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員正在整理館藏的古籍。 (鍾升攝)
蘇州博物館古籍圖書館(簡稱「古籍圖書館」)於6月28日上午正式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試運行期間,古籍圖書館將於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對外開放(16:30停止入館),每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讀者持有效身份證件入館閱覽,圖書暫不外借。館內共有各類古籍十萬餘冊,而與很多博物館館藏文物秘不示人不同,公眾可以通過提前預約的方式,將部分古籍借出庫房閱覽。
古籍圖書館的前身蘇州博物館資料組創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2006年10月,蘇州博物館新館建成開放,資料部更名為蘇州博物館圖書館。館藏古籍主要保管在太平天國忠王府藏書樓內。為進一步改善古籍保管條件,優化藏書結構,提高服務水平,共享館藏資源,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文博專業圖書使用需求,蘇州博物館於2017年對張氏義莊西路進行改造提升,建設蘇州博物館古籍圖書館,將古籍和平裝書刊合併管理,原蘇州博物館圖書館也整體搬遷至此。
江南一帶,文人自古以來就有收書藏書的風氣。建立伊始的資料組在搜集古籍文獻時,得到了眾多名士的幫助。民國元老、朱德元帥的老師李根源先生,錢三強先生的夫人何澤慧院士等人紛紛解囊相助。「文革」時期,資料組也從民間搶救保護了大量古籍善本,並保存至今。
目前,古籍圖書館共藏有各類古籍32880種106034冊,其中善本725種3128冊。2010年,古籍圖書館被評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博物館本來的功用是收藏、研究文物,館藏古籍通常不公開,僅用作內部研究、交流。」蘇州博物館副研究館員李軍介紹,本次設立古籍圖書館,讓館藏文物書籍成為公眾的讀物,這在全國範圍內都是罕見的。
江澄波是蘇州百年老書店「文學山房」的第三代傳人,一輩子「不知道把多少古籍送到了圖書館、博物館裡」。他表示:「過去文人藏書,很多書都是藏在家中不對外示人。朋友想看還不準帶紙筆,把知識的流通禁錮住了。現在古籍圖書館主動把古籍向公眾開放、與公眾共享,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舉措」。
據了解,古籍圖書館目前已啟用古籍和電子圖書在線查閱系統,館藏的99種家譜和75種古籍均可以實現電子閱覽。對於部分實體古籍,公眾可以提前預約,由館方從庫房中取出以供閱讀,但並不允許外借。
來源:中國新聞網、蘇州博物館綜合整理
《藝術博物館》雜誌編輯劉蓓、繆亞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