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為什麼大年初一不能向外面掃鞭炮紙?

2020-12-24 一點一滴新農村

很快就到春節了,一說到春節,大家想起春節的氣氛有哪些呢?大家腦海肯定是到處充滿喜慶的紅色,還有熱熱鬧鬧的氣氛和人來人外的場面,當然是肯定少不了鞭炮聲,只有這些東西同時集合在一起,那樣才叫有年味的春節。在農村一般一到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會放上不少的鞭炮迎接天神,在一聲聲的鞭炮聲中迎來新的一年,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在年初一的放完鞭炮聲下的紙,是沒有哪一家的人是會馬上清理掉的,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放鞭炮還有幾種不同的時間,一般除夕之前也有不少的人家會放鞭炮,這個時候放鞭炮的紙是可以掃走的,畢竟除夕之前一般都是要搞衛生的,一定會把家裡附近所有的東西都會打掃乾淨,把上一年的汙穢都掃出門外,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所以這個時候不管是什麼只要是沒用的髒的東西都是可以掃掉的。

接著就是在大年三十晚上,每家每戶為了迎接財神而放一連串的鞭炮,預示新的一年到來了,一般這個時候的鞭炮都是越響越好,越多越好,就算是在凌晨大半夜也是如此。這樣一來,地面上留下了一大片的紅色鞭炮紙,這些鞭炮紙是不能掃走的。因為這種滿地紅色的鞭炮紙,正是新年的氣氛,也是迎接財神的證據,如果這個時候掃走了,也意味把財神爺也掃走了,這一年的財運也就掃沒了。

除了鞭炮紙,就連過年時候,大家拜年做客聊天留下不少的碎屑,花生瓜子皮之類的垃圾也是不能掃走,因為「掃」本來是就是一個不好的動作,大過年的,沒有誰會想把這種過年的氣氛掃走,而且一說到「掃」也意味把自家的好運掃走。因此,在很多地方,年初一到年初三是不允許掃地的,掃地就意味著把這年的好運掃走,一般都沒有人會在這個時候掃地。

除了這幾天不能掃地之外,一般意義上的清淨工作也不做的,比如洗頭、洗澡、洗衣服之類的。這些本來是在除夕之前的大掃除做完,要是在過年時候做這些事,肯定這一年的兆頭也不會好。

這些都是我們老一輩人留下的傳統習俗,雖然說有些不太科學過於迷信,但不過只是一種儀式感而已。現在很多人說年味淡了,如果這些東西都不保存下來,不繼續延續到以後,以後哪裡還有過年的氣氛呀?歡迎大家分享一下你們過年的習俗!

相關焦點

  • 農村大年初一放的鞭炮碎片,當天不能掃,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農村大年初一放的鞭炮碎片,當天不能掃,你知道是為什麼嗎?現在我們距離2019年的春節只有幾天的時間,想必大家也都熱火朝天的在為春節做準備了吧!在平時的生活中,很多年輕人都是長期漂流在外地的,所以對於老家的一些習俗也不是太懂,比如說在大年初一的時候是不能將鞭炮的碎紙掃掉的,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在大年初一的時候,我們大家都是要放鞭炮的,而且放鞭炮還有一個說法呢!
  • 大年初一放鞭炮,但是鞭炮紙不能往外掃,原因是什麼?
    導讀:大年初一放鞭炮,但是鞭炮紙不能往外掃,原因是什麼?現在環境汙染很厲害,很多時候都不讓放鞭炮了。但是春節放鞭炮這個傳統,依然沒有改變。現在國人,尤其是農村,在春節初一,還是習慣性地放上鞭炮。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那就是不管家裡有多麼愛乾淨的人,對於大年初一產生的鞭炮紙,幾乎沒有打掃的,原因是什麼?首先,之所以放鞭炮,是因為習俗的意義。鞭炮聲不僅可以驅除去年的晦氣,也是用來向上天祈禱全家平安、五穀豐登等等。但是,大年初一之後的鞭炮紙,一般在初三之前,都沒人打掃。即便打掃了,也不會往外倒垃圾。
  • 農村過年的時候,大年初一為啥不能動掃帚,不能曬衣服,答案來了
    ,講究是很多的,其中就有大年初一的時候,是不能夠掃地,不能夠動剪刀,也有的地區還不能曬衣裳,這是為啥呢?除了這個說法之外,也有的農村認為,在過年的時候,初一不能掃地,是為了不把福氣掃出去,要讓福氣在家裡停留,掃帚掃地,很容易將好不容易來的福氣給掃出去,就連燃放鞭炮的紙屑,也要保留著,紅彤彤的鞭炮紙屑也被認為是好的財氣,自然是不能夠掃出去的。而是要保留下來,除了不能動掃帚,在有的農村大年初一,還不能夠動剪刀,會將剪刀使用紅紙包裹住存放起來,等過完年在使用。
  • 大年初一農村為什麼不能掃地洗衣服?
    大年初一的早晨,走在村裡的街道上,最醒目的就是各家門前紅彤彤的鞭炮紙屑,而且都是厚厚的一層。如果春節這天是沒有風的天氣還好一些,可如果趕上颳風,風一吹,這些紅色的紙屑到處亂舞。可不管天氣是不是有風,初一這一天也不管門口有多麼厚的紙屑,絕對沒有人家會去掃一下子。
  • 在農村大年初一不能做的8件事,避免鬧「笑話」。
    小時候最喜歡初一,因為初一早上可以換上新衣服新鞋兜裡揣著壓歲錢,放鞭炮,吃餃子,然後跟著父母去廟裡燒香祈福,還要去每個親戚家裡拜年我就會有好多壓歲錢。還有十幾天就要過年了,但是大年初一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你一定要了解,否則會挨罵。1、初一不能掃地俗傳正月初一為 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如果非要掃要從外面往裡掃。
  • 海南島各地過年習俗 瓊南:掃地不掃鞭炮紙 紅紅火火過新年
    海南很多地方大年初一早上都會吃一頓齋菜,陵水也有同樣的風俗。但是與別處不同的是陵水人給齋菜賦予了新的涵義。在陵水,人們管吃齋菜叫「搬年貨」。大年初一一大早,勤勞的主婦們便開始為「搬年貨」而忙碌。金針菇、粉絲、茄子、腐竹等各種素食材料經過主婦們的巧手烹製,為清晨平添了一份溫馨的香氣。等全家人起床,團團圍坐,一人一碗米飯,一起吃著香噴噴的齋菜。
  • 曾仕強:農村為什麼要放鞭炮?因為硫磺殺毒,鞭炮越長越吉祥
    我說:少了放鞭炮,你忘了?從前年開始,咱們村已經不能點鞭炮了,今年又裝上了天然氣,就更不能放了。 母親連連點頭,誇我說到點兒上了。那今天咱們就來探討下,在過去的時候,老祖宗為什麼要放鞭炮呢?這裡面的道理還挺多。
  • 為了「南寧藍」元宵節請少放鞭炮 大年初一重汙染
    (圖/何學俏)核心提示去年大年初一,南寧鳳江垃圾中轉站清運鞭炮紙屑10多噸,而今年只有三四噸。路上設點賣鞭炮的商家也感嘆,今年煙花鞭炮銷售下降明顯。記者調查獲悉,南寧市民燃放煙花爆竹的熱情減少。不過,從南寧環境監測站的空氣品質監測結果顯示,今年大年初一,南寧空氣品質仍為重度汙染。
  • 不能叫人起床、不能掃地、不能倒水?大年初一還有哪些習俗講究
    大年初一,不少人都忙著拜年,但其實在民間有很多關於大年初一的講究,很多人都是在嚴格遵守的。畢竟大年初一,代表著新的一年的開始,所以很多人還是很忌諱一些東西的。一些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大年初一是要起大早去拜年的,因為四五點鐘就起床,這對很多人來說有些太早了,所以會起不來。但是並不能催,因為有一種習俗是,大年初一不能家人起床。大年初一不能掃地。很多人大年初一時都會放鞭炮慶祝,不過卻不能拿掃帚。
  • 為什麼吃年夜飯也要擺上碗筷?
    但是,還有很多老一輩流傳下來的習俗,在很多的農村都有著傳承呢!1、大年三十,貼對聯(福字)、放鞭炮、掛燈籠這是中國人都知道的傳統,也被譽為過年三寶,既是守護,也是祈福。雖然現在很多大城市由於環保問題不讓放煙花爆竹了,但是其他兩項卻是一個都不少。
  • 農村過年不讓放炮誰提出的?為什麼禁止農村燃放鞭炮?
    自古以來,就有一句俗語:「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放鞭炮也預示著春節的到來。這是一個偉大的慶典。那麼誰提出放鞭炮的想法呢?為什麼農村禁止燃放鞭炮?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一、農村過年不讓放炮誰提出的?春節期間禁止在農村燃放鞭炮是國家的一項政策。
  • 大年初一在農村是一個神聖的日子,它的禮儀與習俗又是怎麼樣呢?
    古時「拜年」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過年好」,「給您拜年了」。3、大年初一,在這一天,人們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晚輩清晨起床首先向家中長輩叩頭,祝願長輩健康長壽,然後依次到親戚朋友家拜年。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或物品分給晚輩。
  • 大年初一過大年,在農村講究這一天不能洗頭和洗衣服,這是為啥呢
    大年初一,也是我們新春佳節過大年的時刻,也是我們拜年的時刻,在農村過大年,大年初一是必須要早早的起來,去挨門串戶的去拜年,我們這裡還講究磕頭,還必須要真磕,大年初一,萬象更新,在民間更是有諸多的說法和講究,其實在農村過大年,要是沒有諸多的講究,真的跟過年不放鞭炮也有,缺少了點什麼似的
  • 2019年的春節,農村「鞭炮聲聲辭舊歲」的聲音漸漸淡去。
    2019年的春節到了,對於常年在外打工的農民來說,這是一件好事,在外面辛苦了那麼長時間,終於可以回家了。但是真等到回家的時候,才發現家裡過年比城市裡還要冷清!這是為什麼呢?以前在農村過年是非常熱鬧的,放鞭炮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 大年初一,農村過新年的四種禁忌,碰到了幾個?
    比如,初一不能掃地、不能哭、不能洗衣服等等。當然,每個地方的風俗不同,就可能在初一這天有不同的禁忌。別掃地在平時,掃地是每個家庭每天必須要做的家務事,但是在大年初一就不能這樣了,再愛乾淨衛生的家庭都不能在正月初一掃地。
  • 在農村過大年,大年初一開門後,都有什麼講究和習俗呢?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年初一開門,起來開門前,都有習俗講究嗎?至今還有一些老人會有守歲的習慣,就是整宿的不睡覺,開著燈看電視,聽著整晚的鞭炮聲響,而且在我們這的農村,大年初一必須要早起,叫做起五靜「諧音」,天還是黑黑的就要起床,起這麼早幹嘛呢?
  • 在農村,為什麼把正月初五稱為「破五」?這天習俗和禁忌你知多少
    今日是正月初五,在農村,很多地區稱今天為「破五」,一些朋友會有疑問,為什麼沒有「破四」、「破六」,只有「破五」呢?原因還要從我國的民俗說起,我們都知道,從大年初一開始,在不少地區的農村會有很多的禁忌,比如大年初一開始院子裡不能掃地,一直持續到初五,放完鞭炮,吃過餃子以後,才能打掃院子,再比如初一開始,不能動剪刀,不太吉祥,寓意不好等等。
  • 除夕之夜要燃放鞭炮,啥時候放鞭炮最好呢?老農這樣解釋的
    歡迎關注煙雨濃,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春節的腳步慢慢的臨近,又要聽到除夕之夜整宿整宿的鞭炮聲,除夕之夜燃放鞭炮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誰家的鞭炮響亮、響的時間長,都被認為是一件很吉祥的兆頭,雖然有一些地區現在禁止燃放鞭炮,但在我們廣大的農村,很多地區還都是可以在過年期間燃放的,對於鞭炮燃放的時間還真的沒有什麼具體時間規定,也會根據地域不同,燃放時間也會不同,各地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對於幾點開始放鞭炮也是如此
  • 大年初一,在農村不能做5件事,看看這些說法你都知道嗎?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大年初一,在農村不能做4件事,看看這些說法你都知道嗎?現在距離過春節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在以往的農村,這個時間村民們就會著手準備新年的事情了,比如說打掃院落與房屋,清理垃圾,整理一下院子裡的擺設,劈柴備用等,這些事情在春節前都需要充分地做好準備,因為到了過年期間,有些事情都是不能在做的。
  • 今年有些農村不讓放鞭炮了,用什麼代替鞭炮好?
    今年有些農村也不讓放鞭炮了,用什麼代替鞭炮好?在網上看到,今年有許多農村地區春節是不允許燃放煙花炮竹的。作為春節是一個古老而又非常重要的民族節日,燃放鞭炮是幾千年文化習俗已經形成定性的習慣,是古老節日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