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古老土司家族,從三國延續到清朝,曾是「羅氏鬼國」之主
史學界有這樣一種說法,千年的皇帝,萬年的土司。土司的職位一向以血緣為紐帶世襲更替,但是不像中原王朝上百年就會發生因各種原因發生變化,歷史上長達千年的土司家族就有數個,而動輒七八百年的也不在少數,所以「萬年土司」雖然是種誇張的說法,卻確實反應了我國歷史上土司家族傳續久遠的特點。而我國歷史上各民族地區的土司之中,尤其以貴州水西安氏土司家族,發跡的年代最早,歷史上還一度建立羅氏鬼國,最後成為貴州地區最重要的土司家族之一。
關於水西安氏的祖先,認可最多的是來自雲南昆明的滷氏,安氏先祖濟火在諸葛亮南徵期間伐道運糧,被蜀漢封為羅甸國王,從這開始水西安氏先人在貴州地區一共傳襲了八十五代之多,堪稱我國歷史之最。在宋仁宗時,更是發展為西南地區一個較大的獨立政權,稱為「羅氏鬼國」,到這個時候,安氏先祖所創立的都還是獨立政權,並不是很依附於中央王朝。
據《新唐書》記載,當時的西南諸部族普遍崇尚巫鬼之說,以部落為單位,小於二百家有小鬼主,而比較大的部落則有大鬼主。這些部落有時也會集會一起祭鬼。濟火後人的第十九代易翁的幼子阿納繼承了父親的正統並在夷水安家,這個地方也就是如今的鴨池湖,以鴨池河和烏江為界劃兩側為水西水東,他的後人就在水西附近地區,發展成了後來的「羅氏鬼國」。不過要注意,這個羅氏鬼國和唐朝的羅甸國並不是同一個,而唐朝的羅甸國和三國時的羅甸國也並不是同一個。
但凡能夠長久存在的土司家族,之所以能在地方傳續這麼久,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對中央王朝的歸附,在歷史上存續很久的土司家族無一例外都接受了中央王朝的賜封,對雙方來說,這是兩全之策,地方勢力得以保存,而中央王朝得到地方勢力歸附地方安定的保障。水西安氏先祖也不例外,在元朝歸附,元在此設不薛總管府。
而到了明朝則被賜姓為安,以鴨池河(即上文中提到的夷水附近)為界,向西為水西安氏土司,向東為水東宋氏土司,遷安氏土司居貴陽為宣撫使,宋氏土司為輔助的宣撫同知。不過很可惜的是,這支水西安氏土司家族,在清朝的時候,末代水西土司安聖祖的父親,由於助明反清,一度被吳三桂帶兵打壓,安氏家族幾乎滅亡。不過比較戲劇性的是,末代土司安聖祖又因為平吳三桂重新獲封水西土司,由於安聖祖無後,水西土司遂被清朝改土歸流,水西安氏家族,到此不再作為貴州當地的豪門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