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四大土司中面積最小的土司——水東土司

2020-12-14 昆蟲無害

在貴州生活的你,知道貴州名字的由來嗎?知道貴州歷史上的四大土司嗎?何為土司?土司是指:元、明、清時期朝廷在少數民族地區授予少數民族地區首領世襲的官職。遵義的播州土司和黔西的水西土司你應該有聽說過,但水東土司和思州土司你應該很陌生,今天我要介紹的是面積最小的水東土司,它與貴州名字的由來息息相關。

看了電視劇《奢香夫人》才知道貴州原來是由四大土司變化而來,知道了在歷史上水西土司是貴州土司家族中最大的,那麼最小的土司又是哪裡呢?

查閱了一些貴州歷史之後才知道,最小的土司為水東土司宋氏,就在水西土司的對岸,以現在的鴨池河為界,河西岸為水西,河東岸為水東故名水東土司。

水東宋氏是最早從中原遷入貴州的漢族之一,水東宋氏原籍鎮州(河北正定),隋代入黔。北宋初,真定(正定)人宋景陽奉命徵都勻、蠻州等處,將烏蠻逐出蠻州;宋氏在拿下蠻州後即系進攻驅逐烏蠻,烏蠻推舉至沿江(烏江)之南夾水之地(鴨池河),形成水東、水西的格局。宋王朝在今開陽設置寧遠軍蠻州總管府。以宋景陽出任總管府都總管。也就是說,今貴州開陽就是水東宋氏的大本營。

南宋時,宋永高勢力強大,先後攻下谷龍(龍裡谷龍鄉)、新添(貴定)等地;宋朝嘉定二年宋永高為貴州經略安撫使,並遷居矩州(貴陽),從此矩州改名為貴州,並作為正式行政區劃名稱沿用到現在。

水東文化的核心是水東宋氏土司文化,即以水東宋氏為代表的布依族文化與儒家文化千餘年交流融合,並吸收了苗族等其他民族文化而形成的獨特地域文化。

水東包括今貴陽市的開陽縣、修文縣、清鎮市、平壩縣、普定縣、龍裡縣、貴定縣和惠水縣的大部分地方,水東地區在宋氏的統治下直至明末崇禎三年,崇禎四年以洪邊十二馬頭地改土歸流,崇禎乃取名「開科」的「開」字賜名開州,元代楊家寨在明代被水西土著佔領聚集開場並取名開科龍場,即今貴陽市開陽縣城,宋氏在水東地區世襲600年的統治結束。

現在的水東土司「故地」位於在開陽縣禾豐鄉馬頭寨(洪邊十二馬頭之一),水東土司文化廣場距貴陽50公裡車程。

(圖片來自網絡,以上描述來自貴州歷史部分文獻及個人理解,如有不對之處可在評論區討論)

相關焦點

  • 貴州保存最完好的土司建築:大屯土司莊園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
    貴州土司建築遺存,是貴州土司制度的產物,既是一部貴州土司制度的興衰史,又是一部貴州的斷代史,與貴州土司制度的發展演變消亡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在元代,貴州境內設有大小土司300餘家,其中水西安氏土司、水東宋氏土司、播州楊氏土司和思州田氏土司勢力最大。
  • 400年前,貴州土司到底多富有
    在中原朝代更替中,貴州楊氏土司屹立不倒,超長的統治歲月足以令任何一個中原王朝汗顏。 今天,就讓我們跟著貴州省博物館裡金光閃閃的文物們一起,走進這群「壕無人性」的貴州土司。正妻俞式所生的叫楊愛,雖然年齡比較小,確是嫡長子。由於楊輝偏愛田氏,這對「友愛兄弟」從小就看對方不順眼。雖然最後還是楊愛繼承土司之位,但是楊輝死後,楊氏內鬥不斷,家道自此逐漸中落,至楊應龍時期為明廷所滅。
  • 百年王朝千年土司,持續1400年的貴州水西安氏是如何消亡的
    在明代四大土司中,若論經濟水平非播州楊氏莫屬,若論軍事實力,則水西安氏為最強。雖然在明初水西與水東合併為貴州宣慰司,但其內部仍然保留原有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制度。明代初年規定水西和水東以鴨池河為界,水西最高長官任宣慰使,水東最高長官任宣慰同知。水西安氏掌印,水東宋氏協助安氏處理政務。為了加強控制,明廷將宣慰司衙門設在貴陽城內。如果按照今天的話說就是畢節市的市長是在貴陽辦公。而且對安氏控制相當嚴格,非有公事不得擅還水西,若有事暫還水西,須奏請批准,以印綬宣慰代理。水西安氏如果有公事必須返回轄地,其職務由水東宋氏代理。達到相互監督,相互牽制的目的。
  • 中國最古老土司家族,從三國延續到清朝,曾是「羅氏鬼國」之主
    中國最古老土司家族,從三國延續到清朝,曾是「羅氏鬼國」之主史學界有這樣一種說法,千年的皇帝,萬年的土司。土司的職位一向以血緣為紐帶世襲更替,但是不像中原王朝上百年就會發生因各種原因發生變化,歷史上長達千年的土司家族就有數個,而動輒七八百年的也不在少數,所以「萬年土司」雖然是種誇張的說法,卻確實反應了我國歷史上土司家族傳續久遠的特點。而我國歷史上各民族地區的土司之中,尤其以貴州水西安氏土司家族,發跡的年代最早,歷史上還一度建立羅氏鬼國,最後成為貴州地區最重要的土司家族之一。
  • 【人類記憶】中國土司城
    此次申遺的項目包括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屯遺址。三處遺址多分布於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交界地區,包括土司城、土司官寨、土司衙署、土司莊園和家族墓葬群等,是現存最具代表性的土司遺址。
  • 我國最大的土司王城,比張家界土司城更美,票價卻只要一半
    和張家界土司城一樣,恩施的土司王城也是一個仿古土司王城,是我國唯一一座規模最大、工程最宏偉、風格最獨特、景觀最靚麗的土家族地區土司文化標誌性工程,坐落在恩施市小土司路上,位於市中心,是一個交通十分方便的旅遊景點。
  • 貴州思州土司田氏統治長達831年 到明朝才瓦解
    西南民間至今流傳有這樣一種說法:「兩廣岑黃,思播田楊」,說的就是古代西南地區赫赫有名的四大土司。「思播田楊」即是說思州乃田氏土司的天下,播州乃楊氏土司的天下。  思州,即今天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岑鞏縣,是一座被尊為「先有思州,後有貴州」的歷史文化古城。
  • 康樂蘇土司城—臨夏土司制度的實物見證
    魚嘴山一、 蘇土司城基本情況城址呈長方形,南北長約200米,東西寬約100米,佔地面積約20000平方米。沙馬族蘇土司防守的關隘為周邊的牙塘關、沙馬關、斯巴司關和陡石關等關隘,屬於河州二十四關中的四個關隘,由於守關隘有功,其首領蘇土司被授予四品指揮同知,並逐漸兼併了居住在其東南面的今康樂縣八松鄉一帶吐蕃一支中的蔥灘族、古都族、巴咱族三部族,將勢力進一步延伸到今康樂縣蘇集鎮、八松鄉一帶,一躍成為河州土司中勢力較大的土司之一。
  • 明代水西安氏彝族土司的歷史貢獻:促進貴州彝漢文化共融發展
    黔客君按「以土官制土民」的土司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特殊的地域實施的一種特殊的政治措施,以中國西南地區最為典型。西南地區的土司,以貴州水西安氏彝族土司最為典型。水西安氏彝族土司是貴州歷史上與思州田氏、播州楊氏、水東宋氏並駕齊名的四大土司之一,因明朝貴州宣慰司以水西安氏為宣慰使,其地位「位居諸土司之上」,其創建的政治制度和彝漢文化共融發展模式澤被後世,對貴州社會發展產生過較大的影響。
  • 女土司起義:反抗暴政,圍毆蒙古遠徵軍,不幸被叛徒出賣
    但同時,土官們也要付出相應的義務,要對元廷繳納租賦,送子弟為質,入朝進貢方物,水西土司進貢的方物多是貢馬和氈衣,因為貴州西部產馬,水西良馬天下聞名;還有用羊毛編成的氈衣,外出可以避雨防溼,製作耐用又精美。
  • 恩施土司城,全國最大的土司文化標誌性工程,如今免費對外開放
    聽聞恩施土司城,是屬全國唯一一座規模最大、工程最宏偉、風格最獨特、景觀最靚麗的土家族地區土司文化標誌性工程。這也是我出遊的第一站,對這座城市充滿著好奇和嚮往。提前一天預約的門票,當天可以憑身份證免費領取。接下來就是檢測體溫、佩戴口罩入城,門票上面寫著60元。
  • 流傳400多年的土司文化,湖北恩施建有一座土司城
    到我國西南地區許多地方旅遊,經常會聽到「土司」這個詞,這是我國古代對於少數民族地區的一種管理制度。雲南麗江曾有土司,湖南湘西曾有土司,而就在湖北的恩施,也曾經有過土司。現在湖北恩施還建有一座土司城,遊客可以來此了解土司文化。
  • 三處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含中國規模最大古代土司城遺址
    本次申遺的「中國土司遺產」包括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和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三處遺址均是土司制度鼎盛時期的遺存,位於土司地區與中央政權主體地區地理和文化最前沿的交匯地帶,屬典型的多族群文化複合區域,是中國土司遺產中的代表。  什麼是土司制度?
  • 恩施土司城,恩施土司城位於恩施西北,小地名叫土司路
    恩施土司城,恩施土司城位於恩施西北,小地名叫土司路,距市政府所在地500米,是全國唯一規模最大、工程最宏偉、風格最獨特、風景最美的土族地區土司文化地標,包括文樓、東豐烏橋、王軍、校長、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宮-九津堂、城牆、鐘樓、北樓、白原、白湖雕像、臥虎鐵橋、青島達魯、民族豫園等12個旅遊景點30餘處,經過全國人民大學副主席、著名社會學家畢曉彤先生的提問,寫道:
  • 川西北最大土司官寨:先後歷經二十三代土司
    至今在小金,尚有「沃日」「鄂克什」兩名並用的說法。  到末代土司楊春普,共歷23代土司。解放之初,楊春普一度參加顛覆人民政權的「靖懋叛亂」,後經教育學習,走上改過自新的道路,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普通藏民。  十九米高的立體城堡  作為古代兵事史愛好者,我最關注的還是經樓旁那座通高19米的碉樓。
  • 貴州考古發掘確認5座播州土司墓 總數增至14座
    貴州考古所 攝  據介紹,此次發掘的皇墳嘴墓地位於遵義市紅花崗區深溪鎮坪橋村皇墳嘴,趙家壩墓地位於遵義市紅花崗區深溪鎮坪橋村沙新組大林山山腰。2017年2月至今,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貴州省文物局考古研究所對這兩處播州楊氏土司墓地進行系統清理髮掘。修復出土文物。 貴州考古所 攝  皇墳嘴墓地的楊粲墓曾於1957年進行過清理髮掘,並建成博物館。
  • 石柱要建中國最大土司城
    石柱將建規劃最合理、配套完善功能設施現代化的中國第一土司城文化創意產業園此次申遺的「中國土司遺產」包括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和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1.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位於湘西州永順縣靈溪河畔,經國家考古專家認定,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遺址。始於公元910年,止於公元1727年清「改土歸流」,世襲二十七代,歷時818年。
  • 恩施土司城|一座「土司皇城」裡的風雲歲月
    原始、雄奇,是恩施留給世人最深的印象,但它同樣也是神秘的,遙遠的巴子國、浮沉跌宕的土司王朝,都在歷史長卷裡留下了燦爛的一頁,而恩施土司城就是這一方文化藝術最明亮的展示舞臺。恩施土司城,是是一處土家族地區仿古土司莊園建築群,集土家族、苗族、侗族三個少數民族的建築、雕刻、繪畫藝術於一身,也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工程最宏偉、風格最獨特、景觀最亮麗的土家族地區土司文化標誌性工程。現土司城城內,建有大小21個景區區共 30 餘個具有民族特色的景點。
  • 古代中國邊疆土司制度的起源
    在這些土司的官員編制中亦有流官的存在,以宣慰司為例:正官有從三品宣慰使一員、正四品同知一員、從四品副使一員、正五品僉事一員;首領官有從七品經歷一員、正八品都事一員。前者正官屬於土官,後者首領官專司當地戶籍、人口、賦稅、田地等事宜。同知、副使、僉事等屬於正官編制中的佐貳官,即副職。
  • 三處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含我國規模最大古代土司城遺址
    據了解,中國土司遺產分布於南方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三省交界的武陵山區,現存的主要遺址類型包括土司城遺址、土司軍事城址、土司官寨、土司衙署建築群、土司莊園、土司家族墓葬群等。本次申遺的「土司遺址」包括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貴州遵義海龍屯,三處遺址均是土司制度鼎盛時期的遺存,位於土司地區與中央政權主體地區地理和文化最前沿的交匯地帶,屬典型的多族群文化複合區域,是中國土司遺產中的代表。 什麼是土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