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山地旅遊可以發展哪些旅遊產業?

2021-01-18 騰訊網

目前,年輕的高收入群體已經不滿足一般的一些觀光旅遊和休閒度假。對中國的遊客來說,山地旅遊人口持續增長,體育旅遊、健康旅遊等各種各樣細分領域受到高收入群體追捧,高山、極高山具有獨特的地貌景觀,相對較封閉,資源保存完好。

為了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要進行有序的科學開發。那麼山地旅遊產業有哪些類型呢?

<<<圖片源於網絡

一、山地住宿產業

由於地域限制,山地旅遊的住宿產業一般以非標住宿與露營地為主;除了在景區與目的地範圍內建造主題酒店,還有在原住民居住環境中創造住宿條件,改建修繕村民空置房屋的做法。

山地住宿產業中的佼佼者自然要數莫幹山。做民宿的很多,但莫幹山只有一個,與中國的名山大川相比,莫幹山山不高、水不秀、風景普通、名氣不大,但卻能夠成為裸心谷、法國山居等高端民宿的聚集地,是因為它抓住的是長三角高端人群的度假需求市場,背靠都市圈,順風搭車,搶人搶錢搶流量。

二、山地交通產業

山地旅行雖以遊客走進大自然為主要形式,但因特殊的地理環境需要通過便捷的交通設施將遊客帶領至景區與目的地。

交通工具與住宿功能並存的房車是山地旅遊中的一大選擇,但由於價格、房車營地缺少等客觀因素,中國房車市場還未成熟,遊客考慮的機率也較低。

另一方面,遊客根據山地旅遊景區位置有不同的選擇,一如「城中有山」的江浙地區所推的山地旅遊項目,搭乘一般的公共運輸設施就可到達;而要達到更加遠離城市的山地景區時,更強調單獨的交通工具使用,例如組團包車、自駕遊等。

<<<圖片源於網絡

三、山地運動產業

近年來,中國的體育旅遊事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隨著競技體育向大眾化休閒項目的發展,戶外運動休閒已成為一種時尚。

各種體育賽事,體育競技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將帶來山地旅遊的發展新時代。山地適宜開展的運動項目很多,主要有徒步、漂流、林地探險、露營、滑雪、溯溪、騎馬、攀巖、山地摩託等。要以登山運動為核心,拓展到滑雪、攀冰、高山滑翔傘、溪降等四季山地運動。

同時要從賽事入手,打造優質的體育活動項目,拓展特色體育旅遊品牌,最終形成完備的產業集群和產業生態鏈的山地運動產業。同時通過旅遊配套,帶動發展。

培訓、救援、醫療、教育、商業等帶動高山休閒旅遊人群,促進從山地運動到山地度假生活方式的轉變。要大力發展社會體育團體和社會體育組織,採取政府引導、企業主導、民眾參與、市場運作,最後形成產業贏利模式。在這個過程中,發揮好社會體育組織的作用非常重要,要加強對各種體育俱樂部、協會的扶持。

<<<圖片源於網絡

四、山地康養產業

山地康養活動針對戶外運動愛好者以及靜心養性者呈現一動一靜的形態,主要有登山、攀巖、徒步、戶外生存、山地賽車,以及戶外瑜伽、山地度假、禪修活動等。

如康體保健方面可以藉助山地先天的自然條件修建山地康體養生休閒景區,開展山間溫泉、山間瑜伽、山間文化養生等活動,配置對身體有益的樹木花草,使遊客以一種最放鬆、最簡單的方式休閒養生,從低端到高端努力打造度假休閒產品品牌,儘量延長遊客的停留時間等。

<<<圖片源於網絡

五、山地農業產業

不同於平原地區的農業發展方式,山地農業受自然條件(如地形、氣候)、生產方式、社會環境等因素的限制,往往難以形成規模化的發展模式,反而適宜走小產區的精品化道路。

山地農業的發展要以產業為引領,從農業產業鏈、農業市場化、品牌化運作的角度出發,通過精品加工模式、生鮮電商模式、高端定製模式等的合理運用,增強農產品附加值、提升區域農業品牌,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打造山地精品農業。

鼓勵和支持發展切合市場需求和具有山地特色的現代高效農業,積極引導開發消費市場,拓展市場空間,提升山地高效農業產品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

資料來源:一諾文旅

註:我們致力保護作者版權,如內容或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後臺,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相關焦點

  • 長白山「山地戶外運動+旅遊產業發展」研討會舉行
    9月25日,長白山「山地戶外運動+旅遊產業發展」研討會在池西區樂高美溫泉度假酒店舉行,眾多國內知名嘉賓齊聚一堂,共同研討長白山戶外運動和旅遊發展趨勢。長白山登山戶外徒步運動協會會長喬浩、中國登山戶外運動學院博士陳崑崙、華大運動CEO曹峻先後對戶外運動和旅遊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專題分享。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國登山協會秘書長張志堅作了《山地戶外運動與運動旅遊》的專題講座。
  • 「山地旅遊運動裝備產業發展論壇」在貴州興義舉行
    2019年10月30日下午,由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貴州省體育局、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由興義市黔西南州文化廣電旅遊局、黔西南州體育局和興義市人民政府具體承辦,由興義市萬峰林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具體執行的山地旅遊運動裝備產業博覽會,迎來了展會期間的重要環節之一——「山地旅遊運動裝備產業發展論壇」。
  • 發展山地旅遊需具備哪些條件?如何打造山地探險類主題公園?
    2018年7月9日,國際山地旅遊聯盟副主席邵琪偉在「2018國際山地旅遊聯盟北京論壇」上介紹稱,隨著全球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山地旅遊業正在快速崛起,成為推動全球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統計,目前山地旅遊已佔全球旅遊總量的20%,並呈現出逐年增長態勢,其潛力和前景十分可觀。
  • 山地戶外旅遊規劃要點有哪些?
    近年,大眾旅遊消費需求正在從單一的觀光旅遊轉向旅遊內容的多樣化、旅遊方式的休閒化。生態型休閒度假旅遊產品正逐步成為旅遊消費的重點選擇,而山地戶外公園的旅遊方式是休閒度假旅遊的一種重要類型。它集運動、康健、探險、度假等功能於一體,帶動山地戶外旅遊的熱潮,成為戶外運動產業的重要支撐。那麼山地戶外旅遊規劃有哪些要點呢?
  • 黔西南:「靜心苦修」山地旅遊大發展
    回顧黔西南州旅遊業發展歷程,每年舉行的旅遊發展大會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節點。2015年9月,以「山地旅遊讓我們自主運動·晴隆讓世界惦記二十四道拐」為主題的首屆黔西南州旅遊發展大會在晴隆舉辦。以旅遊發展大會等重大活動為契機,緊抓旅遊經濟發展機遇,加大域內獨特旅遊資源推介力度成為黔西南打造高效旅遊產業的重要舉措。
  • 興義:發展全域山地旅遊 打造國際山地旅遊樣本
    內容摘要: 近年來,興義市立足山地旅遊資源豐富的優勢,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以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際山地旅遊城市為目標,把大扶貧和大旅遊結合起來,發展全域山地旅遊,深入推進精準扶貧,走出了一條不同於東部、有別於西部的綠色發展新路
  • 2020國際山地旅遊聯盟年會|後疫情時代,山地旅遊存在哪些機遇與挑戰
    11月18日,以「後疫情時代國際山地旅遊發展之路」為主題的「2020國際山地旅遊聯盟年會」開幕式在貴陽舉行。年會結合山地旅遊資源的特點,產業現狀和疫後變化趨勢,深入探尋後疫情時代全球山地旅遊發展方向,對增加就業、啟動市場、拉動消費、促進經濟將發揮積極意義和作用。
  • 興義:發展全域山地旅遊 打造國際山地旅遊樣本
    興義:發展全域山地旅遊 打造國際山地旅遊樣本 發布時間:2020-12-03 09:49:26      來源:黔西南日報   今年,由於受疫情影響
  • 乾貨丨山地旅遊的四個發展瓶頸
    山地資源、文化資源的意義和價值,只有人的創造性體現出來,這個意義和價值才能成立。如果要去加以開發的時候,是不是有足夠的可以用於開發的空間?通常會看到的情況是,山區、山地旅遊發展的過程當中,整個景區的範圍很大,景區當中可供開發的、可供利用的面積可能很小,面向市場開放的面積比例可能會很低。
  • 2020「IMTA山地旅遊獎」 | 山地旅遊+戶外運動,貴州十二背後的多產業融合
    基於對疫後山地旅遊將從傳統觀光進階到產品業態模式優化新周期的判斷,國際山地旅遊聯盟設立「IMTA山地旅遊獎」,旨在堅持創新、綠色、生態和可持續理念引領山地旅遊發展,傳遞山地旅遊從業者所應秉持的社會責任和價值觀。並以此為契機,整合當前山地旅遊資源及產品,藉助資本、科技賦能,推動旅遊投資及消費產業升級,樹立領域標杆,引領行業發展。
  • 回眸:國際山地旅遊聯盟發展這些年
    總策劃:張 彧 隨著全球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山地旅遊業逐漸成為推動全球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國際山地旅遊聯盟應運而生。2017年8月15日,國際山地旅遊聯盟在貴州省正式成立,成為中國政府批准、在中國註冊的第一個以山地旅遊為主題定位的國際組織。
  • 黔南州第十四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暨第四屆山地戶外運動會開幕
    9月25日,貴州省黔南州第十四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暨第四屆山地戶外運動會在龍裡縣開幕。來自全省各地的嘉賓和遊客歡聚龍裡,探討黔南文旅產業發展新路徑,觀摩龍裡文旅發展新成果。龍毅 攝本次活動以「旅遊新使命,黔南新篇章」為主題。期間,將舉行黔南州旅遊產業發展工作推進會、黔南州全域旅遊發展諮詢會,並邀請黔南州各縣(市)黨政負責同志和州內部分文旅企業負責人走進直播間談旅遊產業。此外,主辦方還開展了主題為「幸福黔南·康養龍裡」山地戶外運動會系列活動和黔南州文創旅遊商品展。
  • 江口縣迎接2021年國際山地旅遊暨貴州省第十六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
    6月23日,江口縣迎接2021年國際山地旅遊暨貴州省第十六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縣委書記楊華祥出席會議並講話,縣委副書記、縣長楊雲主持會議並講話,縣領導杜奎、田仁軍、吳華文、楊立、陳智學、王澤宗、秦傑、陳德華、簡慶剛、楊秀文參加會議。
  • 顛覆未來山地旅遊開發方式《山地旅遊徒步指南》正式啟動
    徒步旅遊產品可以充分發揮自然、山水、人文等優勢,使全域產業資源與旅遊經濟發展形成有效互動,解決資源、產品、產業、品牌、市場等方面的問題,走出山地特色健康旅遊發展新思路,也符合「後疫情時代」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的實際需求。
  • 山地旅遊的「隱秘的角落」是什麼?
    那麼,山地旅遊的「隱秘的角落」是什麼?其產業「隱秘」但前景向好的價值點在哪裡?對推動我國山地旅遊產業結構升級、脫貧致富、民族文化保護、提升地方軟實力又有哪些意義?山水情結濃厚,山地旅遊潛力巨大中國文化向來崇尚山水,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 2020「IMTA山地旅遊獎」 | 文旅融合,創新發展——雲臺山的「旅遊+...
    並以此為契機,整合當前山地旅遊資源及產品,藉助資本、科技賦能,推動旅遊投資及消費產業升級,樹立領域標杆,引領行業發展。 2020「IMTA山地旅遊獎」共設山地旅遊可持續發展獎、最佳山地旅遊目的地獎、最佳山地旅遊戶外運動獎、最佳山地旅遊徒步線路獎、最佳山地旅遊營地獎5個獎項。2020「IMTA山地旅遊獎」在今年的聯盟年會上正式揭曉。
  • 山地旅遊:撮合優質細分產業 形成多樣化產品【智美旅遊策劃 第1070期】
    我國山地類型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融觀賞山水風光、感受自然野趣、體驗山野生活、享受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山地休閒度假是我國旅遊市場最具發展潛力的主流產品
  • 解讀「西控」深刻內涵 建言生態旅遊新發展
    老同志們參觀安緹縵度假區中遠景規劃為引導廣大離退休幹部深入學習宣傳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深度解讀「西控」深刻內涵,6月21日,都江堰市委老幹部局組織市級離退休幹部40餘人,到向峨鄉參觀新農村建設,體驗和感受生態旅遊帶來的新變化、新魅力。向峨鄉多年來一直以煤礦產業和農業為主。
  • 小金縣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穩步發展
    近年來,小金縣搶抓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機遇,切實做好山地戶外運動產業發展,編制《山地戶外運動基地總體規劃》《山地戶外運動旅遊項目概念規劃》,開發登山線路9條、攀冰線路21條、攀巖線路6條、穿越線路8條,設立戶外產業發展獎勵基金,扶持發展高山嚮導及戶外運動公司27家,打造四姑娘山戶外運動小鎮,投入資金3000萬元,建成戶外中心、登山館等公共服務設施,組建四姑娘山高山救援隊,舉辦戶外運動技能培訓班和高山嚮導、高山協作專業培訓班。
  • 萬字長文:全面解讀2020年七大省級旅遊產業發展大會
    對四十不惑的旅遊產業而言,二十弱冠的省級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正青春。值得關注的是,省級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的舉辦與各省提出建設「旅遊強省」的時間幾乎是並行的。2018年3月,隨著文化部和原國家旅遊局政府機構合併改革,文旅融合成為文化和旅遊發展的時代最強音。新形勢下,「文化強省」與「旅遊強省」一時成為各省文旅融合發展的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