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期大型房企銷售修復時間更短 韌性更強

2020-12-15 鳳凰網房產

來源: 觀點地產網

近9成房企銷售未「達標」,TOP10房企逆市增長

國內新冠疫情逐步受控,各地復工、復產、復學有序推進,房地產市場也在持續復甦。歷經艱難的181天後,房企積極地向市場呈現出屬於自己的「上半年銷售業績」。

觀察榜單頭部企業,TOP3的房企分別是碧桂園、恆大、萬科。與去年不同的是,恆大上半年加大營銷力度,銷售已然突破3000億元,躍居至榜眼的位置。從銷售金額來看,今年上半年前三甲的差距在逐漸縮小。2020年上半年,碧桂園、恆大和萬科的銷售額分別為3722.9億元、3488.4億元以及3204.8億元,2019年同期則分別錄得3934.9億元、2818.0億元和334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疫情好轉和購房消費意願加強,碧桂園逐漸加大了貨值鋪排量,第二季度銷售額錄得大幅增長。其中碧桂園6月實現全口徑銷售810億元,單月業績規模創年內新高。

數據來源:觀點指數整理

在疫情打亂經營節奏的情況下,1-6月TOP20房企全口徑銷售增長幅度各異。其中TOP10房企逆市增長最為明顯的是恆大,同比增長23.8%,這得益於恆大在疫情最為嚴重的2月,率先加大網上購房營銷渠道的使用,還匹配「無理由退房」以及打折促銷等手段,錄得銷售額447.3億元,單月業績遠超其他房企。而在TOP20中全口徑銷售同比增長幅度最大的是中國金茂,增幅高達31.1%。

數據來源:觀點指數整理

從榜單來看,上半年全口徑銷售超過1000億元的房企有13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家,這說明了疫情時期大型房企銷售修復時間更短,表現出來的韌性更強。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是位於500-1000億元的房企,該梯次的房企數量有14家,較去年減少4家。

今年年初的業績會以及其他公開場合,不少房企都對外發布了銷售目標。當前房地產行業增速放緩,疊加年初疫情的爆發,房企設定的年內銷售目標完成比例不及去年同期水平。

數據來源:觀點指數整理

以35家發布銷售目標的房企作為樣本,觀點指數統計發現上述房企的目標完成率超過50%的僅有4家,佔比11.4%;完成率位於40%-50%的房企有15家,所佔比重為42.9%,剩餘16家目標完成率均位於40%以下。

換句話說,近9成房企未能在年中實現銷售目標的一半。不過隨著房地產市場復甦和房企三、四季度推出的貨值增多,預計下半年將迎來銷售高峰期,完成全年銷售目標依舊具有上升空間。

TOP100房企銷售同比下降2.6%,百強門檻值下滑4.8%

「觀點指數·2020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金額TOP100」顯示,1-6月TOP100房企總銷售金額51845.2億元,同比下降2.6%。

數據來源:觀點指數整理

單月來看,TOP100房企6月錄得總銷售額為14763.8億元,達到上半年峰值,同比增長14.6%,繼5月後,銷售同比增速繼續為正。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TOP100房企全口徑銷售金額部分門檻值出現同比降低的情況。

數據來源:觀點指數整理

具體而言,「觀點指數·2020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金額TOP100」的門檻值為96.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01.4億元下降4.8%,這也是所有梯次門檻值裡降幅最大的。緊隨其後的是TOP50以及TOP20門檻,為320.0億元和677.0億元,分別同比下降0.6%和0.7%。相比之下,頭部房企改善經營的能力更強,TOP3和TOP10門檻值不降反升,分別同比增長13.7%和4.8%。

權益銷售方面,2020年1-6月TOP100房企實現總權益銷售37681.2億元,平均權益比例為72.7%,比去年同期下降6.3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觀點指數整理

觀察不同梯次房企的平均權益銷售比例可以發現,2020年上半年,除了全口徑銷售超過3000億的房企,其他梯次的房企平均權益銷售比例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銷售金額位於200-500億元的房企的平均權益銷售比例從去年年中的0.79下降至0.69,在各個梯次中下降幅度最大。

這說明今年上半年小股操盤、合作及代建項目入市數量逐漸增多。現階段房企拿地、資金壓力與規模訴求並存,我們預計TOP100房企的平均權益比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繼續下降。

數據來源:觀點指數整理

銷售面積方面,TOP100房企1-6月錄得總銷售面積37747.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0%。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單月銷售面積和銷售均價呈現明顯的「V字型」,在2月表現為量價齊跌,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回暖,面積和均價逐漸回歸正常水平。

一二線城市土拍狂歡,優質地塊成重點角逐對象

2020年上半年,土地市場成為了房企爭奪資源的重點圍獵場。受疫情影響,房企的銷售節奏出現較大波動,而在土地價款延付等政策的推動下,房企紛紛轉戰土地市場,並將大量資金投入到對優質地塊的角逐中,因此上半年多有「高溢價地塊」成交。

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2020年1-6月,房地產業土地購置面積7964.6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0.9%,降幅環比收窄7.2個百分點;但土地成交價款4036.13億元,同比增長5.9%,繼1-4月同比增長6.9%後,第三個月累計增長為正。

數據來源: Wind, 觀點指數整理

數據來源: Wind, 觀點指數整理

以觀點指數監測的100個重點城市情況來看,上半年土地市場湧現了兩波小高潮。2020年2月和4月,百城成交的土地面積分別同比增長13.80%、35.03%,成交總價分別同比增長17.23%、42.01%。與此同時,今年2月的商品房銷售市場曾一度陷入低谷,直至4月才逐漸復甦。

相比4月份,雖然5月的土地市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但一線城市及部分核心二線城市仍然熱度持續,供需兩旺,並加大對優質地塊的持續供應。其中,一線城市成交量價齊升,尤其是住宅用地成交方面。

數據來源: Wind, 觀點指數整理

分城市等級來看,北上廣深一線城市1-6月累計取得土地出讓金3092億元,其中2月、5月成交總價分別飆升至975.09億元、963.55億元。而5月較為引人注目的是,合生創展斥資107.4億元大手筆競得北京分鐘寺L-39、L-41地塊。加上此前奪得的分鐘寺L-24、L-26地塊,合生十天內豪擲179.6億元獲得北京25.1萬平方米土地,應付土地價款相當於去年銷售額的85%。

數據來源: Wind, 觀點指數整理

二三線城市1-6月累計取得土地出讓金6281.13億元,其中杭州以1390.40億元位居首位。於4月和5月,杭州的土地成交總價分別躍升至385.81億元、382.14億元,4月環比上升203.2%,同比下降0.83%,土拍熱度逐漸復甦。

在4月28日的杭州百億土拍中,濱江一次加價10億,以56.42億元封頂價競得江幹區景芳三堡單元JG1206-47地塊。該地塊位於江河匯流區核心位置,而錢江新城2.0規劃藍圖明確地把江河匯區域納入其中,因此該區域被視為杭州未來最有潛力的區塊之一。

從房企拿地的整體情況來看,上半年部分房企選擇了謹慎,亦有房企順勢而為,積極補倉。

數據來源: Wind, 觀點指數整理

雖然上半年多有地王成交,房企不惜高溢價拿地,但以觀點指數監測的100個重點城市來看,2020年1-6月土地溢價率同比仍處於下降趨勢。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溢價率,成交土地樓面價於5月份達到峰值,同比上升16.23%。

聚焦到6月的土地市場,月內碧桂園25.87億搶東莞橫瀝最貴商住地、彰泰外拓無錫土地市場等也預示著土地市場的熱度依然未減退。

到位資金降幅收窄,下半年或迎來短債壓頂

回到房企的資金層面,受疫情影響,房企到位資金仍處於同比下降趨勢;但隨著國內疫情狀況進一步好轉,同比降幅進一步收窄。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6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83344億元,同比下降1.9%,降幅比1-5月份收窄4.2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貸款13792億元,增長3.5%;利用外資46億元,增長8.0%;自籌資金26943億元,增長0.8%;定金及預收款26474億元,下降7.0%;個人按揭貸款13202億元,增長3.1%。

數據來源: 國家統計局, 觀點指數整理

從各項所佔比重來看,定金及預收款、自籌資金仍是房企到位資金的主要來源,兩者合計佔比超六成。緊接其後的是國內貸款,佔比16.55%。

數據來源: Wind, 觀點指數整理

從房企融資情況來看,就國內發行情況而言,1-6月份,房企融資產品發行合計404隻,其中3月份公司債發行達到峰值。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融資的用途仍是以債務償還和流動性補充為主,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受到疫情的衝擊。

海外債方面,在1-3月統計期間,企業債為海外融資的主要方式,共融資1438.70億人民幣,加權平均票面利率為8.2%。但隨著國內債券市場的註冊制改革,4月份的海外債發行曾一度停滯,房企紛紛轉向較低融資成本的境內債券。來到5月份,海外債市場則重新打開,而首隻打破僵局的則是新湖中寶在4月27日發行的企業美元債。

在觀點指數監測的96家樣本房企中,大部分房企融資佔短期債務的平均比重低於三成,其中,B1級房企上半年短債到期的壓力並不明顯,融資所得款項更多用於獲取土地等戰略層面。

但進入下半年,債務到期將會成為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市場數據顯示,7-12月合計有4122.79億元的房地產公司債務到期,其中7、8月份合計有1500.6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房地產信託發行規模顯著下降,這也意味著房企的融資通道正逐漸被收緊。根據用益信託網的統計數據,5月份,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託產品共有471隻,總融資規模為683.16億元,相比4月減少了194隻,規模縮小了16.19%,平均期限1.46年,平均收益率為7.91%。

隨著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倍增,未來需警惕潛在的「墮落的天使」(從投資級降到投機級的發行人)的數量增多。

相關焦點

  • 山高刀具:以更強韌性 應對巨大的不確定性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世界變局,全球市場萎縮打亂了經濟全球化的節奏。產業鏈、供應鏈在疫情之下受到了威脅,面對巨大的不確定性,山高找尋發展機遇,在過去的一年,展現出了更強的韌性。技術創新是山高的優勢能力之一,即使在艱難的2020年,山高集團也沒有停止產品研發的腳步,沒有削減任何研發費用。
  • 第一建聞|鬱亮:後疫情時代網絡型城市將更具「韌性」
    其中,針對疫情對城市帶來的影響,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於論壇上表示,疫情令中國加速呈現出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網絡型城市群結構,而網絡化城市比傳統城市更生態、宜居和有韌性。英國倫敦則出臺了《管理風險和增強韌性》政策報告,重點提升抗洪水、乾旱等風險的能力。2006年,新加坡政府發布了由德國戴水道參與設計的ABC水源計劃,其中包括雨水管理,水敏感性城市設計(WSUD)、生物修復等。經過改造後,河道的鋼筋水泥可以循環再利用,溼地可以吸收洪水,還在公共空間中預先建設空中連廊,平時作為慢性系統,當暴雨來臨時,則可用二層通道保證基本的交通聯繫,讓城市更具韌性。
  • 華安證券:銷量累計同比轉正,投融資展現強韌性
    銷售金額單月同比+18.6%,銷售面積累計同比轉正11 月,商品房銷售金額同比+18.6%(10 月+23.9%,變動-5.3pct);銷售面積單月同比+12.0%(10 月+15.3%,變動-3.3pct)。
  • 2020年1-6月西安房企銷售業績排行榜發布 本土房企天地源上半年...
    特別聲明:房地產企業銷售數據統計是以2020年1月-6月期間銷售的商品房為統計口徑,主要依據CREIS中指數據在西安主城區和西鹹新區的銷售監測數據,並參考當期總體經營情況和推盤去化情況進行分析統計;對於少數沒有在監測範圍內的區域市或項目
  • 中小房企業績堪憂 龍頭房企大概率完成銷售目標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A股12家上市房企披露2020年全年業績預告,4家預喜。部分中小房企受疫情、變更會計計量方式、融資環境變化等因素影響,業績出現較大的不確定性。相比之下,大中型房企憑藉規模優勢,結轉項目較多,盈利能力較好。  業績分化明顯  天房發展預計2020年全年業績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 2020年一季度全國主要城市GDP出爐,哪些城市經濟韌性更強?
    和同期全國-6.8%的GDP增速均值相較來看,我個人認為綜合此次疫情的嚴峻形勢,一季度區域經濟增速在-10%以內的區域,事實上都可以視作是可以接受的正常範圍。當然了,我們更要看到部分地市因為各自不同的原因,在2019年之前本身就處於經濟緩慢的回調恢復時期。
  • 南京新百半年報:主營業務受疫情影響較小 多元發展韌性強
    南京新百半年報:主營業務受疫情影響較小 多元發展韌性強
  • 2017上市房企三費費用率TOP100公布 平均銷售費用率3.26%
    小型房企現金短債比較高,龍頭房企更穩健圖:2017年銷售費用率TOP20管理費用率——大型房企成本規模遞減,中海地產表現突出對比2016年末,2017年房企平均管理費用率小幅上升,提高0.3個百分點。順發恆業以0.66%的管理費用率位居榜首,較2016年下降0.4個百分點。
  • 對話劉策:後疫情時代 房企需「十指彈琴」把控現金流
    有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房企須交付的項目佔全年交付項目總數的30%-50%。由於項目工程建設暫停,線下銷售渠道關閉,企業銷售回款下降,疊加現有的房地產融資政策,房企資金鍊普遍偏緊,現金流壓力巨大,即使大型企業也難以倖免。
  • 降負債仍是首要任務,房企明年銷售目標料將保守
    文 | 財聯社 記者陳業臨近歲末,又到房企提交年終答卷之時。雖然目前房企僅公布了前11個月銷售數據,但從中可看到全年業績完成的大致情況。克而瑞報告顯示,今年設定業績目標的36家規模房企中,截至11月末超過六成房企的目標完成率達到90%以上,有近三成房企的目標完成率在85%-90%之間,另有5家房企的目標完成率不到85%。另據中新經緯統計,截至今年11月末,在公布2020年業績目標的40家規模房企中,中國恆大、中國金茂、越秀地產、建業地產、時代中國等幾家企業,已經提前完成了全年銷售目標。
  • 弄虛作假的房企排行榜,更像是「攪局
    排名靠前的房企,竟深陷債務危機?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房企排行榜經常出現「數據打架」情況,甚至同一家企業在不同榜單的排名相差數十名。據了解,為了實現年度銷售規模,一些房企讓總包單位、銷售代理公司、合作單位等假籤約,有的甚至直接花錢提高名次。
  • 2020年1-11月成都房企銷售排行榜TOP10
    5成 1-11月,成都TOP10房企銷售金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增5成,銷售面積與去年同期相比也增長近3成,可見2020年初雖有疫情影響,但疫情後市場回血迅速,致今年整體銷售業績表現明顯優於去年同期。
  • 疫情下,梅州樓市如何「突圍」?部門房企齊發力,促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
    因此,我們加大對銷售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力度,以此提升營銷人員的銷售技能,提高營銷隊伍的競爭能力,主動贏得了市場主動權。」某房企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通過走訪了解到,由於疫情導致,消費者的購房需求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 2020中國房地產企業500強出爐 俊發等雲南9家房企上榜
    根據測評報告,2020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榜單前三強由恆大、碧桂園、萬科佔據,融創、中海、保利、龍湖、新城、華潤和富力分列四到十位,十強房企排名整體比較穩定。此外,百強企業的排名整體保持穩定。百強新晉入榜企業佔比僅約一成。
  • 2020上半年鄭州房地產市場銷售行情及房企30強排行榜
    2020上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鄭州全市上下科學統籌疫情常態化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加快推進,生產需求繼續改善,積極變化累積增多,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社會逐步復甦。
  • 上半年三大航淨虧300億 廉價航空更具韌性?
    (原標題:上半年三大航淨虧300億,廉價航空更具韌性?)疫情的暴發給服務行業帶來巨大經營壓力,首當其衝的便是航空公司。據日經中文網的報導,由於新冠疫情的蔓延,進入8月後全球依然有三分之一的飛機處於停飛狀態。而以往,8月正是出行活動頻繁的度假時期。IATA(國際航空業運輸協會)此前發布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航空業將虧損843億美元,所有地區的航司都將出現虧損,客運量大致減半至22.5億人次,約等於2006年的水平。
  • 2020年1-10月成都房企銷售排行榜TOP10出爐
    ,疊加上半年突發的疫情降低房企推盤節奏,下半年三道紅線成為房企融資的「緊箍咒」,導致房企在這兩個月推盤積極,熱情較以往更甚,因此今年1-10月的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較去年同期明顯提升。,溢價效應更顯著的改善型樓盤成為市場主力。
  • 【重磅】2020年中雲南省房企銷售排行榜
    截至五月底,雲南省房屋新開工面積2518.69萬方,與去年同比增長6.4%,房屋竣工面積297.57萬方,同比增長-57.9%;商品房銷售面積1404.83萬方,累計同比增長-9.7%,與1-3月698.8萬方相比,4-5月銷售面積迅速上升,整體跌幅有所回收。隨著疫情的消散,市場持續復甦,成交規模進入正常水平。但云南整體市場受區域發展的不均衡、市場表現分化。
  • 全聯房地產商會:46家中小房企受疫情影響貨值超4千億
    原標題:暫停項目建設、關閉售樓處…房企壓力有點大?全聯房地產商會提出15項政策建議來源:券商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給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帶來嚴峻挑戰,各行業均遭受一定程度衝擊和損失。46家中小房企受影響貨值超4400億元全聯房地產商會表示,由於項目工程建設暫停,線下銷售渠道關閉,企業銷售回款大幅下降,疊加現有的房地產融資政策,房地產企業面臨巨大的現金流壓力,即使大型企業也難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