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作業深度超200米 ,「禹龍」號大壩深水檢測載人潛水器來了!

2020-12-15 澎湃新聞

原創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

◎ 科技日報記者 唐婷

水庫大壩是保障國家水資源安全的重要基礎設施。我國現有水庫9.8萬多座。其中,大型水庫近800座,壩高100米以上超過200座,高壩大庫安全運行極為重要。

突破100米級深水大壩安全保障技術壁壘,研製一款小型化載人潛水作業平臺為大壩做水下「體檢」,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水利工程大壩深水檢測及突發事件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項目的目標之一。

禹龍號在四川錦屏一級水電站進行試驗

「4年多來,我們先後完成了『禹龍』號大壩深水檢測載人潛水器的方案設計、總裝建造、聯合調試和水池試驗,並在三個不同壩型的水庫進行了示範性應用試驗,共完成水下20多次巡檢作業任務。其中,在四川錦屏一級水電站進行的試驗中,最大下潛作業深度超過200米。」「禹龍」號潛水器項目負責人、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蔡躍波介紹。

12月5日,在雅礱江錦屏一級水電站召開的專家諮詢會上,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建云為組長的專家組一致認為,「禹龍」號潛水器的研製,首次實現了水利水電行業深水複雜環境載人潛水檢測裝備從0到1的突破,攻克了大壩深水檢測載人潛水器多項關鍵技術,實現了專家實時診斷大壩複雜病害的目標,為高壩大庫安全維護與處治決策提供了裝備技術保障。

搭載工程師近距離「問診」大壩

上世紀80年代末,參與山東臨沂一處大(2)型水庫除險加固的經歷,令水利部原副總工程師龐進武記憶猶新。

當時,專家根據經驗判斷該水庫的防滲材料有問題導致漏水,要將水放空後進行處理。沒想到,水放完後,卻發現並不是防滲材料的問題。

「你想想,臨沂是一個缺水地區,白白放掉大量水庫水,下遊兩年的灌溉都會成問題。如果當時有載人潛水設備帶專家下水進行檢測判斷,可能情況就不一樣了。可以說,『禹龍號』潛水器的研製成功,為大壩深水檢測帶來了一個突破性的技術手段和裝備。」龐進武指出。

「禹龍」號在浙江湯浦水庫進行試驗

大壩水下檢測技術進展,也一直是國家能源局大壩監察中心總工張秀麗關注的重點之一。實際工作中,她和同事們經常會碰到的一個難題是,無人潛水器(ROV)或者潛水員下潛拍回的照片,不一定是大壩工程師真正需要的,而懂大壩的工程師往往又不會潛水。

「多年來,我一直有個夢想,希望能有載人潛水設備搭載大壩工程師去大壩水下進行現場診斷,這將極大有助於相關問題的解決。經過現場觀摩,我們看到『禹龍』號實現了在大壩深水環境下載人潛水檢測的目標,這對大壩檢測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跨越,為行業打造了一項重器。」張秀麗說。

令專家們倍感欣喜的「禹龍號」潛水器,長4.7米,寬度和高度都在2.4米左右,總重6.6噸,是一種可搭載兩位成員的潛水器,設計最大潛水深度為300米。

「『禹龍號』具有90度開角的大直徑球冠型觀察窗,極大提高了觀察視野及檢測效率,搭載有專用的清洗及示蹤工具,同時可模塊化搭載三維成像、三維雷射測距等作業工具,非常適合進行高壩大庫的檢測等工作。」「禹龍」號總設計師、中國船舶集團第七O二研究所研究員王磊介紹。

破解大壩深水環境載人深潛多項難題

為什麼要研製「禹龍」號潛水器,研製中攻克了哪些技術難題,是蔡躍波經常會被問到的問題。

蔡躍波指出,下潛水深並不是大壩深水檢測載人潛水器研製面臨的核心難點,真正複雜困難的在於大壩水下環境水面狹窄、建築物結構複雜、水體能見度低、洩引水建築物附近水流速高。此外,從運輸條件看,大壩檢測載人潛水器只能通過鐵路、公路運輸,必須小型化、輕型化。

「禹龍號」在浙江湯浦水庫進行試驗

在大壩深水環境下發現大壩可能存在的缺陷,並對缺陷進行定性定量的檢測面臨諸多困難。蔡躍波指出,在大壩深水環境下實現精準水下定位,防止碰撞壩體;低能見度的情況下清晰識別觀察目標,進行檢查和定量探測;大幅提升抗高速水流能力,進行懸停作業,都是「禹龍」號潛水器研製過程中面臨的技術難題。

由於水庫大壩建築物會對聲音產生強烈反射,僅靠傳統的聲學定位方式難以滿足大壩深水檢測載人潛水器的定位需求。為破解大壩深水環境下定位難題,「禹龍」號潛水器項目團隊,採用慣導、聲學定位、浮標定位與物理標定相結合的多信息融合技術,形成一套組合式定位裝置,實現精確定位。

「此外,從作業能力看,用於大壩檢測的載人潛水器要進行壩面清掃淤泥、噴墨示蹤、雷射測距等工程作業,其中一些精細化的操作對潛水器的作業工具提出了較高要求。」蔡躍波說道。

開展不同壩型大壩水下檢測示範應用

從2016年正式立項開始,「禹龍」號潛水器項目先後完成了方案設計、初步設計、詳細設計、總裝建造、聯合調試、水池試驗,在2020年6月進入到水庫試驗階段。

在真實水庫環境條件下檢驗潛水器全系統及設備功能和人員操作適應性,是「禹龍」號潛水器研製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禹龍號」在浙江湯浦水庫進行試驗

位於浙江紹興的湯浦水庫是「禹龍」號潛水器進行水庫試驗的第一站。湯浦水庫大壩是一座面板壩,即用面板作防滲體設在上遊壩面的土石壩。

根據試驗要求,項目人員在湯浦水庫開展基於面板壩的潛水器布放與回收試驗。蔡躍波介紹,項目團隊在湯浦水庫進行了動力、姿態、導航、聲吶探測、水下觀察、通信、水下清理及缺陷探測示蹤等多功能、多性能試驗,試驗結果達到預期目標,為後續深水環境試驗與示範應用積累了經驗。

「禹龍」號在浙江新安江水電站進行試驗

順利完成水庫試驗「首秀」後,「禹龍」號潛水器在浙江新安江水電站開展了基於重力壩的潛水器水下作業試驗。重力壩是由混凝土或漿砌石修築的大體積擋水建築物,其基本剖面是直角三角形,整體是由若干壩段組成,主要依靠壩體自重來維持穩定。

2020年11月,「禹龍」號潛水器迎來了更大的挑戰,在雅礱江錦屏一級水電站開展大深度示範性應用試驗。錦屏一級水電站大壩最大壩高30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雙曲薄拱壩,蓄水深度超過200米。

「11月12日,我和主駕駛員、702所高級工程師沈丹一起,搭乘『禹龍』號潛水器下潛至200.7米深度,基本達到所在壩段的最底部,在該深度處完成了水下定位、附著物清理、噴墨示蹤、雷射測距等作業任務。繼面板壩、重力壩試驗之後,又完成特高拱壩示範應用,充分表明「禹龍」號潛水器適應能力廣、作業能力強。」蔡躍波介紹。

針對「禹龍」號潛水器的後續研發,專家建議,進一步完善大壩深水檢測成套技術研發,儘快形成裝備標準化,促進成果的推廣應用;加強水下檢測與修補加固搭載工具與關鍵技術研發,提升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拓展「禹龍」號潛水器功能。

來源:科技日報 圖片由作者提供

原標題:《最大作業深度超200米 ,「禹龍」號大壩深水檢測載人潛水器來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最大作業深度超200米,「禹龍」號大壩深水檢測載人潛水器來了!
    禹龍號在四川錦屏一級水電站進行試驗 「4年多來,我們先後完成了『禹龍』號大壩深水檢測載人潛水器的方案設計、總裝建造、聯合調試和水池試驗,並在三個不同壩型的水庫進行了示範性應用試驗,共完成水下20多次巡檢作業任務。其中,在四川錦屏一級水電站進行的試驗中,最大下潛作業深度超過200米。」
  • 作業深度超200米,「禹龍」號成大壩體檢新利器
    「我們先後完成了『禹龍』號大壩深水檢測載人潛水器的方案設計、總裝建造、聯合調試和水池試驗,並在3個不同壩型的水庫進行了示範性應用試驗。其中,在錦屏一級水電站進行的試驗中,最大下潛作業深度超過200米。」「禹龍」號項目負責人、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蔡躍波介紹。
  • 科技日報:作業深度超200米,「禹龍」號成大壩體檢新利器
    「我們先後完成了『禹龍』號大壩深水檢測載人潛水器的方案設計、總裝建造、聯合調試和水池試驗,並在3個不同壩型的水庫進行了示範性應用試驗。其中,在錦屏一級水電站進行的試驗中,最大下潛作業深度超過200米。」「禹龍」號項目負責人、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蔡躍波介紹。
  • 蛟龍號深潛7020米 創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
    6月24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結束7000米級海試第四次下潛試驗,安全返回試驗母船。此次下潛最大深度達7020米。就在神州九號與天宮一號(微博)在太空實現手控對接的時候,中國另外一個探索空間的標誌,「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已經完成深海7000米探底正從海底返回的途中。 昨天,在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試驗海區,「蛟龍」號首次突破7000米,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7020米,開創了世界同類型的科學作業類載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
  • 深度10909米!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器下潛突破萬米2020年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今天「奮鬥者」號將再次挑戰全球海洋最深處。
  • 中國驕傲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深度10909米海底
    來看一組數據:●10米,這是普通人在不攜帶任何潛水裝備 可以下潛到的深度;●113米,這是一名法國潛水員創造的裸潛紀錄;●332米,這是人在藉助水下呼吸器後下潛到的最深紀錄;●10898.5m,這是2012年卡梅隆搭乘的「深海挑戰者」號下潛到達的深度。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的海底,妙...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探索海洋的深度也在隨之變化,比如1986年的「海人一號」,1994年的「探索」號等,這些越潛越深的潛水器為水下定位、聲納探測、抗壓材料和機械控制等諸多領域積累了經驗。2010年7月,中國第一臺自主設計和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下潛深度達到了3759米,中國成為繼美、法、俄、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掌握3500米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深度10909米海底,相當於2000...
    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來看一組數據:●10米,這是普通人在不攜帶任何潛水裝備 可以下潛到的深度;●113米,這是一名法國潛水員創造的裸潛紀錄;●332米,這是人在藉助水下呼吸器後下潛到的最深紀錄;●10898.5m,這是2012年卡梅隆搭乘的「深海挑戰者」號下潛到達的深度。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深度10909米海底 相當於2000...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深度10909米海底,相當於2000頭非洲象踩在人背上   國之重器又傳來好消息!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
  • 「海鬥」號創我國無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10767米
    「海鬥」號創我國無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10767米 原標題: 其中,我國自主研製的「海鬥」號無人潛水器最大潛深達10767米,創造了我國無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及作業深度紀錄。8月23日,中國科學院召開「深淵科考重大成果新聞發布會」,發布了這次首航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
  • 走近萬米載人潛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
    這就是我國首艘全數配備國產化科考作業設備的載人潛水器支持保障母船。保障母船,顧名思義,就像一位母親一樣為深海潛水器提供支持保障。深海潛水器要想在千米級至數千米級深度自由探索,必須有母船的全力保障。可以說,哪裡有深海潛水器,哪裡就有支持保障母船的身影。
  •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再創紀錄 下潛深度超過6200米
    6月3日上午,「向陽紅09」試驗母船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從無錫江陰蘇南國際碼頭起航,奔赴馬裡亞納海溝區域執行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任務,挑戰中國載人深潛歷史的新紀錄。中國是繼美、法、俄、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
  • 10909米!我國載人潛水器創最深紀錄
    我國載人潛水器創最深紀錄 2020-11-12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載人潛水器跳動中國芯!向深海11000米進發!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深海潛水器是海洋技術開發的前沿和制高點之一,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綜合技術力量。2012年我國首臺自主設計、研製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創造了7026米的世界最深下潛記錄,讓中國成為繼美國、法國、俄羅斯、日本後,第五個擁有深海勘探能力的國家。圓滿完成海試任務的號從哪裡誕生?它的成功需要克服哪些技術難題?《經濟半小時》記者走近,聽聽它的故事。
  •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完成萬米海試 勝利返航
    11月10日8時12分,我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成功坐底世界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我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三位潛航員第一時間向全國觀眾分享了他們的心情。「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區域共開展了13次下潛,其中8次下潛超過10000米。
  • 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創世界紀錄,深度10909米!
    據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官方全球資料庫顯示2020年11月10日,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挑戰全球海洋最深處,創造了載人深潛世界紀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是「世界潛水最深的載人潛水器」。給人類探索海洋開發提供支持。
  • 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
    原標題:巡航「挑戰者深淵」「奮鬥者」號「妙不可言」的深海之旅都經歷了什麼2020年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 世界最大潛深載人潛水器亮相中船重工七○二所
    世界最大潛深載人潛水器亮相中船重工七○二所  最近,由中船重工七○二所研製的世界最大潛深載人潛水器——「7000米載人潛水器」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行的「中國大洋資源研究開發「十五」期間,「7000米載人潛水器」被列為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該所研製的「7000米載人潛水器」運用了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高新技術,實現載體性能和作業要求的一體化,與世界上現有的載人深潛器相比,具有7000米的最大工作深度和懸停定位能力,可到達世界99.8%的洋底。
  • 滾動丨深度10909米!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深度10909米!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剛剛,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早前報導】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器下潛突破萬米2020年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
  • 「海鬥一號」創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萬米海試意味著什麼
    在航次中,中國首臺作業型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海鬥一號」完成了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填補了中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在高精度深度探測、機械手作業、近海底工作時間、聲學探測與定位、聲學通信作用距離及高清視頻傳輸等方面,創造了中國潛水器領域多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