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房企業績堪憂 龍頭房企大概率完成銷售目標

2020-12-26 鳳凰網房產

來源:中證網&nbsp&nbsp&nbsp2020年12月23日 07:34

鳳凰網房產
掃碼獲取更多內容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A股12家上市房企披露2020年全年業績預告,4家預喜。已發布業績預告的上市房企業績分化較為明顯。部分中小房企受疫情、變更會計計量方式、融資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業績出現較大的不確定性。相比之下,大中型房企憑藉規模優勢,結轉項目較多,盈利能力較好。  

業績分化明顯  

天房發展預計2020年全年業績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公司指出,2020年受疫情影響,公司生產經營放緩,項目的開工、施工,特別是銷售情況不及預期;同時,金融政策收緊導致房地產行業競爭加劇,市場需求及行業格局被頭部企業重構,中小型、地域型房企生存環境惡化;此外,疫情及金融政策等因素致使公司項目所在地區商業、住宅產品平均成交價格亦處於下降趨勢。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預測,公司2020年度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存在大幅下降或虧損的可能。  

有的中小房企由於連續虧損,面臨退市風險。以*ST新光為例,公司預計2020年實現營業利潤-9218.62萬元,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10.12億元。主要系違規擔保事項收到法院判決新增預計負債6.51億元,以及前期判決本期增加的應計利息擔保損失2.58億元所致。公司正在努力通過債務重組消除非經營損益對公司當期經營業績的影響。若公司債務重組計劃實施不成功,公司預計2020年度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末的累計淨利潤可能為虧損。公司2018年度、2019年度已經持續兩年虧損,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若公司2020年度持續虧損,公司將面臨暫停上市的風險。公司提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部分大中型房企稱由於項目交付主要集中在四季度,預計全年淨利潤增幅較大。以濱江集團為例,公司預計2020年全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2.84億元至26.10億元,同比增長40%至60%。公司指出,報告期內,營業利潤主要來自於房地產項目的交付。2020年度有多個項目交付且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報告期內,有息負債的穩健提升帶來財務費用的增長,預售樓盤的增加帶來營銷費用的增長,項目的增長帶來管理費用的增長,將對2020年度淨利潤產生一定影響。綜上,預計公司2020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相比上年同期增長幅度在40%至60%之間。  

銷售目標完成不一  

進入12月,房企陸續公布前11個月銷售業績。就年度目標完成率而言,規模房企間的分化進一步加劇。  

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在年內設定業績目標的36家規模房企中,超六成房企的目標完成率達到90%以上。其中,恆大、金茂、濱江、越秀、時代5家房企在11月提前超額完成了全年目標。但也有近三成房企的目標完成率在85%至90%之間,另有5家房企的目標完成率尚不及85%。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部分房企前11個月銷售金額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水平。其中,包括一些在疫情暴發初期主動調低全年業績目標的企業。  

對此,有房產觀察人士指出,房企已經到了增速換擋期,能做到減速增長的已經是優質企業,很多企業能保持穩定增長很不容易。有房企率先調低增速目標,對應的相應結轉也會降低。主動調低業績目標會影響股價和估值,但這相當於提前釋放利空、拉長消化期。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總監嚴躍進表示,對內而言,設定預期業績目標有利於分解全年度的銷售目標,尤其對營銷團隊、相應的職能部門甚至是開發投資拿地部門有一個較為明確的約束。業績目標完成的好不好,將直接影響資本市場對房企資金鍊、融資、銷售等能力的判斷,業績目標不僅僅是一個數字,背後是一系列的綜合因素的反應。  

方正證券研報指出,11月百強房企銷售韌性依然強勁,全口徑銷售額單月同比增速19.5%,累計同比增速持續增長至10.3%,TOP20中半數房企的銷售目標率已超過90%,八成房企目標完成率超過85%,龍頭房企完成銷售目標已是大概率事件。在權益口徑增速低於全口徑、新推項目權益比有所下滑、融資收緊的大背景下,房企合作增多,在合作開發過程中,龍頭房企憑藉自身的規模優勢,對權益的管控更具主動性。整體來看,龍頭房企有望實現穩步增長。  

積極布局明年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年末臨近,不少房企開始積極拿地,布局來年行情,土地市場再次活躍。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12月14日至12月20日,40個城市共成交土地203宗,較上周增加56宗,成交面積887萬平方米,較上周增加259萬平方米;西安、武漢成交量較大。40個主要城市成交總金額962億元,較上周增加329億元,上海出讓金額居前。  

12月21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部署2021年工作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會議提出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方案,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強化城市主體責任,完善政策協同、調控聯動、監測預警、輿情引導、市場監管等機制,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對此,嚴躍進分析認為,實際上這裡提及的五個機制的內容,即「政策協同、調控聯動、監測預警、輿情引導、市場監管」,這個表述就把調控的事前和事後、市場化和行政化的手段等進行了結合,具有積極的作用。後續預計長效機制方面,四大價格監管體系會形成,包括一手房價格體系、二手房價格體系、租賃市場價格體系和地價監管體系。  

針對未來房地產的調控政策,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將是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主旋律。未來,各地房地產調控依然由各城市主導,避免政策調控一刀切。同時,不排除有部分城市政策調整。



相關焦點

  • 12.24樓市快報 | 龍頭房企大概率完成銷售目標
    龍頭房企大概率完成銷售目標12月23日訊,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A股12家上市房企披露2020年全年業績預告,4家預喜。已發布業績預告的上市房企業績分化較為明顯。部分中小房企受疫情、變更會計計量方式、融資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業績出現較大的不確定性。
  • 前三季度有近3成房企目標完成率不足65% 佔比達到近三年同期最高
    10月3日,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前三季度有近3成房企目標完成率不足65%,佔比達到近三年同期最高。雖然也有部分房企積極抓住銷售窗口期加快去化,但截至9月末,僅有8家目標完成率達到75%以上,顯著低於2019年同期。
  • 降負債仍是首要任務,房企明年銷售目標料將保守
    克而瑞報告顯示,今年設定業績目標的36家規模房企中,截至11月末超過六成房企的目標完成率達到90%以上,有近三成房企的目標完成率在85%-90%之間,另有5家房企的目標完成率不到85%。另據中新經緯統計,截至今年11月末,在公布2020年業績目標的40家規模房企中,中國恆大、中國金茂、越秀地產、建業地產、時代中國等幾家企業,已經提前完成了全年銷售目標。
  • 福建又有4家房企破產清算!開發哪些項目?今年全國300家房企倒下
    房地產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加上疫情的影響,抵禦風險能力較弱的中小房企便扛不住了。下半年以來,福建已有4家房企傳出破產清算的消息,它們分別是福建中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沙縣民發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泉州天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福建萬德榮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 【重磅】2020年中雲南省房企銷售排行榜
    雲南省TOP20 房企中,本土房企俊發、華夏陽光僅佔據兩席,隨著市場透明度提高、以及雲南文旅大健康產業的發展,企業在雲南的布局持續深耕、擴大。上榜房企除中海、中南、中鐵布局相對謹慎、緩慢以外。其餘企業均實現昆明郊縣、到地州城市的下沉。
  • 綠地消失「預售證」、榮盛「狗洞門」折射4成房企完不成年度目標
    年底了,不管是搶銷售,還是搶交付,各家房企都憋著一股勁,好似一股賽道終於看到了終點。仔細一盤點,都到12月初了,根據各家上市房企公布的前11月銷售成績單,發現有近4成房企大概率完不成年初立下的銷售Flag,這還真是沒想到啊。所以說,12月是一個拼奇蹟的月份。
  • 房企年末衝刺:富力、首創置業等前11月目標完成率不到80%壓力大
    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超六成房企的目標完成率達到90%以上,但仍有約四成房企在完成KPI的路上爬坡過坎。今年由於受到疫情影響,房企「摸底考」的成績單表現不及去年,年度目標率和提前完成目標的企業數量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下降。
  • 恆大壓線完成6000億銷售目標,任澤平不愧是最貴經濟學家!
    與往常一樣,恆大搶先其他房企一步,在新年第二天便發布了2019全年銷售成績單。1月2日下午,中國恆大集團發布公告稱,於2019年全年合約銷售金額約為6010.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合約銷售面積約為5846.3萬平方米,合約銷售均價10281元/平方米。
  • 房企年末大決戰:三巨頭洗牌 有人又要爽約難達標
    新冠肺炎疫情、「三道紅線」重壓下,業績已經不止是決定來年吃肉還是喝湯的問題,更折射長遠發展的營運能力。整體來看,今年房企業績完成情況不及去年,且分化明顯。克而瑞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近6成房企達成年度銷售目標的90%以上,而去年同期達到此等完成率的房企近7成。近3成房企目標完成率在85%-90%之間,更有少數房企目標完成率仍不及85%。
  • 「三條紅線」劃定完成期限?房企2023年中前完成降負債目標
    消息稱監管部門要求試點房企在2023年中前完成降負債目標9月26日消息稱,監管部門要求試點房企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降負債目標。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此前市場消息顯示,融資「三條紅線」已在參與央行、住建部座談會的12家房企試點實施,一份監管部門下發的《試點房地產企業主要經營、財務指標統計監測表》顯示,監管部門要求試點房企每月15日前提交這一表格。
  • 重慶房企華宇下調公司債利率 去年未完成年度銷售目標
    「房地產行業目前整個外部融資環境比較寬鬆,房企選擇下調利率可以降低資金成本。」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記者說。儘管今年房企新發債的利率普降,但華宇集團年內發行的三筆公司債利率仍處於高點,分別為8.50%、7.00%、8.50%,發行金額共20億元。業內人士認為,華宇集團今年發行的公司債利率居高不下,其通過下調利率迫使投資者回售的可能性不大,更多的還是希望降低成本。
  • 500強房企座次排定 雲南8家房企躋身榜單 行業整體規模增速放緩?
    恆碧萬憑藉突出的銷售業績和強勁的品牌實力繼續蟬聯該榜單三甲席位。值得一提的是,俊發集團有限公司、雲南城投置業股份有限公司、雲南子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雲南實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昆明銀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昆明星耀集團實業有限公司、雲南官房企業集團、雲南中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8家雲南本土房企以優異的表現上榜,分別位居45、200、242、356、374、414、426和489名。
  • 提前撞線銷售目標 中國金茂「買買買」備戰新一輪發展
    多城熱銷提前一個月完成年度目標亮眼的業績或是中國金茂土地市場表現積極的背後動因。11月30日,克而瑞發布1-11月中國房企銷售榜,中國金茂11個月累計籤約銷售額2003億元,提前一個月完成年度2000億銷售目標。在2020年的市場上,中國金茂以35.14%的增幅位列TOP15房企之首,表現亮眼。
  • 【華泰地產】2018年房企成績單總結及展望!——克而瑞房企榜單解讀...
    具體企業來看,前五強2018年銷售金額都突破4000億元:碧桂園突破7000億,萬科突破6000億,恆大最後一個月銷售明顯剎車,全年突破5500億,融創4600億,保利4000億。前十的門檻為2000億元,第十名龍湖銷售金額2007億。突破千億的有30家房企。超過90%的企業完成銷售目標,餘下企業有的只差臨門一腳,也有一些企業差得比較多。
  • 2017年1-12月全國各區域典型房企銷售業績TOP10
    榜首之爭:廣東已超千億  2017年可謂是「千億目標」年,很多房企紛紛提出千億戰略目標,而有的房企已經在一個區域做到了千億!2017年,碧桂園廣東區域實現銷售金額1650億,同時是唯一一個銷售額突破千億的房企。碧桂園同樣斬獲湖南區域TOP1,銷售金額僅為220億,區域差異顯著。
  • 疫情時期大型房企銷售修復時間更短 韌性更強
    數據來源:觀點指數整理從榜單來看,上半年全口徑銷售超過1000億元的房企有13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家,這說明了疫情時期大型房企銷售修復時間更短,表現出來的韌性更強。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是位於500-1000億元的房企,該梯次的房企數量有14家,較去年減少4家。
  • 一周公告合輯 | 最年輕上市房企新力獲超額配售 美好置業700萬年薪...
    1191.7萬㎡ 長三角區域銷售貢獻最高遠洋集團前10月銷售額約1012億 同比升23%華潤置地前10月銷售同比增長13.3%至2005.3億 租金收入達100.5億首開股份前10月籤約金額同比增加13.69%至769.34億 完成年度目標75.35%-點評-各家2019年的銷售目標都是什麼完成進度?
  • 陽光和鴻通,兩大龍頭房企在南充到底有多少樓盤?
    沒錯,就是陽光和鴻通,這兩位開發商的身影遍布南充各個區,是南充當之無愧的房企龍頭,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兩位開發商在南充的項目到底有多少。 陽光大地集團項目分布圖 陽光大地集團在10月份已經打破了他在2018年的銷售業績,可以說是提前鎖定了年度銷冠的位置。
  • 監管部門要求試點房企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降負債目標
    財聯社(廣州,記者 陳業)財聯社曾獨家報導,融資「三條紅線」今年9月起已在參與此前央行、住建部座談會的12家房企試點實施,監管部門要求試點房企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降負債目標。具體而言,表1共涉8項經營與財務指標,分別為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未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淨負債率、現金短債比、權益口徑購地金額、權益口徑銷售金額、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是否連續為負、有息負債。上述指標,涵蓋了監管部門設置的「三條紅線」指標,具體為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
  • 萬達、恆大、萬科等龍頭房企紛紛投資東北 許家印喊話投資一定要過...
    近日,萬達、恆大、融創等眾多龍頭房企紛紛喊出投資東北的口號。房企紛紛投資東北10月12日,萬達拿下瀋陽三個地塊。根據瀋陽市自然資源局官方顯示,三個地塊均位於瀋北新區,其中兩塊住宅用地,一塊零售商業用地,三宗地塊的規劃總建築面積為332318平方米,均以底價成交,成交總價19.6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