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被美國打壓,有沒有中國手機廠家在偷喜?這真是其它國產手機廠家的機會嗎?答案絕對是否定的。
華為被美國打壓的本質:
1、美國全面遏制中國高科技發展的戰略是堅定的,華為就是中國優秀高科技企業的代表;
2、華為5G技術不是美國說的不安全,而恰恰是太安全,可能讓美國失去對全球通信網絡系統的控制、監聽。
如果(假設)華為被打壓到關門歇業了,或者是淪落成全面依賴美國技術和產業鏈、靠給美國打點兒小工混日子、沒有脾氣的一家組裝廠,自然會空出一部分市場機會。這個所謂市場空間,就是其它中國公司嘴裡的肉嗎?否!
一方面,華為的三大業務板塊:企業業務、運營商業務、消費者業務的核心和主要盈利點還是在前兩塊,這也是美國打壓華為的目標。而這兩個領域的業務,中國也沒有多少公司可以去搶佔,只有一家中興基本上已經被美國制服。中興要是能替代華為的話,美國能樂意嗎?美國可以立馬再給你找個理由罰你20億美元!所以,這一大塊業務必然是被美國可以影響、甚至控制的西方公司拿走,也就是愛立信、諾基亞、思科、高通、三星等幾家。這才是美國希望出現的態勢,就是通信產業全部由西方控制。
那現在就剩下消費者業務板塊了,其它中國手機(或消費者業務)公司,能替代或搶佔華為空出來的消費者業務市場空間嗎?答案也是否!目前華為消費者業務的定位及大部分產品主要還是在中高端市場,其對標的是蘋果、三星。華為mate系列及P系列手機、手錶、智慧屏等產品大部分都是中高端產品,只有手機子品牌榮耀有一些中低端產品,而現在榮耀也已經分離出去了,華為只有中高端產品了。其它中國廠家還能從華為空出來的消費者業務那裡搶到啥?能和蘋果、三星面對面PK、搶市場嗎?至少短期內,我看機會不大。
另一方面,如果華為被拿下了,美國當然不會善罷甘休,嘗到了甜頭的美國會變本加厲,下一家中國公司馬上就會成為美國下手的目標。如一個又一個中國先進點兒的公司都被美國制服了,最終中國都剩下些組裝廠的話,還憑啥去搶佔這些市場?
那麼中國科技公司都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守著產業鏈低端,不去搶佔美國開列的5G、人工智慧、晶片等產業禁區,中國就可以安心過日子嗎?否!你競爭力不行了,而中國整體上成本在不斷提升,低端產業以後怎麼和越南、泰國、印尼、印度等國家競爭?在這紅海中搏殺,中國能賺個啥?現在這麼多中國手機廠家能活下去多少呢?
所以,華為被美國打壓,對其它中國手機廠家也不是好消息,而是個實實在在的壞消息。只有華為贏了,中國高科技在與美國的博弈中贏了,中國成為全球高科技產業的高地,而內部又有良性的競爭環境,才是所有中國實力廠家應有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