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教育做好這一點,就絕不會被線上教育替代

2020-12-25 騰訊網

自從疫情發展至今,線上教育被推至風口,以至於引發了傳統線下機構的人均焦慮,要不要做線上,怎麼做線上,如何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OMO模式?

圍繞著等等問題,市場也很快做出了反應...

先是行業巨頭開始了資本火拼,想通過燒錢儘快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然後捕捉了中小機構痛點需求的一批專做線上加盟的機構,和為教培業提供專業SAAS服務的公司也應運而生。

乃至今日,OMO模式仍未跑通,究竟怎樣是最適合教培的OMO模式呢?

線上服務加線下教學,還是線上線下雙教學,亦或是線上營銷線下教學呢?至今仍未有定論。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也不難追溯,教學自古以來便是手把手的親授面授,直至今日,就算是目前最火的雙師課堂,也無疑是保留了線下的教學動作,為何如此呢?其實我們從疫情期間家長對線上教育反饋可以窺見一二。

一位媽媽說:「線上教育沒什麼效果,還是期待線下教育的全面復出」

「雖然線上教育師資優秀,但是孩子的個性化教學無法真正滿足」。

我們處於三維的世界之中,我們都知道人有五官六感,我們是通過五官六感去全面的感知世界的,因此只有做到統覺的互通時,我們的交流才是最有效的,所以線下教育就具備不可或缺性,就算以後全息投影技術落地,這些老師也是虛擬的不可觸碰的,看到這裡,其實校長朋友們應該已經明白,我們今天要講的這點是什麼了。

就是教師和學生的多維觸達。

多維無疑就是多種方式,觸達就不用解釋了,以下還是列舉幾點方便大家落地。

課堂內的三觸達

我們在課堂上和學生觸達的感覺越豐富,感情連結自然也會越強,對比線上而言,語言是二者都具備的觸達,視覺也是都具備的觸達,那麼什麼是線下才能做到的觸達呢?

眼神觸達:每一個學生至少做到2次眼神觸達

語言觸達:包括提問,關心問候等

肢體觸達:提問回答後可以走到跟前拍拍肩膀(根據學生年齡性別謹慎選擇)

2.課堂外的「第二關係」

我們的教師和學生本身只是師生關係,這自然有連結的限制性,在課堂外學生和老師的群聊裡可以多聊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偏向生活化一點,比如他們喜歡的明星,遊戲等等,或者分享老師自己的生活。這也有助於建立學生對教師更豐滿的認知,加深師生連結。

其實,我非常明白校長不希望私下教師與學生有過多接觸,生怕老師走了學生也走了,但是避免這種接觸反而得不償失,因為線下對比線上最大的優勢就是這種互動性,觸達性,如果教師只上課不談感情那和線上的名師比還有什麼優勢呢?

防止人才流失有一百種好的方法,但是線下對比線上的優勢卻可以說是有且只有,所以各位校長如何選擇就更為重要了。

相關焦點

  • 線下線上融合教育優勢不可替代 如何走得更遠
    現在,全國早已經全面恢復線下教學,但是線上教育並未因此而淡出,並且就此成為不少人生活的一部分。在線教育雖然不可能完全取代線下教育,但如何乘勢而上,繼續保持線上教育的優勢,並大力促進線上線下教育的融合發展,把中國的教育現代化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事關宏旨。
  • 圓桌論壇一: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融合是趨勢所向
    孫鵬:2020年英孚還是線下更多一點,雖然是線上線下相結合,我們是1996年開始做線上平臺,但是現階段還是線下更多一點,我們的體會比較深刻,就是兩個字「活著Survive」。過年之後我們線下的學校基本上全部關閉,大概半年左右的時間我們是沒有什麼線下運營的,因為需要有課號才能實現盈利,我們在疫情期間用了大概兩周的時間把線下所有的學員轉移到了線上。
  • 線上教育能徹底取代線下教育麼
    線上教育能徹底取代線下教育麼近幾天看到了許多提問,無一例外都是線上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線上教育會取代線下教育成為課外教育的唯一方式麼?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所謂的校外教育機構的作用就是為了提高學習成績,拓寬學習資源,掌握學習方法。那麼對於許多新興的教育機構教授的並不僅僅是學科知識,更多地是興趣愛好、藝術特長等等。那麼這些教育機構很難在線上開展課程。而且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際網路+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逐漸興起,在線教育平臺成為了許多人的考慮方式。
  • 線上教育有什麼弊端,你們如何看待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
    線上教育又稱遠程教學或者網絡教學,它是以網絡的形式進行學生授課,通過網絡,學員與教師即使相隔萬裡也可以開展教學活動,在線教育表現形式有兩種,即直播和錄播形式進行授課兩種。線上教育有什麼弊端?1.過度使用網絡教育會削弱學生的群體意識和集體觀念,不利於個人和社會的發展。2.網絡教育的學習模式不能讓師生面對面交流,老師只能「說話」,不能「以身作則」。3.網絡教育的學生只能依靠自我控制來學習,因為網絡教育的老師無法有效地監督學生。
  • 線上教學為音樂教育添彩 無法替代傳統形式
    易觀智庫及《中國音樂產品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音樂教育培訓總產值已達577億元,而線上音樂教育市場份額達30億元,年均市場增幅為20%。據預測,2015年在線音樂教育市場規模將突破42億元。  「最初是因為興趣,在線上進行教學宣傳、推廣和交流,現在也有一些家長看到後跟我聯繫,請我為他們的孩子進行線下教學。」
  • 淺談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之關係
    淺談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之關係不管是時代的變遷還是某種特殊的因素,線上教育這一名詞逐步進入人們的眼帘和大腦,線上教育無非就是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直播和錄播,網絡教育他最大的優勢就是覆蓋面廣,名師授教,備課充分,資源豐富,在某種程度上來講他的確彌補了教育失衡的缺陷
  • 線上教育因為有您而精彩 線下教育精彩不能沒有您
    線上教育因為有您而精彩 線下教育精彩不能沒有您——在華中師範大學附屬惠州大亞灣第二小學線上家長會上的講話尊敬的各位家長朋友:大家晚上好!為了確保線上教育質量,我們先後制定了符合線上教育實際的評價標準,並定期組織了系列評價活動。如每周居家學習競秀「小龍人」、線上教育「文明班級」評比、線上教育教學常規檢查、線上教育網絡問卷等。所有結果均作為教師績效考核依據。六、掌握精準到人的師生居家健康狀況。
  • 英孚教育副總裁孫鵬:專注英語教育 線上線下需融合發展
    疫情暴發後,英孚中國迅速將25萬名學員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疫情期間英孚教育的內部效率也在不斷提升、優化,在保證學員的學習進度與體驗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並提升運營效率,就是為了能夠堅持得更久。」「英孚教育自1965年成立至今,主要致力於語言培訓、出國留學遊學、學位課程和文化交流等項目。
  • 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哪個好,對比下有什麼優勢
    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哪個好,有什麼優勢呢。在為孩子選擇英語或者是其他科目等培訓機構的時候,難免要在線上平臺和線下平臺之間做出一個選擇,這兩種學習模式是各有各的優勢了,但是如今這個時代還是線上學英語優勢更大。  線上教育相對於線下教育,其主要的優勢如下:  1.
  • 教育新境界:網絡模式與傳統模式 線上與線下相結合
    在我國教育方式隨著社會發展不斷進行改變與優化,以適應整體社會的發展需要。在科技高速發達的21世紀,隨著網際網路的高度發展,給教育行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有機結合這一靈活的學習方式受到了普遍歡迎,也為我國傳統教育得到了更新的發展契機。業內專家分析,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呈互補狀態,雙方不會彼此替代。在信息化發展的背景下,只有將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才能達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 教育大咖討論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新模式
    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祝智庭在《技術賦能教育變革: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新樣態》主旨報告中談到,大規模疫情暴露教育系統的脆弱,線上線下融合(OMO)是未來教育常態,他闡釋了OMO模式的教育內涵及新認知,並分享目前國內OMO的應用形態,他強調在OMO教學創新設計與實踐模式中,一定以學習者為中心。
  • 瑞思教育王勵弘:線下需求旺盛恢復 線上和線下現在不是終局
    這一頁有的時候會引起爭議,但這是我的真心話,也不怕跟各位點對點地做一個討論。我自己覺得現在線上非常非常的熱,線下似乎非常非常的冷,但實際上如果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線上和線下現在都不是終局,大家都在尋找未來的教育是什麼樣子的。
  • 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的區別,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會是什麼?
    在教育上也出現了線上教育,顧名思義就是電腦直播教學。有人會問哦:「線上教育和線下傳統教育哪個更好呢」,有趣的靈魂就來為你解答迷津。一、 線上教育的發展方向在信息發展迅速的今天,不跟上時代的節奏就out了,我們高瞻遠矚一下哦,首先從自己的角度去觀察一下,大家有沒有發現前幾年還特別火各大培訓結構。現在也都在網絡上力推自己的線上培訓與教育。而今,線下教育已經開始慢慢走下坡路了,各行各業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青睞利用網絡進行學習,線上學習確實是很有好處的。
  • 於斯教育:主打鋼琴教育,打造線上+線下+智能化硬體學習場景
    於斯旗下已擁有線上學習平臺、線下音樂藝術中心、智能化學習工具三大塊業務,形成了線上+線下+智能化硬體的學習場景。於斯成立之後,首先選擇在線視頻這一個點切入,因為兩位創始人王維、易念華發現在各大搜尋引擎搜索音樂課程,整個網際網路上沒有音樂教育資源的高清內容,這可以說是目前很多學習音樂的一個痛點,因為音樂培訓都是一周一次課,剩下的時間都要靠學員自己在家練習,如果孩子家裡沒有樂器,又不願意來琴行練琴,那麼課上的教學成果就大打折扣。
  • 如何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教育體系?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教育的方式也被迫發生變化。疫情期間,孩子們也不得不暫別喜愛的校園,迎來持續時間最長的假期延長生活。老師們的工作也不得不從線下轉到線上,從教室來到雲端。因此對於教培機構來說,今年最火的一個詞可能就是線上線下融合。
  • 教育行業線上+線下相結合發展模式
    2020年受疫情影響,線下授課教育模式深受打擊,逐漸興起線上教育。當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線下教育復甦,則開始流行起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育發展模式。但是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該如何融合呢?教育培訓機構該如何轉型?又該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小編來帶大家一探究竟。
  • 線上音樂教育未來在何方?小鵝通用技術連接線上線下
    和其他教育不同,音樂教育帶有表演性質,需要大量重複的練習才能掌握,而如果沒有老師現場指點,往往很難有所突破。比如,吉他彈奏的指法練習,有個經驗豐富的老師現場指導,能夠避免許多錯誤且無意義的練習。音樂教育必須有良好的現場指導反饋,這恰恰是在線教育的短處。受制於空間維度和現有技術條件,在線教育暫時只能偏向於理論性指導。
  • 疫情下的線下教育行業:凜冬將至?
    除新東方等大型教育企業早早布局線上教育外,一般專注於線下教育的機構,面對這種突發情況,因線上系統準備並不充分,老師大部分沒有在線授課經驗,學生對網課的不適應帶來的學習效果不佳等等,也極有可能帶來退費的風險。基於此,線下教育行業面臨的涉及退費的法律相關問題如何處理?
  • 家長必看丨在線教育與線下教育利與弊
    而且傳統教育也在隨著時代不斷進行革新,越來越多的教育平臺開始將線下的平臺轉移到線上。這是一種教育方式的進步,也是網際網路經濟大環境下傳統教育的轉型。在線教育是線下教育的轉型的必經之路。所謂在線教育就是在網上授課,有直播授課、錄像授課等授課形式。
  • 線下線上融合教育如何走得更遠?
    現在,全國早已經全面恢復線下教學,但是線上教育並未因此而淡出,並且就此成為不少人生活的一部分。在線教育雖然不可能完全取代線下教育,但如何乘勢而上,繼續保持線上教育的優勢,並大力促進線上線下教育的融合發展,把中國的教育現代化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事關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