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活地獄」—香港九龍城寨!

2022-01-04 董先森愛籃球


關於籃球的一切  關注才是熱愛

人們常說:天使與魔鬼僅存一念之差,天堂與地獄僅在一牆之隔。然而現實的確這樣,接下來要講的建築,可能沒有大家所舉的例子那樣光鮮亮麗,甚至你用「史上最大的人類魔窟」來形容都不為過,更讓人吃驚的是,它離你我生活其實並不遙遠。

先上一幅鎮樓之圖:

這是科幻大片還是超現實寫真?你沒猜錯,它的原型就來源於曾經讓人聞風喪膽的「人間活地獄」——香港九龍城寨!

這裡曾經樓宇堆疊、天線纏繞、骯髒溼熱、不見天日,老鼠蟲蟻與人同吃同睡。

這裡曾經沒有街道,只有垃圾堆積的過道;這裡沒有陽光,正午當空也要點燈。

這裡曾經有多達 400 多座的非法建築,高度達到 41 米。

這裡曾經是華人圈中避之不提的隱晦之地,卻令外國人格外入迷,它詭異的形態在後來眾多末世、生化、犯罪等題材的影視和漫畫中不斷出現。

《攻殼機動隊》科幻電影劇照

《鬼域》恐怖電影劇照

它就是英國殖民時期的香港九龍寨城,一片罪惡的滋生地,一座無政府的自治城邦。

說是城邦,面積卻只有0.026平方公裡,但卻強行擠下4萬多人口,而人均面積僅有3至4平米,如同動物世界的螻蟻一樣擁擠,曾經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人口密度圖。每一個方塊代表一平方英裡,每一個點代表 100 人,最右為九龍寨城。

1993年春,著名科幻小說作家,「賽博朋克」的倡導者威廉·吉布森乘機去新加坡途中,在香港啟德機場轉機時,遠眺當時正在拆遷的香港最大貧民窟——九龍城寨,瞬間被眼前的一切震驚了。在遊記中,他這樣寫到:

我被迷住了,它就像一臺機器,運轉非常出色。拆遷就像把整部機器給拆開,讓你第一次看到裡面到底是什麼.城寨就矗立在跑道盡頭,等待被清理。黑黝黝的窗戶使它看上去像一座巨大的蜂巢,既像是死的,又像是活的,那些窟窿仿佛在瘋狂地吸收城市的能量.

當時,香港老機場——啟德機場就在九龍城寨的旁邊。每天,巨大的飛機掠過層層疊疊的招牌、天線、霓虹燈、晾衣架,成為香港一大景觀。因此,也就有了居民站在樓頂用竹竿捅飛機,黑社會火拼選在飛機起落的轟鳴時刻等奇聞趣事。

這座城寨就像一個魔窟、一個毒瘤、一個另外時空、一個被摺疊次元,沒有約束和管制,瘋狂的生長,和周圍的萬事萬物格格不入。

這裡曾經到處充斥著燒、殺、奸、賭、毒;是妓院、賭場、鬥狗場、地下食品加工廠、無照醫生、非法移民的聚集地。

城寨內的居住環境十分惡劣,用水就是其中的一個大問題。這裡完全是無政府狀態,沒有城市自來水,人們像鄉村那樣從井裡取水。但這裡的水大多汙染嚴重,水源上遊是工業區,水裡含有大量化學物質,顏色一會兒變藍,一會兒變黑。

真正的自來水管,全城寨只有8條,被城寨內勢力強大的黑幫控制。普通居民用水,需要向黑幫交錢買水。

否則,就要從位於城寨邊緣的公共水塔裡,把水運到城內12層上的家中。

除了用水外,用電也成問題。城寨白天都是不見陽光的一線天,正午當空也要點電燈。但港英政府對此地不供電,唯一的電力來源就是偷接路燈電纜,電力供給嚴重不足,火災安全隱患嚴重,停電是家常便飯。直到1977年發生大火後,政府才開始重視城寨的用電問題,並為寨城安裝了普通供電線路。

---分割線--

看到這裡,大家也許都非常好奇,在當時繁華如天堂的香港,竟然也有如此「人間煉獄」的存在!那麼,它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

根據歷史記載,九龍寨城的原址是清朝末期軍隊駐址。1842年,清廷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戰敗之後,將香港島割讓英國。1847年,清朝政府修建九龍寨城,搭設軍事基地和炮臺,與對岸的維多利亞城遙望對峙,並在九龍寨附近,用笨重的花崗巖建起了一道長城。

1865 年的九龍寨城

1898年,中英籤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自此以後,九龍半島和新界地區也成了英國的殖民地。但在清朝官員據理力爭之下,九龍寨城仍歸清朝駐軍管轄,成為清政府在英國殖民地中的一塊飛地,也相當於清政府的領事館。

維多利亞女王與清政府於 1898 年籤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九龍寨城中央保留的清政府衙門

1899 年,英方用武力佔領了九龍寨城,驅趕了當地的中國官員和居民。九龍寨城日漸荒廢,無人居住。

香港歷史檔案館  1908 年的九龍寨城

1900 年之後,淪為廢墟的九龍炮臺,成為一處帶有滿清痕跡的觀光景點。

1939 年,遊客在九龍炮臺上拍照

此後的幾十年內,世界局勢動蕩不安,九龍寨城的所屬權和法律地位也變得越來越複雜。

1915 年的香港地圖,右上方紅圈為九龍寨城

二戰結束後,大批華南地區難民湧入香港,由於之前條約的存在,香港政府無權進入九龍寨城,這裡自然而然成了他們最理想的棲息之地。隨著寨城的居民人數逐漸增多,城內出現了華人為主的黑社會組織——三合會。

電影《O 記三合會檔案》

牆壁上塗寫的黑社會標語

諸多劫匪在光天化日下公然搶劫,只要轉身逃回寨城內,警察便無力追擊,乃至於澳門、臺灣、東南亞一帶的通緝犯,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都會遠道趕往香港九龍寨城尋求庇護。50 年代,寨城已然形成一個被嚴重孤立、搖搖欲墜的龐然大物。1952 年,這座城裡已經有了 154 個毒品聚集地,11 個色情場所,7 個賭場和 13 個狗肉店。

60 年代的九龍寨城

但奇妙的是,寨城內部涇渭分明,自成一套法則,黑幫住在城東,普通居民住城西,彼此互不幹擾。

1963 年,城西的居民還自發成立了一個「自治政府」——九龍寨城街坊福利事業促進會。發展到後來,這個自治組織還有了自己獨立的通訊報刊。

1974 年,香港政府派出 3000 多名警察欲趕走居民,剷除城中的黑社會,但後來卻遭遇了巨大反彈,寨城不僅沒有被毀掉,反而出現了大量私自建造的房屋。

自此,九龍寨城開始更快瘋長,無數的鋼筋混凝土互相搭接,像是一個瘋狂的腫瘤、洪荒的源泉。1987 年,這個不到天安門廣場 1/20 的地方,已經有大概 3.3萬人居住,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裡 125.5萬人,堪稱世界之最。

任何建築師都不會對這個奇觀微型城市無動於衷,這片 0.026 平方公裡的土地上,自發地形成了無比複雜但清晰的路網,無數粗暴但有效的交通,十分魔幻。

根據居民的描述:寨城建築在盆地上,由美東邨高地走入去,已是大廈 3 樓位置。城內建築沒有經規劃設計,有樓高 10 層、有些樓高 8 層,部分更懷疑非法建有電梯。走上天台,有些大廈更設有通道連接,但通往前方的可能又是堀頭路……

如此複雜的構造,沒垮就已經是奇蹟了。

---分割線--

讓人沒想到,九龍寨城的過去也是這麼的不堪回首。然而,在內部居民眼裡,寨城也並不只是「黃賭毒」,在如此擠迫的環境下,許多人還是過著老實的營生:牙醫、雜貨店、食品加工廠、五金廠、織布廠的生意蓬勃。

在黑幫橫行的年代,這些地下工廠養活了不少貧民家庭。

雜貨店

中藥鋪

工匠室

美髮店

鑄造間

密密麻麻的 120 多家牙醫診所也是寨城一大特色,從大陸出來沒有正式執照的醫生,可以在這裡掛牌,香港雖然在法律上不予承認,但在社會上牙科及醫療服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 這朦朧的隙縫中也容許這類診所的存在。

攝影師Greg girard曾在1986至1992年踏進城寨不下百次,他是這樣描述這裡:

它雖然是一個被政府遺忘的地方,但同時也是一個親密的社區,居民沒有我們幻想的自卑,反而有股傲慢之氣.寨子裡大多數的居民生活的很自在,一個藥劑師傅甚至講這裡的生活描述成無政府的和諧社會.

香港人也認為,九龍寨城和別的貧民窟不太一樣,雖然貧窮,但有希望,能成為社會底層的「創業天堂」,沒有一個貧民窟能像九龍寨城一樣注重教育,裡面的父母們會舍盡一切將孩子送出城外上學,希望他們有一天能從黑暗的底端爬出去。

1980 年代開始,香港政府開始籌劃在香港回歸之前拆除九龍寨城。1994 年 4 月,九龍寨城被清拆,原址改建為九龍寨城公園,劃入了英屬香港九龍城區。

當時拆除九龍城寨時用的不是炸藥,而是落錘破碎機。因為寨城中的建築相互依靠支撐,一旦側面被拆,其餘部分都會垮塌。

曾經碩大無比的九龍寨城,如今已經成為一處現代化的市民公園。

有人惋嘆說它是垂直城市的最初形態,不識貨的港英政府卻將其夷平為一個超平面的乏味公園。持此說者將整個城寨視作擁有混合功能的單一建築群,並具有自我擴張能力(儘管是非法)。相較於許多建築物乃至城市,在一段時間後難逃陷入破敗萎縮的困境,九龍城寨作為一個建築群卻自我生產出相當於城市的功能:居民生活自給自足,具有自我調整更新功能以迎合社會需要,並且不須經過專業規劃(專業規劃往往也無法做到),這是一個獨立於ZF與市場之外的相當「強壯」的社會,其運作不假外人,自成體系,富有十足的生命力。

由此看來,城寨從功能上呈現出垂直城市的理念,而這一城市設計理念恰恰符合香港人多地少的地理特徵,橫向有限,向高空擴展。香港目前的公屋計劃(為安置低收入人群而興建的廉價樓宇)事實上也是根據這一理念設計。

那曾經渾濁不堪的汙水、繁雜亂繞的電線、昏暗狹窄的街道、不見天日的樓宇、密密麻麻的招牌、巨大轟鳴聲的飛機.構成了香港電影中灰暗莫測的回憶。

對於外國人而言,九龍寨城則有另外一種詭異的魅力:東方文明的神秘,富有壓迫力的巨型建築,刺眼的霓虹燈光,煙霧和水蒸氣,近乎 100% 無政府和末日降臨般的破敗……骯髒、混亂、壓抑,這正是「賽博朋克」的核心魅力。

九龍寨城成了無科幻迷們所嚮往的反烏託邦未來世界代表,它更像是一座超乎人類現實社會的幻想之城。

這座東方魔都,可以說是西方人想像中末日的真實寫照,光鮮的大樓與陰暗的陋巷形成了巨大的視覺衝擊,令他們無比著迷,最終被高度浪漫化和未來化了,乃至成為各種虛構故事的靈感來源,以及諸多科幻、恐怖和靈異文化的原型。

當年的居民一定想不到,寨城消失多年後,它一方面象徵著人民苦難和貧窮,另一方面,它又是西方人眼中代表賽博朋克美學的未來。

香港這樣的城市,樓宇逼仄,空間狹窄,交通便利,設施完善,外來人口眾多,多種語言並行,經濟高度發達,社會層次分明。那些傳統關於城市定義:語言、文化、歷史、種族、階級、國別——在香港,它們都將被消解。

在這樣巨型城市中,富裕的人越來越集中,中產階級逐漸萎縮,底層則愈發龐大。在這種對比之下,微小的個體會產生強烈的邊緣感;在這裡生活著,即使一天不說話,也可以毫無障礙,即便是死在家中,可能也無人問津。這裡是人類發展指數最高的城市,是人均預期壽命最長的城市,也是最容易產生焦慮的城市。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香港像不像一個關於未來的預言?當人與科技、與社會,如此緊密地交織在一起的時候,當國家的概念消失、各種文化雜糅、種族不分彼此、技術高度發展的時候,整個地球會不會變成一個巨大的香港?

而九龍寨城,就是這個反烏託邦社會中大部分人的歸宿,這個曾經張牙舞爪的魔窟,既是人類悲觀的投影,也是人性頑強的光輝,它既包含了罪惡和醜陋,也保留了光明與偉大,在風雨飄搖的晦暗未來,留給我們最後一席喘息之地。

參考及引用文獻:

1、維基百科:九龍城寨

2、南方都市報:《九龍城寨 一個「歷史失憶症」患者》

3、黃碩雄:《憶九龍寨城》

4、喬宗淮:《香港九龍城寨拆遷回顧》

5、《神秘九龍寨城 西方眼中的末日版未來》

6、《九龍城寨清拆特別委員會工作報告》

7、《後殖民城市的記憶:香港、上海與臺》

8、80建築和微在Wezeit/Wezeit-daily

更多有關建築的奇聞趣事,還可以關注我的主頁下的其它回答,歡迎您的到來^_^!

相關焦點

  • 100%復刻最傳奇貧民窟:香港九龍城寨
    在西方國家和日本,九龍城寨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神話化。因為它與世界其它地區的貧民窟不同,九龍城寨位於經濟高度發達的香港。日本投降後,露宿者開始在九龍城寨聚居,並於1948年成功抵抗英國政府進入整頓。由於香港警察、殖民地政府無權進入,中國的政權又拒絕管理,九龍城寨頓成罪惡溫床、貧民區,更有以「三不管」(即中國不管,英國不管,香港不管)來形容當地的管轄權問題。自此,九龍城寨在無政府的情況下人口驟增,成為了殺人犯,強姦犯,毒販等各色逃犯的聚集地;亦成為了各色地下工廠的所在。
  • 九龍城寨:香港的貧民窟是這個樣子
    小編最近被一部遊戲洗腦,那就是由胖布丁出品的遊戲:《南瓜先生2:九龍城寨》。這款遊戲的背景設定在香港的九龍城寨,是一款非常不錯的解謎遊戲。「要命的話,這輩子不要踏入九龍城寨一步「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的香港,九龍城寨是罪惡的代名詞。這裡的獨特環境,更是成了許多犯罪電影的靈感所在。1993年,九龍城寨被拆除。而之前生活在這裡的人和故事,便也宛如人間蒸發了一般。人們現在對九龍城寨的印象都是來自於被拆之前GREG 的攝影作品《罪惡之城》。
  • 在香港九龍城寨,大清一直「活」到了1993年
    香港的九龍城寨,被英國以及民國時代遺忘的地方,「大清」就像隨風飄落的蒲公英,在九龍城寨落地生根,與當時的英屬地香港「毗鄰而居」。 同在香港一牆之隔,「大清」在城寨的四角天地之間殘喘著,不僅僅是那一隊大清的官兵,還有飽受欺凌後的認命順從,只要能活命,至於怎麼活、是不是像個人,很多人都不會去想,反正在哪裡他們的命都不值錢。 城寨不過是大清死而不僵的怨念,清朝破敗的社會形態也只不過是換了個地方重新開始。在城寨裡,居民和黑幫一個在城西,一個在城東,在位置上涇渭分明,這算是城寨唯一的規劃了。
  • 香港九龍城寨老照片:被稱為「人間魔窟」,大白天警察也不敢進入
    【夜幕下的九龍城寨】香港九龍城寨,又稱九龍寨城,它位於九龍東北部,啟德機場附近,如今早已拆除。曾幾何時,這裡是香港最邪惡的地方,屬於「三不管」地帶,是黃賭毒的天堂。【惡劣的住宿環境】毫無疑問,九龍城寨曾是全香港最骯髒、最醜陋、最混亂的黑暗地帶,是香港的一顆大毒瘤,甚至有人稱這裡是「人間魔窟」。由於是犯罪者躲避的天堂地帶,亞洲很多大毒梟躲藏這裡,結果大白天裡連警察也不敢輕易進入。【黝黑的走道】1899年,英軍將九龍城寨裡的清軍和官員趕走,結果九龍城寨一度成為空城。
  • 《香港——九龍城寨》
    一直想到九龍城寨公園——九龍城寨遺址上所建——去看看。今日終於成行。九龍城寨,這個曾經的香港傳奇,不幸在1993年被廢棄推倒。
  • 1980年代的香港九龍城寨,一個連警察都不敢進的禁區,究竟多亂?
    香港九龍城寨,作為一處已經被拆除的圍城,如今以「三不管」地帶這個稱號而被廣為人知,這裡曾經是被認為是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地方,違建的高樓林立,住在這裡的人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這座已消失的神秘城寨,是不折不扣的「罪惡地獄」,卻也是香港人的集體記憶
  • 香港九龍城寨:犯罪者的天堂,寨內居民自治
    這地方內地人可能不清楚,但是香港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就是香港的九龍城寨。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說起九龍城寨,幾乎就是香港罪惡的代名詞。在很多外人的眼裡,九龍城寨就是一座魔窟,充斥了暴力、犯罪,但是對於生活在九龍城寨的人們而言,他們只是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的活著。  魔窟的歷史九龍城寨位於香港九龍城的東北部地區。
  • 歲月留痕——九龍城寨的香港記憶
    九龍城寨:一代香港人心中的集體回憶。九龍城寨,是香港殖民地時代位於今九龍城區的一座圍城,於1993年被拆除。九龍城寨只6英畝大,約2.7公頃,曾是一塊被英國割佔而仍是中國行使領土主權的地方,身份非常特別。
  • 再現人間魔窟「九龍城寨」:真正的罪惡之城,警察不敢進入
    九龍城寨這個名字,或許一些愛看香港老電影的人都是並不陌生,傳言中這座城市是滋生罪惡的溫床,素有「人間魔窟」的惡名,甚至於當時的警察都不敢孤身前往九龍城寨這片不法之地。
  • 人間魔窟九龍城寨,歷史上的三不管地帶
    市井化、江湖化是老港片重要的特點,而很多故事情節的創作靈感都來自於當年香港一個特殊的「城中城」,它雖然在中國內地鮮為人知,但卻是國際上江湖社會的一個傳奇。它就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消失的九龍城寨。很多人看老港片時,經常會看到碩大的客機從居民區上呼嘯而過的場景。經過的地方正是九龍城寨,它位於香港九龍半島的東北部,毗鄰啟德機場。
  • 香港的「九龍城寨」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不語卻知心34,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香港的「九龍城寨」。英國人於1841年佔據香港的時候,中國人早就在港口的另一邊建造了一個帶圍牆的要塞。這個要塞是作為帝國哨所建造的,以便監督宋朝(9601297)的食鹽貿易,據說它也是南宋皇帝在1277年躲避金人入侵的臨時所。
  • 每當香港變幻時||消失的九龍城寨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內地的大量難民從華南地區湧入了香港並且最終居住在了九龍城寨,港英政府最終放棄了管理。不過有趣的是:前往九龍城寨的人本身就是為了躲避當時動蕩的時局,但當港英政府試圖拆遷九龍城寨的時候,這些前來避難的人又求救於中國政府。更有趣的是:北京的態度。
  • 九龍城寨
    討論5 上傳視頻 九龍寨城(或稱九龍砦城,俗稱九龍城寨),是香港殖民地時代位於今九龍城區的一座圍城,屬於香港歷史城區,於1993年被拆除。界限街東街口通往啟德機場,啟德機場北面就是著名的中港英三不管的九龍城寨。九龍城寨公園原是香港政府、英國與大陸之間的三不管地帶,因協當年籤訂割讓條約時,聲明這一塊位於香港境內的土地仍屬於中國,但大陸政府也不想深入此地來打擾、或是被當成挑釁的行為,漸漸的就成為無政府的賊窩。許多在香港犯了法的人就逃到這裡,然後落地生根,又因這裡無法可管,自然販毒、走私、殺人、搶劫的亂事不斷。
  • 香港神秘的三不管地帶—九龍城寨
    你可能無法想像在繁華的香港居然存在過一個如此黑暗骯髒的地方,現如今賽博朋克文化已經成為遊戲以及影視作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些作品大多都參考了香港的著名城區——九龍城寨。九龍城寨是原清政府駐紮在香港九龍的一處哨所,1842年南京條約籤訂後
  • 黑暗之城|消逝的九龍城寨
    沒有規管、沒有法律,在英國、中國、香港政府完全忽視的「三不管」狀態下,九龍城寨以自己的規律存活了近五十年,在全盛時期更是三萬五千位居民的安身之所,那是一段令人難以置信的歷史。當時香港有這麼一句話:不管你犯了多大的罪,只要進了九龍城寨,就沒有警察敢抓你。九龍城寨就在啟德機場旁邊,日本佔領香港時期,曾拆毀了全部城牆,來擴建香港啟德機場。每天都看到飛機從頭頂上飛過,也就有了九龍寨城居民站在樓頂拿根竹竿就能把飛機打下來的說法。這座城因為這樣的傳奇色彩,也成為了香港電影尤其是黑幫片的最愛。
  • 昔日香港最大的貧民窟——九龍城寨(圖)
    昔日的香港最大貧民窟——九龍城寨,面積只有大約2.5萬平方米,居民人數一度達到3.3萬,是地球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九龍城寨所在地最初是中國的一個軍事堡壘,1898年新界租給英國後變成一座圍城。
  • 香港 |九龍城寨 VS 九龍寨城公園
    九龍城寨,是了解香港歷史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標。
  • 黑暗之城 | 消逝的九龍城寨
    沒有規管、沒有法律,在英國、中國、香港政府完全忽視的「三不管」狀態下,九龍城寨以自己的規律存活了近五十年,在全盛時期更是三萬五千位居民的安身之所,那是一段令人難以置信的歷史
  • 人間魔窟「九龍城寨」:曾為「三不管」地帶,真正的罪惡之城
    就比如被稱為人間魔窟的「九龍城寨」,被人們認為是「邪惡聚集地」,連警察都不敢進入,可見這個地方是多麼怖懼。城寨歷史,逐步淪落香港九龍城寨,位於香港九龍的東北部,靠近啟德機場,雖然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了,但當時的混亂,仍舊能讓途經這個地方的人脊背發涼。
  • 【香港隨手拍】九龍城寨公園——清風流水,抹不去九龍城寨的崢嶸歲月
    昨天傍晚我前往九龍城寨公園進行了散步式的遊覽,今天的主推就是關於這個公園的。正巧昨天下午下發了2019.1的獎學金,也再跟大家說說這個事情。香港的研究型碩士(mphil)和博士(PhD)執行的是同一獎學金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