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數據資產存儲備份需求旺盛
隨著我們對網際網路和數碼產品使用的增多,包括電子書籍、工作電子文檔、照片、視頻等形式在內的數據資產量在不斷增加,對於這些數據資產的存儲和備份的需求也越來越強。過去,我們通常是購買移動硬碟的方式來存儲,但移動硬碟畢竟存在物理壽命的問題。因此,不少商家看準了這個商機,推出了主要用於個人數據資產備份的網盤/雲盤業務。
二、個人網盤服務始於備份需求,終於內容生態破壞,模式調整再上路
而不安分的用戶們從來就不滿足於僅僅是用於存儲備份數據,特別是本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精神,總是喜歡把一些個人收藏的精品分享出去,有的分享似乎是領會了「共享經濟」的精髓,只是在分享,不為其他。但更多的分享卻帶著強烈的變現獲利的目的。因而,把網盤服務的內容生態搞得亂七八糟。最終,在2016年,這種混亂的狀況以被幾家主流的影響力較大的網盤服務商對個人網盤服務進行關停的結局收場。這包括新浪微博的微盤,而關停後遺症最大的是360網盤。以至於讓更多人終於認清楚了所謂的免費的代價,也認清了對於免費試用服務的用戶的承諾是最無效的。
三、碩果僅存的個人網盤服務何去何從?
個人網盤服務,聯繫到2016年猴年,總體上是殺猴駭雞的場面。進入到2017年雞年,整個行業針對個人服務可以說只剩下了百度網盤、天翼雲盤和騰訊微雲三家了(儘管還有一些基於企業服務的實際上仍然可以為企業中的個人提供服務,但服務對象和產品功能還是有明顯的區隔的)。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行業評論分析人士,還是個人用戶,鑑於2016年的持續關停造成的心理陰影面積較大,始終有「剩下的個人網盤還能堅持多久」的問題縈繞在腦海中。對此,個人的基本判斷是:
首先,個人云盤業務經歷過一番淘汰之後,還能夠堅持下去的都是值得肯定的,都是不錯的。
其次,現存的三大主流個人網盤,兩大是網際網路巨頭公司的,他們有足夠的資源維持業務,另一家天翼雲盤則是中國電信的,儘管近年來對於電信運營商做網際網路業務總是唱衰聲不斷,但天翼雲盤的日常運營實際上都是網際網路化的,從2013年正式上線,在電信運營商陣營中能堅持三年多並最終把很多同行都熬沒了,也足以表明其努力和對該業務的認可。單就從這些大企業的面子上看,都會繼續堅持下去。除非出現重大的內容違規遭受打擊。但經歷過之前的整治之後,配合技術手段,這種情況不大可能。
因此,個人比較看好這幾家能夠堅持下去。只不過為了讓個人網盤業務持續健康的發展下去,會在經營策略上作出重大的調整。這種調整最集中體現在改變過去的免費為主的模式,走上會員收費及延伸的價值提升的服務模式上。而這對於用戶而言,最終也是更加有利的。
四、哪個網盤比較好用?
這個問題實際上不太好回答,一則好不好用有很大的主觀認知問題;二則如果有明顯的傾向性,則容易遭罵,特別你認可的產品正好有人用的不爽,如此很容易被罵成狗,畢竟網上罵人是免費的而且基本不用負責任。
但是,總是會有一些人習慣問這個問題。針對百度網盤、天翼雲盤和微雲,到底哪家強?個人的看法如下(如果你還是要罵,覺得罵爽了,希望你還能打賞一下,這是基本的道德問題):
首先,這主要取決於各家的產品的差異化,個人網盤的核心功能實際上是相似的。百度雲盤的品牌知名度最大,天翼雲盤和微雲也不差。經歷過市場淘汰活下來的,品牌都可以。
其次,產品功能體驗上,這要看各自的操作習慣。對於雲盤服務,大家最關注的首先是上傳下載速度,由於天翼雲盤具有運營商的獨特網絡資源,特別是在電信寬帶網絡環境下,速度區別明顯。而且,結合收費會員等手段,可以做出動態提速的差異化。特別是行動網路環境下,還可能結合流量套餐來進行差異化。而在產品的操作體驗上,不少用戶認為百度雲盤不錯。微雲,則因為有社交工具的結合,也不錯。一句話,如果你追求數據備份的速度,又是電信寬帶用戶,建議考慮天翼雲盤。如果你經常用QQ傳輸文件,建議用微雲。
第三,空間大小。天翼雲盤免費10T空間足夠大。但空間不可能無限免費。後續結合擴容以及其他服務進行會員收費是趨勢。個人認為,由於存儲和帶寬是個人網盤服務兩項大的成本,在空間上,請結合後續的擴容收費的價格政策進行選擇,但總體上各家也會接近,不會有太大的差異。
最後,個人實際上三大雲盤都用過,但主要用的是天翼雲盤,微雲一般都是qq轉存文件用,百度雲盤,基本上很少用。如果會員服務的費用可以接受,建議三家同時使用,所謂狡兔三窟嘛。另外,還是覺得不放心,再多買幾個移動硬碟好了。
總之,只要你付費了,後續的服務保障也就更多了,這是基本的商業規則。個人數據資產越來越重要了,安全、穩定及速度快,這是三大核心訴求。
【笨手蛇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原創者,否則為未經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