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山地旅遊需具備哪些條件?如何打造山地探險類主題公園?

2020-12-12 奇創旅遊集團

2018年7月9日,國際山地旅遊聯盟副主席邵琪偉在「2018國際山地旅遊聯盟北京論壇」上介紹稱,隨著全球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山地旅遊業正在快速崛起,成為推動全球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統計,目前山地旅遊已佔全球旅遊總量的20%,並呈現出逐年增長態勢,其潛力和前景十分可觀。

2017年,驢媽媽旅遊網發布的《2017山地旅遊消費報告》顯示,通過驢媽媽平臺預訂山地旅遊產品的遊客中,選擇山地觀光的遊客超過了40%,傾向體驗山地文化的遊客約為30%,另有15%的遊客選擇山地休閒遊、10%的遊客選擇山地度假。

山地旅遊項目越來越成為景區的吸引點。然而,極限運動、戶外運動、探險主題公園等項目如何進行產品策劃、規劃運營?我們邀請到從事戶外運動相關工作23,曾任Discovery全球首個極限探索基地的技術顧問汪千裡先生進行經驗分享。

Q1:山地戶外旅遊項目相對於傳統旅遊模式有哪些優勢?

首先是純體驗式旅遊,深度的沉浸式差別與傳統旅遊體驗模式。國內40歲以下主要旅遊客戶群體的需求已經不僅僅是好山好水好風光,廟宇殿堂甚奇妙的傳統體驗模式,可以說,未來任何景區或旅遊項目,沉浸體驗度都將是決定項目發展的基石和衡量標準,同時也是解決旅遊項目同質化問題的一個重要策略。

山地旅遊項目因實施快、投資量小、建設周期快、回報周期快、不佔用建築指標、較強的引流作用和豐富產品體系、遊客體驗等優勢將成為當下旅遊發展的優質產品。

Q2:山地戶外旅遊項目有哪些分類和模式?

山地戶外旅遊項目分類:

按目的性分類:1、兒童項目:兒童樂園、親子遊、研學基地、營地教育中心、少兒編程、科普視覺、自然科學……

2、戶外與極限項目:探險樂園、登山訓練、探險線路、飛拉達、蹦極、大擺蕩、高空網陣、水上運動……

3、設施類全民項目:晃橋、玻璃棧道、滑道、人工衝浪、划船、馬術、撞球、跳樓機……

4、其他體驗項目:體驗館、聲光項目、動物互動、VR、COSPLAY、小型單項娛樂項目……

按元素分類:1、海面水域項目

2、陸地山地相關項目

3、高空項目

按目標客戶分類:

1、兒童類:以營地教育、自然科學、研學營地等兒童項目為主

2、成人類:網紅項目、刺激性感官體驗項目、拓展團建類

3、中老年類:慢行步道、文化民宿元素融入類、輕體驗項目類

4、高端群體類:客戶定製、高端團建、EVENT等

山地戶外旅遊項目模式:

1、品牌主題園區:

有獨立IP與產品課程體系,多為全球性影響力品牌與定位,以TO B端為客戶主體目標。如Discovery極限探索基地、美國探險家國家公園、酷玩黔山-猴耳天坑等。

2、配套設施項目:

主要為商業、旅遊地產、景區配套設施,此類項目對品牌定位沒有也別要求。如三亞呀諾達,萬科戶外營地,神州半島沙灘樂園等。

3、單點支撐項目:

單項目為運營,基本不涉及品牌問題,如澳門蹦極塔,上海外灘網陣。

Q3:一個旅遊目的地如何判斷是否可發展為山地旅遊項目

山地旅遊項目分為品牌主題公園型、配套設施型、單點支撐型,不同的類型有不同的建設條件。發展山地項目可以從以下元素進行定位:

1. 地理位置:決定項目的性質。主題公園的地理區位需要位於至少兩個二級城市2-3小時車程範圍內,或者處於旅遊集散地。像蹦極類項目對地形有特殊要求,需要下方有水潭,而一些小網紅項目則可以稍微車程遠一點。

2. 客戶主體:決定項目投資模式。

3. 體量預設與設計:體量預設決定項目規模,預留的意義,設計的原則

4. 市場調查:有助於決定營銷的定位

5. 運營團隊:專業的運營團隊才能保障項目的落地實施和後續運營發展

6. 課程體系:對於團隊與散客同等重要,直接決定體驗度與專業性

Q4:山地探險主題公園的規劃一般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1. 首先是客戶定位,主要為B端客戶還是C端客戶打造。B端客戶為人均消費達到或超越1K/天標準的團隊模式,C端客戶為人均消費未達到1K/天的散客模式。客戶定位決定了主題公園的投資設計意圖和規模檔次。據此,山地主題公園可以劃分三種客戶模式:B端為主、C端為主及B端+C端混合模式。

2. 其次是體量預設。就是接待量的數量設定,可一次性定位,也可兩期建設規劃,二期依據一期的運營狀況再決定。

3. 然後是選址主題公園需要至少在兩個二級城市的3小時交通範圍圈內(飛機除外),交通必須儘可能便利多元化。最好能依託4A、5A等知名景區,或者為旅遊集散地,以保證有穩定持續的客源及較高的消費水平。交通和地理區位會影響園區的大小規模,多元化的地形能夠提供更好的環境條件,有利於項目多元化,同時儘可能減少後期的人工建設規模。

4. 尤為重要的是管理團隊建設,管理和運營貫穿山地主題公園建設始終。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有相關主題公園建設運營經驗並了解山地運動項目的運營團隊對於山地主題公園的發展至關重要。

5. 再次就是IP,國際化高大上品牌的植入會比自己打造IP事半功倍,也有助於產品包裝與定位的檔次。

6. 最後就是政府支持度,如果能作為當地招商引資項目,整個建設進程至少能提高一倍。

Q5:山地探險主題公園有哪些規劃和建設流程?

山地探險主題公園現在還處於摸索與測試狀態,和傳統主題公園的最大區別在於無章可循。除滑索、攀巖牆、蹦極有相關標準外,目前山地主題公園沒有相關的標準,山地探險主題公園的開發需要自主建立一切標準與體系且必須保持個性化與特色性。

山地探險類主題公園在建設流程上一般需要:

1. 預設資金的50%作為基建資金,30%作為軟性工程投入,20%作為一年的運營備用金;說白了首先就是有多少資金預設才考慮園區規模。

2. 一個專業的前期團隊(也可以是顧問諮詢)來搞定客戶定位,市場預測,園區選址和產品定位,沒有相關運營管理經驗團隊介入的前期規劃方案就是空中樓閣。設計與運營的衝突是目前所有此類項目的硬傷!設計的目的必須永遠是為運營服務!

3. 尋找專業的項目建設方,主題公園至少受到四個部門的監管,且國際標準很多並不能套進中國建設標準,專業且有充分經驗的項目建設方能避免後期運營很多很多的彎路。

4. 制定專業且特色的課程體系。山地運動、戶外探險以親近自然、探索未知、發現自我為初衷吸引著大家的遊玩興趣,因此,專業有特色的課程體系對於客戶的吸引力和產品定位有超過50%的影響力。

5. 專業運營團隊的組建,山地運動項目具有很強的季節性。當下很多為單一項目,缺乏完善的營銷體系和模式。專業的運營團隊在解決運營與設計的衝突問題、建立運營方案、形成人才體系、進行風險控制、完善課程體系、補足運營資質方面,對於山地主題公園發展至關重要。

6. 市場推廣與營銷的體系建立

7. 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關係與統一性

Q6:山地探險旅遊項目在中國可能有怎樣的發展前景?

在健康中國、體育強國的戰略下,山地戶外運動目前處於國家支持階段。也可作為旅遊地產的最佳配套項目贏得很大的發展機會;年輕人群體對於此類項目的巨大需求,也將促進此類項目的發展,戶外體驗式培訓項目將會成為國人必須經歷的體驗科目。

五年內山地探險類主題公園會呈現井噴式發展,同時也會大批死亡。政府主導建設的項目將在運營方面面臨很大問題,模仿式小規模主題公園及地產配套類也會有很大發展危機。而運營不錯的主題公園將會逐漸打造更高的品牌價值並聯動旅遊地其他資源實現聯合發展,甚至開拓更為豐富的線上產品。

本文訪談專家汪千裡,從事戶外運動相關工作23,曾任Discovery全球首個極限探索基地的技術顧問。職業戶外玩家,有豐富的戶外賽事策劃執和企劃經驗,擅長戶外運動技能培訓;大型戶外基地/救援基地的景區規劃與運營、課程設計、企劃策劃執行等。

本文為奇創旅遊規劃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山地運動+旅遊」有哪些融合方式,休閒運動產品如何開發設計?
    在政策引導及生活消費質量提升的前提下,體育運動將成為人民日常休閒活動和旅遊娛樂的主要方式。在此背景下,「運動+文旅」的產業市場如火如荼。城郊由於核心城市區外的區位優勢及土地面積優勢,在體育旅遊、山地旅遊發展中具有很好的開拓性。當下運動+旅遊有哪些融合方式?運動主題小鎮如何進行產品設計?
  • 山地戶外旅遊規劃要點有哪些?
    近年,大眾旅遊消費需求正在從單一的觀光旅遊轉向旅遊內容的多樣化、旅遊方式的休閒化。生態型休閒度假旅遊產品正逐步成為旅遊消費的重點選擇,而山地戶外公園的旅遊方式是休閒度假旅遊的一種重要類型。它集運動、康健、探險、度假等功能於一體,帶動山地戶外旅遊的熱潮,成為戶外運動產業的重要支撐。那麼山地戶外旅遊規劃有哪些要點呢?
  • 解讀:山地旅遊可以發展哪些旅遊產業?
    那麼山地旅遊產業有哪些類型呢? ;除了在景區與目的地範圍內建造主題酒店,還有在原住民居住環境中創造住宿條件,改建修繕村民空置房屋的做法。隨著競技體育向大眾化休閒項目的發展,戶外運動休閒已成為一種時尚。 各種體育賽事,體育競技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將帶來山地旅遊的發展新時代。山地適宜開展的運動項目很多,主要有徒步、漂流、林地探險、露營、滑雪、溯溪、騎馬、攀巖、山地摩託等。要以登山運動為核心,拓展到滑雪、攀冰、高山滑翔傘、溪降等四季山地運動。
  • 興義:發展全域山地旅遊 打造國際山地旅遊樣本
    內容摘要: 近年來,興義市立足山地旅遊資源豐富的優勢,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以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際山地旅遊城市為目標,把大扶貧和大旅遊結合起來,發展全域山地旅遊,深入推進精準扶貧,走出了一條不同於東部、有別於西部的綠色發展新路
  • 興義:發展全域山地旅遊 打造國際山地旅遊樣本
    興義:發展全域山地旅遊 打造國際山地旅遊樣本 發布時間:2020-12-03 09:49:26      來源:黔西南日報   今年,由於受疫情影響
  • 文旅體養融合發展新趨勢 山地旅遊如何與之共生共融
    ||多彩貴州訊(本網記者吳丹)10月28日,2019國際山地旅遊聯盟年會開幕式在貴陽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本屆年會聚焦「攜手構築可持續山地旅遊命運共同體」,其中,與會嘉賓圍繞如何實現山地旅遊的多元融合發展進行了交流探討。
  • 乾貨丨山地旅遊的四個發展瓶頸
    近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文化和旅遊部「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厲新建在主題演講《山地旅遊得挑戰與發展》中指出,山地旅遊面臨地最大挑戰是守攤子思想、最大的制約是開放空間不足、最大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最大的短板是品牌化不足。
  • 逆勢而起的山地旅遊,如何做好名山開發?
    【品橙旅遊】後疫情時代,在經濟內循環的背景下,國內遊一枝獨秀。山地旅遊憑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運動屬性成為復甦新勢力,更被視為當下最有發展潛力的旅遊市場之一,嗅覺敏銳的山地旅遊目的地紛紛採取行動。」的必然選擇,也是發揮柯城獨特優勢,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打造美麗經濟「橋頭堡」的重要抓手。
  • 山地旅遊如何更有特色?
    在後疫情時代,遊客的消費需求將轉向親近自然、體育、探險、養生等綜合性戶外度假項目,山地旅遊將有望成為新的增長熱點。這與山地旅遊資源的分布以及開發狀況有關。中國的山地旅遊集中在廣大的中西部地區,交通、生態以及各項旅遊配套設施不足都成為制約山地旅遊系統性整體化發展的桎梏。不過正因如此,山地旅遊資源的開發對於當地的全域旅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那麼發展山地旅遊要如何突破桎梏,全新發展呢?
  • 2020「IMTA山地旅遊獎」 | 山地旅遊+戶外運動,貴州十二背後的多產業融合
    基於對疫後山地旅遊將從傳統觀光進階到產品業態模式優化新周期的判斷,國際山地旅遊聯盟設立「IMTA山地旅遊獎」,旨在堅持創新、綠色、生態和可持續理念引領山地旅遊發展,傳遞山地旅遊從業者所應秉持的社會責任和價值觀。並以此為契機,整合當前山地旅遊資源及產品,藉助資本、科技賦能,推動旅遊投資及消費產業升級,樹立領域標杆,引領行業發展。
  • 中國山地旅遊前景可期,但突破發展迭代還非「坦途」
    可以說,中國山地旅遊未來前景可期,但就整體而言,中國山地旅遊產品的供給水平仍然不足,與國外相比,有很多方面需要破題,仍需打造更豐富多元的差異化產品。 儘管一些獨具特色的山地旅遊目的地已嶄露頭角並圈粉無數,但整體來看,遊山玩水、看風景的觀光需求依然是目前中國山地旅遊的基礎需求。與國外山地旅遊先進發達的國家相比,中國山地旅遊產品的供給水平仍然不足,很多項目產品仍需打磨,山地旅遊需要打造更豐富多元的業態。
  • 「IMTA山地旅遊獎」路演舉行 業界代表交流文旅發展新路徑
    、行業投資人對項目作專業點評,就如何更好助推山地旅遊發展、深化自然資源、人文資源以及可持續發展山地旅遊等議題提出針對性意見和建議。「最佳山地旅遊戶外運動」獎獲獎代表貴州清溪湖旅遊開發公司十二背後新業態事業部副總經理薛蓮帶來主題為「戶外運動對山地旅遊發展的促進及催化」的路演分享。「2018年的雙河溶洞被評為亞洲第一溶洞,我們在那時就把目標轉向了山地這一塊。」在提到以景區來打造戶外運動目的地時,薛蓮列舉了十二背後溯溪項目。
  • 黔西南:「靜心苦修」山地旅遊大發展
    新世紀以來,面對如何打破發展瓶頸,變自然限制為自然優勢的時代之問,受夠了窮苦生活的黔西南人在黨的領導下下決心苦幹實幹:在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地區自然交通條件的同時轉變發展思路,嚴守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在改革中尋突破,在突破中創成績,經濟社會發展跑出了「加速度」。 「天下之山,粹於雲貴,連亙萬裡,際天無極。」面對貴州的莽莽群山,明代大思想家王陽明曾如此感慨。
  • 國際山地旅遊聯盟2020「IMTA山地旅遊獎」徵集活動開始啦!這些評審細則需知道→
    本項大獎設綜合獎和專項獎兩類,其中綜合獎設「IMTA山地旅遊可持續發展獎」,專項獎設「最佳山地旅遊目的地獎」、「最佳山地旅遊戶外運動獎安順龍宮疫後,房車、營地、自駕等產品需求走高,體育戶外、房車營地、登高探險等旅遊項目更受青睞
  • 跳傘、洞穴探險、公路自行車、山地越野……貴州拿出打造體育旅遊...
    (新聞發布會現場)出臺背景:貴州旅遊業實現連續三年「井噴式」增長,在貴州旅遊業發展取得的顯著成效中,各類賽事活動和山地戶外運動做出了積極貢獻,並且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將繼續為貴州省全域旅遊的持續健康發展和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 任鵬:用豐富的山地資源 打造獨具匠心的體旅產品
    《貴州體育報》:作為「酷玩黔山」的聯合創始人,當初您是如何看到貴州山地旅遊和戶外運動之間的聯繫,將二者結合起來開啟「酷玩黔山」品牌的發展之路的?任鵬:在過去,提起貴州旅遊,人們的關注點更多集中在少數民族文化或傳統景區上。
  • 2020「IMTA山地旅遊獎」路演暨商務交流會成功舉辦
    為推動旅遊投資及消費產業升級,加快山地旅遊產業的發展,倡導山地旅遊從業者應遵循的理念和價值觀,國際山地旅遊聯盟發起和主辦了2020「IMTA山地旅遊獎」的徵集評選活動,表彰和鼓勵在山地旅遊發展中做出努力及貢獻的優秀企業或單位,同時也為山地旅遊業樹立行業典範。
  • 專家學者齊把脈:多彩貴州打造"山地公園"旅遊品牌
    分享匯上,浙江、臺灣、上海、貴州四大媒體集團進行了「多彩貴州•山地公園」旅遊品牌聯合推廣啟動儀式,強強聯合,共同通過新聞報導、活動策劃、線路產品、旅遊大數據等渠道,為貴州旅遊的發展添磚加瓦。  「從資源稟賦看,貴州旅遊有兩大定位,一個是全域旅遊,一個是山地公園。以世界眼光看,貴州資源有三大特色,即自然之美、生態之貴、人文之魅。
  • 天府茶靈谷山地運動公園開門迎客
    成都向南100公裡是天府新區南端仁壽縣祿加鎮的天峨鄉雙茶村和紅星村國慶節當天,這裡迎來了天府茶靈谷山地運動公園依託茶靈谷「山、林、谷、田、村」有機融合的廣袤空間,打造了一座集森林探險、休閒度假、親子娛樂、營地教育於一體的高標準、國際範的綜合性山地運動公園,是適合全年齡層共同出遊的新型旅遊文化綜合體。
  • (文旅前沿)山地旅遊如何更有特色?
    山地旅遊成為最具前景、發展最蓬勃的全球旅遊業領域之一。在後疫情時代,遊客的消費需求將轉向親近自然、體育、探險、養生等綜合性戶外度假項目,山地旅遊將有望成為新的增長熱點。中國的山地旅遊集中在廣大的中西部地區,交通、生態以及各項旅遊配套設施不足都成為制約山地旅遊系統性整體化發展的桎梏。不過正因如此,山地旅遊資源的開發對於當地的全域旅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那麼發展山地旅遊要如何突破桎梏,全新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