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恐龍之鄉在黑龍江!1902年挖出第一枚化石,號稱神州第一龍

2020-12-25 背著女兒去旅行

中國人常以「龍的傳人」自居,然而我們都知道:「龍」只是一種存在於民間傳說之中的神獸。現實世界裡並沒有「龍」,卻曾經存在過另一種更加令人著迷的「遠古巨獸」——恐龍!

從黑龍江省會哈爾濱出發一路向北,大約行駛500公裡就可以抵達嘉蔭縣。地處黑龍江之畔的嘉蔭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是一座僅有15萬人口的美麗小城,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便坐落於此。

1822年,英國人曼特爾第一次發現了恐龍化石,由此揭開了這種「史前巨獸」的神秘面紗。時至今日,中國有大大小小几十座城市都號稱自己是「恐龍之鄉」,而黑龍江省嘉蔭縣則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龍鄉」!

時光回溯到117年前的公元1902年,在中俄邊境上的黑龍江之畔,幾名俄國地質學家在嘉蔭縣龍骨山上挖出一具高達4.5米、長達8米的恐龍骨架化石,這一重大發現在當時曾經轟動全球考古學界。

經過外國專家的考證:這具恐龍骨架化石是生活在距今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的鴨嘴龍。因為它是中國境內出土的第一具完整的恐龍骨架化石,所以也被人們稱為「神州第一龍」,嘉蔭也被讚譽為中國的第一個「恐龍之鄉」!

然而令人感到十分惋惜的是:鼎鼎大名的「神州第一龍」如今並不在中國!1902年恐龍化石出土之後就被運往俄國,如今保存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博物館內,「神州第一龍」因此也成為流落海外的第一具中國恐龍化石。

作為中國第一個「恐龍之鄉」,嘉蔭雖然與「神州第一龍」失之交臂,但是卻出土了數量眾多的動植物化石,在國內同期地層中列居榜首。小小的嘉蔭縣也因此成為我國東北、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最大的白堊紀恐龍化石產地。

117年前俄國人挖掘出「神州第一龍」的地方,如今已經建起一座總投資上億元、佔地50000平方米的「神州恐龍博物館」。據說這裡是國內第五家大型的恐龍博物館,也是唯一的一座集保護區和展覽館於一體的「園中之館」。

因為在中國恐龍挖掘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早在2002年黑龍江嘉蔭就與安徽黃山、四川海螺溝、黃河壺口瀑布一起列為第二批國家地質公園。對於僅有15萬人口的嘉蔭縣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榮譽!

值得一提的是,在黑龍江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裡處處都能看到「恐龍文化」的影子。甚至連這裡的公共廁所和垃圾箱都做成了恐龍的模樣!十分討小朋友的喜愛,可以說是相當「走心」了。

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紅光鄉燎原村,門票80元,1.3米以下的兒童免票。如果你喜歡恐龍,一定不要錯過這裡!推薦大家初夏的時候去,因為那個時候大東北的天空真的是賊藍賊藍啊!

旅行體驗師、百家號原創作者:背著女兒去旅行,歡迎關注,有問必答!(聲明:本文已籤約維權騎士與圖盾24小時全網維權,未經作者授權擅自轉載或抄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我國第一塊恐龍化石出土地:黑龍江邊嘉蔭國家恐龍地質公園
    如今這裡已建成以恐龍為主題,以恐龍化石為基礎,結合恐龍科普知識,發掘現場和聲光電控制的原始場景為一體的恐龍主題公園,並升級到國家級恐龍地質公園。1902年由原住民提供線索,俄國人在這裡發現了恐龍遺骸,並進行了發掘。用挖出來的恐龍遺骨化石,組裝成一具完整的恐龍骨架——黑龍江滿州龍骨架。
  • 哪些是中國著名恐龍化石?
    哪些是中國著名恐龍化石?從1902年中國第一具恐龍化石在黑龍家被發現開始,考古學家在中國的大地上已經挖掘出許多屬種的恐龍化石,中國恐龍化石中具有歷史意義和研究價值的著名恐龍化石都有哪些呢?滿洲龍中國第一龍黑龍江滿洲龍於1902年在黑龍江嘉蔭被發現,被稱為「中國第一龍」。
  • 都知道嘉蔭是中國恐龍之鄉,但你知道中國十大最著名的恐龍都是啥嗎?
    超過142萬人正在關注9月8日 哈爾濱多雲轉晴 8℃~20℃3-4級轉微風編者按:被譽為「中國第一龍鄉」的黑龍江嘉蔭是我國最早發現恐龍化石的地方;1902年在這裡曾發現以「滿洲龍」為代表的大型鴨嘴龍類恐龍化石,從此名揚世界。到今年,已經是中國發現恐龍115周年了。那麼,對於中國已發現的恐龍,您了解多少呢?
  • 黑龍江鴨嘴龍發現之旅:開啟滅絕之謎的金鑰匙
    平頭鴨嘴龍家住嘉蔭龍骨山,當年它過著怎樣的生活?它的屍體又是怎樣經過長時間的埋藏變成了化石,並被發掘出來的?有關專家講述了它不平凡的背後故事。  遺憾  「神州第一龍」流落海外  據省博研究員楊秀娟介紹,平頭鴨嘴龍化石骨架已從黑龍江出土多具,它出土之前還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 「中國恐龍之鄉」贛州,真真用實力說話
    贛州是江西省內出土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地區有著「中國恐龍之鄉」的稱號2017年3月31日,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在北京召開贛州市申報「中國恐龍之鄉」評審會。評審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為,贛州符合中國化石之鄉評審標準,同意授予「中國恐龍之鄉」稱號。
  • 被恐龍附身的嘉蔭
    ,叫嘉蔭,這個地方除了在周邊縣市中以旅遊度假出名之外,還在一個特殊群體裡有點知名度——搞地質的(尤其是研究古生物的),因為中國第一具恐龍化石誕生在這裡。,1941年,由中國人自己裝架的恐龍化石——許氏祿豐龍才誕生。
  • 遊覽恐龍之鄉
    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坐落在伊春市嘉蔭縣的龍骨山上、是我國發現第一具恐龍化石的發倔地、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因龍而名」。在這裡出土的化石、已經被裝成恐龍化石骨架、放在恐龍博物館內,多國古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在嘉蔭野外考察時,發現了新的大規模恐龍化石群,除甲嘴龍、虛骨龍外,還發現了甲龍化石、恐龍被皮膚化石和恐龍腳印化石,使「恐龍之鄉」的名聲更加遠揚
  • 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發現地——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發現地——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因龍而名」,這裡被譽為「恐龍的故鄉」。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這裡位於嘉蔭縣城西9公裡處,面積38.44平方公裡。嘉蔭縣龍骨山出土組架的恐龍化石就不下10架。據專家介紹,龍骨山是一座大型的恐龍墓葬群,恐龍化石十分豐富。經估算,龍骨山地區埋藏恐龍化石骨架多達150餘個。嘉蔭龍骨山盛名遠播還是源於100多年前的一次偶然發現。
  • 中國恐龍之鄉,在山東萊陽,中國第一具完整的恐龍化石在這裡發掘
    說起恐龍,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侏羅紀,但其實,白堊紀也與恐龍息息相關,恐龍的種類在這一時期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多,然而白堊紀之後,恐龍便遭到大規模滅絕。這是恐龍時代最後的繁榮,而山東萊陽,這座位於膠東半島的小城,便有一座神秘的「白堊紀公園」,忠實的印刻了這份遠古的記憶。
  • 避暑恐龍之都,遊中俄邊境黑龍江江畔公園
    我們夏季避暑之旅的第三站為伊春市的嘉蔭縣——「恐龍之都」,之所以被稱為恐龍之都,是因為在這裡,俄羅斯的地質學家於1902年發現了一些恐龍的骸骨化石,通過專業人員的復原,這些化石組裝成了一個長為8米,高為4.5米的完整恐龍化石骨架,並將該恐龍命名為黑龍江滿洲龍。現在該恐龍化石陳列在聖彼得堡的原蘇聯地質博物館中。
  • 伊春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位於伊春市嘉蔭縣城西11公裡處,中俄界河黑龍江的南岸,於2001年12月經國土資源部批准建立,總面積為38.44平方公裡,屬地質遺蹟類。公園因埋藏有豐富的恐龍化石而蜚聲中外,是我國發現最早並具有翔實科學記錄的恐龍化石發掘地。
  • 盤點中國著名的恐龍之鄉
    其實,作為素有「恐龍之鄉」稱號的中國,恐龍化石群當然是值得單獨來介紹一下滴~於是,在上篇文章發出之後,小編就開始醞釀下一篇恐龍化石群的文章了。但是當提筆的時候卻發現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中國已有20多個省市發現了恐龍化石,截至目前,命名種類達174種,是目前世界上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四川、內蒙古、遼寧產出化石尤為之多,最大的恐龍化石群面積可達數十萬平方米。
  • 中國有哪些地方發掘出了恐龍化石?哪些地方被稱為恐龍之鄉?
    下面我們就一一介紹中國著名的恐龍化石發現地,有機會你也可以去探索發掘恐龍化石哦。圖·自貢恐龍博物館四川省自貢市出土的恐龍化石有永川龍、和平中華盜龍、建設氣龍、沱江龍、華陽龍、峨眉龍、鹽都龍、楊氏馬門溪龍、合川馬門溪龍、巨刺龍等著名的恐龍化石。
  • 村民建牛圈挖出恐龍蛋化石 兩天挖出30多枚
    上世紀90年代,地質專家在十堰市鄖陽區幾個鄉鎮先後發掘出土數萬枚恐龍蛋化石和恐龍骨骼化石,鄖陽區因此被稱為「恐龍故鄉」。10月12日,鄖陽區譚山鎮西王村一村民修建牛圈時,挖出3枚恐龍蛋。地質專家聞訊趕到該村,於27日又挖出一窩30枚恐龍蛋化石。據專家初步鑑定,該地恐龍蛋屬扁圓蛋類,賦存地層為距今約1億年的白堊系上統時期。昨日,記者來到西王村,採訪了恐龍蛋化石發現的經過和幕後故事。開山建牛圈 驚現恐龍蛋發現恐龍蛋化石的地方叫寨溝。村民王彥峰介紹,他準備在自家屋後修建一個牛圈,但因場地有限,他決定開挖部分山體。
  • 被稱作北方恐龍之鄉,有中國龍城美譽,陳列著世界第一鴨嘴龍標本
    有一座城市號稱龍城,它是舜帝故裡,相傳舜帝出生在這裡,這就是被稱作舜帝之都的「諸城」。說起諸城相信大家許多朋友並不陌生,它位於山東半島(膠東半島)東南部,地勢較為平整、土地肥沃,是龍山文化與大汶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 中國的恐龍之鄉:世界級的恐龍博物館,出土恐龍化石世界之最
    是中國最早建立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開發利用天然氣的城市。自貢市在中國還有著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和南國燈城的美稱,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名城。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自貢市。鹽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每個人每天都離不開鹽。但是在古代,提取鹽不像現在這麼方便,而且也不是每個地方都能夠產鹽。
  • 廣東河源恐龍化石遭到村民盜掘 警方已追回蛋化石213枚
    廣東河源恐龍化石遭到村民盜掘 警方已追回蛋化石213枚 2015-07-30 20:41:241具鸚鵡嘴龍骨骼化石和白堊紀晚期圓形恐龍蛋化石213枚 顏新陽 攝   中新網惠州7月30日電(顏新陽 王炳炎)近一個月來,位於廣東河源市江東新區勝利村一建築施工工地在爆破作業時發現恐龍蛋化石,部分化石遭到周邊村民盜掘。
  • 來恐龍之鄉 找尋埋藏在化石中的秘密
    恐龍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結束的時候突然全部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而這個謎底被埋藏在化石之中。諸城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在世界版圖上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縣城,但它卻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罕見的恐龍化石寶庫。諸城不僅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鴨嘴龍化石,而且還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集群埋藏地,因此它也被原國土資源部命名為"中國龍城"。
  • [視頻][新聞背景]雲南楚雄---世界恐龍之鄉
    ,為什麼這裡被稱為「世界恐龍之鄉」呢?    1938年10月26日,中國古生物學奠基人、中國恐龍研究之父楊鍾鍵先生和他的學生在楚雄州祿豐縣發掘出了中國第一具恐龍化石標本——許氏祿豐龍,在世界引起轟動,祿豐被稱為「中國恐龍原鄉」。1958年,國家郵政總局發行了世界第一枚「祿豐恐龍郵票」。
  • 到地大逸夫博物館看黑龍江滿洲龍
    這9具恐龍化石中,格外引人矚目的就是被譽為「神州第一龍」的黑龍江滿洲龍化石(以下簡稱「滿洲龍」)。黑龍江省的北緣——嘉蔭龍骨山,曾是恐龍生活的樂園。1902年,黑龍江沿江兩岸的地層由於江水的長期侵蝕,埋藏的恐龍化石陸續暴露了出來。當地漁民發現這些化石後,非常驚奇,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粗大的動物骨骼。消息不脛而走,對岸的俄國軍官聽到了前來調查並採集化石。1915年至1917年,俄國地質學家連續到我國進行了大規模考察和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