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恐龍之鄉」贛州,真真用實力說話

2021-01-10 客家新聞網

近日,我國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

江西贛州出土的一組恐龍化石後發現

這是世界上罕有的

同時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的

竊蛋龍孵卵化石

該組化石是在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成年個體竊蛋龍長約2米,前肢向後下張開、覆蓋在蛋巢之上,後肢摺疊在身體下方,整個身體位於蛋巢中心,與現代鳥類的孵蛋姿態一致。巢內有24個蛋,呈上下三環排列。

論文第一作者、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教授畢順東說:

「該化石除呈現了竊蛋龍伏在蛋巢上的孵卵姿勢外,更難得的是,蛋巢內還保存了正在孵化中的胚胎,這為認識竊蛋龍孵卵行為和孵化方式提供了最新證據。」

圖片來源網絡

竊蛋龍類屬獸腳類恐龍,生活在距今1.25億年至6600萬年間。過去研究者曾在蒙古國和我國內蒙古戈壁地區發現過伏在蛋巢上的竊蛋龍個體,但由於巢內缺乏胚胎化石,使得竊蛋龍孵卵行為的假說長期以來存在爭議。

「竊蛋龍已具備了『異步孵化』這種現生鳥類裡較為進步的孵化方式。可以說,恐龍的生殖方式遠比之前認知的更複雜。」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徐星說。

該成果已於近日在線發表在了

國際期刊《科學通報》上

由雲南大學、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

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完成

你知道嗎?

贛州是江西省內出土

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地區

有著「中國恐龍之鄉」的稱號

2017年3月31日,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在北京召開贛州市申報「中國恐龍之鄉」評審會。評審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為,贛州符合中國化石之鄉評審標準,同意授予「中國恐龍之鄉」稱號。

贛州轄區內恐龍化石資源豐富,已經發現並命名的斑嵴龍、中國贛南龍、贛州江西龍、江西南康龍、南康贛州龍、中華虔州龍等均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化石,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價值。

一起來看看

近年來在贛州發現的

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

2019年7月29日,中外古生物學家的專家學者宣布,他們在江西贛州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恐龍足跡,這是中國乃至亞洲首次發現暴龍類的足跡,對研究中國白堊紀最末期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著重要意義。

工作人員清掃霸王龍足跡

2018年7月14日,虔州龍頭骨化石現藏於贛州市博物館,此次它的模型首次赴海外展出,於7月13日亮相日本,以「恐龍界明星——虔州龍」的身份陳列在特展《獸腳類:演變成鳥的肉食龍》晚白堊世專櫃。

贛州市博物館內陳列的恐龍化石。

2017年6月17日,贛州經開區一處建築工地挖出了一塊內含異物的奇怪石頭,經市文物管理局專家確認,石頭鑲嵌物為恐龍蛋化石。

2016年10月9日,位於章貢區沙河鎮河頭村一工地內,施工人員在作業時挖出一窩恐龍蛋化石。

2016年5月11日,瑞金市謝坊鎮新建村一村民自建房開挖山體時,發現疑似恐龍腳印。據介紹,發現疑似恐龍腳印化石在江西境內尚屬首次。

2015年4月13日,南康龍嶺新屋恐龍化石產地實施搶救性發掘,發現恐龍骨骼化石1處,恐龍蛋化石6處。

2014年12月1日,章貢區沙石鎮一建築工地在施工過程中發現一具恐龍化石,根據專家的初步判斷,這具化石是生活在六七千萬年前白堊紀的竊蛋龍化石。

2012年8月,贛縣一處建築工地發現竊蛋龍類化石,生活在距今6600萬年到7200萬年間的晚白堊世。

2010年9月,在南康龍嶺工業園一片工地上,經過相關部門搶救性挖掘,在地底塵封了6600萬年的恐龍骨骼化石隨5個大包和20多個小包的巖土一起被打包保存了起來,之後,被認定是恐龍家族新成員,取名為「南康龍」。

2007年,在贛縣茅店鎮發現了70多枚恐龍蛋化石。

……

在哪可以看到這些化石呢?

就在贛州市博物館

恐龍奇觀展廳

位於贛州市博物館一樓東側

展廳由「恐龍之前的演化樂章」

「恐龍嘉年華」、「恐龍之後的生命華彩」

三個篇章組成

館內陳列的恐龍蛋化石。

展廳再現了

恐龍之前的演化景觀

恐龍時代的海陸格局

恐龍時代的陸地生境

恐龍的起源、恐龍的繁殖

以及恐龍大滅絕等場景

揭示了恐龍從誕生到滅絕的全過程

未來在贛州

或許將有更多新的發現

恐龍文化也將成為贛州一張新的名片

全面推進贛州旅遊事業的大發展

你期待嗎?

來源:新華網、客家新聞網編輯:賴睿 校對:熊小勤編審:劉芬

贛州有農民工被欠薪?真實情況是…

相關焦點

  • 贛州恐龍文化走出國門!「虔州龍頭骨化石」驚...
    贛州恐龍文化走出國門!「虔州龍頭骨化石」驚...●2018年5月  為加強中日文化交流,弘揚我國地質遺蹟文化,進一步擴大我國古生物化石在國際上的影響,把贛州「恐龍之鄉」名片擦得閃亮,5月30日,自然資源部批覆同意贛州市博物館此次參展。●2018年7月  7月13日,贛州市博物館的兩名專家參加了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舉行的特展《獸腳類:演變成鳥的肉食龍》開幕式。
  • 盤點中國著名的恐龍之鄉
    其實,作為素有「恐龍之鄉」稱號的中國,恐龍化石群當然是值得單獨來介紹一下滴~於是,在上篇文章發出之後,小編就開始醞釀下一篇恐龍化石群的文章了。但是當提筆的時候卻發現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中國已有20多個省市發現了恐龍化石,截至目前,命名種類達174種,是目前世界上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四川、內蒙古、遼寧產出化石尤為之多,最大的恐龍化石群面積可達數十萬平方米。
  • 中國恐龍之鄉——伊春
    在我國的小興安嶺上,有這麼一座城市,這裡有松林陣陣,被稱為「紅松故鄉」;這裡和俄羅斯接壤,邊境的嘉蔭縣是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出土地,被稱為「中國恐龍之鄉」。這裡居住著以狩獵為生的鄂倫春族。整個伊春都在林海群山的包圍中,入眼所見,皆是綠意,也無愧乎「林都」之稱。
  • 中國的恐龍之鄉:世界級的恐龍博物館,出土恐龍化石世界之最
    是中國最早建立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利用天然氣的城市。自貢市在中國還有著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和南國燈城的美稱,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名城。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自貢市。鹽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每個人每天都離不開鹽。但是在古代,提取鹽不像現在這麼方便,而且也不是每個地方都能夠產鹽。
  • 贛州恐龍博物館選址明確
    記者3月17日採訪了解到,贛州(南康)恐龍化石產地保護項目進展順利,其中贛州恐龍博物館項目建設選址已明確,位於南康區南水新區,用地面積為2萬平方米。  記者了解到,贛州(南康)恐龍化石產地保護項目是2013年度中央財政支持的國家級地質遺蹟保護項目,總預算7263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4800萬元。
  • 贛州將建成恐龍博物館
    中國江西網訊 實習生陳瑤 記者萬菁報導:7日,記者從省政府有關部門獲悉,我省正式印發《江西省古生物化石保護規劃(2016-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在2016年至2020年間,完成1座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建設和1座古生物化石原址館建設。
  • 遊覽恐龍之鄉
    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坐落在伊春市嘉蔭縣的龍骨山上、是我國發現第一具恐龍化石的發倔地、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因龍而名」。在這裡出土的化石、已經被裝成恐龍化石骨架、放在恐龍博物館內,多國古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在嘉蔭野外考察時,發現了新的大規模恐龍化石群,除甲嘴龍、虛骨龍外,還發現了甲龍化石、恐龍被皮膚化石和恐龍腳印化石,使「恐龍之鄉」的名聲更加遠揚
  • 中國恐龍之鄉:被低估的旅遊名縣,光5A景區就有2個
    中原一帶的山色,我最愛豫南,北部的太行山過於光禿粗狂,像一個北方漢子,扯著嗓子說話;豫中山色又過於俊朗,少了一絲柔情。倒是豫南一帶的群山,南北兼具,可剛可雅,看起來柔情似水,又不至於讓人陷思於兒女長情,深得我心。
  • 中國恐龍之鄉:被低估的旅遊名縣,光5A景區就有2個
    秦嶺淮河是中國南北的分界線,伏牛山又是淮河與漢江的分水嶺,南北之風在此滋養,最終形成了神秀雅致的西峽山河。行程第一個景點,便是「中國西峽恐龍遺址園」,我心生疑問,難不成西峽和恐龍有淵源?事實是我的確孤陋寡聞了,二者不僅淵源頗深,西峽更是被國家地質局認定的「中國恐龍之鄉
  • 中國有哪些地方發掘出了恐龍化石?哪些地方被稱為恐龍之鄉?
    中國地域廣袤,而且地形多樣,有利於各種化石保存,目前,已在中國境內出土了大量的恐龍化石。比較著名的有四川自貢、雲南祿豐、內蒙古二連浩特、新疆準噶爾、山東諸城、遼西熱河等地區。下面我們就一一介紹中國著名的恐龍化石發現地,有機會你也可以去探索發掘恐龍化石哦。
  • 中國恐龍之鄉,在山東萊陽,中國第一具完整的恐龍化石在這裡發掘
    1923年,我國第一代地質學家譚錫疇在山東萊陽將軍頂西南的紅色地層中採集到恐龍骨骼化石;1929年,瑞典古生物學家維曼對譚錫疇採集的標本進行研究,並命名為中國譚氏龍。上世紀50年代,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在萊陽金崗口村挖掘出中國第一具完整的恐龍骨架化石「棘鼻青島龍」,「中國古脊椎動物學之父」楊鍾健對其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及報導。
  • 二連浩特口岸——恐龍之鄉
    二連浩特是世界聞名的恐龍之鄉,是我國最早載入國際古生物史冊的恐龍化石產地。其旅遊資源充滿濃鬱的原始特色與民族特色,是一座以俄羅斯建築風格為特點的邊境口岸城市,異域風情濃鬱。市區內雄偉莊嚴的國門、神聖的界碑,恐龍遺址、古老的戈壁驛站等,構成了亮麗的邊疆風景線。
  • 中國恐龍之鄉有著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你知道是什麼地方麼?
    相信大家一定都看過侏羅紀公園,被裡面恐龍利用現代技術死而復生感到驚奇吧。在中國也有一個恐龍博物館裡面儲存了非常多的化石。他就是自貢恐龍博物館。「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位於恐龍之鄉—-四川省自貢市。
  • 探訪恐龍之鄉「恐龍生產線」這裡的恐龍遠銷美國土耳其澳洲泰國
    自貢除了歷史悠久的井鹽遺址外,中侏羅世恐龍化石遺蹟更是聞名遐邇,自貢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是現今中國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群遺址之一,也是世界上發掘和保存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因此自貢被名副其實地予以了「恐龍之鄉」的美名。而且,自貢也是集中製作仿真恐龍的基地。
  • [視頻][新聞背景]雲南楚雄---世界恐龍之鄉
    ,為什麼這裡被稱為「世界恐龍之鄉」呢?    1938年10月26日,中國古生物學奠基人、中國恐龍研究之父楊鍾鍵先生和他的學生在楚雄州祿豐縣發掘出了中國第一具恐龍化石標本——許氏祿豐龍,在世界引起轟動,祿豐被稱為「中國恐龍原鄉」。1958年,國家郵政總局發行了世界第一枚「祿豐恐龍郵票」。
  • 中國恐龍之鄉在黑龍江!1902年挖出第一枚化石,號稱神州第一龍
    現實世界裡並沒有「龍」,卻曾經存在過另一種更加令人著迷的「遠古巨獸」——恐龍!從黑龍江省會哈爾濱出發一路向北,大約行駛500公裡就可以抵達嘉蔭縣。地處黑龍江之畔的嘉蔭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是一座僅有15萬人口的美麗小城,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便坐落於此。
  • 江西陽埠被譽為「江南腐竹之鄉」,距離贛州市區 30公裡,景美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贛州在過去可以說是江西最窮的地級市,雖然贛州是江西最大的地級市但是人口基數大人均佔有量很少,隨著這些年贛州的發展,贛州已成為僅次於江西省會南昌的第二大經濟城市,現在人均佔有量也不再是墊底的了。
  • 廣東南雄有「恐龍之鄉」美譽,最大城市公園有恐龍18隻,很壯觀
    旅行途中用相機刻錄時光、行攝鄉土、看古村鎮,平凡的生活風景無需華麗只需熟悉。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南雄自古就是嶺南通往中原的要道,是粵贛邊境的商品集散地,史稱「居五嶺之首,為江廣之衝」、「枕楚跨粵,為南北咽喉」。
  • 走進「恐龍之鄉」,在「千裡草原」赴一場白堊紀之約
    走進「恐龍之鄉」,在「千裡草原」赴一場白堊紀之約 2020-12-11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被恐龍附身的嘉蔭
    問題來了,兩個都產於中國,一個是從小就被抱走的,一個是中國人自己撫養的,兩具恐龍化石哪個才算是「中國第一龍」呢?進入嘉蔭縣,大門口有一個石刻,上面雕著「恐龍之鄉」四個大字。」的稱號,看來是想深度打造恐龍文化產業,可是這「恐龍之鄉」的競爭著實太激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