 阿里:組織工作組深入探察「冰崩」根源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白珍 徐偉偉報導 近日,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氣象局組織工作組前往日土縣,對2016年發生的「冰崩」現場進行了實地考察。  考察發現,阿里地區日土縣東汝鄉阿汝錯湖區冰川群53號冰川,從海拔大約5800米處斷裂,斷面寬2.4公裡,扇長5.7公裡,碎冰滑落至海拔5000米左右,面積達9.4平方公裡。
  • 新疆公格爾九別峰發生冰川躍動和冰崩 現場無人員傷亡
    新華社烏魯木齊5月16日電(記者 劉傑)記者16日從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政府了解到,縣境內公格爾九別峰發生冰川躍動和冰崩後,現場沒有人員傷亡,但周邊1.5萬畝草場、上百頭牲畜消失,61戶牧民房屋受損,當地已轉移安置受影響的牧民及牲畜。
  • 白色警鐘敲響,中國有五分之一冰川已消融
    在接下來的200年裡,我們所有的冰川都將遵循同樣的滅亡路徑……事實上,冰川葬禮離我們並不遙遠。2016年,西藏阿里地區的阿汝冰川發生兩次冰崩事件;2018年,藏東南地區雅魯藏布江色東浦溝發生兩次冰崩堵江事件。根據中國兩次冰川編目統計,自1970年前後到2010年,全國冰川面積減少了12442.4平方公裡,佔冰川總面積的20.6%。
  • 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勘測隊利用邊坡雷達對西藏卡若拉冰川開展...
    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勘測隊利用邊坡雷達對西藏卡若拉冰川開展監測分析 2020-09-29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最美的冰川在哪裡?當然在西藏,還不止一座
    走近40冰川,這裡矗立著罕見的冰塔林,一座又一座數十米高的冰塔,晶瑩剔透。透光陽光冰川發出藍色的光,色彩的斑斕變幻會讓人無限驚嘆。
  • 阿根廷冰川永不止息的生命力,造就了冰崩奇觀,展示極致冰川之美
    阿根廷冰川永不止息的生命力,造就了冰崩奇觀,展示極致冰川之美南極大冰川、格陵蘭大冰川和阿根廷大冰川是全球三大冰川區。阿根廷冰川的魅力,不僅在於高大冰牆的壯觀與湖光山色相映的風景之美,更在於它20萬年永不止息的生命力——「冰崩」奇觀。永恆運動的事物與不能靠岸的命運,仿佛是宇宙與人生的奧義詮釋,阿根廷冰川之美的極致,正是在驚心動魄中那心有靈犀般的頓悟。
  • 世界罕見活冰川:海拔僅200,20層樓高日進30釐米,天天崩
    冰川多存在於南北極和高海拔地區,因為氣溫低,降雪量大大超過融雪量,雪越積越多且越壓越緊,白天融化的雪在晚上會凍成冰晶,冰晶與雪花結成白色球形晶體,成為粒雪,粒雪不斷合併壓實成為冰,叫做冰川冰。冰川冰累積到一定厚度就會在重力作用下開始流動,因此叫做冰川,亦即會流動的冰。
  • 中國最美的6大冰川,喜歡旅遊的你去過嗎?
    冰川上有千姿百態、瑰麗罕見的冰塔林、冰茸、冰橋、冰塔等千奇百怪,美不勝收。又有高達數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阱的明暗冰裂隙,還有險象環生的冰崩雪崩區。 川上常形成消融區熱喀斯特現象,水深莫測的冰面湖,數百米深的冰裂縫,還有淺藍綠色的冰溶洞、冰蘑菇,冰下河道等相當發育的冰川奇景,大量冰川融水由冰舌末端的冰洞流出。 山上天氣多變,有時晴空萬裡,卻突然"雷聲"震天響。
  • 雅魯藏布江堰塞湖成因:源頭冰崩,冰丘衝至江邊阻斷江水
    雅魯藏布江堰塞湖成因:源頭冰崩,冰丘衝至江邊阻斷江水 央視新聞客戶端10月21日消息,西藏雅魯藏布江堰塞湖水位從10月19日下午開始形成自然洩流,並衝刷形成洩流槽,堰塞湖河段恢復正常過流狀態,洪水威脅解除
  • 冰川正在消失,其原因、影響是什麼?
    冰川,是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敏感而脆弱的事物,正在加速消融。悲觀估計,21世紀末,全球冰川將會消失。本文內容主要涉及:冰川加速消融的現狀、原因、影響、措施,冰川地貌科普圖片青藏高原在過去50年,氣候變暖幅度是同期全球平均值的2倍,其生態環境和水循環格局的重大變化,如冰川退縮、凍土減少、冰湖潰決、冰崩、草地退化、泥石流頻發等,勢必引發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環境造成重大影響。
  • 全球「罕見」的活冰川:有60米約20層樓,每天移動30釐米!
    除了足球,阿根廷這個國家其實還是一個旅行的好去處,今天就給大家介紹阿根廷的一處旅行聖地,莫雷諾冰川。它是全球「罕見」的活冰川:有60米約20層樓,每天移動30釐米!莫雷諾冰川位於安第斯山脈南部的聖克魯斯省,為了保護它不被破壞,這裡還專門建成了阿根廷冰川國家公園。據了解,這座冰川早在20萬年前就已經形成了,整座冰川綿延30多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