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野生蜜蜂沒有盜蜂,家養蜜蜂卻盜蜂嚴重?教你科學防盜

2021-01-09 蜂部落

說起養蜂,相信很多朋友都擔心自己的蜂群出現盜蜂,因為盜蜂不但會造成蜜蜂死亡,還會導致蜜蜂相互搬運蜂蜜,最後蜂蜜產量不斷減少,蜜蜂在蜂場裡面把蜂蜜搬來搬去累得死去活來,可以說對蜂群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輕微的引發蜜蜂廝殺,嚴重的則導致被盜蜂群逃跑或者直接被餓死。

一說盜蜂我們很多朋友就會想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野生蜜蜂的問題,因為我國的蜜蜂,除了有進口的義大利蜂之外,還有我國本土的中蜂,而野生的蜜蜂,我們是看不到盜蜂現象的,或者說就算有,通常也不會像家養的蜜蜂那麼明顯,造成嚴重後果,野生的蜜蜂,可謂是防守有道,並不會像我們家養的蜜蜂一樣出現正常的盜蜂和嚴重的和平盜等現象。

蜂群一旦出現盜蜂,解決起來非常棘手,尤其是出現和平盜的現象,很多養蜂老手也無法解決,最後導致蜂群大量損失,直接影響養蜂人的收益,還增加了大量的工作。

盜蜂的出現,其實並不分中蜂還是意蜂,中蜂由於野生習性過強,其盜性相對來說比意蜂還要強一點,但是由於意蜂的工蜂個頭和中蜂的雄蜂個頭相似,振翅頻率相似,導致中蜂的工蜂容易把意蜂的工蜂當成中蜂的雄蜂,一旦意蜂盜取中蜂,後果通常非常嚴重,因為意蜂的工蜂進入中蜂蜂群以後,非常喜歡殺死中蜂的蜂王,導致中蜂蜂群失王,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後果通常會很嚴重。

對於我國的本土中蜂來說,雖然說近年來隨著養蜂技術的不斷成熟,人工養殖中蜂的規模在不斷上升,但是中蜂人工馴化的時間還是太短,基本上還可以算作是野生的蜜蜂,而野生的中蜂,其實我們很多農村的朋友都見過,一般生長在枯樹中、石洞中、泥洞中,但是見過野生中蜂的朋友都知道,我們幾乎沒有看到過野生中蜂遭受盜蜂的現象,如果不是人工養殖了中蜂,或許很多朋友都不知道盜蜂是啥意思。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野生的中蜂不會出現盜蜂,家養的蜜蜂卻盜蜂嚴重呢?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我們又該如何來科學的避免這些情況的出現?今天蜂部落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這一問題。

什麼是盜蜂?

其實盜蜂中的一個字我們很多朋友都可以猜到盜蜂的意思了,蜜蜂是高度的社會化群居生活,在一個蜂群中蜜蜂進行了明確的分工,擁有不同的職責,可以說蜜蜂的世界,像極了我們人類的世界,同樣有管理層、有「監督」部門、有「醫生」、有「老百姓」等等,所以這裡的盜,其實就是我們人類理解的盜,通俗的說就是小偷,蜜蜂的世界中也有小偷這種成分存在。

雖然這是一種在人類看來不恥的行為,但是裡面隱藏著蜜蜂對種族的熱愛,蜂部落小編曾經寫過關於蜜蜂盜取的真實情景,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過程,因為所有開始盜取的蜜蜂,實際上已經臨近死亡,這些蜜蜂不但盜取,還專門做最危險的工作,說白了就是把最後的生命給蜂群,所以感性的人在看蜜蜂的世界的時候,如果真正的理解盜蜂,或許那些偷盜的盜蜂,未必就是討厭的假貨,而是種族發展的英雄。

對於蜜蜂來說,蜜蜂一般是以蜂群為單位存在的,蜂群與蜂群之間除了雄蜂之外通常並不會有什麼往來,但是如果外界缺蜜或者養蜂人管理不當的情況下,一些強壯的蜂群就會到弱小的蜂群中偷取這些弱小蜂群的蜂蜜,最後導致這些弱小的蜂群飢餓死亡或者逃跑,這就是我們在蜜蜂養殖業中常說的盜蜂現象。

野生中蜂與家養中蜂的異同之處

如果我們想要搞清楚野生的中蜂和家養的中蜂為什麼出現盜蜂的情況不一樣,其實只要我們搞清楚野生的中蜂的生活過程和家養的中蜂的生活過程發生了哪些變化就可以找到家養的中蜂盜蜂嚴重的原因。

理由很簡單,因為不管是野生的中蜂還是家養的中蜂,其實都是一種蜜蜂,唯一的變化就是他們生活的地方變了,而且受到幹擾的程度不一樣,我們對比一下就知道。

第一:相同之處

①採集習性:蜜蜂都是以蜜源植物作為生存的基本食物的,不管是野生的中蜂還是家養的中蜂,他們都需要採蜜,只要是在同一個地方,他們採集的花蜜就是相同的,這種習性並不會因為家養或者野生發生變化,也就是說,蜜蜂不管是家養的還是野生的,他們採蜜的習性都是一樣的。

蜜蜂的採集可以說是在蜂箱外部進行的,這裡我們可以單獨的說成是蜜蜂的箱外習性,這個習性並沒有發生變化。

②生存方式相同:蜜蜂是一種古老的物種,光是形成今天我們看到的蜜蜂的社會化群居形態就已經幾千萬年。就蜜蜂的生存方式來說,短時間哪怕我們經過了人工馴化,其實蜜蜂的生存方式也很難改變,所以不管是野生的中蜂還是家養的中蜂,他們的生活習性都是一樣的。

既然採集習性沒有發生變化,那麼蜂群內部無非就是繁殖和建造防禦等習性,這些習性我們可以算成是蜜蜂的內部生存方式,這個習性也沒有發生變化,綜合蜜蜂的外部採集習性我們得出的結論是,蜜蜂的箱外活動方式沒有發生變化,箱內的活動方式也沒有發生變化。

第二:不同之處

對於人工養殖的蜜蜂,既然已經經過了人工養殖,與野外的相比就會出現巨大的差異,而我們所謂的盜蜂,其實就是因為這些差異導致的,其餘野生蜜蜂的不同點大致就是下面幾個。

①蜂群與蜂群間的距離不同:對於野生的蜜蜂來說,由於是野生的,通常一個蜂群與一個蜂群之間相隔較遠,但是家養的蜜蜂,一般科學的養殖允許中蜂蜂箱與蜂箱之間的距離為一米以上,如果養蜂人經驗不足,可能一米都不到,也就是說,家養的蜜蜂可能蜂群與蜂群之間的距離要比野生的近很多。

②蜂群中儲蜜多少不同:由於人工養殖的蜜蜂要經常取蜜,導致家養的蜜蜂,可能蜂群中長期儲蜜都沒有野生的那麼多。

③獲得蜜源的渠道不同:對於野生的蜜蜂來說,他們獲得蜜源的方式可能只有通過野外採集獲得,但是家養的蜜蜂,養蜂人取蜜後可能會對蜜蜂進行餵養。

④:群勢不同:整體來說,野生的蜜蜂由於不受人的幹擾,通常蜂群都是有計劃的進行繁殖和採蜜,在一個區域內已經養成了一個穩定的生活方式,導致這樣的蜂群通常能夠維持在一個中上等或者強群的群勢,這樣的群勢是非常利於蜜蜂生活的,但是家養的蜜蜂會隨著養蜂人的經驗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群勢。

⑤蜂群中的味道不同:對於蜜蜂來說,實際上蜜蜂都有預防盜蜂的習性,據相關研究顯示,蜜蜂在採蜜的時候會在蜂群中採集不同的花蜜來讓本群的蜜蜂與其他蜂群的蜜蜂區分開來,達到本群蜜蜂可以防禦其他蜂群的蜜蜂盜取蜂蜜的目的,但是人工養殖的蜜蜂,這種平衡很容易就會被打破。

家養蜜蜂盜蜂嚴重的真正原因

對於意蜂盜取中蜂來說,上面我們已經提到了為什麼意蜂盜取中蜂很容易成功,主要就在於意蜂的個體大小上的優勢迷惑了中蜂,實際上不管是中蜂還是意蜂,其盜取的時候習性都是一樣的,引發中蜂和意蜂盜取的原因也是相同的,大致都是下面幾個原因造成。

第一:蜂群飢餓

與野生的中蜂相比,家養的蜜蜂如果沒有科學取蜜,非常容易造成蜂群飢餓,在蜜蜂飢餓的情況下,自然會想方設法獲得蜂蜜,自然就不排除從其他蜂群中盜取蜂蜜了。

野生的蜜蜂由於已經在一個地方生存了很長時間,對當地的氣候條件已經適應,知道什麼時候天氣壞,什麼時候天氣好,於是有計劃的存儲蜂蜜和繁殖,哪怕外界缺蜜也不會導致飢餓。

第二:家養聞到其他蜂群蜂蜜味道的概率大於野生蜜蜂

正如上面所說,野生的蜜蜂並不會像家養的蜜蜂那樣密集的在一起,野生動物大多都有領地意識,野生的蜜蜂距離會遠遠大於家養蜜蜂的距離,而蜂蜜的味道在空氣中傳播也是受到距離限制的,如果距離過遠,則味道變淡,發生盜取的概率自然減小。

第三:家養蜜蜂蜂群中的味道高於野生蜜蜂

對於野生蜜蜂來說,我們都知道,蜜蜂採蜜後就回巢了,蜂蜜的範圍僅限於蜂群中蜜蜂的巢脾上,但是家養的蜜蜂不一樣,由於家養的蜜蜂要經過飼喂,導致蜂群中除了巢脾上還有其他地方有味道存在,這些味道未必就是花蜜的味道,比如我們採用糖漿餵養蜜蜂,還使用了溫水,可能這個味道的傳輸就比花蜜要快,如果我們在取蜜的時候,餵養蜜蜂的時候,有蜂蜜或者糖漿灑落在蜂箱外面,則其他蜂群聞到飼餵蜂群中蜂蜜味道的可能就增大了。

第四:家養蜜蜂的防禦能力低於野生蜜蜂的防禦能力

在上面蜂部落小編已經說到了蜜蜂的習性是長時間進化的結果,這裡又說家養的蜜蜂防禦能力低於野生的蜜蜂,是不是很矛盾呢?其實並不矛盾。

原因是家養的蜜蜂由於有的養蜂人沒有經驗,貪多,導致蜜蜂蜂群數量看起來很多,但是實際上都是弱小蜂群,但是野生的蜜蜂,由於不受人的幹擾,蜂群總是保持在一個較大的群勢上,導致整個蜂群的結構是完整的,也就是說,不管是守衛能力還是攻擊能力,野生蜜蜂都保持了,但是家養的蜜蜂可能由於蜜蜂數量過少,就算保持了這種結構,其防禦能力也比較差。

從蜜蜂的習性上來預防盜蜂

關於防治盜蜂的方法,網絡上數不勝數,但是如果真的出現了嚴重的盜蜂,就算我們治住了,可能我們增加了大量的工作,蜜蜂也受到了嚴重的損失,所以蜂部落小編並不建議在盜蜂發生以後再去治盜,而是直接不讓蜂群發生盜蜂,那麼我們就應該充分的了解蜜蜂習性,通過上面我們對盜蜂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我們就不難找到預防盜蜂發生的方法,大致可以分為下面幾步。

第一:養殖強群

盜蜂發生的過程是嘗試性的開始的,開始的時候盜蜂只有幾隻,如果這幾隻盜蜂被守衛蜂打敗,則盜蜂結束。在養殖強群的情況下,守衛蜂數量充足,我們有可能會看到蜜蜂打架,但是卻看不到盜蜂。

第二:飼餵講究策略

養殖蜜蜂收穫蜂蜜,其實說白了就是從蜜蜂的口中搶蜂蜜吃,所以飼餵是必須的,但是也要有策略。與野生蜜蜂相比,我們可以在防禦能力較弱的蜂群中打造野生的蜂群結構,方法就是不飼餵弱小蜂群,然後把強群中餵養出來的封蓋蜜提到弱群中給弱群的蜜蜂吃,切記飼餵蜜蜂的糖漿或者蜂蜜絕對不能灑在蜂箱外面或者地上,這樣自然就解決了弱群中有味道的問題。、

第三:取蜜要科學

很多朋友並沒有飼餵蜜蜂的經驗,但是取蜜的經驗倒是充足,而且還挺心狠,把蜂蜜全部取光,在外面沒有蜜源植物的情況下,其實就相當於我們人類的大饑荒,在這種情況下,不是蜜蜂會盜取,或許高等動物盜取起來比蜜蜂還低級。

以上就是蜂部落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關於野生蜜蜂沒有盜蜂而家養的蜜蜂盜蜂嚴重的相關問題,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我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蜜蜂前一晚上餵糖漿,第二天就出現盜蜂是怎麼回事?
    導讀:蜜蜂養殖中,在缺蜜期的時候通過餵養糖漿來輔助蜜蜂度過缺蜜期已經是在養蜂過程中常用的手段,但是有的朋友對於蜜蜂餵養糖漿的方法並沒有完全領會,導致雖然按照要求進行了餵養,但是在第二天的時候仍然出現了盜蜂現象。
  • 為什麼盜蜂的屁股又黑又尖?老蜂農告訴你原因
    養過蜜蜂的朋友都知道,盜蜂是在蜜蜂養殖中缺蜜期蜂箱中沒有蜂蜜時經常出現的一種現象,如果養蜂人不加以制止,很容易造成全場互盜,最後給我們的養蜂事業造成災難。相信很多朋友都看到過這樣的說法,那就是觀看蜂群中出來的蜜蜂,肚子大屁股又黑又尖的蜜蜂,說明就是盜蜂。那麼這句話的依據是什麼呢?
  • 為什麼蜜蜂飼餵糖漿必須要在晚上進行?
    作為這個問題必須是先明白,為什麼要給蜜蜂餵糖漿,才是真正揭開為什麼要在晚上進行喂,不能夠在白天蜜蜂活動的時候,不能夠餵的原因是什麼。作為大自然中的百花排放出來的花蜜,一般的情況下都是白天才能夠排放出來,供蜜蜂去進行採集。這就自然訓練成了蜜蜂的本性白天的興奮出去尋找花蜜的蜜源。
  • 蜜蜂為什麼會變黑?原因有兩個,其中一種說明蜂群遇到了大麻煩
    我的蜜蜂為什麼顏色越來越黑了?最近有位朋友跟聽蜂之語反饋了一個這樣的現象。關於蜜蜂越來越黑的這問題,聽蜂之語認為我們在分析的時候要和蜜蜂發黑區分開來。蜜蜂發黑是受到很多自然因素和疾病的影響,其中包括雄蜂發黑,高溫缺蜜對顏色也有影響,蜂群疾病導致的黑蜂病也是其中之一,等等。但這些情況下,蜜蜂發黑並不具有明顯的「越來越黑」的這個過程。所以文章開頭這位朋友問到的越來越黑的這個問題是另有原因的,主要的誘因大致分為兩個,其中一種說明蜂群遇到了大麻煩。
  • 慘遭洋蜜蜂謀殺 中國本土蜜蜂越來越少(組圖)
    但人們有所不知的是,市場上出售的蜂蜜大多數產自西方蜜蜂。自中國引進西方蜜蜂一百多年來,我國本土蜜蜂中華蜜蜂(以下簡稱中蜂)受到嚴重危害,其分布區域縮小75%以上,種群數量減少80%以上。專家認為,這一現象引發了一系列生態問題。
  • 新田園怎麼飛來這麼多蜜蜂?原來是有人在養蜜蜂
    蜜蜂之間為什麼會「打架」?陳先生說,到了秋冬季節,花少了,導致蜜蜂採蜜不足,才會發生「打架」現象。他還說,這三隻蜂箱內,每個蜂箱大概有幾千隻蜜蜂。  養蜂需持《養蜂證》  場地要與居民區保持適當距離  記者就此事找到了小區物業——萬邦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 號稱養蜂業上的先進技術,野生中蜂卻實力打臉,蜜蜂智慧不簡單
    這句話可是負責任的說的,如果我們去了解中蜂和意蜂的起源,我們會發現,其實野生的意蜂,和咱今天的中蜂,真的沒有什麼區別,甚至有研究認為,中蜂和意蜂可能來自同一個蜂種。,對於已經完全家養的意蜂來說,我們已經很難證實。
  • 人類把蜜蜂巢的蜜取出來,蜜蜂怎麼辦?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導讀:關於人類把蜜蜂巢的蜂蜜取出來,蜜蜂怎麼辦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個問題可以分為野生蜜蜂的蜂蜜和家養蜜蜂的蜂蜜兩種情況,其實只要我們了解蜜蜂,取走蜜蜂蜂巢中的蜂蜜,在科學取蜜的情況下,並不會對蜜蜂產生影響,蜜蜂是會繼續生活的,下面我們就從上面提到的家養蜜蜂和野生蜜蜂兩種情況來看我們把蜂巢中的蜂蜜取走後蜜蜂是如何生存的
  • 繁衍生息7000萬年 中華蜜蜂瀕臨滅絕
    蜂學專業科班出身的90後川妹子尹平,就在這裡保護中華蜜蜂(以下簡稱中蜂),「中國是世界上較早馴化蜜蜂的國家之一,在現代中蜂卻走到了瀕臨滅絕的邊緣。」「平時大家看到的蜜蜂,大多是義大利蜜蜂。」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說。蜜蜂世界裡的物種戰爭也發生在成都平原。「田間地頭,那些飛入我們視線的蜜蜂,幾乎不可能是土生土長的野生中蜂。」
  • 西「蜂」東漸 本土蜜蜂瀕危傷及生態鏈
    自1896年義大利蜂(下稱「意蜂」)、喀尼阿蘭蜂等西方蜜蜂優良品種引進中國、大量繁育以來,中華蜜蜂受到了嚴重威脅。據統計,目前我國飼養的蜜蜂70%為意蜂,30%為中蜂。平原地區(農區)以飼養西方蜜蜂為主,山區(林區)則以飼養中蜂為主。
  • 蜜蜂養殖,兩個蜂場多遠合適?養蜂師傅這樣回答
    關於兩個蜂場間隔多遠最適合的問題,蜂部落認為應該根據我們養殖的蜜蜂種類,間隔的目的,蜜源情況、地形情況來綜合判斷,因為我們每個目的的實現都是受到這些自然因素或者蜜蜂因素的影響的,並不能用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分別來看一下。
  • 中蜂秋季怎樣科學管理?
    秋季是一年養蜂的重中之重,是蜜蜂秋繁的關鍵,也是越冬蜂的準備期,下面我將20多年秋季養蜂經驗分享給大家。 如果發現蜂箱巢門外有清巢蜂叼出零星囊狀幼蟲,千萬不要慌張,及時用藥物治療。如果發現病情嚴重,出現花子脾,立即將發病群隔離,移至距蜂場5km外的溝邊讓它自生自滅。秋季也是敵害猖獗的時期,晚上防青蛙、蟾蜍,應把蜂箱墊高。白天有胡蜂和地窩蜂來蜂巢周圍盤旋,應及時拍打。
  • 飼餵蜜蜂的白糖水,老蜂農為什麼加食用鹽,原來作用這麼大
    導讀:無論是中蜂還是意蜂,養蜂人都會在必要時期,為了蜂群的未來著想,給蜜蜂飼餵白糖水,白糖水的調製方法,通常是用白糖和純淨水一起調製而成,大部分的人都不添加其他物質,蜂蟲蟲認為,可以跟隨季節的變化,在熬製白糖水的過程中,適當加一點食用鹽,雖然是小操作,但能起大作用
  • 如何尋找野生蜜蜂窩?
    野生蜂一般居住在山區、丘陵的樹洞、巖洞、巖穴、土洞、土穴中,尋找時間最好選在旱季,要根據本地蜜粉源、氣候決定尋找時間,在蜜粉源多時蜜蜂進出巢多,好找線索。偵察野生蜂的方法有如下幾種:野生蜜蜂的棲息場所野生蜂為了生存,造窩都會選則在有豐富的蜜源植物種類,流蜜延續性較強的區域。
  • 如何尋找野生蜜蜂窩
    野生蜂-般居住在山區、丘陵的樹洞、巖洞、巖穴、土洞、土穴中,尋找時間最好選在旱季,要根據本地蜜粉源、氣候決定尋找時間,在蜜粉源多時蜜蜂進出巢多
  • 對蜜蜂是好還是壞?
    蜂箱裡出現潮溼流水現象,對於剛開始養殖蜜蜂的朋友來說,可能會感覺有點奇怪,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現象,潮溼有水的蜂箱對蜜蜂來說不但沒有什麼影響,反而有利於蜜蜂發展。哪這種情況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是什麼原因引起蜂箱潮溼流水?蜂箱潮溼有水對蜜蜂發展是利大還是弊大?
  • 世界上有多少種蜜蜂?這裡能告訴你答案
    4、高加索蜂:世界四大名蜂之一,原產於高加索、外高加索等地的高山谷地,現主要分布於格魯吉亞、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等地山區。原產地氣候條件特點是冬季不太寒冷,夏季較熱,無霜期較長,形成高加索蜂較耐寒、採集力強、秋衰嚴重的特性。高加索蜂個體大小、體形和絨毛與卡尼鄂拉蜂相似,產蜜能力和採膠習性並不突出,但利用雜交後採集力會明顯提高。
  • 蜜蜂為什麼總愛出逃,這三點新手蜂農要知道
    一個蜂群內如果沒有蜂王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沒有卵蟲脾是不可以的,因為只要有了卵蟲脾,蜂王是可以再培育的。當然了,卵脾的吸引力肯定沒有蟲脾來的大。因為從某個層面來講,卵還算不上是生命。第二有蟲脾還逃走。中鋒的野生蜂種不同於別的蜂種,它們是喜歡安靜的,不喜歡有人打擾。膽子小,還容易發怒,還害怕震動害怕有光。
  • 蜜蜂飼餵白糖會爛子?中蜂爛子的5種原因,為什麼蜜蜂可以飼餵白糖
    雖然白糖代替不了蜂蜜,但是蜜蜂飼餵白糖繁殖,絕不至於引起爛子病。為什麼百事通這樣說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蜜蜂為什麼要餵白糖,白糖為什麼可以餵蜜蜂,引起蜜蜂爛子病的原因有哪些?了解完這幾個問題,基本上就明白白糖會不會引起爛子病。首先來說一下蜜蜂為什麼要餵白糖。蜜蜂飼餵白糖,一直是蜜蜂養殖中,大家都不願意正視的灰色地帶。
  • 什麼藥能引來蜜蜂?
    據《高士傳》記載,中華養蜂鼻祖姜岐,早在東漢時期就開始了野蜂家養,《博物志》中並記載了「蜜蠟塗器」誘引野生蜜蜂的方法。從古至今,捕蜂、誘蜂是許多養蜂人樂此不疲的興趣,養蜂愛好者更是為之瘋狂。近年,"誘蜂水"、「招蜂水」在養蜂界風生水起,製作配方、秘訣更是傳得沸沸揚揚。"誘蜂水"真的有那麼神奇嗎?究竟是對傳統誘蜂技術的顛覆,還是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