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洗錢需要轉帳付款撤銷、網貸平臺放款誤轉他人帳戶需交保證金,甚至是資金已錯轉給了騙子……近年來,電信詐騙手法層出不窮,防不勝防。廣州農行認真貫徹落實公安機關、監管部門和上級行的工作要求,秉持「客戶至上 始終如一」的服務理念,多管齊下,保護客戶資金安全。
據統計,近三年以來,廣州農行攔截詐騙180餘起,配合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18名,挽回客戶資金損失近5000萬元。
案例一:緊急凍結詐騙帳戶,400萬元貨款「毫髮無損」
1月23日下午3點鐘左右,客戶金女士氣喘籲籲地來到農行花都龍珠路支行,見到該支行副行長肖臘梅著急地詢問要凍結帳戶需如何處理。
經了解,原來客戶在1月23日早上通過微信跟長期合作供貨商確定了當日要支付400萬元貨款。但是,供貨商手機剛好在1月23日上午被盜,微信也被詐騙分子盜取,犯罪分子得知付款信息後發來兩個收款帳號。
由於金女士平時都是通過微信付款,所以金女士在收到帳號之後沒有跟對方電話核實,就按照早上溝通的數額及貨款,通過網銀分次支付了共400萬元貨款到電信詐騙帳戶。
在了解情況後,肖臘梅立即指引客戶撥打110報警電話,協同運營副行長王婉貞和網點櫃員楊松彬專人做借記卡應急處理。在查詢確認嫌疑人兩張銀行卡的資金還在帳面之後,網點員工立即引導客戶填寫法律承諾函並發起了借記卡臨時應急凍結處理。
由於農行員工快速及時處置,引導客戶早報警,向警方快速提供完整的嫌疑人帳戶,警銀合作「急群眾之所急,主動擔當」,成功攔截全部資金,挽回了客戶損失。
案例二:匯4萬元可撤銷洗錢嫌疑?農行阻止客戶並報警
4月22日下午,農行南沙新墾支行營業大廳來了一位神色慌張的女客戶,急急忙忙要求辦理匯款一筆,網點大堂經理見客戶神色異常,就上前向客戶了解情況。
女客戶表示自己收到一個微信電話,對方稱客戶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包裹滯留在韓國機場,包裹裡全都是現金,並聲稱是給客戶投資用的款項,需要客戶匯4萬元的手續費才能放行包裹。對方還以時間緊迫,且懷疑客戶洗錢,要求該女客戶需馬上將手續費匯入到指定帳戶上才能撤銷洗錢的嫌疑。
農行網點大堂經理詳細了解情況,懷疑該客戶很可能遇到了電信詐騙,立即阻止其轉帳操作,並向網點運營主管匯報。當班主管迅速反應,嚴格按照防詐騙預案的相關流程進行報警處理。同時對客戶進行電信詐騙風險提示及相關詐騙案例宣講。
民警至現場調查了解情況,該女客戶表示自己確實完全不認識收款人,只是被電話內容嚇到失去理智,最終該客戶意識到受騙,決定放棄匯款。離開時,該客戶再三對農行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該起事件中,農行員工充分表現出細心嚴謹、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和應對突發案件時的高效處理能力,成功堵截了電信詐騙,為客戶避免了4萬元的資金損失。
案例三:網貸放款誤轉他人需交保證金?農行員工機智攔截
「您好,我想轉帳2萬到這個帳戶。」
「張先生,請問您認識對方嗎?轉帳原因是什麼呢?」
「我是轉帳交保證金的。」
近日,在農行天河駿景花園支行,客戶張先生打算轉帳2萬元到一個陌生帳戶,引起銀行職員的警覺。在銀行網點職員的反覆詢問下,張先生道出了事情的經過。
因為受疫情影響,企業資金運轉受阻,張先生通過手機下載一個貸款App申請10萬元貸款,App提示其輸入證件卡號等個人信息後,顯示將在次日放款。次日,張先生接到App客服來電,稱其當時錄錯了卡號,貸款誤轉到其他客戶卡上,且該次錯誤需張先生自己承擔,連本帶息總共需還12萬元,並向張先生出具假冒的催收信息。
而後,App客服再次來電稱為避免張先生違約,要求他先預存2萬元保證金。於是張先生趕忙前往就近銀行進行匯款。銀行員工警惕性高,及時識破這起金融網絡詐騙,幫助張先生避免了2萬元的資金損失。
舉措1:銀行員工練就「火眼金睛」
這些只是廣州農行在日常工作中保護客戶資金安全的縮影。
對於該行在保護客戶資金安全方面的有效舉措,廣州農行相關負責人介紹道,首先是強化員工風險識別。廣州農行將「平安金融」作為常態化建設,開展全員安全教育,組織員工學習典型案例,了解最新動態,讓「案件重在預防、安全人人有責」理念入腦入心。組織開展櫃檯業務規範操作、識別詐騙風險等專業培訓,讓員工練就「火眼金睛」,通過客戶、不法分子的反常舉動識別出案件苗頭。針對安全防範的重要部位和環節,加強突發事件應急演練管理,提升員工的處置能力。
舉措2:科技助力警銀聯動
其次,廣州農行大力構建科技屏障,在營業網點、自助服務區均配備了先進的防護設施,投入大量資源用於視頻監控、報警設施、門控管理、視聽系統等技防系統建設,並實行24小時巡查。在網絡安全方面,全面推廣業內安全級別最高的通用K寶證書支付,其中新版掌上銀行推出指紋登錄、刷臉轉帳等功能,保證客戶掌銀和網銀交易「所見即所籤」。
廣州農行還加強與省、市公安機關的配合與協作,警銀聯動,建立多項應急處置機制,派駐4名員工分別到省、市公安反詐中心駐場服務。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做到及時溝通、無縫連接,共同發力,多次及時阻止可疑資金劃出、攔截詐騙,形成打擊銀行詐騙案件的高壓態勢。2018年廣州農行被市公安局聘為反電信詐騙專家單位,充分彰顯了國有大行的責任擔當。2019年廣州分行、分行安全保衛部、北秀支行分別榮獲廣州市公安局「內保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分行金庫護衛隊獲得「內保先進護衛隊」稱號,成為全市金融系統唯一一家連續第4年獲得該榮譽的集體。
舉措3:線上線下創新方式,「以案說險」風險提示
與此同時,積極開展消保宣教,廣州農行每年均積極參加「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普及金融知識,守住『錢袋子』」「送金融知識進校園」「防範電信詐騙宣傳」「防範非法集資宣傳」等活動,將營業網點LED顯示屏、宣傳折頁、宣傳欄等「線下」宣傳方式與公眾號系列圖文推送、農行反詐騙微信表情包等新媒體「線上」傳播相結合,提高社會公眾對非法集資、電信網絡詐騙等「陷阱」的識別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廣州農行積極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宣傳,在3月6日至3月15日期間通過微信公眾號連續推送十二期《3.15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專題系列》,選取優秀動畫、漫畫作品,線上普及消費者合法權益內容,倡導依法理性維權,提示消費者防範疫情期電信網絡詐騙、注意理財投資風險、加強財務收支規劃意識和管理能力;重點聚焦帳戶資金安全、個人信息安全等熱點問題,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
除了線上線下創新方式提升宣傳效果,廣州農行還加強「以案說險」風險提示。疫情期間,針對個別不法分子利用市民群眾急於購置防疫物資、為疫情緊張地區捐贈愛心等心理趁火打劫,散播謠言、假借疫情名義行騙,該行在公眾號專題推送「廣州農行提醒您:防疫不忘防詐騙」,提示消費者警惕,防範虛假口罩廣告、假「獻愛心」真詐騙、退改籤詐騙、「借疫情延遲開學」冒充老師詐騙、推銷假藥詐騙等多種詐騙手段。
同時,通過製作輕鬆活潑的教育動畫短視頻「騙從網上來,同學需謹慎」,提醒在家上網課的學生,樹立正確的理財觀,防範疫情期網絡詐騙。動畫視頻選取「發福利、在線教理財,私聊轉帳即可返利,誘導學生多次掃二維碼轉帳」的典型案例進行剖析,突出與疫情有關的「以案說險」的風險提示,提升學生群體風險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廣州農行員工進社區普及復工復產防疫、理性消費投資、防範電信詐騙金融知識)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林曉麗 通訊員 程喆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林曉麗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葉瑞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