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處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含我國規模最大古代土司城遺址

2020-12-14 人民網

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上的千年祖師殿 (資料圖)

2015年7月4日(當地時間),在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土司遺址」通過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次申報成功,表明「土司遺址」的突出普遍價值、真實性、完整性以及我國政府為保護這些珍貴遺產付出的艱苦努力,得到了世界遺產委員會各成員國和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等國際權威專業諮詢機構的一致認可。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到48項,繼續穩居世界第二位。

據了解,中國土司遺產分布於南方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三省交界的武陵山區,現存的主要遺址類型包括土司城遺址、土司軍事城址、土司官寨、土司衙署建築群、土司莊園、土司家族墓葬群等。本次申遺的「土司遺址」包括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貴州遵義海龍屯,三處遺址均是土司制度鼎盛時期的遺存,位於土司地區與中央政權主體地區地理和文化最前沿的交匯地帶,屬典型的多族群文化複合區域,是中國土司遺產中的代表。

什麼是土司制度?

「土司制度」是針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政策,形成於宋代,繁榮於明代,崩潰於清代,有著1000多年的歷史。

據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介紹,土司制度是中央王朝承認當地統治者對地區的世襲統治的制度,有利於將中央很難派官吏直接統治的地區納入到統治範圍,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有好處,「如果這些地區完全獨立,就會削弱中央王朝統治。」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歷史學部主任劉慶柱認為,「在古代,對於大國,如果不分層次、類型區管理,很難維持國家的持久強大和統一。」直到明清採取「改土歸流」前,土司制度都是維繫我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重要制度之一。

為何選擇土司遺產申遺?

在我國眾多文化遺產中,為何選擇土司遺產進行申報?

王巍認為有三點原因:土司考古已成為近年來的考古熱點,多項考古發現入選考古重大論壇和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由於土司遺址多數保存在地面上,如果不及時保護,隨著城市發展會受到威脅;土司遺址多建在山上,不少都保有當時的土司城、防禦設施,甚至還有相關墓地,具有一定可視性。

相關焦點

  • 三處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含中國規模最大古代土司城遺址
    三處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含中國規模最大古代土司城遺址 2015-07-04 16:26:35本次申遺的「中國土司遺產」包括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和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三處遺址均是土司制度鼎盛時期的遺存,位於土司地區與中央政權主體地區地理和文化最前沿的交匯地帶,屬典型的多族群文化複合區域,是中國土司遺產中的代表。  什麼是土司制度?
  • 土司遺址聯合申遺成功 地方政府開發計劃早已蠢蠢欲動
    每一項申遺項目成功之後,必定繞不過保護與開發的話題,剛剛成為世界遺產的中國「土司遺址」也不例外。日前,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我國今年唯一一項申遺項目「土司遺址」通過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8項世界遺產。
  • 中國土司遺址「打包」申遺成功 專家:並非一勞永逸
    成功「申遺」:代表一個時期的歷史文化信息  在會議上,世界遺產委員會對中國「土司遺址」給予認可和較高評價,認為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等三處遺址反映了13至20世紀初期古代中國在西南群山密布的多民族聚居地區推行管理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制度,是該歷史時期土司制度管理智慧的代表性物證。
  • 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湘鄂黔三省土司遺址聯合申遺成功,湖南、貴州兩省實現世界文化遺產「零」的突破  昨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我國「土司遺址」通過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到48項,繼續穩居世界第二位。
  • 三省土司遺址聯合申遺 有助傳承民族文化多樣性
    原標題:三省土司遺址聯合申遺 有助傳承民族文化多樣性  原標題:中國土司遺產打包申遺 有助維護民族文化多樣性傳承   近日,湖南、湖北、貴州三省最具代表性的土司遺址聯合申報2015年世界文化遺產。有關專家表示,此次申遺不僅有可能使湖南和貴州實現世界文化遺產零的突破,還對維護民族文化多樣性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土司遺址」的申遺之路
    據《湖南日報》報導,北京時間7月4日下午,在德國波恩舉行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組成的中國「土司遺址」申遺成功。「太激動了!老司城遺址申遺成功,湖南實現了世界文化遺產零的突破。這是湖南文化發展的大事件,也是湖南從文化遺產大省向文化遺產強省突進的標誌性事件。」
  • 湘鄂黔三土司遺址聯合申遺
    其中,由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和貴州海龍屯遺址聯合代表的中國土司遺產,將作為中國2015年申報項目提交本次大會審議。大約在7月3日,大會將對此進行投票表決。業內認為,土司考古已成為近年來的考古熱點,此次「土司申遺」通過的希望很大。據悉,世界遺產大會每年舉辦,中國也幾乎每年都有項目申遺成功。
  • 實地探訪中國新晉世界遺產「土司遺址」
    此次聯合申報世界遺產的「中國土司遺產」,包括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鹹豐唐崖土司城遺址和貴州遵義市播州海龍屯遺址。其中,老司城遺址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市遺址。
  • 土司遺址申遺成功 探秘700年前的軍事城堡
    遺址所在山峰相對高度約350米,三面環水,一面銜山,地勢險要,如今周長約6公裡的環囤城牆尚存,囤東銅柱、鐵柱、飛虎、飛龍、朝天、飛鳳六關,囤西後關、西關、萬安三關依然屹立。囤頂平闊,囤內遺有「老王宮」和「新王宮」兩組重要建築基址,面積均在2萬平方米左右,此外尚有金銀庫、四角亭、採石場、校場壩、環囤馬道和敵樓等遺蹟。
  • 中國土司遺產正式申遺 3省遺址聯合申報(圖)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攝  日前,中國土司遺產正式向世界遺產中心提交申遺文本,國家文物局確定:由湖南永順土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聯合代表中國土司遺產作為中國2015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 土司遺址:中國古代山城的傑出代表
    播州楊氏土司墓地已經發現5處,有確切資料可考的楊氏土司及其夫人墓葬7座,其中尤以坪橋村楊粲墓和鳴莊村楊氏土司墓群最具代表性。楊粲墓位於遵義市紅花崗區深溪鎮坪橋村皇墳嘴,墓為並列雙室,系南宋播州第13代楊氏土司楊粲夫婦合葬墓,也是目前中國西南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宋代石室墓。
  • 湘鄂黔土司遺址聯合申遺第二次聯席會議在遵義召開
    、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海龍屯土司遺址、湖北省恩施州鹹豐縣唐崖土司遺址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第二次聯席會議在遵義舉行,三省文物局主要領導、三處遺址所在地縣(區)領導、申遺辦負責人齊聚一堂,就共同推進土司遺址保護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進行了廣泛而深入探討。
  • 鄂湘黔三省協作推進唐崖土司遺址「申遺」工作
    在考古中要注重保護和開發並重原則,儘可能使遺址風貌、生態環境與群眾生產生活有機融合;我省高度重視,省政府、州政府相繼成立申遺工作領導小組,以加強對唐崖土司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領導。 恩施日報訊(記者 孫東進 通訊員 胡昌勇)7月18日,鹹豐唐崖土司遺址、湖南永順老司城、貴州遵義海龍屯遺址三地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考古協作推進會在鹹豐縣召開,國家文物局、國家博物館、中國社科院以及湖北、湖南、貴州申遺考古方面專家一行7人參加會議。
  • 石柱要建中國最大土司城
    這座規模最大的中國土司城預計在年底動工!延伸閱讀《《《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土司城遺址2015年7月4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土司遺址」通過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土司遺址—來自中國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2015年3月,國家文物局確定湖北、貴州、湖南三省現存最具代表性的土司遺址,共同聯合申報2015年世界文化遺產,其中包括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13至20世紀,土司分布地區在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東北邊緣,目前中國記錄在案的土司遺存有101處,由於分布廣、遺址多,決定了項目必須是「打包」申報。三處遺址分布於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交界地區,是現存具有大型規模、完整格局、豐富遺存的土司城遺址。包括土司城遺址、土司軍事城址、土司官寨、土司衙署建築群、土司莊園、土司家族墓葬群等。
  • 老司城申遺:中國土司文化的一次世界詮釋
    原標題:老司城申遺:中國土司文化的一次世界詮釋  「老司城遺址申遺成功了!」7月4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老司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永順50多萬百姓歡欣鼓舞,奔走相告。這是湖南省首個世界文化遺產,實現了零的突破,也是中國第48處世界文化遺產。
  • 走進「新晉」世界文化遺產 三大土司遺址能看啥?
    人民網北京7月15日電 2013年3月,湖北恩施鹹豐唐崖土司城遺址與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遺址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2015年7月4日,「土司遺址」系列申遺項目通過審議,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土司遺址」對於大多數遊客來說比較陌生,其蘊含的歷史文化信息值得人們了解和探訪,記者帶您走入這三處「土司遺址」,去感受歷史的沉澱。
  • 【人類記憶】中國土司城
    七月四日,在德國伯恩舉行的第三十九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土司城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永順老司城:申遺成功背後的故事
    「捆綁」申遺,湖南牽頭    2013年初,國家文物局正式明確湘鄂黔「土司遺址」聯合申報2015年世界文化遺產。由於老司城遺址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申遺起步最早,基礎工作最紮實,國家文物局指定由湖南省文物局牽頭、三省三地聯合開展申遺的相關工作。    申遺的三處土司遺址,均是土司制度鼎盛時期的遺存。
  • 【青羊視角】錦繡山河| 大美中國之土司遺址
    世界文化遺產——土司遺址 土司遺址,在2015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湖南老司城,湖北唐崖和貴州海龍屯均屬於這片遺址,見證古代中國對西南山地多民族聚居地區獨特的管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