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貨之光」到「民族之恥」,瑞幸咖啡是怎樣淪落到造假境地?

2020-12-23 新浪財經

原標題:從「國貨之光」到「民族之恥」,瑞幸咖啡是怎樣淪落到造假境地? 來源:金十數據

1、瑞幸咖啡——「幸運值」餘額不足

這兩年的商業圈,誰人不識小藍杯——瑞幸咖啡呢?

國貨之光、民族之恥、資本主義薅羊毛機、無情的發券機器人……從2017年創立開始,瑞幸就爭議纏身,但這並不妨礙它「元氣滿滿」地跑馬圈地,創下成立18個月,就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概股歷史紀錄。

5月17日,瑞幸咖啡登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LK

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但是,這個瘋狂的神話,似乎已經走到頭了。

就在上周五(5月15日),納斯達克終於對瑞幸下手了,發出一紙通知書,決定對瑞幸實施摘牌退市。

雖然在接到通知後的30~45天內,瑞幸還可以舉行聽證會、進行逐級的上訴,這段時間仍然保持上市資格,但要力挽狂瀾幾乎是不可能了。

因為瑞幸神話泡沫的根源在於實打實的財務造假,絕非講故事就可以糊弄過去的。

事件的導火索在於今年1月31日,國際做空機構渾水針對瑞幸發布做空報告,直指瑞幸在財務和運營數據上大規模造假。不過,這份報告一度成為「啞雷」,瑞幸股價很快回歸到做空前,直至4月2日其自曝22億元造假事實。

4月2日自曝財務造假當天,瑞幸股價暴跌85%,市值蒸發約350億元

圖片來源:英為財情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放在任何資本市場,任何時間段都是一種違法違規的行為。納斯達克在通知書上列舉的瑞幸兩大「罪狀」——作假帳和未能公開披露有效信息,都言之鑿鑿。所以,瑞幸在造假實錘後,收到退市摘牌通知,並不冤枉。

問題在於,那個曾經閃電式擴張,叫板星巴克、碰瓷喜茶,讓人直呼顛覆了咖啡茶飲行業的瑞幸咖啡,為何需要走到財務造假這一步?

2、元氣滿滿的瑞幸,蒙眼狂奔的遊戲

2017年底,瑞幸在北京開出了首家門店,隨後開啟擴張「閃電戰」。

一年內瑞幸門店突破2000家,兩年門店超過4500家,超越星巴克門店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對比星巴克進入中國市場20年,平均開店數度約為每年200家,讓不少人覺得瑞幸真是後浪可畏。

其實,在很多人看來,咖啡本來就是一門慢生意,一則是在中國,消費者的咖啡飲用習慣養成需要花更多時間,二則是咖啡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和慵懶午後、慢生活情調是強相關的。

星巴克打造慢生活氛圍

圖片來源:堆糖

所以,星巴克的開店步伐並不算慢,但瑞幸從誕生起,就以唯快不破的形象,試圖顛覆很多人對咖啡行業的想像。

瑞幸想講的故事,是這樣的:

中國人咖啡消費遠低於世界平均,喝咖啡也不一定要「端著」,瑞幸一定會讓中國人對咖啡上癮,讓喝咖啡像喝可樂一樣普通;

中國商場和CBD寫字樓是有限的,瑞幸需要一路高歌猛進,並做個大方的發優惠券機器,從物理和心理距離上攻破消費者的防線;

有了自取咖啡模式、數位化科技、無人零售等創新,顛覆咖啡行業是分分鐘的事;

雖然從創立開始,瑞幸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但這只是暫時的,只有有錢繼續支持擴張,瑞幸就能度過虧損期,佔領中國咖啡消費市場藍海,前途一片光明。

這個故事,成功打動了很多投資人,瑞幸也得以融資、上市,用燒錢補貼的方式,去吸引用戶註冊和消費。

其實,這種先燒錢補貼、後佔領市場的故事並不新鮮。

但瑞幸的下場淪落到財務造假、被勒令退市,其中的原因,恐怕在於瑞幸搭建的商業模式大樓,從根基開始就不穩定。

3、商業根基不穩,謊言套娃上場

瑞幸燒錢的邏輯,在於品牌規模爆炸式增長到臨界點時,就能在市場斬獲絕對主導地位,可以贏家通吃,佔領中國咖啡市場。這其實就是網際網路的「冪律分布」邏輯。

冪律分布的基礎,在於網際網路產品的成本是不以人為邊界。比如支付寶,從一百人使用,到一萬人使用,對阿里而言,所需要的的員工和租金等管理和運營成本,並沒有明顯的上升,只需要多加些伺服器就可以了。

冪律分布

圖片來源:春水煎茶

但瑞幸所在的餐飲行業,卻是遵循「正太分布」的邏輯。簡單說,就是行業中不賺錢和很賺錢的企業都很少,大多數屬於平均狀態,一超多強、群雄逐鹿的局面才是正常狀態。例如火鍋股一哥海底撈,2019年市場佔有率也僅僅是2.2%。

正態分布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這是因為餐飲之類的服務業,是以人為價值提供主體的,隨著開店數量的增加,管理成本就會水漲船高,很容易觸及到管理的邊界,還會遇到諸如客戶體驗差等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大排長龍的海底撈,卻不敢大肆開店的原因。

簡而言之,只有在冪律分布的行業,才存在燒錢去達到臨界規模,從而在行業中大口吃肉,讓別人喝湯的藍圖。而在正太分布的行業,是很難產生壟斷巨頭的,品牌要活得長久活的更好,只能通過獨特的產品、服務、文化來建立護城河。

瑞幸雖然打著新零售的創新旗號,但仍然離不開餐飲行業的本質,員工工資、店鋪租金、物流配送等一系列成本,都會隨著門店擴張而呈幾何式上漲,而不是攤薄至近乎零。

瑞幸與外賣平臺合作,以提升配送效率

圖片來源:商悟社

所以,瑞幸咖啡可以說是兜著「正太分布」的底子,卻想要進入「冪律分布」的劇場,可以說是一開始就拿錯了劇本。

既然想要以「冪律分布」來跟投資人講故事,瑞幸最看重的,自然而然就是新增用戶,寄希望於用戶量能達到贏者通吃的臨界點。

顯然,中國用戶的增長速度,還是趕不上瑞幸開店的速度。瑞幸想要繼續這個燒錢補貼、擊鼓傳花的資本遊戲,造假就成了必然的選擇。

由此可見,財務造假並不是瑞幸某一個高管的問題,而是瑞幸為了圓商業模式的慌,在財務上說的另一個謊。

結語

在接到納斯達克退市通知書後,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連夜發布個人聲明,反思自己的個人風格可能太激進,企業跑的太快,也導致很多問題。

陸正耀態度懇切,言辭流露出痛苦和自責等個人情緒,並反覆強調絕不是以「概念做局」去欺騙投資人,堅信瑞幸的商業模式與商業邏輯是成立的。

但資本市場不相信眼淚,商業無信則不立,造假並不是一句「個人風格激進」就能翻篇的。瑞幸的泡沫,是一場套娃式的資本遊戲,只是有人終於站出來指出,「皇帝並沒有穿新衣」。

一紙退市通知書,是瑞幸神話的結束,也是另一個故事的開端。接下來,瑞幸將舉行聽證會,也需要處理投資者就造假提出的集體訴訟,可能還會面臨754億元的天價賠償。

小藍杯還會好嗎?

相關焦點

  • 網友:瑞幸咖啡是國貨之光?別逗了!
    通過美國監管機構,我們了解到,此次瑞幸被爆以會計造假,其罪名是「蓄意和實質性」,誇大了2019年,瑞幸的收入和低報淨虧損。幾天前,在美上市的瑞幸咖啡,自爆業績造假初步涉及22億人民幣。從2019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虛假交易相關的總銷售金額達22億人民幣。
  • 從「民族之光到民族之恥」,瑞幸的魔幻之旅
    從成立到納斯達克上市,破紀錄的只用了20個月;星巴克十六年的帝國版圖布局,瑞幸僅用了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然而如同「黑天鵝」的疫情一樣,瑞幸的黑天鵝也讓它順利入圍2020年十大商業事件之一。    此刻,國貨之光,民族驕傲變的黯然無色,資本之王也在此刻被資本判了死刑,吃瓜群眾更是瘋狂消費,不放棄最後一次擼羊毛的機會,並創造了有史以來瑞幸咖啡單日最高銷售記錄,從股價暴跌到銷量爆單,瑞幸最後仍上演了一波瘋狂的魔幻。當外界紛紛猜猜等待瑞幸的最終結局無外乎破產或者被收購之際。在經歷近一年的時間之後,外界恍然發現,瑞幸不但沒有死,竟然魔幻的活了下來!
  • 作為「民族之光」的瑞幸咖啡,這次可能徹底涼了!
    如果這件事情再往前追溯的話,可以追溯到今年1月份渾水在社交網站上公布的那份長達89頁的不具名報告,直指瑞幸咖啡虛增銷量財務造假。事後,渾水創始人接受採訪時這樣說道:「我認為比自爆的還要嚴重,我不信就是那一個人造的假。
  • 瑞幸咖啡,別再吹什麼「國貨之光」了!
    別吹什麼「國貨之光」了!國際著名調查機構渾水研究收到了一份來自匿名者的做空報告,這一份長達89頁的報告直指瑞幸咖啡(LK.US)正在捏造公司財務和運營數據,股價當天最大跌幅超過26%。瑞幸成立「特別委員會」,啟動內部調查,「自爆」公司存在22億元的財務造假,瑞幸股價一夜跌去75%。
  • 瑞幸咖啡真的是民族之光麼?
    儘管距離瑞幸咖啡股票暴跌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周的時間,但因造假性質惡劣,品牌影響力較高,且產品與國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輿論熱度依然居高不下。根據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系統監測,瑞信咖啡暴跌事件發生後,與之相關的網際網路輿情信息高達63461條,敏感報導信息佔比超過系統最高預警值。
  • 從暴跌到爆單?瑞幸咖啡財務造假神操作始末!網友:造假可恥,但折扣...
    「自爆」偽造22億交易瑞幸咖啡開盤暴跌時間拉回到上周四(4月2日),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公司營運長劉健和部分員工偽造業績約22億元人民幣,並成立特別委員會,調查內部業績造假問題。殊不知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在節前席捲了瑞幸咖啡門店覆蓋的角角落落。突如其來的暴跌與突如其來的爆單瑞幸咖啡造假的消息被所有各行各業人群所接收,同樣已經是4月3日周五一早的事情,筆者便是在冷靜街排隊買「加豆腐脆餅微辣榨菜多」的老李雞蛋餅時刷到N多公眾號推送的新聞。
  • 起底暴風眼中的瑞幸咖啡:「國貨之光」「納斯達克泥石流」 的暴發史
    「薅羊毛資本主義羊毛 暖社會主義人心」, 背負著 「國貨之光」「 美利堅韭菜收割機」 「納斯達克泥石流」 多項 「重任」 的瑞幸咖啡,從來不缺新聞。而這次,似乎是準備破釜沉舟了:4 月 2 日美股開盤前,瑞幸咖啡自曝 22 億元財務造假,消息直接導致股價一夜間觸發 6 次熔斷,收盤時跌幅達 75.57%,最高跌幅超過 80%。
  • 我還沒嘗過瑞幸咖啡,這家外國公司就快被你們給喝死了?
    自從這些天鋪天蓋地的瑞幸消息撲入眼帘,從頭到尾閱覽了一遍瑞幸的發家史後,才知道,原來瑞幸就是金融江湖裡的割韭菜高手,而且割的還是洋「韭菜」。然而,有意思的是,儘管瑞幸割韭菜割到把自己手都割成鮮血淋漓的境地,「瑞幸爆單」竟被推上了熱搜,還幾乎刷屏了整個朋友圈。
  • 瑞幸咖啡造假影響深遠,渾水帶來怎樣的啟示?
    來源:盤和林瑞幸咖啡的經營思路錯了嗎?瑞幸咖啡的經營思路本是不錯的。通過燒錢,燒出一個和星巴克一樣體量的瑞幸咖啡,從補貼銷售逐步轉向為量販。瑞幸咖啡的造假,漣漪遠未散去瑞幸咖啡造假的影響可能會比較深遠,華爾街對於中概股的偏見由來已久,尤其是一部分公司還沒有現金流正循環的情況下。產生了很不好的影響。有很多在美股融資的中概股,由於美股IPO是寬進嚴出,國內股市融資門檻又較高。在這個情況下,之前很多未盈利的企業到美股融資。也有很多人戲稱,這是「薅華爾街羊毛」。
  • 買杯瑞幸咖啡,怎麼就成「愛國賊」了?
    北京時間4月2日晚間,美股開盤前,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該企業虛增了22億元人民幣交易額。受此消息影響,美東時間4月2日開盤前,瑞幸咖啡股價暴跌逾80%。4月3日中午,不少網友發現瑞幸咖啡APP和小程序崩了,生意格外興隆。
  • 國貨咖啡品牌瑞幸咖啡,讓你喝到一杯更便利、更正宗的咖啡
    就國內市場來說,自主生產的咖啡品牌並不多,而近幾年一款口味正宗、購買便利的國貨品牌瑞幸咖啡走進了大家的視線。對於瑞幸咖啡來說,如何讓消費者喝到一杯更便利、更正宗的咖啡,才是其品牌急需解決的問題,所以瑞幸咖啡提出了無限場景的品牌戰略。
  • 揭秘瑞幸咖啡如何從獨角獸變異為毒角獸
    若論4月初財經圈的最大新聞,莫過於 「國貨之光」——小藍杯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Inc.)於4月2日晚間自揭家醜、自曝大瓜——自認其在2019年Q2-Q4偽造交易金額22億美元。而今,20天過去了。「小藍杯」的事情還沒完,相關事件仍在發酵。常走夜路終見鬼,而冒名斂財的事情做多了,李鬼也會遇上打虎上山的李逵。
  • 關於瑞幸咖啡財務造假,6大疑問待解
    在股價暴跌,連續登上熱搜榜單,市場劇震的表象之下,至少有6個疑問待解:瑞幸咖啡為何要財務造假?為何要自爆?為何營運長劉劍被推上前臺?事件對安永、中金將造成什麼影響?瑞幸咖啡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對中概股會帶來怎樣的影響?1、為何財務造假?
  • 今晚,瑞幸再爆大料,該來的終於來了!
    瑞幸咖啡,曾經有一段時間,被調侃為「國貨之光」、。因為它通過拉升股價,割洋韭菜,反過來補貼國內,讓國人喝上超便宜的咖啡。來,看看瑞幸咖啡頭上的光環吧:國貨之光、美利堅韭菜收割機、納斯達克泥石流、美股投資者繞不開的噩夢、西方資金養育東方消費者的國際主義精神繼承者、一個沒有感情的優惠券機器、刷鍋水屆的卡麗熙、股價魔力挺代言人、2019世界燒錢大賽的無冕之王——瑞·民族之光·幸咖啡瑞幸咖啡赴美上市的速度目前無人能敵,前後只花了一年半,估值超過40億美元
  • 瑞幸終於致歉,咖啡還能繼續喝嗎?
    4月5日上午,針對瑞幸咖啡(LK)涉嫌22億財務造假一事,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在微信朋友圈表示:"我個人非常自責。無論獨立委員會的最終調查結果怎樣,我都會承擔應有的責任……過去兩年公司跑的太快,引發很多問題,現在狠狠的摔了一跤,我作為董事長難辭其咎!
  • 瑞幸咖啡崩盤,貝萊德、美洲基金等資管巨頭踩雷
    「國貨之光」瑞幸咖啡再一次讓資本市場瞠目結舌。北京時間4月2日晚間,美股開盤前,瑞幸咖啡(LK.NASDAQ)突然發布公告自爆業績造假,股價盤前應聲暴跌80%。隨後美股開盤,瑞幸咖啡開盤暴跌78.5%,在觸發多次熔斷後,截至北京時間23:00,瑞幸咖啡的股價已經從26.2元跌至8.7元,跌幅達66.76%,盤中最低價觸及4.9元。
  • 血「幸」之夜!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盤中6次熔斷,股價暴跌70%
    4月2日晚間,瑞幸咖啡公告承認,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間存在偽造交易行為,涉及銷售額大約22億元。從全球最快IPO公司,到被爆財務造假、股價暴跌,瑞幸還能幸運多久?專家:上市前可能就已經存在造假行為「我認為瑞幸咖啡有可能在上市前就已經存在造假行為。隨著調查的進一步深入,瑞幸未來在美國面臨的法律賠償責任將會非常巨大,甚至可能導致公司在美國退市。」
  • 瑞幸咖啡不造假能活嗎?——再讀《瑞幸閃電戰》
    身邊沒有瑞幸咖啡館,也沒喝過瑞幸咖啡,只是早前讀過沈帥波寫的《瑞幸閃電戰》。讀了《瑞幸閃電戰》,對瑞幸咖啡頗具好感,打算有機會去大城市喝一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瑞幸咖啡還沒喝,「造假門」已讓它蜚聲海外。為了看清「造假門」,又重讀了一遍《瑞幸閃電戰》。
  • 範棣:瑞幸咖啡造假或引發中概股寒冬來襲
    上周四,黑天鵝突然降至瑞幸,其股票一天5次熔斷,跌去了近80%,並引發了中概股集體大跌。在新冠全球肆虐背景下,美股四次熔斷,中概股已慘遭血洗,如今瑞幸事件更是雪上加霜。近些年,中概股財務造假的市場之問揮之不去,無疑瑞幸將引發一場中概股的誠信地震。
  •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反思
    瑞幸模式是否成立?數據造假下的單店模型是否盈利?管理層&團隊問題。問題一:瑞幸模式是否成立?(青山資本統計) 咖啡的本質是帶有一定功能的飲品,中國人對咖啡消費的話語權不如茶飲,這使得星巴克等國際品牌打造了高毛利偏商務場景模式,現磨咖啡店和消費者的距離體現在便利性和性價比,瑞幸恰恰滿足了這兩點。這是我對此模式看好的底層邏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