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化年間進士周木,在擔任浙江布政使的時候,為了表達自己對嶽飛的熱愛,對秦檜的鄙夷,所以重修嶽王廟,用鐵鑄造了秦檜、王氏夫婦的跪像。
到了明朝正德年間,浙江都指揮李隆,又用銅鑄造了秦檜夫婦以及万俟卨的跪像,他們的雙手向後反剪,跪在嶽王廟跟前。
這還沒完,因為百姓們常常捶打銅像,所以這些銅像很快就壞了,此後明朝各個時代都鑄造過相應的銅像,以此供給百姓們唾棄。
從銅像的毀壞程度上,我們就能看得出,秦檜等人到底有多麼遭人記恨。那麼是什麼造成了秦檜身敗名裂的現象呢?後世中,還有誰可以堪當此任?
01秦檜被按在恥辱柱上,對明朝那個時期,是有幫助的。
秦檜是典型的漢奸形象,他為了個人的利益,出賣了國家利益。從金國逃回南宋以後,以最短的時間取得了宋高宗趙構的信任,這本身就是一個疑問。
十二月,殺嶽飛。檜以飛屢言和議失計,且嘗奏請定國本,俱與檜大異,必欲殺之。鑄、三畏初鞫,久不伏;禼入臺,獄遂上。誣飛嘗自言「己與太祖皆三十歲建節」為指斥乘輿,受詔不救淮西罪,賜死獄中。子云及張憲殺於都市。天下冤之,聞者流涕。---《宋史》
此後秦檜的主張往往都能夠得到實現,宋高宗對秦檜,那是言聽計從。為什麼秦檜能夠如此囂張呢?理由只有一個,他是金國的使者,早就已經背叛了宋朝。
他說他是偷偷逃回來的,可是家眷一個不落地逃回來,這是把金國的士兵都當成傻瓜嗎?還是把宋高宗當成傻瓜呢?
此後秦檜的所有主張,都是有利於金國的利益,這使得南宋完全處於被動狀態。就算有實力和金人一決高下,也得不到高層的支持。殺害嶽飛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給嶽飛定罪,認為他有犯罪的可能,所以就把他給殺了,天下還有這樣的道理?所以說明朝官員把秦檜當成了天下第一大漢奸來看待,為了防止明朝出現這樣的人,所以秦檜的雕像自然是會出現在嶽王廟跟前了。這麼做在後世看來似乎有些不可理喻,可是在當時來說,震懾力還是很大的。明朝末年,那些背叛明朝的將領們,必須要做好一個準備,那就是像秦檜一樣遺臭萬年。
02吳三桂在明末清初接過了秦檜的接力棒。
秦檜銅像的教育,顯然到了明朝末年,分量就不是很夠了。因為明朝末年出現了大量反叛明朝的官員,比如吳三桂、鄭芝龍等人,當然也有不少為明朝獻身的官員,諸如史可法、黃道周、周遇吉等人。
那些反叛明朝的大臣中,誰對後世的影響最大呢?當然是戰功赫赫的平西王吳三桂。吳三桂最初反叛明朝的時候,的確是身不得已。
康熙元年,捷聞,詔進三桂親王,並命兼轄貴州。召愛星阿率師還。四月,三桂執由榔及其子,以弓弦絞殺之,送其母、妻詣京師,道自殺。定國尚往來邊上伺由榔消息,三桂令提督張勇將萬餘人戍普洱、元江為備。未幾,定國走死猛臘。三桂招其子嗣興,以千餘人降,明亡。---《清史稿》
當時崇禎皇帝已經死了,一邊是李自成,一邊是多爾袞,他總要投靠一個,在北方,明朝的確沒什麼希望了。
他本打算投靠李自成,結果李自成把吳三桂一大家子都給抓了,手下人劉宗敏還霸佔了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這讓吳三桂十分惱火,所以就選擇了多爾袞。
多爾袞入關以後,吩咐吳三桂跟隨阿濟格向西攻打李自成的大本營西安,此後吳三桂就被清廷給雪藏了,將他扔到關外去鎮守邊疆了,因為他們必須要吳三桂表忠心。吳三桂一番思索以後,終於決心要為清朝賣命,所以西南地區的仗都是吳三桂帶路打下來的,甚至南明永曆皇帝朱由榔也是吳三桂親手殺掉的。他表忠心過後,終於為他換來了平西王的爵位,子孫世代可以鎮守雲南。可是到了康熙年間,清廷又反悔了,吳三桂再次反叛清廷。如果說前期的人設還有點可圈可點的男子漢氣概,那麼吳三桂後期的人設簡直就是一塌糊塗,他完全可以接班秦檜。
03鄭芝龍在關鍵時刻,出賣了隆武帝。
鄭芝龍本來是個海盜,在手握軍隊和巨資的情況下,投靠了明朝,成為了明朝福建總兵,掌管福建地區的軍務。
可以說明朝對鄭芝龍是相當厚道了,拿一個省出來專門籠絡鄭芝龍。在弘光政權覆亡以後,鄭芝龍果斷將唐王朱聿鍵推上了皇位,因為朱聿鍵是一個非常賢能的君主。
鄭芝龍為海寇,據為巢穴。及崇禎元年,芝龍就撫,借與紅毛為互市之所。紅毛聯結土番,招納內地民,漸作邊患。至順治十八年,鄭成功盤踞其地,糾集亡命,荼毒海疆。---《清史稿》
此後隆武帝朱聿鍵一直立志恢復明朝江山,但是鄭芝龍卻是一個十足的投機分子。他之所以迎立隆武帝,目的就是為了得到巨大的好處。
如果清軍潰敗,那麼鄭芝龍就是復國元勳,如果清軍勝利,那麼鄭芝龍就可以憑藉隆武帝勳臣的身份投降清廷,投降封賞也是按照級別來看待的。
隆武帝得知鄭芝龍的心思以後,孤身北上,最終在長汀兵敗被殺。而鄭芝龍這邊卻著手開始了反叛明朝的活動。洪承疇許諾鄭芝龍三省王爵的封號,把東南三省的權力都交給鄭芝龍。結果鄭芝龍果真就上當了,帶著五百人就去了福州請降。清廷毫不客氣地扣留了鄭芝龍,好在鄭成功這個時候沒有反叛,依舊堅持抗清。可以說鄭芝龍的投降,導致隆武朝廷的徹底覆滅。如果當初鄭芝龍全心全意支持隆武帝的話,那麼隆武帝鐵定會有很大的成就,畢竟這個皇帝是一位十分賢能的明君。所以鄭芝龍也可以接班秦檜。
總結:明末可接班秦檜的人真不少。
看明朝末年的歷史,可以讓你看到人世間所有的醜陋,七宗罪在這些醜陋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所以說能夠接班秦檜的大臣也不在少數。
除了吳三桂、鄭芝龍以外,還有洪承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等,根本就數不過來。那麼就有問題了,既然秦檜的例子擺在那裡,為何還有那麼多人反叛明朝呢?
由此可見,秦檜的雕像,其實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它們能夠做的,只是讓後人記住歷史,卻無法改變每個人內心真實的價值觀。
參考資料:
《宋史》
《清史稿》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