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科普:動畫公司究竟能從一部動畫中賺多少錢?為何總有公司破產

2020-12-15 ACG繪夢

前幾天我在動漫群裡划水的時候,看到有不少人在討論為什麼近些年來的動畫越來越垃圾,以這個話題一路延伸到了做動畫究竟能不能賺錢的問題上。(震驚!正經動漫群竟然討論起動漫了)

我看還有許多人對一家動畫製作企業究竟是如何盈利的問題抱有疑惑或者說是誤解,就想著寫這篇文章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內容也許有點主觀,如果有什麼錯誤的地方請直接指出就好。

近些年來以動漫為主,衍生出來的二次元文化越來越受到大眾認可,而二次元文化所能產出的價值早已突破千億(日本動畫產業在2016年就突破了兩萬億日幣),也許你會覺得既然動畫產業能產出的價值有這麼多,那麼作為核心的動畫製作公司一定能賺很多錢吧。

但事實上這兩者並沒有太大的聯繫,動畫製作公司的收入和動畫產業的增長並不是正相關的,要說明這個問題還是先來談一談被稱為業界毒瘤的「製作委員會制度」。

如果是有一定相關知識量的人應該知道這個東西,很多動畫的片頭或者片尾都能看到製作委員會的字樣,那麼具體來說這個東西到底是啥呢?

一部動畫的製作成本是很高的,以目前業界的平均水平,一集製作費用超過兩千萬那是常有的事,做完一部13集的季度動畫至少也得上億,這麼多的錢對於一般的動畫製作公司來說是拿不出手的,而且你也不能保證動畫開播後就一定能收回成本,暴死的例子比比皆是。

同時也不是說做出一部動畫就行了,在製作動畫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環節,像是宣發、出品以及之後的周邊製作、碟片販賣等,這些東西對於一家專職製作動畫的公司來說完全就是外行,他們根本就知道該如何運營。

鴉KARAS,公司做到破產

為了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就會有人牽頭,找到電視臺巨頭以及廣告行業、玩具行業、影碟行業等相關行業的大佬,然後這些願意投資的大佬各自出一部分資金來組成製作委員會,再把一部動畫的製作交給某個製作動畫的會社。

這些行業大佬也不是白出錢,他們會商議好各自擁有的一部分版權,就像玩具公司可以得到該動畫衍生的玩具收益,而動畫賣出的碟片收益一般都會歸影碟公司所有。

可以說,一部動畫的所有相關版權都是歸製作委員會所有的,只要你出錢進入到製作委員會中,那麼你就可以獲得某一領域的版權,而對於動畫製作公司來說,如果沒有進入到委員會中,那麼就只是一個拿錢打工的人。

EVA,萬惡之源

一部動畫在交給製作公司製作的時候,相關的製作費用是約定好了的,比如說某一公司約定好用一個億來製作某部動畫,那麼除了這一個億外,他們不會再收到其他任何費用,要是能用八千萬把動畫做完,那麼就能掙兩千萬,要是一個不好費用超出了一個億,多出來的也只能自掏腰包補上。

其實很多動畫的神回都是老闆非常不願意做出來的,因為要製作一集神回所需的費用絕對是超出了單集預算的,這多出來的部分如果不能從其他集數中拉回來,那麼就只能老闆自掏腰包,但要是沒有這些神回來讓一部動畫的水平拉高,總是做爛動畫的公司是沒有人願意找上門來的。

再加上日本的動畫行業競爭非常大,有的公司為了能拿到製作合約不惜降低報價,這就導致了虧本的概率更大,同時動畫製作人員能拿到的工資也就相應降低了不少。

業界五年要完

說到從業人員的薪資,不得不吐槽一句,是真TM的黑。一家公司能從委員會拿到的製作費用是固定的,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潤只能壓榨員工,從業人員的薪資幾十年來基本沒變過。

如果說二三十年前畫100張能拿4000元,那麼如今畫100張也只能拿5000到6000元,一個行業二三十年工資水平基本沒變過這是什麼概念,就算是看大門的老爺爺,如今的工資和二三十年前相比也早已增漲了幾十倍,更別說如今畫一張中割的要求更精緻了,所耗費的時間也更長。

一部動畫能製作出來其實全憑的是製作人員的熱情、爆肝和夢想,就算是被壓榨得如此厲害,就算是吃不上飯,但他們還是想做動畫,對於那些動不動就嘲笑作畫崩壞的人,我想請你們更多的理解一下。

如果不是被迫,誰又願意做出這樣的動畫

資本從來都是醜惡的,而製作委員會這種制度更是直接把醜惡的資本引入了動畫這個製造夢想的行業。但是我也不得不承認,製作委員會制度同時也拯救了動畫行業,沒有資本投入的大量金錢,也就沒有如今蓬勃的動畫行業。

好在現在有很多公司都在嘗試掙脫出資本的泥沼,像是大家熟知的京阿尼,早期它也是做外包動畫的,但是如今的京阿尼更多的是獨立企劃一部作品,這樣就能長久且持續地獲得收益。其他也還有很多公司都在慢慢把手伸向出品環節,但是要完全破除目前的黑暗還得要很長一段時間。

以上所講皆是日本的動畫行業目前現狀,金錢單位也是日元。

相關焦點

  • 日本動畫製作公司Tear Studio破產了!動畫公司該如何發展創新
    由株式會社 Next Batter’s Circle運營的動畫工作室 Tear-studio,曾製作過動畫《為什麼老師會在這裡》、《王室教師海涅劇場版》以及《時光沙漏》。在上周於網上爆出拖欠製作人員工酬以及社長疑似跑路的消息之後,本周傳出了公司已經停業準備申請破產的消息。
  • 動畫製作公司發展策略 日本動畫工作室Tear Studio破產了!
    由株式會社 Next Batter’s Circle運營的動畫工作室 Tear-studio,曾製作過動畫《為什麼老師會在這裡》、《王室教師海涅劇場版》以及《時光沙漏》。在上周於網上爆出拖欠製作人員工酬以及社長疑似跑路的消息之後,本周傳出了公司已經停業準備申請破產的消息。
  • 2020年國漫崛起還是賺爛錢,動畫公司多開,難以保證質量
    2020年的國漫之多遠超從前,光B站就有28部之多,還有從前跳票的動畫也將在2020年上映,保守估計,B站明年會有30部國漫上映,這是一個好事嗎?當然不是。要知道中國的動漫產業一直比較落後,不是缺錢,不是缺人,更不是缺好的故事劇本,缺的是一顆心。
  • 兩部誰做誰死的動畫,是詛咒還是巧合,為何日本動畫公司容易倒閉
    近年來日本動畫的產出量越來越高,全世界觀看動畫的人數也越來越多,然而倒閉的動畫公司卻也在不斷增加,僅2018年就有11家日本動畫公司破產。,GONZO的被收購和IMS的倒閉中,我們便能看出日本動畫公司生存的艱難,那麼為什麼日本動畫公司那麼容易衰落,破產,倒閉呢?
  • 2005年動畫大盤點之:日本10大搶錢動畫公司
    在這一年中我們看了太多的動畫,買了太多的周邊,花了太多的閒錢。不過閒來無事的時候您是否產生過這樣一個念頭:偌大的動漫市場,錢都流到哪裡去了呢?本文就以一種調侃的筆調枚舉2005年中日本動漫界的10大搶錢機器。因為一般大型公司年利潤數字都嚴格保密,且2005財年尚未到頭,所以本文中的排名不分先後。而對於一些比較八卦的問題投入些許關注,比如大家都說SEED騙錢,那是怎麼騙錢的?
  • 05年的神作動畫!才做完第一集竟然就把製作公司給搞破產了!
    (日本動漫~鬼怪動漫)(日本動漫~恐怖動漫)說起05年的熱門動畫,大部分人較為熟悉的無非就是以下這幾部,京阿尼製作的催淚神作《Air》,J.C.STAFF的小說改編動畫《灼眼的夏娜》以及骨頭社的原創動畫《交響四篇》等作品,只不過,罐頭君想說的並非以上的任何一部,而是另一部僅有6話的OVA作品——《鴉》。
  • 為了一部動漫封神,公司都破產了,就連約會大作戰都沒有賺到錢
    一部動漫在製作的時候需要用到哪些東西,一般來說有以下幾個部分,原作或企劃是一部動漫的基準點,它是動漫的靈魂所在,腳本將整個故事拆分,把眾多的故事情節細化以便於操作,原畫發揮著將文字變為人物、場景的重要工作,聲優則是對動漫的整體升華,他賦予了人物生命,總監督則是整部動漫的操盤手,任何地方需要他
  • 日本這家動畫公司,認真講故事直到倒閉,也不願意迎合主流
    今天我們聊一下一家較為良心,但是卻已經破產的動畫製作公司——Manglobe。對於很多觀眾來說,這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名字,但是說到他的作品,相信很多觀眾還是略有耳聞的。作品紅了並不意味著公司就能賺到很多的錢,在盜版橫行的年代裡,混沌武士也不能避免,各種沒有經過授權的視頻,在網絡上充斥著。
  • 動畫公司盈利難,盤點五家倒閉的動畫公司,最後一家讓人惋惜!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總有著這樣一群有著二次元夢想的人,他們為了發展動畫事業而不斷的努力著、拼搏著,希望可以實現自己的二次元夢想,不過現實卻是殘忍的因為大多數人都失敗在了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比如以下這五家動畫公司,他們雖然都推出過不少經典的爆款動漫作品,但卻因難以盈利依舊逃脫不了倒閉的命運
  • 《託馬斯小火車》動畫公司宣布破產
    可能很多人小的時候都看過《託馬斯小火車》(又譯《託馬斯和他的朋友們》),又或者你看過這一形象,但不知道它的名字...Anyway,這部兒童動畫在全世界都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然而,製作這部動畫的公司,擁有500名僱員的Arc Production在本周二(8月2日)突然宣布破產,該公司目前已經進入破產申請流程,而僱員們則可能面臨要不回拖欠工資的局面...
  • 運營動畫製作的工作室Tear Studio公司宣布破產
    株式會社next batter's circle在近日宣布了將在11月末停止營業活動,現由代理律師準備申請破產。該公司於2013年3月設立,在東京都內從事動畫製作相關工作。2017年10月成立了動畫製作工作室Tear Studio,該公司製作了《為什麼老師會在這裡》等TV動畫,劇場版動畫《時光碎片》等目前也在上映中。(有許多是很火出名的動畫製作呢。)在2019年2月期,公司年收入甚至達到了3億5000萬日元。
  • 總動員動畫電影專業戶—皮克斯公司
    《海底總動員》(2003)及其續集《海底總動員2》(2016)以及《玩具總動員3》(2010)都是史上最賣座的50部電影之一,其中最賣座的電影是第三部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總票房為10.63億美元。皮克斯的14部電影也是史上最賣座的50部動畫電影之一。該工作室已經獲得了16項奧斯卡金像獎,7項金球獎,11項葛萊美獎,以及許多其他獎項和致謝。
  • 從吉卜力開出的20萬日元月薪,聊聊日本動畫公司的利益分配
    吉卜力工作室的待遇一經放出,頓時就引起了日本國內外動畫觀眾的驚嘆,只不過日本國內是驚嘆於他們的高待遇,而日本國外則是驚嘆於他們的低待遇。吉卜力工作室的待遇到底是高是低?一般日本動畫業界的新人能有多少工資?
  • 從動態漫畫到輕動畫,漫畫公司終於掙到錢了
    如果仔細觀察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B站、芒果TV等主流視頻平臺的動畫節目榜單,你會發現有不少動態漫畫(包括輕動畫)都排名靠前,熱度遠遠超過一般動畫。 像《鬥破蒼穹》《鬥羅大陸》這樣根據國民級IP改編的動態漫畫,有時候甚至能在平臺動畫榜單中進入前5。
  • JOJO:漫畫第7部為何動畫化難?製作難是其次,與公司不和是主因
    《JOJO的奇妙冒險》是一部非常奇妙的動漫,它深受世界上無數漫友的喜愛和歡迎。到現在《JOJO的奇妙冒險》已經有五部漫畫作品被改編成了動畫,它們分別是:《幻影之血》主角為喬納森喬斯達,講述了富二代打敗有志窮青年。
  • 別只知道「京都臉」,這些動畫公司的特點同樣大名鼎鼎
    京都臉作為京都動畫的特點之一,不少人只要看了動畫角色的臉就能分辨出這是否是京都的動畫。其實不少動畫公司都有自己的特點,快來看看吧!芳文跳芳文跳(原稱信仰之躍)是用來形容芳文社有推出的改編動漫,開場OP或結尾ED中全體主角團人物向上跳起,雙腿微曲卻不露胖次的動作的網絡用語。其起源一般認為是在2010年《輕音少女!!》第二季。之後這個動作就開始在芳文番裡流行。芳文社的口號是百合漫畫的殿堂。
  • 「動畫公司」疊紙 竟在動畫上翻車?《戀與製作人》動畫化學問有多少?
    」等問題,則統統可以歸結為動畫公司並未投入太多精力的問題,本質上則是IP價值擴張的轉型陣痛。 轉型陣痛的一環 《戀與製作人》實際並不是中日合作拍動畫的個例,而是茫茫羊毛中的普通一員。 或許疊紙網絡當初選擇與動畫公司mappa合作時,是看中了旗下《冰上的尤裡》這部女性向動畫的市場反饋,認為mappa與《戀與製作人》調性相符。
  • 日本動畫「圍城」:中國動畫公司想走出去 而糖果盒動畫正在尋找...
    在糖果盒動畫工作室社長朱曉看來,這是因為國內很多動畫公司沒有日本的人脈去操作,會變得被動,花了很多錢可能都無法獲得想要的結果。  「日本動畫行業確實很難用錢撬開它的資源,是需要多年在日本的從業經驗,才能去做這件事情。」這是在日本從業多年的朱曉,對數娛夢工廠重複最多的一句話。
  • 《黑貓警長》,一部披著神秘外衣的國產動畫,究竟好看不好看?
    相信大家也都聽說過這樣一道IQ題了:「現在有一隻黑貓和一隻白貓,問他們誰能夠捉到老鼠?」答案是「白貓」,理由則是「黑貓緊張」。為什麼?就因為一部經典的童年動畫片啊---《黑貓警長》。要知道,這是一部上映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動畫片,迄今已經度過了40+年的時間,可依舊能夠為各位小夥伴熟知和玩梗著,但是問題來了,究竟是出於什麼魔力而使得它能夠擁有如此持續旺盛的生命力呢?
  • 國內年營收過億的動畫公司有多少個?
    最近,各大上市和掛牌公司陸續發布了新的年度財報。隨著2019年經濟下行和影視、遊戲行業格局進一步變化,許多公司都面臨開源節流活下去的嚴峻問題。今天,三文娛就從營收的角度,以主要從事動畫製作和出品發行的部分公司為例,看他們是如何獲得收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