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前沿)山地旅遊如何更有特色?

2020-11-03 傳媒新銳盧劍利

近年來,隨著全球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山地旅遊業正在快速崛起,成為推動全球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據了解,2018年、2019年,遊客對山地旅遊的關注度持續增長,山地旅遊產品的消費人次逐年增加,相較2018年,2019年消費同比增幅達34.93%。而中國約有1.3億戶外運動愛好者,極大的帶動了戶外用品的消費。山地旅遊成為最具前景、發展最蓬勃的全球旅遊業領域之一。在後疫情時代,遊客的消費需求將轉向親近自然、體育、探險、養生等綜合性戶外度假項目,山地旅遊將有望成為新的增長熱點。

目前國內遊客赴山地旅遊還是偏向選擇一座名山或單獨某個知名山地景點的玩法。這與山地旅遊資源的分布以及開發狀況有關。中國的山地旅遊集中在廣大的中西部地區,交通、生態以及各項旅遊配套設施不足都成為制約山地旅遊系統性整體化發展的桎梏。不過正因如此,山地旅遊資源的開發對於當地的全域旅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那麼發展山地旅遊要如何突破桎梏,全新發展呢?


用文化來加碼

中國的山川河流大都被賦予精神、能量等神聖文化內涵,本身具有的文化基因又是對山地旅遊的天然補充,「山地」不僅造就了自然景觀,同時也是文化景觀的根源。在旅遊品牌定位的過程中,不能單純推廣「山地旅遊」而忽視了對當地文化資源的挖掘,因此,山地旅遊在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把文化落到「地」上,這樣才具有真正的地域性、差異性和民族性。要以區域的人脈、地脈和文脈為根本,去塑造區域獨特的文化魅力和人文價值,與遊客建立情感上的聯繫,挖掘原生價值,從而喚起本地遊客和外來旅居者對區域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最終實現商業價值的持續化升值。


多產業融合

山地旅遊的發展涉及較廣,可以融合的產業也有很多。山地旅遊如何做好,最關鍵的是要把優勢資源轉變為產品和業態,做山地旅遊要形成多產業融合,要把觀光、生態、休閒、養生、養老等作為度假旅遊的重要內容,融休閒度假、避暑納涼、康體養生、生態旅遊為一體。

向休閒度假轉變

中國山地旅遊的發展目前仍處於初期階段,根據旅遊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未來要朝著休閒度假轉變。山地資源一般都分布在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中,山間清新的空氣、舒適的溼度、優美的風景、靜謐的氛圍等都是康體休閒活動依賴的基礎,因此要開發山地休閒度假旅遊產品,應當注重充分挖掘這些資源,以開展康體、休閒、療養、運動等旅遊產品。

四季全時

山地旅遊的優點在於它幾乎可以全年吸引遊客。因而,如何讓山嶽資源體現出四季分明的特色,給遊客帶來截然不同的四季體驗,也是山地旅遊勝地自我打造的一大落腳點。如春季賞花踏青,夏季避暑納涼,秋季登高賞色,冬日滑雪泡湯。要找準資源特色,發展春、夏、秋、冬四季旅遊,聚集遊客,擴大旅遊消費,形成全時四季旅遊結構。


服務配套可持續

由於山地生態系統結構單一,比較脆弱,一旦破壞很難恢復,而且人地關係能否達到和諧主要取決於人。山地旅遊只有與文化、體育、康養等內容相加,才能真正解決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對偏遠貧困地區來說,還需逐步配套道路、供水、電力、衛生、休閒和體育等基礎設施,這就要求山嶽旅遊景點要不斷創新,同時切忌「走得太遠太快」,規劃建設前必須想清楚模式是否可持續,能否在發展和保護中求得平衡。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而這也恰恰道出了山地旅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奧秘。

相關焦點

  • 山地旅遊如何更有特色?
    近年來,隨著全球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山地旅遊業正在快速崛起,成為推動全球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據了解,2018年、2019年,遊客對山地旅遊的關注度持續增長,山地旅遊產品的消費人次逐年增加,相較2018年,2019年消費同比增幅達34.93%。而中國約有1.3億戶外運動愛好者,極大的帶動了戶外用品的消費。山地旅遊成為最具前景、發展最蓬勃的全球旅遊業領域之一。
  • 逆勢而起的山地旅遊,如何做好名山開發?
    【品橙旅遊】後疫情時代,在經濟內循環的背景下,國內遊一枝獨秀。山地旅遊憑藉得天獨厚的資源和運動屬性成為復甦新勢力,更被視為當下最有發展潛力的旅遊市場之一,嗅覺敏銳的山地旅遊目的地紛紛採取行動。山地旅遊正在由早期觀光遊覽的傳統模式向深度沉浸體驗的綜合發展模式轉變。如何將文化、運動、康養、森林、度假等業態與山地旅遊融合在一起,成為每個山地旅遊目的地的新思考。
  • 文旅復甦加快下的目的地競爭:山地旅遊趕上「熱潮」
    有旅遊平臺稱多數老顧客都在諮詢私人定製,訂單已排到「十一」前後。這些信息可大致一窺:一、景區與室內項目開放程度正進一步擴大,已漸趨文旅項目的全面恢復開放,行業復甦有了具體載體;二、旅遊目的地的客流競奪加劇、加快恢復文旅消費之心迫切,景區免票有引流和目的地營銷的功效;三、疫情改變了遊客的出行習慣和消費模式,安心安全、注重體驗是趨向之一。
  • 「IMTA山地旅遊獎」路演舉行 業界代表交流文旅發展新路徑
    11月19日,「IMTA山地旅遊獎」路演曁商務交流會在國際山地旅遊聯盟總部召開。來自吉林長白山景區、上海愛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神農架神農雲寨旅遊有限公司、貴州海龍屯景區等13家「IMTA山地旅遊獎」入圍獎代表上臺領獎。
  • 山地旅遊的「隱秘的角落」是什麼?
    更成為網絡熱詞,與此同時,劇中的爬山取景地六峰山景區也隨之火遍中國,成為遊客打卡的網紅地。那麼,山地旅遊的「隱秘的角落」是什麼?其產業「隱秘」但前景向好的價值點在哪裡?對推動我國山地旅遊產業結構升級、脫貧致富、民族文化保護、提升地方軟實力又有哪些意義?
  • 山地旅遊的「高級」競爭:形神兼備,最後拼的是文化
    ,基本當屬老天爺是否「賞飯」吃,而在地文化,作為一個山地旅遊目的地的神或魂,則更有歷代多年的沉澱之意。站在時代變遷、消費躍遷、文旅融合及產業變革的情境下,山地的自然生態環境與其所具備的文化多樣性,是兩大關鍵資源,而細分來看,山地旅遊目的地在直觀的山地美景之外,基於保護開發的前提,內在的文化資源挖掘,更顯現出持久綿續的價值挖掘周期,這是打造差異化產品、構建目的地IP、塑造目的地品牌的關鍵。
  • 當特色小鎮愛上藝術館!從IP主題的火爆,看2020景區文旅新趨勢
    近年來,民俗村、特色小鎮,文旅地產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消費者對體驗式旅遊項目有著旺盛的需求,這與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現狀十分吻合;與此同時,數據顯示,近年來,走進藝術館、博物館、美術館的觀展人數也在逐年提升,一大批有特色、有內容,有創意的主題性藝術館不斷爆紅於網絡,這種現象也印證了文化消費市場的廣闊前景。
  • 國際山地旅遊聯盟「IMTA山地旅遊獎」啟動徵集
    疫後,房車、營地、自駕等產品需求走高,體育戶外、房車營地、登高探險等旅遊項目更受青睞,以山地自然人文資源和戶外活動為特徵的山地旅遊更契合消費者疫後親近自然、注重健康等訴求,成為文旅細分領域中新的業務增長點。
  • 木蘭天池「山地旅遊」疫情防控中蓄勢待發
    我國儘管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還是不能放鬆警惕,更不用說出國旅行。湖北的跨省遊旅也還沒有開放,市場的恢復尚需時日。木蘭天池深知受疫情影響,文旅經濟恢復增長形勢還不容樂觀。因為,國內旅遊均要求遊客帶好口罩,景區依然還要嚴查健康碼、測體溫。
  • 山重水複終有路——重慶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觀察
    可以想見,走通山地特色農業現代化的路子,鄉村產業、人氣兩旺,全面振興可期,環抱以充滿現代感的城區,大重慶將更具魅力、更吸引人。 重慶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探索之於全國,極為寶貴。全面現代化徵程中,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在山地農區更是一篇「難文章」。
  • 淄博市重大文旅項目現場觀摩點評會議成功舉行 特色更明顯 融合更...
    8月28日-30日,淄博市文化和旅遊局組織全市重大文旅項目現場觀摩點評活動。淄博市文化和旅遊局領導班子成員、各相關科室負責人、各區縣文化和旅遊局主要負責人等共計30餘人參與活動。此次觀摩的重大項目,既有文旅康養綜合體、在建酒店,也有影視基地、文創產業園,還有旅遊度假基地、民宿建設以及鄉村振興示範區等。
  • 山地旅遊:國外經典案例
    山地旅遊的內涵 二.山地旅遊是旅遊業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山地約佔全球陸地面積的1/4,世界上75%的國家擁有山地,中國的山地、丘陵和高原的面積更是佔到了國土面積的69%。中國山地形態多樣、山地景觀豐富、山地文化豐富、山地民俗多樣,而觀光需求目前依然是我國山地旅遊的基礎需求。遊客到山嶽型景區遊玩,大部分仍是以觀山、看水、看風景為主。山地旅遊需要導入更豐富的業態。
  • 為雪峰山送來「金點子」民族文化與山地度假髮展峰會舉行
    紅網時刻8月27日訊(記者 何超)雪峰山高山臺地旅遊發展前景如何?旅遊扶貧如何助力鄉村振興?如何提煉民族文化帶動山地度假旅遊?省內文旅部門負責人、旅遊專家、學者、教授、景區負責人等200餘人,共同探討山地度假旅遊政策支持、高端設計、文旅融合、協同發展的經驗路徑,為雪峰山高山臺地度假旅遊景區建設提出意見和建議。
  • 文旅小鎮怎樣做到特色求生?
    2015年出臺的《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首次提出大力發展特色旅遊城鎮,計劃到2020年建設一批集觀光、休閒、度假、養生、購物等功能於一體的全國特色旅遊城鎮和特色景觀旅遊名鎮。 「在特色小鎮申報上,有旅遊、歷史文化遺產等稟賦優勢的小鎮更容易申報成功。」
  • 山地旅遊走熱,但名山景區的日子還不太好過
    對不同文旅業態或項目來說,也將面臨不同的恢復情況,諸如戶外探險/運動、山地觀光/體驗等山地旅遊領域將有更多的機會。這背後不僅是遊客對安全安心出遊有更多訴求,也在於山地旅遊正迎來更好的市場發展局面。根據《世界山地旅遊發展趨勢報告2020(版)》顯示,山地旅遊增長速度已超過旅遊產業增長速度。另世界旅遊組織也曾有統計提到,山地旅遊已佔全球旅遊總量的20%,並呈逐年增加態勢。
  • 三皮說文旅:免票引流加劇熱門旅遊競爭,山地旅遊趕上「熱潮」
    文旅業復甦進入更關鍵期,各地為了刺激旅遊業近期都開始使用免票引流,此舉無疑加劇了熱門旅遊目的地的競爭,旅遊規劃策劃公司天創文旅專家認為,最近有幾個動向值得關注。有旅遊平臺稱多數老顧客都在諮詢私人定製,訂單已排到「十一」前後。
  • 文旅委主任說文旅丨綦江:探索聯動旅遊 構建黔川渝文旅「金三角」
    9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就綦江區在雙曬之後文化旅遊發展的成果以及接下來的重點工作、項目如何發展等,採訪了綦江區文化旅遊委黨委書記、主任胡梅。打造全域旅遊升級版胡梅介紹,綦江緊靠重慶主城,地處渝黔要衝,距主城僅38公裡。綦江獨特的喀斯特地貌、錯落的淺丘山地,處處都有旅遊資源。
  • 讓文旅更智慧為體驗更貼心
    十一黃金周臨近,各類促文旅消費新舉措紛至沓來,地方頻頻施展「搶客」大招,線上旅遊企業大力促銷蓄勢待發。藉助今年中秋、國慶雙節假期,各方加力激活文旅消費,有望帶動行業加快復甦步伐。文旅業新型業態蓬勃興起,特別是數字文旅產業表現突出,成為優化文化和旅遊供給以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 金點子云集,湖南開啟山地度假旅遊新業態
    雪峰山高山臺地旅遊發展前景如何?如何提煉民族文化帶動山地度假旅遊?2020年湖南夏季鄉村文化旅遊節活動期間,湖南省首屆民族文化與山地度假髮展峰會暨新文旅新融合名家沙龍在隆回縣大花瑤景區舉行,省內文旅部門負責人、旅遊專家共同探討山地度假旅遊發展路徑,為雪峰山高山臺地度假旅遊景區建設支招獻策。會上,湖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院長、湖南省旅遊研究院院長王兆峰表示,得天獨厚的地質條件和舒適宜人的生態環境,賦予了雪峰山獨特的山地旅遊資優勢。
  • 以文為魂,讓山地旅遊畫龍點睛
    文化就是山地旅遊的有趣靈魂所在,失去了文化的驅動,山地旅遊目的地縱然自然資源豐富、景色宜人,也難免會陷入單調,後續發展乏力。網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在人生沒有充分積累的情況下去環球旅行,即使行萬裡路也不過是郵差而已。這句話一語道破了旅行的真諦,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審美水平也相應提升,精神文化需求的層次不斷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