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教育有什麼弊端,你們如何看待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

2020-12-06 全色猜想

線上教育又稱遠程教學或者網絡教學,它是以網絡的形式進行學生授課,通過網絡,學員與教師即使相隔萬裡也可以開展教學活動,在線教育表現形式有兩種,即直播和錄播形式進行授課兩種。

線上教育有什麼弊端?

1.過度使用網絡教育會削弱學生的群體意識和集體觀念,不利於個人和社會的發展。

2.網絡教育的學習模式不能讓師生面對面交流,老師只能「說話」,不能「以身作則」。

3.網絡教育的學生只能依靠自我控制來學習,因為網絡教育的老師無法有效地監督學生。

4.網絡教育的學習者可能無法適應網絡教學模式。傳統的教育模式使學生依賴於教師,網絡教育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自學能力。網絡教育的自學量遠遠大於傳統教育模式。

如何看待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

其實「網際網路+教育」的產生,也是應時代的產物,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是互相促進和彌補的關係,而不是互相淘汰的關係。即線下教育,可以藉助「網際網路+」把學習過程變得更有趣味性、生動形象、輕鬆,同時,在線下教育中,也要利用網課資源豐富課堂內容。而在線教育,則需要在在線授課與面授中找到平衡點。

相關焦點

  • 樂碼steam教育:純線上、純線下教育的弊端已經呈現
    全景網3月20日訊,全景鳳凰營第61期·金鳳凰賽道雲路演第二期教育專場在全景路演天下舉行,樂碼steam教育CEO席坤表示,純線上、純線下教育的弊端已經呈現, 線上教育被迫免費,競爭激烈,線下教育教學受阻,招生局限。未來教育會向「平臺化」發展。
  • 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哪個好,對比下有什麼優勢
    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哪個好,有什麼優勢呢。在為孩子選擇英語或者是其他科目等培訓機構的時候,難免要在線上平臺和線下平臺之間做出一個選擇,這兩種學習模式是各有各的優勢了,但是如今這個時代還是線上學英語優勢更大。  線上教育相對於線下教育,其主要的優勢如下:  1.
  • 圓桌論壇一: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融合是趨勢所向
    其實和我們在市場上的體會非常接近,頭部的項目拿錢拿到手軟,反而是中尾部的項目在資本和融資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剛才高總提到線上線下融合的話題,我們也了解到Class-in在線上線下都有業務和客戶的布局,今年一年你們對線上線下這個問題,特別是兩邊如何競爭以及如何合作都有什麼觀點?
  • 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的區別,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會是什麼?
    在教育上也出現了線上教育,顧名思義就是電腦直播教學。有人會問哦:「線上教育和線下傳統教育哪個更好呢」,有趣的靈魂就來為你解答迷津。一、 線上教育的發展方向在信息發展迅速的今天,不跟上時代的節奏就out了,我們高瞻遠矚一下哦,首先從自己的角度去觀察一下,大家有沒有發現前幾年還特別火各大培訓結構。現在也都在網絡上力推自己的線上培訓與教育。而今,線下教育已經開始慢慢走下坡路了,各行各業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青睞利用網絡進行學習,線上學習確實是很有好處的。
  • 線上教育因為有您而精彩 線下教育精彩不能沒有您
    線上教育因為有您而精彩 線下教育精彩不能沒有您——在華中師範大學附屬惠州大亞灣第二小學線上家長會上的講話尊敬的各位家長朋友:大家晚上好!根據學校教學常規管理要求,結合線上教育特點,對教師的備課、教學、輔導、批改、研究等制定了嚴格規範的線上教育教學常規管理標準,學校領導分年級進群每天隨機巡課。三、狠抓務求實效的線上教育專題研究。教研是學校質量的支撐和保障。線上教育如何教?學生怎樣學?如何管?這些都是新問題。
  • 如何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教育體系?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教育的方式也被迫發生變化。疫情期間,孩子們也不得不暫別喜愛的校園,迎來持續時間最長的假期延長生活。老師們的工作也不得不從線下轉到線上,從教室來到雲端。因此對於教培機構來說,今年最火的一個詞可能就是線上線下融合。
  • 線下教育做好這一點,就絕不會被線上教育替代
    自從疫情發展至今,線上教育被推至風口,以至於引發了傳統線下機構的人均焦慮,要不要做線上,怎麼做線上,如何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OMO模式? 一位媽媽說:「線上教育沒什麼效果,還是期待線下教育的全面復出」 「雖然線上教育師資優秀,但是孩子的個性化教學無法真正滿足」。
  • 袁振國:再談疫情後教育的線上線下融合
    疫情的突如其來,也許就是觸動教育線上線下融合的契機。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現在廣為傳播,並且經常被作為理想的教學模式推崇。在網際網路出現的早期,提出這樣的概念是非常好的,但在網際網路已經發展到5G,大數據技術、雲計算和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現在,需要有新的理念和追求。
  • 線上教育能徹底取代線下教育麼
    線上教育能徹底取代線下教育麼近幾天看到了許多提問,無一例外都是線上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線上教育會取代線下教育成為課外教育的唯一方式麼?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所謂的校外教育機構的作用就是為了提高學習成績,拓寬學習資源,掌握學習方法。那麼對於許多新興的教育機構教授的並不僅僅是學科知識,更多地是興趣愛好、藝術特長等等。那麼這些教育機構很難在線上開展課程。而且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際網路+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逐漸興起,在線教育平臺成為了許多人的考慮方式。
  • 淺談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之關係
    淺談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之關係不管是時代的變遷還是某種特殊的因素,線上教育這一名詞逐步進入人們的眼帘和大腦,線上教育無非就是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直播和錄播,網絡教育他最大的優勢就是覆蓋面廣,名師授教,備課充分,資源豐富,在某種程度上來講他的確彌補了教育失衡的缺陷
  • 教育行業線上+線下相結合發展模式
    2020年受疫情影響,線下授課教育模式深受打擊,逐漸興起線上教育。當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線下教育復甦,則開始流行起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育發展模式。但是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該如何融合呢?教育培訓機構該如何轉型?又該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小編來帶大家一探究竟。
  • 線下線上融合教育如何走得更遠
    在線教育雖然不可能完全取代線下教育,但如何乘勢而上,繼續保持線上教育的優勢,並大力促進線上線下教育的融合發展,把中國的教育現代化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事關宏旨。有研究表明,師生對於線上教學的看法可以說是「好」「壞」和「沒有變化」三分天下,且「比傳統教學效果差」這一看法還略佔上風。由此說明,線上教學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準備不足、教學方法單一、網速不暢、服務滯後等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此次在線教學,教師受到的 「挑戰」最大,但收穫也最大,有76.5%的教師對未來的網絡教學有信心。
  • 英孚教育副總裁孫鵬:專注英語教育 線上線下需融合發展
    疫情暴發後,英孚中國迅速將25萬名學員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疫情期間英孚教育的內部效率也在不斷提升、優化,在保證學員的學習進度與體驗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並提升運營效率,就是為了能夠堅持得更久。」「英孚教育自1965年成立至今,主要致力於語言培訓、出國留學遊學、學位課程和文化交流等項目。
  • 線下線上融合教育如何走得更遠?
    現在,全國早已經全面恢復線下教學,但是線上教育並未因此而淡出,並且就此成為不少人生活的一部分。在線教育雖然不可能完全取代線下教育,但如何乘勢而上,繼續保持線上教育的優勢,並大力促進線上線下教育的融合發展,把中國的教育現代化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事關宏旨。
  • 瑞思教育王勵弘:線下需求旺盛恢復 線上和線下現在不是終局
    我自己覺得現在線上非常非常的熱,線下似乎非常非常的冷,但實際上如果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線上和線下現在都不是終局,大家都在尋找未來的教育是什麼樣子的。我覺得其實線上有很多好的地方,剛才提到沒有一個物理的邊界,可以觸達我們下沉的市場,可以對於教育公平做出很多的貢獻,同時也是一個數位化的裡程,其實也能夠在未來走向更加個性化的教育。
  • 線上線下教育各有利弊 選擇最適合孩子特徵的教育方式
    在教育行業,出生於優越物質環境,與移動網際網路和智能設備為伴成長起來的90後,不論知識儲備還是思維認知,遠超上幾代人。他們往往對孩子的教育培養提出更高標準,比如在少兒英語學習上,「選擇線下教育還是線上教育」,網上就呈現出完全相反的兩種觀點。
  • 教育大咖討論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新模式
    本文轉自【大眾網】;7場重量級教育家最前沿的主旨發言,14場精彩紛呈、觀點鮮明的論壇報告,360分鐘碰撞與激發共探基於新技術的未來教育……當教育即將進入4.0時代,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成為新常態,如何促進教與學的變革與創新?
  • 在線教育沒好處?或許今後線上線下混搭教學成常態
    現在網課上有很多教師都是一線城市的教學名師,無論經驗還是教學觀點和教學方法都比較先人一步。孩子跟著這樣的老師學習,大多數家長更放心。線上教育可不受地點、環境、天氣的影響,上課時間靈活自由。最最方便的還是課後能看回放。一旦有學生當時沒聽懂、看不明白,或因故耽擱了,可以補救。
  • 首屆線上線下教育融合(OMO)創新大會召開
    12月3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教育產業聯盟、院校橋、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辦。作為2020上海市智慧城市體驗周的活動,本次大會針對疫情後學生回流線下等真實現狀,聚焦在線教育對傳統教育模式的挑戰和重構,在上海市智慧城市領導小組辦公室、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共同指導下,遇挑戰而謀變,臨變局而思危,與眾多教育專家共謀前瞻。本次活動由上海市民辦教育「民智計劃」、家輝培優、張堰文教科創園提供支持。
  • 線上線下教育如何融合?認為只需平臺與技術你就錯了
    線下複課後,在線教育將從「新鮮感」轉向「新常態」,線上線下教育的有機銜接融合也成為必然。但是,「線上線下教育的融合不是1+1的簡單加法,而是做乘法,發揮各自優勢,揚長避短,在資源、觀念、管理、評價等方面做到一體化有機融合,產生1+1大於2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