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善意和理性對待網絡時代的「邊緣人」

2020-12-21 華龍網

——本文系紅網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時評家曹林老師前不久寫了一篇《我也曾像你一樣以鄙視快手凸顯優越感》,講述了他在一次講座中因為對「快手」有一定的認知偏差致使學生反駁的經歷,並由此呼籲人們跳出網絡時代「信息繭房」,給其他的群體多一些理解。

曹老師的經歷在網絡時代早已屢見不鮮。這是一個信息海量讓人目不暇接、行業壁壘因為知識的流通而不斷被打破的時代,但也是一個信息繭房效應越來越明顯、真相常常不敵個人感情的時代。「精準投放」在一定程度上毀了人們深度思考的能力和探索更大的世界的動力,不同群體之間的偏見和誤解也因此有了不斷加深的危險。更重要的是,網絡世界賦予了一些有能力或有天分的網友更多的話語權,讓他們可以自由表達。但也因此塑造出了一群「邊緣人」,他們或者是缺乏網絡話語表達的能力或機會,或是僅僅與主流觀點不同而已。人人都在爭取話語權時,他們只能望洋興嘆;在面對忽視和誤解時,他們同樣無能為力。

2017年,網絡世界因為「90後」這個群體的活躍一直沒有平靜過。先是和年輕人搶佔場地的廣場舞大媽被調侃,其後擠公交的老大媽大爺被批評「壞人老了」,中年男人隨後帶著中年婦女一起調侃自己「油膩」。這些群體都被嘲和主動自嘲之後,90後開始在網際網路上忘乎所以地給自己貼標籤自嘲。很多人早有共識,這是因為網際網路時代話語權掌握在年輕一代手裡,以及整個社會對年輕的崇拜與討好帶來了這種狂歡。吵吵鬧鬧的氛圍下,越來越多的圍觀者變成了不自覺的參與者和傳播者;沒有話語權的群體,從變成了網際網路時代的邊緣人群,不僅難以發出自己的聲音,還有被汙名化的危險。

很明顯,這種話語權因為缺乏理智和冷靜的束縛,在不斷地膨脹。這樣帶來的後果是,我們越發沒有耐心去等待真相,只想快意表達。也不在發不出聲音的那一群網絡中的邊緣人,是否真的錯誤或正確,我們的言行是否會給他們帶來傷害。「油膩」的標籤讓所有中年男女突然變得油光閃閃,很多人忘記了自己現實生活中令人尊敬的父母或老師;對廣場舞大爺大媽的整體偏見,讓我們忽略了他們之中很多人背後的孤獨、對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的追求;快手上一些看似非主流的視頻,是很多普通人想要讓世界看見自己的願望。「標籤化」一群人並不難,只是這種隨意為之的標籤,只會製造更多的邊緣人、更大的社會矛盾,給不同群體之間製造更深的鴻溝。

「你們並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羅蘭散發出同樣的芳香,但你們為什麼卻要求世界上最豐富的東西——精神,只能有一種存在形式呢?」我們和這個世界不能愉快相處的一個重要阻礙,就是缺少對其他人的生活的那麼一點略帶善意的尊重和理解。正因為如此,我們作繭自縛,並臆想出我們和其他人之間的不同。

很多人會不自覺地誤解自身之外的群體,卻很少有人能夠像曹林老師一樣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甚至,因為身處繭房之中,很多人根本不會意識到自己的世界觀正在變得狹隘。我們至少應當有拒絕給任何一個群體貼標籤的理性;不明真相之前,絕對不要痛快攻擊,因為沉默者之中也可能有無辜者。如果我們不屑於或沒有精力為網絡時代的邊緣者發聲,至少保留一點對他們訴求的善意的理解和尊重。因為在另外無數的群體眼裡,也許我們也是「邊緣人」。我們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有可能如何對待自己。

文/王豔華(湖南師範大學)

相關焦點

  • 別讓老年人做網絡時代邊緣人
    □盛會    手機叫車、行動支付、網絡購物……在年輕人越來越多地通過網絡享受公共服務的同時,很多老年人卻無法充分享受這些便捷的服務。    許多老年人跟不上新時代、新技術的發展,甚至不少成了「網盲」:網上銀行不會用,網上購物不會操作,高鐵、地鐵電子購票、網絡訂票不會,有的老年人連智慧型手機也不會用,許多老年人幾乎成了高科技社會的邊緣人。
  • 【關注】拉薩市婦聯——關於理性對待「白來日追」活動的倡議書(藏...
    關於理性對待「白來日追」活動的倡議書拉薩廣大婦女群眾:每年一次的「白來日追」(俗稱「吉祥天母節」)即將到來。近年來每到這一天,許多信教婦女群眾不顧自身經濟條件盲目向「吉祥天母」供酒、供糧、供奶、供茶,從而造成大量的青稞酒、牛奶、茶水的浪費。
  • 城市脫軌者和網絡邊緣人的困境
    網絡在城市生活中的覆蓋給太多人帶來了便利,以至於我們很容易忽略掉不擅長網際網路生活甚至壓根不會上網的人群的困擾。  對於不會上網的老人、或是時代隔斷上已經習慣舊有生活而遠離網絡的五零後們來說,網絡預約掛號也只是看上去很美而已。南昌的一些醫院在開通手機微信預約掛號後,兩三個月裡預約量不到總預約掛號兩的7%。
  • 感恩節送糖遭威脅舉報,憂慮洋節也別忽略善意
    事實上,這並不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而是隨著時代變遷和公眾認知變化出現的正常現象。曾幾何時,包括大學生在內的社會公眾非常熱衷過洋節,甚至有過部分人只知洋節,不知我國傳統節日的尷尬情形,引起不少有識之士的重視和驚醒,呼籲民眾重視傳統節日的傳承,重視傳統節日文化的光大,避免我們在洋節面前喪失自我,喪失民族傳統節日文化的血脈賡續。
  • "地球人"用"火星文" 網絡語言走在傳統和流行邊緣
    這個由一個冒號,一個連接號,再加半個括號組成的符號已經成為最為流行的網絡語言之一。今年夏天,網絡上又流行起了「雷」、「霹靂」、「囧」、「槑」等詞彙。在有些人看來,「網民的智慧是沒有止盡的,這種表達方式很創新、很時尚、很『火星』。」  網絡是一個寬廣的平臺,臺上的人很風光,臺下的人很熱情,而臺上臺下又有著許多共同的意趣。不過,自誕生之日起,網絡語言就飽受爭議和質疑。
  • 感謝所有善意的批評和指正,成長在路上
    一直認為自己屬於理性理智的人,直到有一次發動態,用了太多的感嘆號,有朋友提醒注意,才驚覺自己太情緒化了,以後便做到收斂了。感謝這些善意的批評和指正讓我直面問題,不能逃避,沒有逃避。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人在不觸及自己底線的時候,大多數還是能夠理性控制的,聽風就是雨一點就炸的暴脾氣的只是少數。所以,愈發需要在非常時刻保持理性,才能彰顯一個人的氣度。「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 再議數字鴻溝:網絡社會的邊緣群體
    在《2019年網絡扶貧工作要點》的要求下,網絡覆蓋工程深化拓展,網絡扶貧與數字鄉村建設持續推進,數字鴻溝不斷縮小。隨著我國「村村通」和「電信普遍服務試點」兩大工程的深入實施,廣大農民群眾逐步跟上網際網路時代的步伐,同步享受信息社會的便利。其次,行動網路的「使用溝」呈現高度分化。
  • 邊緣計算新時代,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在北京香格裡拉飯店開幕
    2020邊緣計算產業峰會邊緣計算產業聯盟理事長於海斌、副理事長劉少偉,中國科學院院士姚建銓,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單志廣,華為昇騰計算業務裁許映童,ARM副總裁MohamedAwad,GSMA大中華區技術總經理劉鴻等「產學研用」各領域大咖到場並奉上精彩演講,從技術創新、商業實踐、產業發展等方面深入探討邊緣計算的發展趨勢與產業實踐
  • 老有所學,不做智能時代的「邊緣人」
    從省直某事業單位退休後,他就背起相機,和老年大學的學員們一起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到外地參加攝影採風活動。「老年大學推出『雲課堂』後,就連平時出門買菜,我都能利用途中的零碎時間看老師講課。」張新濤說。  目前,國內多所老年大學搭建遠程教育平臺,開設手機APP使用、計算機技術等實用課程,讓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能時代的學習生活。
  • 城市裡的邊緣人,為什麼應該被更寬容地對待?
    作者採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深入紐約第六大道街頭工作者的生活,進行參與式觀察,歷時五年,描繪出這個以貧窮黑人男性為主的邊緣群體,及其真實生活圖景。這個群體的生活是怎樣運作的?是哪些因素,推動他們聚集到這裡的?面對基於種族和階級的汙名化,他們如何建立了一種富有獨創性的生活?對於城市公共空間,他們的存在意味著什麼?
  • 「開不起玩笑」的人,需要更多的善意和保護
    他們推測,這些匹諾曹恐懼徵患者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確實經常受到來自他人尤其是家人的奚落、嘲笑,這些家人通過嘲笑引發孩子內心羞恥恐懼的反應,從而達到控制他們行為的目的。笑在他們的心中留下了陰影和創傷,對於這些人來說,笑並不代表愉快,而代表嘲笑和貶低。早前已經有研究證實,在青少年時期有過被同伴欺負和嘲笑經歷的被試,更可能對模糊情境或者善意玩笑情境產生恐懼、憤怒的反應。
  • 工人日報:「善意的謊言」不如好言相勸
    從事婚姻登記工作9年多來,熊玲見證了3萬多對新人步入婚姻殿堂,還用「印表機壞了」等善意謊言,讓500多對夫婦取消了離婚申請。(見5月21日《人民日報》) 一個原本帶有人情味的故事,眾人卻褒貶不一:有人說她善解人意、將心比心地為當事人著想,用自己的努力為家庭和睦作出了貢獻;有人則對其在業務辦理過程中擅自設檻、編造謊言等行為表示不滿。
  • 衣索比亞:理性的邊緣
    在遙遠的目的地和輝煌的世界盡頭的地圖集中,Danakil是明星入場。它被描述為「地球上最低,最乾燥,最熱和最荒涼的地方」。它在衣索比亞的東北邊緣,厄利垂亞南部和吉布地北部之間分裂,形成了鮮明,原始和壯觀的景觀。其中大部分位於海平面以下100米處;溫度通常超過50°C。
  • 感性和理性,完美的哲學定義
    我們總是說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其實這只是一個階段,同理,理性也可以上升到感性,這就好比先是有雞,還是有蛋,只能說感性弱於理性,因為作為生命體其感性是第一位的,所以先是有雞,才後來有蛋,因為從繁殖行為來看分為胎生和卵生,而胎生的前提是受精卵的細胞分裂,所以胎生是經過卵生階段的,而胎生是由於體內存在子宮繁孕的條件
  • 理性對待「SCI」 用好「同行評議」
    依賴SCI的計件制並不適用於創新性勞動評價以SCI論文數量、被引次數、ESI高被引論文數量等指標為依據的科研評價方法常被比喻為計件制,即按照工人生產的合格品的數量和預先規定的計件單價來計算報酬的一種工資形式。
  • 文物販子:帝國時代的邊緣人
    傳統書寫總是熱衷對帝國版圖擴張的濃墨重彩,相比之下,亞桑諾夫筆下這些活躍於收藏界的人物要麼長時間生活在帝國版圖邊緣,要麼處於帝國社會地位邊緣,「他們都用藏品來展現、打磨自己的社會形象」,「把藝術品收藏作為真正紳士的象徵」,並渴望藉此融進帝國中心,實現心儀的「貴族夢」。換言之,收藏既是他們「圓夢」的載體,同時也是帝國力量在邊緣的投射。
  • 退出雙十一狂歡購物節是理性的回歸!
    退出雙十一狂歡購物節是理性的回歸!雙十一將到,各網站還是實體店都以喙頭來促銷,無疑對當前中國來講,雙十一是一個狂歡購物節,成為少年輕人購物的日子,每年各個網站都在「破紀錄」,但多少是雙十一過後,水份太高,投訴不斷。
  • 兩種理性: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
    兩種理性: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之前說到,在現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價值標準,社會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價值取向。但你有沒有注意到,其實我們也有高度一致的地方——談到錢這個話題,我們的取向好像就很一致。我們都承認,不論追求什麼,金錢都是有所幫助的。難道我們都是拜金主義者嗎?我覺得未必。
  • 《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令和時代下工具理性的再反思
    到了庭審的高潮環節,天上聯邦逐漸勾畫成型:它一面標榜自己的正義感和公正性,一面又對待地上人嚴加防範形同軟禁;一面自陳保護地球的迫不得已,一面又將地上人從地球概念中剝離視若野蠻的原始人。對地上人抱有同情的帕爾帕爾解釋諾亞計劃時的遲疑,指向了這個新型極權社會下名存實亡的公道。
  • 20世紀是真正的理性時代的開端
    世紀初,有輿論認為世界的進步已經到頂了,人類應該節衣縮食,學會在一個無增長的世界裡生存;世紀結束時,一切關於達到了極限時代的說法都被證明是目光短淺和愚蠢的,世界不僅沒有陷於停滯,而且每個領域幾乎都處於取得空前進展的邊緣。……的確,在希望中誕生的20世紀,給了人類無數的驚喜與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