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春節了,一說到春節,大家想起春節的氣氛有哪些呢?大家腦海肯定是到處充滿喜慶的紅色,還有熱熱鬧鬧的氣氛和人來人外的場面,當然是肯定少不了鞭炮聲,只有這些東西同時集合在一起,那樣才叫有年味的春節。在農村一般一到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會放上不少的鞭炮迎接天神,在一聲聲的鞭炮聲中迎來新的一年,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在年初一的放完鞭炮聲下的紙,是沒有哪一家的人是會馬上清理掉的,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放鞭炮還有幾種不同的時間,一般除夕之前也有不少的人家會放鞭炮,這個時候放鞭炮的紙是可以掃走的,畢竟除夕之前一般都是要搞衛生的,一定會把家裡附近所有的東西都會打掃乾淨,把上一年的汙穢都掃出門外,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所以這個時候不管是什麼只要是沒用的髒的東西都是可以掃掉的。
接著就是在大年三十晚上,每家每戶為了迎接財神而放一連串的鞭炮,預示新的一年到來了,一般這個時候的鞭炮都是越響越好,越多越好,就算是在凌晨大半夜也是如此。這樣一來,地面上留下了一大片的紅色鞭炮紙,這些鞭炮紙是不能掃走的。因為這種滿地紅色的鞭炮紙,正是新年的氣氛,也是迎接財神的證據,如果這個時候掃走了,也意味把財神爺也掃走了,這一年的財運也就掃沒了。
除了鞭炮紙,就連過年時候,大家拜年做客聊天留下不少的碎屑,花生瓜子皮之類的垃圾也是不能掃走,因為「掃」本來是就是一個不好的動作,大過年的,沒有誰會想把這種過年的氣氛掃走,而且一說到「掃」也意味把自家的好運掃走。因此,在很多地方,年初一到年初三是不允許掃地的,掃地就意味著把這年的好運掃走,一般都沒有人會在這個時候掃地。
除了這幾天不能掃地之外,一般意義上的清淨工作也不做的,比如洗頭、洗澡、洗衣服之類的。這些本來是在除夕之前的大掃除做完,要是在過年時候做這些事,肯定這一年的兆頭也不會好。
這些都是我們老一輩人留下的傳統習俗,雖然說有些不太科學過於迷信,但不過只是一種儀式感而已。現在很多人說年味淡了,如果這些東西都不保存下來,不繼續延續到以後,以後哪裡還有過年的氣氛呀?歡迎大家分享一下你們過年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