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蓮花開三朵,春來楊柳折幾枝」,論暗號是如何幫助抗疫的

2021-01-20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你只身前行,正走間,面前突然閃過黑影,岑聲吟道:

佛前蓮花開三朵。

你朗聲上前,卻道——

春來楊柳折幾枝。

來人更不答話,側身讓路,你拂了拂衣袖,顧自離去。

別以為這是一篇穿越文,現如今,以上情境在各大小區大門口均開始上演。

因為新冠肺炎的原因,很多小區開始了封閉式管理,但每天的出入就成了一件麻煩事,光是出門買個菜就得經過複雜的核查、登記。有人提出,用暗號啊,每天小區發布一個暗號,大家只需經過大門說出暗號就可以輕鬆過關。此提議一經提出即刻引發眾人積極響應,於是,一部部「諜戰劇」開始在各個小區門前上演——

有基礎版

文藝版

T

外人絕對猜不到答案版

此舉不僅讓各個小區改善了管理模式,更是在苦悶的隔離生活中平添了幾分樂趣。誰能想到,暗號,這一深諳古中國智慧的語言形式居然為抗疫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提到暗號,對於中國人來說,最為經典的,當屬那句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

一般認為,這句話出自《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一段。面對座山雕兇神惡煞的詰問「天王蓋地虎」(你好大的膽! 敢來氣你祖宗),楊子榮鎮定自若,泰然答道「寶塔鎮河妖」(要是那樣,叫我從山上摔死,掉河裡淹死)。書中這段楊子榮和座山雕為首的一幹匪類相互試探的對話,成為了一段永恆的經典。

類似於「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的暗號一般被稱為「黑話」。所謂「黑話」,江湖上又稱「春點」「唇點」,是古時行走江湖的通行證。

黑話起源唐朝,在當時是生意中的隱語,因非法貿易逐漸發展,演變為江湖武人的用語。關於黑話的緣起說法不一,一說是由禁忌、避諱而形成的市井隱語,如在船上說話,諱說「住」、「翻」等,以其它字語代替。二是出於迴避目的,免使外人知悉而形成的隱語行話。如舊時東北的響馬稱姓「楊」為「犀角靈蔓」,稱姓「何」為「九江八蔓」,稱姓「冷」為「西北風蔓」;當代香港黑社會以「四八九」稱「大路元帥」亦即「副堂主」等。三說是語言遊戲類隱語。

當然,「黑話」最多的應用場景還是在幫派之間,所謂「道上」。每個圈子內部的暗語以行會幫派為據點,既可以方便同道中人秘密溝通,避免誤傷友軍,又可以防止外部勢力入侵,竊取秘密。

同時,黑話還有等級之分,一個初入江湖的毛頭小子,在面對江湖前輩們的「高級黑話」面前,難免會露出馬腳,用黑話贏得江湖同道的信任從側面也反應了一個人的江湖地位,因為有的黑話也不是隨隨便便什麼人都能隨便說的。一系列複雜而有嚴格的黑話規範逐漸構成了諸多領域中的「行業術語」。

讀懂暗號的作用可不止讓你能夠縱橫江湖而已,如果不懂點暗號,恐怕你連史書都翻不明白。

翻開中國近代史,太平天國可謂是其中最特殊的一段,不僅因為這一時期中外新舊文化雜容,更是因為這段時期的史料晦澀難懂,大量使用密語、暗號。據史式所著《太平天國詞語彙釋》一書,此期間史料三分之一的內容均為秘密會社的隱語、暗號。

比如以「馬」指代人,即「謂人為馬」。《天父天兄聖旨》一書記載,天兄下凡說:「待爾腳好,能起得馬,朕有分事。」「誰能章程吊馬?」「近處團方,現匝住馬。」

以「風」來指代外人、差吏、官兵、奸細等。《天父天兄聖旨》中有:「胡以晃,爾星兄在家避風。」

此外,還有以「根機」指代機密。以「扯旗」指代起義,以「團圓」指代聚會等等。可以說,如果你對這些暗語一無所知,這些史料絕對會讓你看得一頭霧水。

其實,這些暗語都原封不動地借鑑自天地會。作為清代影響力最大的民間結社之一,天地會絕對是各種暗語的集大成者。在金庸筆下《鹿鼎記》中韋小寶時常念叨的經典對聯:「地震高崗,一派西山千古秀;門朝大海,三河合水萬年流。」即為天地會最為知名的接頭暗號。

除了我們熟知的文字代表的暗號外,天地會還獨創了很多肢體行為的暗號。比如「金木水火土」均有不同的動作指代,其不只是表達單個字的意思,也用以區分不同的天地會分會,這使得彼時天地會的見面禮成為了一種饒有趣味的儀式。可以想像,清朝鬧市,人群中兩人突然像做廣播體操般擺出各種詭異姿勢,彼時,再精妙的暗號怕是都會暴露吧……

(圖片來自中華遺產)

另外,天地會中還流傳著一個重要的手勢暗號——國泰民安。這句暗號由四個手勢組成,每個手勢都對應了其中的一個字。這套很像忍者結印的複雜手勢做起來著實難度不小,要想熟練掌握必須勤奮練習,估計當時做這套手勢的流暢程度,是評價一個人入會多久的重要標準。

(圖片來自中華遺產)

由於天地會的聯絡地點往往設於茶鋪、酒肆之中,所以創立一套以菸酒茶為主題的暗號便成了順理成章。天地會會眾敬茶、奉煙和點火時都使用三指。茶杯的拿法也不同:用拇指與食指捏杯,此為「領教茶」;把茶杯放在手心,此為「忠心茶」。

(圖片來自中華遺產)

還有一種更高端的暗號形式,名為「擺茶陣」。用一隻茶壺、數隻茶杯,幻化出不同的陣形。「茶陣」有著特定的名稱,大多來自歷史故事、戲文,如「忠義陣」「忠奸陣」「磕頭陣」「忠義團圓陣」「四大忠賢陣」「患難擁扶陣」等。圖中的「桃園結義陣」,是用一壺三杯布陣,破陣的人取中心一杯,移開旁二杯而飲,即為對上暗號。

(圖片來自中華遺產)

此外,還有「攻破紫禁城」這一茶陣,由三杯茶和一雙筷子來布陣,筷子應置於茶碗上,破陣時,要用手把筷子移開,然後吟上一句:提槍奪馬便飲。

(圖片來自中華遺產)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華輿 撰稿/向前

相關焦點

  • 武林外傳:那些年老白說過的黑話,還記得佛前蓮花開三朵下一句嗎
    這部情景喜劇主要是圍繞著關中七俠鎮中的一個同福客棧開始的,劇中主要講述的是掌柜的和幾個夥計之間的各種搞笑事情,給觀眾們帶來了一幕幕歡聲笑語。   1、佛前蓮花開三朵,春來楊柳摘幾支
  • 倉央嘉措,你是布達拉宮佛前一朵盛開的蓮花
    倉央嘉措,你是佛前一朵盛開的蓮花,你來到世上,不是普度眾生的佛,是來尋找今生的情。蓮開心池蓮潔聖,蓮落心池心添香。你若佛前一朵盛開的蓮花,折一簾幽夢笑看塵緣,不慕群芳豔,但聞幽語閒。一襲春風暖,一簾幽夢情,十裡柔情相思淚。一支長篙起,一湖春水皺,漿動湖水夢漣漪。一曲天籟鳴,一陣梵音妙,雲水禪心行流水。
  • 西遊記三朵蓮花,觀音一朵,如來一朵,還有一朵無人知曉!
    頑石看西遊 | 347期很多粉絲最近在留言中問到,為什麼西遊記裡面,如來佛老是坐在蓮臺之上,而且是金色的佛光,他站不起來嗎?在這裡頑石要解釋一下,如來佛肯定是能站起來的,而且有幾個章回他確實是行走的,不是坐著的,不過為什麼經常坐著,這裡可以分析一下。
  • 花開見佛,心如蓮花,念如菩提
    原創 幽蘭公主 願做菩薩那朵蓮.mp304:03.0900000000000034來自幽蘭公主轉眼就是盛夏,又可以目睹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有紅」夏之盛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每一朵盛開的蓮花裡都藏著一尊佛,帶給你安寧祥和、智慧和啟迪。用一朵蓮,來商量我們的前世今生,於是紅塵萬丈,再無羈絆,可以困住我們的心。用一朵蓮,來感知我們的情深義重,於是人海蒼茫,再無時空,可以阻隔我們的情。
  • 「看香頭,論吉兇」佛前三柱香,教你如何看香頭
    很多人習慣在每逢初一十五或者家裡有如學生高考、重大投資等重大事情前燒香拜佛,祈求佛菩薩的保佑。佛前的三柱香,根據香的燃燒程度不同,所代表的寓意也是不同的,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看香頭。平安香:三支香頭始終保持持平。意為:平安無事。小天真:中間香頭高於兩端香頭。意為:將有神仙或佛菩薩降臨。大天真:中間香頭高於兩端香頭一半以上。
  • 楊柳牽念的情思(散文)
    面對春風楊柳萬千條,詩人一句設問,原來是春風巧奪天工,讓我們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店-李嶠眼裡的楊柳一片典雅華麗:楊柳鬱氤氳,金堤總翠氛。庭前花類雪,樓際葉如雲。列宿分龍影,芳池寫鳳文。庭前柳絮,團團如雪;樓畔柳葉,碧綠如雲。柳條舞動,如龍飛星漢;柳影婆娑,似鳳凰花紋。洞簫吹出《折楊柳》的曲子,全是傷別離情!唐-杜牧的《柳長句》則寫得纏綿緋則,意遠情深:日落水流西復東,春光不盡柳何窮。巫娥廟裡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帶風。
  • 古詩中的楊柳和楊花是什麼植物?你能不限體裁作幾首詠柳詩嗎?
    不過那幅圖裡除了天空和幾株柳樹外啥也沒有, 寫詩的話要靠自己想像了。不過這倒給了發揮的空間,有詩友們感興趣,可以一起寫上幾首。不過在作詩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古詩中楊柳的含義。一、詩詞中楊柳的出處古人詩詞常常把楊和柳合稱為楊柳,今天的楊樹和柳樹是兩種樹,但是在古代楊柳都是指柳樹。
  • 李商隱禪詩:苦海蓮花,一一蓮花見佛身
    「苦海迷途去未因,東方過此幾微塵。何當百億蓮花上,一一蓮花見佛身。」但是小別後的幾月,李商隱在職業上又遭遇了困境,他的上司在春暮因病去世。但是已經擁有一些人脈的李商隱,在辦完喪事的喪事之後,不斷的走馬,在其他的地方爭取新的職位。於是在這個當口,他錯過了妻子死亡的最初書信。等到他接到噩耗趕回長安時,妻子已經下葬。他至少遲回了半個月。日西春盡到來遲。
  • 唐詩閒讀:「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之前讀了一大批王維的山水田圓詩,今天我們來看這首《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紅豆,本名相思子,藤本,莖細弱,多分枝。羽狀複葉,莢果長圓形,果瓣革質,成熟時開裂,有種子2-6粒;種子橢圓形,平滑具光澤,上部約三分之二為鮮紅色,下部三分之一為黑色。花期3-6月,果期9-10月。因此此詩在《王右丞集》裡,第二句為「秋來發幾枝」,因此,春或秋「發幾枝」都說得通,但因為植物多為春天發芽,因此我們採用了流行版本。
  • 西遊中的三朵蓮花,如來一朵,觀音一朵,最後一種無人敢搶
    在西遊記這部小說中,你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你會發現很多佛祖有屬於自己的蓮花。事實上,這蓮花不是一種裝飾,而是力量的象徵,更是強大的代名詞。不知道大家還是否記得哪吒出世時候的金蓮,這也是力量和實力象徵,代表著哪吒擁有很強大的能量,而在西遊記這麼強大的蓮花,在整個三界中也只有3朵。
  • 臺灣寫真:花蓮的那朵蓮花
    中新社臺北4月15日電 題:花蓮的那朵蓮花  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路梅  從臺灣花蓮縣城區乘車北行,接近太魯閣景區時左拐入一條小路,行駛不久就可見一片白牆灰瓦的建築群。建築群背靠雲霧繚繞的中央山脈,四周散布著一些農田和房舍,寧靜祥和。這裡就是慈濟人的「心靈故鄉」——靜思精舍。
  • 十首春日詩,萬紫千紅總是春
    柳樹剛冒出綠芽,還未開好,但作為詩人來說,這就是最好的風景了。如果等到滿園春色,百花開放,大家都出門看花的話,那豈不是太遲了嗎?《春曉》【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惠崇春江晚景》【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竹林外的桃花還剩幾枝了,水裡的溫度漸漸升溫鴨子最先知道。河邊的蒿草長滿了,正是河豚愛上來的時候。
  • 春來梨樹花滿枝,又是一年梨花開!
    梨樹樹形優美、挺拔多姿,猶如一把撐開的大傘,繁茂的枝葉上開滿了一簇簇素潔淡雅的梨花。它就那樣白的讓你無可挑剔,白的讓你心生感動,所有的豔麗被它襯託得不值得一提,原來繁華並不一定非要似錦。梨園裡的四季,各有美的亮點,春花、夏葉、秋果、冬雪各有風採。春天一旦跨到地平線這邊來,大地便變換了一番風景,明朗又朦朧。
  • 深外推出抗疫原創歌曲《春來花就開》為錄製師生出奇招
    "沒有冬天不會過去,沒有春天不會降臨,春來花就開,一課不容緩,我們準時走進了雲課堂,更勇敢更堅定追趕明天那道光,沒有什麼能夠阻擋。" 3 月 2 日,深圳外國語學校推出抗疫原創歌曲《春來花就開》。以艾青的詩作為開頭,以畢業歌作為結尾,《春來花就開》的歌詞表達了深外師生在特殊的抗疫時期做好自己、有責任和擔當的情懷。"這首詞經過了幾輪修改,是凝結了新老深外人智慧的結晶。"蘇拉稱,寫詞之前,校長羅來金、校助謝志光、主任甘磊和李婷婷等紛紛建言獻策,第一稿詞出來後,退休的教師宋爭躍也參與進來。
  • 庚子春抗疫自選詩詞集序|付向陽
    《庚子春抗疫自選詩詞集序》庚子之春,郢中罹疫。瘴癘流行荊楚,風濤驟挾漢江。山藪藏疾,虞我國眚;清閒諱窮,窺我利器。愁城封閉,藥碗消磨。十丈寒泉不洩,冷光幾道吹雪。風塵未感緇素,物態屢反蒼黃。淚下一何翩翩,魂銷孤含渺渺。榜人不敢吟唱,舟子詎能遠航。纖羅未動,駭水如湯。病無樂事,歲悲更長。
  • 竹外桃花三兩枝 --序楊強《桃花詩集》
    竹外桃花三兩枝--序楊強《桃花詩集》作者:楚水我會理事、桃花居士楊強先生準備結集出版自己的《桃花詩集》,囑我為序。序者,前言或引言也,需言之有物,方能綴之於文前,而不浪費版面。只是楊強先生,還不太熟悉,昨天剛加上微信。走馬觀花於其詩其賦,再在他的朋友圈裡,溜達一圈,就匆匆為文,難免有失偏頗,唯有戰戰競競,忐忑從命。總感覺楊強先生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書所輯《古賦雅韻集》之賦,行雲流水,博古通今,讀之讓人迴腸盪氣。
  • 佛教:楊柳觀音,為觀音三十三應化身之首,可消除一切災厄和病痛
    在佛學的歷史傳承中,楊柳觀音為觀世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首尊。〝應身相〞為楊柳觀音的〝化身相〞既是〝佛身〞!「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2、坐相:女式包頭,披肩長巾,左手持淨瓶,右手執楊柳枝(表千手觀音之楊柳手三昧),踞坐於巖畔之蓮花座上。以楊柳枝替人消弭病災,誓言拔濟眾生病苦,所以又稱為藥王觀音。在古印度時,人們認為楊枝可消災除病,治癒一切疑難雜症。佛經有云:「若欲消除身上眾病者,當修楊柳知藥法,其藥王觀自在像,相好莊嚴。」
  • 借問青山春幾許,一江碧水復東來
    春夜喜雨(新韻) 隔窗春雨細如絲,曉看寒枝著碧衣。 最愛麥田翻細浪,慢嘗甘露舞參差。 春(新韻) 三月東風萬物新,拂堤楊柳釣行人。 溪頭坐看垂綸叟,舴艋撐開一色春。
  • 旁聽生出聯:枝浮綠蟻邀春醉,葉隱胭脂逗雀親
    上聯:枝浮綠蟻邀春醉;綠蟻:新釀的米酒還沒有過濾時,在煮的時候上面浮著的一層綠色泡沫,也代指酒。春天到了,楊柳發芽,嫩嫩的黃黃的,遠遠望去,就像樹上附著綠蟻,在邀請您去喝、去品、去醉。下聯:葉隱胭脂逗雀親;聯意簡單,春天百花開的季節,通紅的花蕾如抹上胭脂,紅的那麼可愛,在那綠葉後面半隱半露,好像引逗那雀兒過來親吻。枝浮綠蟻邀春醉,葉隱胭脂逗雀親,寫出了春天的美麗,滿滿的春意盎然!
  • 蓮花與佛到底有什麼淵源
    聽蟬長作佛前人。未知蓮子心兒苦,卻教汙泥葬此身。2020年07月27日佛教中常有「花開見佛」之說,這裡的「花」就是指蓮花,也就是借用蓮花的智慧和境界來自喻佛的智慧與境界。人若一但有了蓮的心境,那就一定會出現佛性。蓮花出汙泥而不染的聖潔性,象徵佛超脫紅塵,四大皆空。說明它生於淤泥,綻開於水面,出淤泥而不染的深層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