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湖北,我遊歷了湖北的恩施。聽聞恩施土司城,是屬全國唯一一座規模最大、工程最宏偉、風格最獨特、景觀最靚麗的土家族地區土司文化標誌性工程。這也是我出遊的第一站,對這座城市充滿著好奇和嚮往。提前一天預約的門票,當天可以憑身份證免費領取。接下來就是檢測體溫、佩戴口罩入城,門票上面寫著60元。
恩施土司城
恩施土司城坐落在湖北省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土司路的地方,距市政府所在地500米。土司城也叫墨衛樓,所以城樓背面高掛的是「墨衛樓」的牌匾。
風光旖旎
步入城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廣場的仿古青銅樂器——虎鈕錞於。據悉,真跡是陳列在湖南省博物館內,而眼前的雕塑正是按照原品比例做大置於廣場上方,吸引顧客拍照合影,在風水學上,也有招財進寶之寓意。
虎鈕錞於
參觀完虎鈕錞於,我們可以小憩於風雨橋。聽聞這種風雨橋在市區大約有十多座,構造大同小異,且每座橋都有好聽的名字。眼前的這座風雨橋端莊典雅,褪色的紅漆柱見證著歷史的年輪,橋上吹吹風或投食餵魚,別有一番愜意。
風雨橋
順著左側的大路,是通往土司王宮--九進堂,沿途先經過怡情水榭、廩君祠。怡情水榭依山傍水,吊腳樓式的風格建築,裡面鋪滿了各式各樣的土家特產、土家織布。
回眸一望
廩君祠為三層三進重簷廊柱式建築,坐西朝東,雄峙山腰,巍峨氣勢。緊傍廟宇,沿山壁繪有巨大長卷壁畫,壁畫記載了廩君一生的豪情壯舉,謂之"廩君開疆拓土勝跡圖"。
廩君祠
參觀完廩君祠,我們倒也沒有往土司王宮走去,而是從小徑登山土司城牆。據悉,土司城牆全長2320米,寬1.2米,依山取勢修造,逶逶延綿,雄偉壯觀。
土司城牆
風輕雲淡
土司時期,各土司為發展壯大經濟實力,一方面廣泛開懇荒土,發展生產;另一方面又相互間爭田奪地,甚至劫掠百姓,擴充勞動力。各土司修築城牆、寨牆進行戌守,就成了重要防護手段。在城牆上還廣設烽火臺,實行狼煙報警。
烽火臺
約莫三十多分鐘,參觀完土司城牆,我們才向土司王宮--九進堂走去。九進堂為土家族幹欄式吊腳樓仿古建築群落,總高99.99米、寬33米、總建築面積3999平方米,是國內罕見的純榫卯相接的木結構建築。它將傳統的土家吊腳樓、崇銀堂、官言堂、戲樓等融為一體,亭臺樓角,錯落有致。
鳥瞰九進堂
步入九進堂,我們也遇到一些團體的導遊,正在解說著每個樓閣的故事,遊客們聽得津津有味。我們幾個驢友卻忙著參觀起崇銀堂。崇銀堂是銀器的交易樓閣,門口的對聯格外的引人注目:熟讀真經立志,勤思秒諦修身。
崇銀堂
各式各樣的銀器,也讓我們驚嘆銀匠們的匠人匠心,永記傳承。聽聞製作銀飾大致要經過化銀、鍛打、成型、雕刻、焊接、清洗等工藝流程。這其中,最難把握的是焊接與雕刻。焊接時要掌握好火候,火候過大會造成某個局部熔化掉,前期的製作就功虧一簣;火候過小則焊接不牢靠,容易被損,而且手也不能抖,靠的是手力和眼力......
巴楚文化
正在參觀著各個樓閣,老遠聞到土家妹子清脆的歌喉,原來是戲樓開始表演了。只見土家妹子衣著鮮亮,載歌載舞,立刻引來了大批遊客們參觀。
載歌載舞
還有那樓下的土家鼓王也格外的引人注目,過往之人無不敲打幾下。鼓的本身是一種民俗事象,土家族的信仰、禮儀、生產和生活習俗、節慶、娛樂等等,無不涵蘊著鼓文化的內容。
土家鼓王
至於土家族服飾,是土家族人民特有的一種服裝,土家族服飾的結構款式以儉樸實用為原則,喜寬鬆,結構簡單,但是注重細節,喜寬鬆、衣短褲短、袖口和褲管肥大。一樓的各個小賣部都有土家族服飾租借,通常是2小時內20元。
九進堂一角
觀看完表演,我們從九進堂正門走出。只見兩條金龍盤旋門柱,氣勢如虹,左右門樓兩尊白虎目光炯炯,中為「龍鳳呈祥」深浮石雕,兩邊崖雕為土家族尊奉的四大天神。
九進堂正門
廣場上的小店很多,都是些特色美食,也可以討價還價。九進堂到百花園行程約莫20分,又要途經風雨橋,可以欣賞丹桂、海棠、古柏蒼松等,還有臥虎溝的臥虎鐵索橋。據悉,臥虎橋橋高22米,橋長66米,橋寬2米。橋下流水淙淙,橋上白雲悠悠。舉步橋上,鐵索橋晃晃蕩蕩,令人頭昏目眩。
臥虎鐵索橋
臥虎鐵索橋
走完臥虎鐵索橋,半山中一隻吊睛白虎(石像)邁開大步威風凜凜,關於巴人及其後裔土家族崇尚的廩君死後化為白虎的傳說,在當地流傳盛廣,所以白虎也被土家人奉為當地的保護神。
虎虎生威
山下的聽濤茶樓位於臥虎溝僻靜處的泉水溪,是座造型樸實、自然、優雅又別致的水上茶樓。宣恩的伍家臺茶、利川的"雲霧茶"、鶴峰的"白鶴茶"、更還有恩施的"富硒茶",可謂許多名茶精品薈萃了。茶樓右側還有一株年逾300餘歲的"茶樹王",仍"童心"不老,每年春時便抽枝吐蕙,凸顯出茶樹王的精神。
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