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太原漢人,奉命攻下貴州逐漸成為土司,家族延綿700餘年

2020-12-14 歷史百家爭鳴

土司是在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額官職,尤其是在明清時期,土司在前期發生了很大的作用,土司又成為土官或者土酋,從這個名稱就可以看出是少數民族部族頭目的官名,朝廷是為了以夷制夷,納入到王朝的統治範圍內,這通常發生在西北和西南地區,尤其以西南地區最多,在雲南和湖北等地還存有土司府。

狹義上的土司是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統其兵、世襲其職、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這種基本上都是少數民族的頭目,也就是說他接受朝廷的政令,在他的領地範圍內,可以由其自己決定,這種統治比藩屬國更進一步了,但是廣義上的土司包含的範圍就更大,是指一些有實力的在其勢力範圍內設立的且被中原朝廷認可的政府機構,這可就不僅僅是少數民族,還有很多漢族,這種都是機緣巧合。

有一個山西太原人就抓住了機會,從山西跑到了貴州,攻破了敵國的統治,佔領了土地,從此成為當地的頭目,最後受封為土司,一直到明朝末年這個家族在當地的土司統治才結束,延綿了七百餘年,跨越了從唐到明的各個朝代,比絕大多數的王朝時間都要長,而創造這個土司家族的就是唐朝末年的楊端。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走向了藩鎮割據的局面,有實力的節度使都割據一方,對大唐朝廷陰奉陽違,原來臣服於唐朝的邊疆藩屬國也蠢蠢欲動,在雲南地區的南詔國對附近的土地也是垂涎欲滴,屢屢出兵侵犯,在859年,南詔國派兵侵犯了播州,也就是現在貴州的播州地區,大唐自然不肯善罷甘休,雖然實力已經下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唐命令安南都護府出兵,收復了播州。

但是大唐對邊疆的控制力越來越弱,於是在873年,南詔再次攻陷播州,大唐政府已經無力組織軍隊去收復播州了,於是在全國招募地方武裝去收復南詔,當時在太原的楊端決定應募,於是楊端與舅家謝氏一起,率領江西向氏、令狐氏、成氏、趙氏、猶氏、婁氏、梁氏、韋氏、謝氏等九姓子弟等組成的軍隊向播州出發,明攻婁山,暗渡赤水,收復播州。

在這次戰役中,唐朝初年封的播州侯羅榮的五世孫羅太汪一起出戰,唐朝廷封羅太旺為播州大首領,但實際上軍隊都掌控在楊端手裡,雖然名義上播州由楊氏和羅氏共同統治,但實際統治權在楊氏手裡,於是楊氏在播州開始世襲的統治。

楊氏在播州採取的都是歸附的措施,不管統治的朝廷怎麼換,楊氏都選擇歸附,先後歸附前蜀、後蜀、北宋、南宋、元、明六個朝代,這六個朝代的播州都是由楊氏和羅氏世襲統治。

到了明朝的時候,在播州設立宣慰使司,駐地在現如今的遵義市,隆慶五年(1571),生性雄猜、陰狠嗜殺的楊應龍世襲了父親楊烈的播州宣慰司一職。萬曆十四年(1586),楊應龍升任都指揮使,因從調有功,加封為驃騎將軍。萬曆十四年,因向朝廷進獻大木美材七十棵,受賜飛魚服與都指揮使職。

隨著楊應龍地位的升高,他開始有了不臣之心,對內使用宦官,裝飾用雕龍,儼然土皇帝,楊應龍看到四川兵力空虛,想佔據整個四川省,這當然是明朝皇帝不願意看到的,於是開始了改土歸流,但是楊氏在播州統治已經,勢力盤根錯節,再加上當時發生了援朝抗倭的戰爭,在剿滅楊應龍的戰爭失敗。

等到援朝的戰爭結束,萬曆皇帝抽出手來開始收拾楊應龍,明軍分八路徵繳楊應龍,僅用了一年,楊應龍自殺,他的後代69人被抓,楊氏在播州的土司統治也就結束了。

楊氏在播州的土司統治延綿了700餘年,這可以說是楊氏的機緣巧合,不過即使沒有楊應龍,土司統治也都會結束,改土歸流就是將原來世襲的土司納入到中央的統治,這是歷史趨勢,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相關焦點

  • 統治遵義七百年的楊氏土司 自稱楊家將的後代 是漢人還是少數民族
    根據明朝初年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受楊氏土司家族之請,為他們所著的《楊氏家傳》裡所記載「端者,其先太原人,仕越之會稽,遂為其郡望族,後寓家京兆。」以及元代播州土司楊漢英請當時名臣程鉅夫為其家廟所題寫的忠烈廟碑文所云「楊氏世系太原,唐乾符初,贈太師諱端者,宦遊會稽,後客長安。
  • 貴州四大土司中面積最小的土司——水東土司
    在貴州生活的你,知道貴州名字的由來嗎?知道貴州歷史上的四大土司嗎?何為土司?土司是指:元、明、清時期朝廷在少數民族地區授予少數民族地區首領世襲的官職。遵義的播州土司和黔西的水西土司你應該有聽說過,但水東土司和思州土司你應該很陌生,今天我要介紹的是面積最小的水東土司,它與貴州名字的由來息息相關。看了電視劇《奢香夫人》才知道貴州原來是由四大土司變化而來,知道了在歷史上水西土司是貴州土司家族中最大的,那麼最小的土司又是哪裡呢?
  • 絕壁上的「土司宮殿」 述說700年家族秘史的世界文化遺產海龍囤|大美中國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遵義因著特殊的地緣優勢,成為黔中腹地、百萬群山中先發展出來的地區;又以其中國近代史上諸多星光熠熠的歷史結點,堪稱貴州的歷史文化名片,而倘若再往前追述 400 餘年,人們於遵義能看到的,將是一個王朝的背影。「養馬城中,百萬雄兵擎日月;海龍囤上,半朝天子鎮乾坤。」
  • 為什麼說貴州的水西土司是中國千古第一家族,你看了會服
    在貴州歷史上,夜郎與水西的故事盡人皆知,但漢代以後, 夜郎古國便人間蒸發了。留下的千古之謎,令今天的考古和歷史學家如盲人摸象。而在古代中國的貴州境內,有個叫「水西土司」的土王家族卻歷經中原十餘朝,跨越一千多年。
  • 《木府風雲》,土司家族的風雲變幻!
    《木府風雲》,土司家族的風雲變幻!《木府風雲》是一部的民族古裝影視劇。講述了明代雲南納西木氏土司在當地統治時期,木氏家族內部風雲變幻的恩怨情仇。情與仇,會讓人做出怎樣的選擇呢?和木府嫡長孫木增相愛,內心矛盾重重,最終化解仇恨成為木府當家女主人,對木府的治理得到了百姓的廣泛稱頌。朱曉漁飾演 木增朱曉漁,1979年6月21日生於重慶,中國內地影視男演員。代表作有《英雄時代》、《護國軍魂傳奇》、《勸和小組》等。
  • 一探究竟:宋代土司古墓與宋代官窖遺址是否有所聯繫
    土司墓穴發掘現場與宋代官窖遺址土司貢奉朝廷仁懷醬酒,受封成貴州最大土司伴隨著醬酒市場的火熱,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開始關注醬酒的文化前文中提到宋代土司楊價及宋代官窖,他們之間有聯繫嗎,目前尚有待考證。不過經翻閱相關史料,發現楊價的後人第17代土司楊漢英與仁懷醬酒大有關聯。1291年,播州(現貴州省北部)軍民宣撫使楊漢英向朝廷貢奉仁懷釀造的燒酒,深得忽必烈的歡心,加封楊漢英為紹慶、珍州、南平等處延邊宣撫使,領一府、三十二長官司,楊漢英也因此成為當時貴州最大的土司。
  • 貴州保存最完好的土司建築:大屯土司莊園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
    導語土司制度在貴州產生到完全消亡,前後延續了700多年,使貴州積澱了深厚的土司文化,也遺留了寶貴的土司建築。各土司家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組織興建了眾多風格迥異、規模不一的土司建築,這些土司建築曾用於政事管理、軍事防守、宗教祭祀、墓葬、百姓日常起居等,成為了貴州土司時代重要的文化符號。
  • 貴州思州土司田氏統治長達831年 到明朝才瓦解
    西南民間至今流傳有這樣一種說法:「兩廣岑黃,思播田楊」,說的就是古代西南地區赫赫有名的四大土司。「思播田楊」即是說思州乃田氏土司的天下,播州乃楊氏土司的天下。  思州,即今天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岑鞏縣,是一座被尊為「先有思州,後有貴州」的歷史文化古城。
  • 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城堡,距今已有700多年,震撼人心的文化遺產
    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城堡建於1257年,以「雄奇古秀」聞名世界。其位置坐北朝南,丹峰凸起,四面是懸崖絕壁,絕壁下是以小溪峽谷,唯一上去的路就是靠石臺階。此地易守難攻,曾經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是一座不可撼動的古城堡,也被稱之為「懸崖絕壁上的城堡」。
  • 400年前,貴州土司到底多富有
    在中原朝代更替中,貴州楊氏土司屹立不倒,超長的統治歲月足以令任何一個中原王朝汗顏。 今天,就讓我們跟著貴州省博物館裡金光閃閃的文物們一起,走進這群「壕無人性」的貴州土司。因為低調,楊價的墓成為目前唯一沒有被盜的土司墓,難以想像,如果其他土司墓保存完整的話,會留下多少奢侈與榮華。
  • 百年王朝千年土司,持續1400年的貴州水西安氏是如何消亡的
    在明代四大土司中,若論經濟水平非播州楊氏莫屬,若論軍事實力,則水西安氏為最強。雖然在明初水西與水東合併為貴州宣慰司,但其內部仍然保留原有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制度。與其他三大土司有很大差別水西安氏的來源在雲貴川三省交界地區,歷史上為彝族篤慕俄家族統治,後來家支分散,在烏蒙山和赤水河廣大地區建立了許多政權,如烏蒙(昭通),烏撒(威寧),東川,茫部(雲南鎮雄),水西(貴州畢節),永寧(四川敘永)等。
  • 此家族屹立七百餘年不倒,一共世襲了29代土司,曾比國家還富有
    歷史上有這麼一個楊氏家族,遠沒有楊家將這麼高的知名度,但實力卻遠遠超過了楊家將。這個楊氏家族人才濟濟、文武雙全,統治了貴州的播州一帶長達七百多年,一共世襲了二十九代土司。此楊氏統領下的播州雖在偏遠山區,繁華程度卻不遜色於明朝的京城,其實力可見一斑。
  • 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唐崖土司城址 位於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鹹豐縣,是湖廣地區土司體系中較低的職級機構——長官司的治所遺址,而唐崖長官司土司為覃氏家族,屬民以土家族為主。老司城遺址 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是湖廣地區土司體系中的最高職級機構——宣慰司的治所遺址。永順宣慰司土司為彭氏家族,屬民以土家族為主。
  • 中國最古老土司家族,從三國延續到清朝,曾是「羅氏鬼國」之主
    中國最古老土司家族,從三國延續到清朝,曾是「羅氏鬼國」之主史學界有這樣一種說法,千年的皇帝,萬年的土司。土司的職位一向以血緣為紐帶世襲更替,但是不像中原王朝上百年就會發生因各種原因發生變化,歷史上長達千年的土司家族就有數個,而動輒七八百年的也不在少數,所以「萬年土司」雖然是種誇張的說法,卻確實反應了我國歷史上土司家族傳續久遠的特點。而我國歷史上各民族地區的土司之中,尤其以貴州水西安氏土司家族,發跡的年代最早,歷史上還一度建立羅氏鬼國,最後成為貴州地區最重要的土司家族之一。
  • 中國一家族:盤踞西南七百年,曾改變世界歷史,為何後來消失了?
    中國古代從來都注重宗法禮制,上到天子下到貧民,莫不是以宗室血緣來決定家族財產的傳承。也正是因此,宗法血緣成為了一種十分強力的紐帶,進而在中國古代誕生了許許多多的豪門望族、地方諸侯。而楊家就更是這些地方家族裡頭最為強大而傳奇的家族了。楊氏家族起源於唐朝末年。
  • 【青羊視角】錦繡山河| 大美中國之土司遺址
    世界文化遺產——土司遺址 土司遺址,在2015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湖南老司城,湖北唐崖和貴州海龍屯均屬於這片遺址,見證古代中國對西南山地多民族聚居地區獨特的管理智慧。
  • 重溫長徵精神:卓尼土司開倉放糧助紅軍攻下臘子口
    他的講話回顧了卓尼第19代土司楊積慶開倉放糧接濟紅軍,助紅軍順利攻下天險臘子口的歷史。   1935年9月紅軍進入天險臘子口,亟須打通臘子口並補充給養。手握兩萬藏兵的卓尼第十九代土司楊積慶不僅沒有阻擊紅軍北上,而且還將破壞的達拉溝棧道、尼傲峽木橋修好,讓中國工農紅軍通過,順利攻下天險臘子口。楊土司開倉放糧接濟紅軍,使經歷千辛萬苦、爬雪山、過草地、吃草糧的紅軍從給養上以很大的補充,為攻破臘子口防線提供了物質條件,從戰略上起到了減少軍事耗費,集中精力強攻臘子口的作用。
  • 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探秘700年前的軍事城堡
    圖為貴州播州海龍屯飛龍關遺址(7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作為中國西南地區歷史最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堡之一,始建於南宋寶祐五年(1257年)的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城堡,4日同湖南永順老司城、湖北唐崖土司城一起,在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座沉睡700多年的土司古城堡,因此受到全球關注。
  • 中國土司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又一珍貴縮影
    遺產包括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而作為這次申遺項目的重要背景支撐,不得不提年初入選2014年中國重大考古新發現的新蒲村楊氏土司考古。雄踞在貴州遵義西北山麓的海龍屯城堡是楊氏土司家族最宏偉的歷史遺蹟在挖出五色土之前,彭萬過了近一年農民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