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滑雪、高山溫泉、登山探險、低空飛行、高山熱氣球……如今,以山地旅遊為代表的一些新興旅遊體驗項目正日益受到人們追捧,國內新興山地旅遊目的地開始如雨後春筍般悄然生長。
世界旅遊組織(UNWTO)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山地旅遊已佔全球旅遊總量的20%,並呈逐年增加態勢。另據數據顯示,疫後中國約36%的旅遊者對山地觀光旅遊感興趣。攜程網統計數據顯示,疫後4月山地旅遊關注度已達2019年同期一般以上水平。
可以說,中國山地旅遊未來前景可期,但就整體而言,中國山地旅遊產品的供給水平仍然不足,與國外相比,有很多方面需要破題,仍需打造更豐富多元的差異化產品。
01
中國的山地旅遊還算起步發展期
「2013年熱播電影《等風來》裡面的那段在尼泊爾費特希耶體驗高山滑翔傘飛行的經典片段,點燃了我對山地旅遊的探索,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在北京工作的旅遊愛好者譚林(化名)透露,以前自己的旅遊度假清單裡只有海島、沙灘、衝浪,而如今發現山地旅遊可玩、可探索、可度假的體驗項目明顯多於相對較為單調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式的濱海度假體驗。
有業內分析人士曾認為,中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萬公裡,但由於缺少有效開發,以濱海資源為主體的旅遊目的地數量並不足以滿足現有的旅遊度假需求,因而山地旅遊開始引起人們的嚮往。
作為傳統的山地旅遊大國,中國的山地、丘陵和高原的面積佔國土面積的69%。中國山地形態多樣、山地景觀和文化豐富、山地民俗多樣,且遍布各類山地景區,如桂林山水、九寨溝、五臺山、張家界等中外聞名的山地旅遊目的地。
近年來,長白山山地旅遊、莫幹山民宿、山東崑嵛山等一些依託於山地及其高梯度效應,在自然與人文綜合地域生態系統內開展各種旅遊休閒及戶外體驗活動的山地旅遊目的地脫穎而出。
儘管一些獨具特色的山地旅遊目的地已嶄露頭角並圈粉無數,但整體來看,遊山玩水、看風景的觀光需求依然是目前中國山地旅遊的基礎需求。與國外山地旅遊先進發達的國家相比,中國山地旅遊產品的供給水平仍然不足,很多項目產品仍需打磨,山地旅遊需要打造更豐富多元的業態。
世界範圍內,由於山地形態的不同,山地旅遊的方式也各有千秋。但大體上是以山地為載體,人們在山地的基礎上進行休閒度假、觀光、戶外運動、康養、文化探尋等目的的旅遊活動與行為。以山地旅遊「聖地」的歐洲阿爾卑斯山為例,其憑藉高山滑雪場、高山溫泉和酒吧、冰川地質博物館、金棕櫚快車、全景觀列車等特色山地旅遊項目提升旅遊體驗及增加消費黏性。除核心體驗項目冰雪運動之外,還有溫泉療養、登山探險、山地騎行、徒步旅行等多種特色體驗項目。
作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山地旅遊目的地,歐洲的山地旅遊主要以山地徒步和滑雪為主,進一步升級為山地旅遊小鎮,歐洲接待了全世界大約55%的山地遊客。
北美洲的山地旅遊特點則是山地度假結合峽谷探秘,以大規模的戶外運動作為主流,同時引領全世界的山地旅遊發展趨勢,呈現出資源多樣化、產品多樣化的特徵。
02
未來可期的山地旅遊如何把握?
在譚林看來,如果將中國目前的山地旅遊進行簡單分類的話,可以說一是如張家界、九寨溝、廬山、武夷山、黃山、泰山等憑藉天然景觀吸引遊客的傳統山地旅遊目的地;二是有著文化屬性和IP的山地旅遊目的地,如五臺山、武當山、九華山等;三是如莫幹山、長白山等特色山地旅遊目的地。
目前,很多憑藉天然景觀和文化IP吸引遊客的山地旅遊目的地一直致力於打造集「吃、住、行、遊、購、娛」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而在山地旅遊乘勢而起時,縱觀國際山地旅遊的先進經驗,值得中國借鑑,未來打造特色化、差異化、產品豐富多樣性的山地旅遊產品是大勢所趨。
地處滬、寧、杭金三角的中心的浙江莫幹山,如今已經成為長三角火爆的民宿度假目的地,是山地度假的典範之一。從整個長三角的各個位置自駕到莫幹山均3小時左右,其別具一格的風格吸引著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裡全中國最密集最龐大的高端客戶群體。因為依託長三角龐大的高端消費客群,莫幹山的人氣持續火爆,民宿一房難求等現象都是長三角龐大的市場基礎。
主打「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品牌特色的貴州,2015年首屆國際山地旅遊大會時,就曾普及了山地生態旅遊理念,推動體驗式休閒養生旅遊項目開發和山地旅遊發展模式探索。
如今,中國約13%的遊客會選擇山地旅遊目的地,相對於國際上山地旅遊的大國而言,中國山地旅遊市場未來可期,還有較大體量的市場空間待填充。
攜程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中國山地旅遊產品的消費人次逐年增加,2019年同比增幅達34.93%,並且中國山地旅遊者每年出遊1-2次居多,反映出其對山地旅遊存在較穩定的需求。
隨著旅遊的社交屬性和自我發展屬性的不斷增強,客群對於所謂的「小眾資源」的發掘、認可和消費將層出不窮,而越是「小眾」就越具「個性」,越利於實現客群忠誠度。而疫情後反映出的小眾化、私密安全、深度體驗等走高的旅遊消費需求,也對應著山地旅遊的發展走向。
如何有效把握這一走向,順勢而為推動國內山地旅遊產業發展?國際山地旅遊聯盟設立的「IMTA山地旅遊獎」,即為此而來。其將整合當前山地旅遊資源及產品,藉助資本、科技賦能,推動旅遊投資及消費產業升級,樹立領域標杆,引領行業發展,為山地旅遊的長遠發展構建互利共贏的合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