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0-12-10 第04版:特別報導 | 大 | | 中 | | 小 | | 實現航班朝發夕返城市僅佔12.5% | 副省級以下城市航空通達性仍待改善 | | | 作者:成靜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字數:1144 | | | |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成靜
日前,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網信辦指導的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在京舉辦期間,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中國民航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聯合華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究編制的《2020年中國副省級以下城市航空通達性報告》正式發布。 中國地理學會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大道,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理事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原所長肖金成,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沈遲,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學術委秘書長馮奎,中國民航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李國棟,華夏航空董事CEO吳龍江等業內權威專家共同參加了報告發布儀式。 沈遲在致辭中說,提升航空出行效率,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個性化和品質化需求,驅動要素流動,帶動社會進步,是當前國民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換的一項重要課題。 馮奎說,報告旨在完善城市航空通達性評價指標體系,真實展現當前城市航空通達性存在的短板,科學、客觀地評價航空運輸對旅客出行體驗、對城市競爭力提升的貢獻,以便針對痛點與堵點,精準施策,提升航空運輸整體效率與質量。 李國棟發布了副省級以下城市航空通達性的指標體系,包括2個一級指標(旅客通達體驗度、城市航空輻射度)及8個二級指標(通達時間、網絡覆蓋度、有效通達機會、航班均衡度、網絡覆蓋率、航空旅客吞吐量、腹地城市GDP及人口規模)。 2019年中心城市航空通達時間為5.3小時,副省級以下城市為14.4小時,相差9.1小時,短期內差距難以彌合;從實現朝發夕返的城市數量佔比看,2019年中心城市除拉薩外,全部實現朝發夕返,佔比97.2%;副省級以下城市數量佔比僅為12.5%;從胡煥庸線兩側看,東側城市旅客通達體驗度起點高、增速快,西側起點低、增速慢,東西兩側差距呈現逐年擴大趨勢。 據了解,華夏航空立足支線市場、長期致力於改善城市航空通達性。華夏航空戰略執行委員會副主任羅彤建議,副省級以下城市以提升航空網絡化水平作為戰略方向,堅持「順暢銜接為核」「幹支互聯為骨」「支支互補為輔」「幹支互通為體」的基本原則,運用支支互聯次樞紐、單點高頻快線等創新模式,以網帶線,促進「幹-支-通」不同層級網絡的有機融合、高效銜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貴州省畢節市政府領導各自分享了城市航空通達性提升的成功範例。 馮奎在主持報告發布會時建議,應加大航空供給側改革力度,既要「建站」,還要「修路」。一方面,堅持航空均等化服務理念,加快支線、邊遠地區民用運輸機場規劃布局;另一方面,從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角度綜合評價,加大支線地區航線開闢力度,豐富完善航線網絡結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