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農業農村局(農委):
為進一步加強種業市場監管,切實推進種業高質量發展,根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20年種業市場監管工作方案>的通知》(農辦種〔2020〕4號)要求,我廳研究制定了《2020年河南省種業市場監管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2020年3月31日
2020年河南省種業市場監管工作方案
為切實加強全省種業市場監管,建立公平公正的種業發展環境,提高現代種業發展質量,根據農業農村部要求和我省種業監管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思路與目標
(一)基本思路。認真貫徹落實種業管理法律法規,以提升種業市場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水平為方向,全面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堅持「屬地管理、檢打聯動、部門協同、標本兼治」原則,堅持種業市場專項整治和日常監管相結合,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嚴格市場監督執法,營造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為我省農業生產安全用種提供保障。
(二)工作目標。種業監管能力不斷提升,種業市場秩序持續好轉,種業產權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種業套牌侵權、製售假劣、未審先推、非法生產經營轉基因種子等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種子種苗及種畜禽質量水平不斷提高。
省級目標:制定印發種業監管方案,對省內市級、縣級農業農村部門種業監管工作的現場督促檢查覆蓋率分別達到50%、30%;組織對省內所屬的部級發證企業現場檢查全覆蓋,對省級發證企業監管覆蓋率達到50%,被檢查企業經營品種抽樣覆蓋率30%以上,被檢查企業經營檔案、包裝、標籤整改合格率100%;農業農村部轉辦督辦的群眾信訪舉報等案件,按時辦結,及時書面反饋。
市級目標:制定下發監管方案和現場檢查方案,對轄區內縣級農業農村部門種業監管工作進行現場督促檢查達到50%以上;對本級發證及轄區內持證的種子種苗種畜禽企業現場檢查覆蓋率達到50%以上,被檢查企業經營品種抽樣覆蓋率達到30%以上,被檢查企業經營檔案、包裝、標籤整改合格率100%。省級轉辦督辦的群眾信訪舉報案件按時辦結,及時書面反饋。
縣(市、區)級目標:制定下發監管方案和現場檢查方案,對本級發證的50%以上種子種苗種畜禽企業生產經營檔案、包裝、標籤等進行現場檢查,對轄區種子經營門店抽查覆蓋率達到50%以上,被抽查門店經營的品種抽樣覆蓋率達到30%以上。被檢查企業經營檔案、包裝、標籤整改合格率100%,零售主體經營活動備案率100%。
二、重點內容
(一)種子市場春秋季專項檢查。在春季種子銷售旺季,對種子市場、經營主體開展專項檢查行動。以玉米、水稻、大豆、棉花、蔬菜種子為主,重點檢查種子標籤和使用說明、品種審定和登記、品種權許可、經營檔案、主體備案和種子質量等。在秋季種子銷售旺季,開展種子市場、經營主體專項檢查行動。以小麥、油菜種子為主,重點檢查種子標籤和使用說明、品種審定和登記、品種權許可、經營檔案、主體備案和種子質量等。
(二)種子生產基地檢查。種子生產基地縣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在播種前1個月內,組織開展全覆蓋摸底檢查,全面、準確掌握生產制種地點、品種、面積,認真核查種子生產單位或個人是否具備生產資質,生產主體是否取得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或進行委託生產備案以及品種審定、授權情況等。對濟源市、平頂山市(蔬菜)、溫縣、滑縣、夏邑縣(小麥)、正陽縣(花生)6個國家級區域性良繁基地實行全覆蓋檢查。省廳將組織開展小麥、玉米、大豆等作物種子生產基地巡查,抽取樣品進行品種真實性和轉基因成分檢測。
(三)種子企業監督抽查。要對轄區內水稻、玉米、蔬菜等種子種苗生產經營企業開展監督抽查,重點檢查企業資質、生產經營檔案、標籤及種子質量。對於近3年來在各種監督檢查中發現有問題或者發生重大質量事件、遭投訴舉報較多的企業,實行品種檢查全覆蓋。完善種子企業信息化管理。各級種業監管部門對轄區內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載明的有效區域設立分支機構的、專門經營不再分裝種子的、或者受具有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企業以書面委託生產、代銷其種子的,進行全面檢查,依法應當備案的,必須全部備案。全面落實《種子法》《畜牧法》及配套制度規定,建立種子種苗種畜生產經營備案主體清單並在同級農業農村部門官方網站公布。種子生產經營許可信息、備案信息,均應當錄入中國種業大數據平臺。
(四)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檢查。嚴格執行《種子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等有關轉基因種子生產經營的規定,落實好《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關於印發河南省2020年農業轉基因生物監管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以雜交玉米種子為重點,狠抓品種審定、基地制種和種子銷售等關鍵環節,將種子轉基因安全監管與日常種子質量監管相結合,在種子基地檢查、企業抽查、市場專項檢查中,同時開展種子轉基因安全檢查。在基層監管活動中推廣轉基因試紙條速測技術,在種子檢查和抽樣的監管活動中做到「有報必測、逢抽必測」,對種子轉基因違法實行「零容忍」,做到「早檢查、早發現、早處置、零擴散」,做到覆蓋全面、檢查到位、執法嚴格,確保種子轉基因安全。
(五)種畜禽質量安全監督檢查。加強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管理,不定期組織開展種畜禽生產經營專項執法檢查,對種畜禽場許可條件、資質等進行復驗。對國家級核心育種場、地方品種資源場、擴繁基地以及省級種畜原種場。開展生產性能測定。對種公牛、種公豬精液進行質量檢測。配合農業農村部完成種公牛精液質量檢測。同時配合農業農村部做好桑蠶種質量檢查。
(六)植物新品種權維權。要加強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隊伍建設和能力提升,確定責任部門,落實專人負責制,同時加強培訓,提升業務能力,在糾紛調解、證據保全、責令停止侵權、依法處罰等方面擔當作為,堅決維護品種權人合法權益。嚴格生產經營許可核發和生產經營監管,嚴厲查處品種侵權行為。以雜交玉米、小麥、大豆、蔬菜等作物為重點品種,探索植物新品種權保護的有效途徑。強化行政司法協調配合,開展執法人員輪訓,組織打假維權現場活動,加強普法宣傳,遴選並公布典型案例。
三、有關要求
(一)提高認識。種業市場監管是農業農村部門的法定職責,也是深入貫徹落實《種子法》《畜牧法》的重要措施。更是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的重要保障。各級種業管理部門要切實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積極主動開展工作,全面履行好種業市場監管職能。
(二)細化方案。市、縣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應根據當地實際制定監督抽查方案和現場檢查抽樣方案並組織實施。重點檢查主體備案、經營檔案、種子標籤和使用說明、品種審定和登記、品種權許可、進出口等情況,檢查監督種子種苗種畜禽質量。
(三)規範執法。各地在開展市場監管工作中,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要求,全面提高執法水平,切實規範執法行為。認真落實行政執法制度,依法依規開展執法檢查活動,確保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程序合法、文書規範。對檢查中發現的無需檢測即可界定的違法事實,要立即查處。對檢測後發現的問題,要按程序儘快查處。
(四)加強宣傳。各地要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要求,加大普法宣傳力度。積極做好重大種業違法案件曝光和種業執法先進單位及典型經驗的總結宣傳,為種業市場監管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五)協調配合。各級種業管理部門要加強與農業綜合執法及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形成執法合力。要加強對重大違法案件的查處、督辦,涉嫌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公安機關。
(六)及時總結。各地要及時總結種業市場監管工作,認真查找問題,挖掘亮點。要加強信息平臺建設,依法及時公開行政處罰案件信息。是否對市級種業監管工作進行績效評價並公布結果。各地應在市場專項檢查行動結束後兩周內上報檢查總結,總結要求內容詳實,要突出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對檢查發現問題的查處情況,要有階段性報告和結果報告。各地上半年及全年種業市場監管總結分別於6月10日、12月10日前報送省廳種業管理處。
責任編輯:王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