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治家無方、教子無能,活脫脫一個迂腐古板的守禮君子

2020-12-19 文昌讀書

賈政是賈府上唯一「愛讀書」的人,但卻未見其文戰有功或舞文有得,而是靠乃父賈代善的臨終遺本感動了皇上,作為對先臣的撫恤,額外賞賜他一個主事之職。他篤信封建禮法,每日依例赴衙公幹、依禮歸家叩親,再就是看書下棋,或者與清客晤對,飽聽阿諛奉承之辭。可就這麼一個毫無情趣的人,卻自視不凡,總是擺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讓親人畏而避之不及,而那個黑白顛倒的社會則褒之為「端方正直」的守禮君子。

賈政最關心的事情莫過於極力把兒子賈寶玉塑造成像他一樣的人了,而寶玉則偏偏是個封建社會的叛逆者,這怎能不讓他抱憾不已呢?其實,早在寶玉叛逆思想遠未萌芽的嬰兒階段,就「傷」過賈政的心,那便是「抓周」的結果。這位十分迷信的父親,在寶玉周歲時要試他將來的志向,將世上所有的東西,擺了無數叫寶玉抓,誰知這孩子也怪,別的東西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釵環抓來玩弄。這無意識的行為,卻深深刺痛了賈政的心,說寶玉將來不過是酒色之徒而已。待寶玉長大上學,賈政聽說兒子在塾中念的是《詩經》,這是連文聖人孔夫子都肯定了的東西,他也覺得不受用,當即命僕人傳話告訴先生:「什麼《詩經》、古文,一概不用虛應故事,只是先把《四書》一氣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四書》何以在賈政心目中如此「要緊」,因為它是博取功名的敲門磚,至於有無文學功能之類,他是全然不管不顧的。

由於賈政平日總是一板正經、不苟言笑,把氣氛弄得十分緊張,因此只要有他在,再歡樂的場合也會立刻變得寂如死水。比如有一次賈母正與孫輩們猜謎行樂,賈政忽發雅興,也備了彩禮酒席,走去參加,結果眾人果然喋口侍立,急得賈母急「撐他出去休息」了事。又如另一次中秋家宴,擊鼓傳花,恰好傳到他手上鼓聲戛然而止,該罰他講一個笑話,眾人見狀,以驚異的神態默默地等待,懸心恭聽笑從何來,不料賈政講了一個怕老婆的人是如何怕到跪在地上舔老婆髒腳的「笑話」,令滿座為之哭笑不得,因為他的文才實在太低劣了,而其精神境界比文才還要低劣。

對於自己的無才,賈政是嘴上自傲、內心自懼的,這一點在「大觀園試才題對額」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大觀園落成,急需在貴妃元春遊幸之前將各景點的匾額、對聯擬好,於是賈政便帶上一批清客入園,來到後來命名為瀟湘館的地方,他擺出清高的樣子說:「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讀書,也不枉虛生一世」,而在後來稱之為稻香村的地方,又故作灑脫的姿態道:「入目動心,未免勾引起我歸農之意。」其實,這都不過口上說說而已,並無真情實意,因為不管月夜如何美妙,對只知以《四書》為尚的人來說,是無論怎麼都讀不出情致來的,而視讀書為敲門磚之心又何能引生歸農之意呢?足見他不過是藉此機會作一番肉麻的自我標榜罷了。可是,到了需要拿出真才實學來的時候,賈政就膽怯了,在進大觀園題詠之先,他就給眾清客打了招呼:「你們不知:我自幼於花鳥山水題詠上就平平的;如今上了年紀,且案牘勞煩,於這怡情悅性的文章更生疏了。便擬出來,也不免迂腐,反使花柳園亭因而減色,轉沒意思。」這樣說,既可換取謙虛之名、藏拙之便,又不致臨期出醜、落人笑柄。

據知,賈政還曾當過一任「學差」,管過無數生員,因此可以說他在這方面是積累了一些治人經驗的。這番入園題詠,他原本是待賈雨村來定奪的,不期適遇寶玉逃避不及,便順口將他喝住,「意欲試他一試」。令他意外的是這一試倒試出了他們父子間的巨大差距,寶玉張口便來,俊才飛逸,見地獨到,且有理有據,這不能不使賈政心感佩服,而他自己也不能不為之觸動,那「拈鬚尋思」、「拈鬚沉吟」的神態,不正好說明他「意欲也題一聯」,以便壓住自己才華橫溢之子的心態嗎?可是,一直到出園,他也開不得口,整個兒交了份白卷。同時,封建家長的「尊嚴」又不容許他承認兒子比老子高明,那唯一的辦法就是治人者慣用的無理訓斥,什麼「無知的蠢物」、「輕薄的東西」,「畜生」等等,再就是「叉出去」、「打嘴巴」之類。但是,專橫的斷喝並不能證明自己的高明,其實人人心裡都明白究竟誰智誰愚、誰雅誰俗,而真正該「叉出去」狠狠「打嘴巴」的又應該是誰?難道不正是這位「學差」老爺麼!

作為忠實的封建衛道者,賈政不能允許自己的兒子脫離「讀書應舉」和「仕途經濟」的舊軌道,否則便是大逆不道,因為那將是對他的最大威脅。於是,這對父子之間,專制和反專制、鎮壓和反抗的矛盾對立便日益發展,並終於爆發了所謂「不肖種種大承笞撻」的生死惡鬥。這場直接衝突的導火線是忠順王府長史向賈政追索優伶蔣玉函而引燃的,該長史言稱寶玉將此人私藏起來,賈政為此氣得口瞪目呆,認為兒子不肖、「禍及於我」,那還了得!接著又有賈環火上加油,進讒誣陷寶玉強姦金釧兒不遂,致使這丫頭投井自殺。

賈政聞言,當即「氣得面如金紙」,積忿頓發,再不思索分辨,只是氣鼓鼓地大叫「拿寶玉來」!同時擺出一副拼命的架勢喝道;「今日再有人來勸我,我把這冠帶家私一應就交與他和寶玉過去,我免不得做個罪人,把這幾根煩惱鬢毛剃去,尋個乾淨去處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接著又「一疊連聲」地嚷道:「拿寶玉來!拿大棍拿繩來!把門都關上!有人傳信到裡頭去,立刻打死!」他宣布寶玉的「罪狀」是「在外流蕩優伶,表贈私物,在家荒疏學業,逼淫母婢」。易言之,就是在外得罪王公貴胄,在家傷害祖宗顏面。正因為此,賈政寧願將寶玉「堵起嘴來,著實打死」,也決不肯讓他發展到「弒父弒君」的地步,以免從根本上動搖他賈氏家族「鐘鳴鼎食」的特殊地位。

此時,賈政與賈寶玉的父子之情已蕩然無存,有的只是家族的利益和敵對思想的決戰了。於是「寶玉被按在凳上」,「那板子越下去的又狠又快」,還「要繩來勒死」他。最後,雖有王夫人、賈母先後趕來救護,寶玉卻早已被打得「動彈不得了」,但他終於沒有討饒,更不可能改弦易轍,相反,叛逆思想卻變得愈加堅定了。而賈政這個迂腐古板的守禮君子,雖可大打出手、逞威於一時,但內心卻充滿了失落感,他事主無績、衛道無力、治家無方、教子無能,作為舊的思想和力量的代表,剩下的便只能是末路上的徒然掙扎而已。

相關焦點

  • 賈政:人到中年的無奈,孤獨無助又悲哀
    可惜賈政並沒有這樣的伴侶,他只能和一群同樣迂腐的清客相公聊聊天。可是賈政喜歡這樣的生活嗎?明顯不是。這樣的生活,完全只是一種無奈的逃避和妥協。這個中年男人,難道就沒有嘗試著走出孤獨嗎?妹夫林如海應該算賈政為數不多的朋友。
  • 趙姨娘那麼不堪,為何仍得賈政的寵愛?王夫人四字說出答案
    —阿諾德即使合府上下幾百號人,但作為聞名京都的鐘鼎之家,賈府無時不刻不在講究一個體面,上至老封君史太君,下至一個貼身丫鬟,然而趙姨娘卻偏偏活成了例外。賈府的姨娘不少,東府賈珍,就有偕鴛、佩鳳、文花幾人,而榮府,賈赦姬妾眾多,賈政除了趙姨娘外,還有周姨娘一妾,賈璉雖家有悍妻,但後來也有了尤二姐和秋桐兩妾。然而,就是這麼多的姨娘,卻未見一個比趙姨娘愛折騰、讓人眼界大開的。
  • 《儒林外史》:窮困憤老和有錢憤青,都迂腐無能,過不好這一生
    022、百無一用、迂腐無能的虛榮書生然而,人是複雜立體的,楊執中清高雅致的背後,是迂腐無能、百無一用。相比窮困潦倒的周進和範進,楊執中的家境原本應該還不錯。他有個挺值錢的香爐,還是「廩生」(這廩生是需要花錢買的,可以直接參加鄉試,不必從秀才考起)。
  • 《紅樓夢》賈政看中兩個女孩,一個給寶玉一個給賈環
    裡是曹雪芹的一處重要隱筆,暗示賈政在寶玉婚事上對林黛玉和薛寶釵作出了取捨。在紅樓夢一書裡,賈母、王夫人、王熙鳳等重要角色,都對賈寶玉婚事有著自己的看法和立場,唯有賈政,從未在寶玉婚事上公開表達過任何傾向。
  • 紅樓夢:一個真實的賈政
    賈政的性格可謂矛盾重重。所以,說賈政是紅樓夢裡最正派的男人,實在有失偏頗,因為他根本談不上正派,我要說的真實的賈政,可能跟跟多人理解的都不一樣,甚至大相逕庭。這樣的僻靜之地,也恰恰是賈政在大觀園裡最喜歡的地方。所謂人與物有相通之處,大概曹雪芹在這裡寫到賈政的反應,就是想要讓人看到他那顆想要遁世的心,表明賈政大有「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的態度。賈政身處俗務中,卻對俗務一竅不通。他不知如何招攬政務人才,你看他周圍圍繞的都是些阿諛奉承的清客,就可知了。
  • 曾子守禮易席的故事
    *節選自《群書治要360》講記第四十九集*曾子在生死的關頭,到臨終之前,還不忘記要改換床蓆,要守禮。這個故事叫「曾子易簀」,記載在《禮記.檀弓》上。有一次,魯國的大夫季孫子,為了表達對曾子的敬意,特意送了一個大夫專門用的竹蓆給曾子。後來曾子得了重病,臥床不起,他的學生樂正子春就前去探望老師,結果聽見他的侍僮指著曾子的睡席好奇地問:「這是大夫用的蓆子吧,光澤多麼華美啊!」子春聽了之後趕緊示意,意思是說你不要再說了,怕讓他的老師聽到。
  • 儒生與始皇衝突:究竟是儒生迂腐無能,還是秦始皇「卸磨殺驢」?
    意外的是,秦始皇卻幹出「焚書坑儒」的事來,可算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黑色幽默。由此,秦始皇就被儒生扣上了「暴君」這頂帽子,這一扣就扣了二千多年,至今仍備受爭議。有人以此認為秦始皇是個暴君,不尊重讀書人;也有人認為,焚書坑儒被後人誤解,根本談不上暴政。
  • 紅樓夢:末代貴族世家家長的典型,熱衷功名、虛偽而專橫——賈政
    他雖然不如王熙鳳、賈寶玉、林黛玉、寶釵、晴雯、平兒等那麼血肉豐滿,色彩奪目,但曹雪芹無疑是從生活的真實出發,多側面、多層次地寫出了賈政複雜而豐富的性格。賈政是個真的人物,突出表現了曹雪芹在中國小說史上一個重大突破。熱衷功名是賈政性格的突出特點。他原欲以科甲出身。不料父親臨終遺本一上,皇上除令賈政襲官以外,額外賜賈政以工部主事之銜,令其入部習學。
  • 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從大觀園題詠看賈政對寶玉的良苦用心
    不過,這句話也從另外一個角度強調了「父親」在子女教育上的重要作用。不論在古代社會還是在現代社會,「父親」這一角色對子女的影響都是長久而深遠的。對此,《紅樓夢》中賈政對兒子賈寶玉的影響,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那麼,如何看待賈政對賈寶玉的施教方式呢?「大觀園題詠」可以給我們一些答案。
  • 賈政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他一半是清醒,一半是沉醉?
    這些富三代富四代們,包括富二代的賈母,也是頭一個奢華享樂者,而那些兒子孫子們,也是如此。大老爺賈赦和寧府的男主人賈珍,比較低俗,就是吃喝玩樂找女人,賈赦到了讓老母親都看不下去的地步,只知道吃酒討小老婆,官也不好好做,身體也不保養,這賈赦是完全的酒色了。
  • 只因一段讓賈政、李紈都痛心的榮國府往事
    作為敕造榮國府賈政王夫人的嫡長孫,雖說不是賈母的重嫡長孫,但重長孫的身份,依舊讓賈蘭在榮國府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賈璉無子,賈寶玉尚未成親。賈蘭是榮國公嫡長一系唯一的第五代男性傳人。那麼,賈蘭為什麼會叫賈蘭呢?看似一個名字背後,其實有著讓人心痛的榮國府往昔故事。賈蘭的名字也一直提示著曾經發生的悲劇。賈蘭,其實是賈籣。
  • 賈政輕鬆幫賈雨村做四品官,為何自己卻甘做五品小官?
    ……彼時賈政已看了妹丈之書,即忙請入相會。見雨村相貌魁偉,言語不俗,且這賈政最喜讀書人,禮賢下士,濟弱扶危,大有祖風,況又系妹丈致意,因此優待雨村,【甲戌側批:君子可欺其方也,況雨村正在王莽謙恭下士之時,雖政老亦為所惑,在作者係指東說西也。】更又不同,便竭力內中協助,題奏之日,輕輕謀【甲戌側批:春秋字法。
  • 孔子區分「君子」和「小人」的標準是什麼?主要有這12條!
    在《論語》中,有很多談論「君子」和「小人」的話,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名言,比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那麼,孔子界定和區分「君子」與「小人」的標準是什麼呢?
  • 中年三守:守禮,守業,守心
    君子無理不動。」禮是規矩,也是教化,是中國人代代相傳的美德。俗話說得好:「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禮記》也有言:「禮也者,猶體也,體不備,君子謂之不成人。」人要想自立於世,必須克己守禮,不可放任自己胡作非為。
  • 賈政:不是假正經!曹雪芹借賈政名字揭開榮國府舊事和榮國府歸屬
    賈政表面看是小小的從五品的工部員外郎,實際身份卻非同小可。賈政還有兩個大身份。一,貴妃賈元春的親生父親,國丈。二,敕造榮國府的當家人。貴妃父親的身份沒什麼可說,讓賈政在京城權貴中就高人一頭,不能以「工部員外郎」視之。但是賈政除了「國丈」以外,敕造榮國府的當家人身份也足以讓他能夠站在京城權貴圈子受人尊敬。
  • 朱柏廬教子:期質樸,有義方
    《朱子家訓》又稱《治家格言》,全文五百餘字,內容主要涉及處事做人的「義方」,即行事應該遵守的規範和道理,告誡子孫居身要注重日常生活細節,質樸節儉,勤學善思。這篇著作文字通俗易懂,對仗工整,朗朗上口,成為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經典家訓,被尊為「治家之經」。
  • 五本女主長相妖嬈性格卻端莊守禮的古言推薦:男主總腦補她在撩他
    五本女主長相妖嬈,性格卻端莊守禮的古代言情小說推薦,獻給喜歡閱讀的書友們! 容貌過盛,被世人冠上「豔俗」的帽子,婚事一波三折,身邊群狼環伺,人生路坷坎且曲折!
  • 《儒林外史》周進,一個迂腐卻可敬的讀書人
    周進迂腐,卻忠厚。這從他對待曾交往過的幾個人的態度可知——遭遇相同的,他惺惺相惜;有滴水恩的,他湧泉相報;態度惡劣曾傷害他的,他在發達後並未打擊報復。周進60歲之前很慘,久考不中,吃盡苦頭。後來,幾個商人幫他捐個監生身份,他拿到鄉試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