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生活的你,知道貴州名字的由來嗎?知道貴州歷史上的四大土司嗎?何為土司?土司是指:元、明、清時期朝廷在少數民族地區授予少數民族地區首領世襲的官職。遵義的播州土司和黔西的水西土司你應該有聽說過,但水東土司和思州土司你應該很陌生,今天我要介紹的是面積最小的水東土司,它與貴州名字的由來息息相關。
看了電視劇《奢香夫人》才知道貴州原來是由四大土司變化而來,知道了在歷史上水西土司是貴州土司家族中最大的,那麼最小的土司又是哪裡呢?
查閱了一些貴州歷史之後才知道,最小的土司為水東土司宋氏,就在水西土司的對岸,以現在的鴨池河為界,河西岸為水西,河東岸為水東故名水東土司。
水東宋氏是最早從中原遷入貴州的漢族之一,水東宋氏原籍鎮州(河北正定),隋代入黔。北宋初,真定(正定)人宋景陽奉命徵都勻、蠻州等處,將烏蠻逐出蠻州;宋氏在拿下蠻州後即系進攻驅逐烏蠻,烏蠻推舉至沿江(烏江)之南夾水之地(鴨池河),形成水東、水西的格局。宋王朝在今開陽設置寧遠軍蠻州總管府。以宋景陽出任總管府都總管。也就是說,今貴州開陽就是水東宋氏的大本營。
南宋時,宋永高勢力強大,先後攻下谷龍(龍裡谷龍鄉)、新添(貴定)等地;宋朝嘉定二年宋永高為貴州經略安撫使,並遷居矩州(貴陽),從此矩州改名為貴州,並作為正式行政區劃名稱沿用到現在。
水東文化的核心是水東宋氏土司文化,即以水東宋氏為代表的布依族文化與儒家文化千餘年交流融合,並吸收了苗族等其他民族文化而形成的獨特地域文化。
水東包括今貴陽市的開陽縣、修文縣、清鎮市、平壩縣、普定縣、龍裡縣、貴定縣和惠水縣的大部分地方,水東地區在宋氏的統治下直至明末崇禎三年,崇禎四年以洪邊十二馬頭地改土歸流,崇禎乃取名「開科」的「開」字賜名開州,元代楊家寨在明代被水西土著佔領聚集開場並取名開科龍場,即今貴陽市開陽縣城,宋氏在水東地區世襲600年的統治結束。
現在的水東土司「故地」位於在開陽縣禾豐鄉馬頭寨(洪邊十二馬頭之一),水東土司文化廣場距貴陽50公裡車程。
(圖片來自網絡,以上描述來自貴州歷史部分文獻及個人理解,如有不對之處可在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