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
瓊南地區的人們又有哪些過年習俗呢?
繼續跟著商報君一起來領略海南島各地過年習俗吧!
陵水:接香·搬年貨·拿檳榔拜年
大年三十晚上,新年鐘聲敲過,家中最重要的男丁就要恭恭敬敬地點上幾柱香。當地的老人們說,相傳,從大年三十的12點到大年初一天亮,這段時間代表著吉祥的各路神仙會陸續降臨人間,把吉祥和財氣帶給人們。這些香就是用來迎接神仙的。負責點香的男丁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接香」。從大年三十的12點到大年初五,家裡的香火一定要延續不滅。因為在陵水人的觀念裡,香火的延續,也代表著這戶人家子孫興旺。
「搬年貨」。海南很多地方大年初一早上都會吃一頓齋菜,陵水也有同樣的風俗。但是與別處不同的是陵水人給齋菜賦予了新的涵義。在陵水,人們管吃齋菜叫「搬年貨」。大年初一一大早,勤勞的主婦們便開始為「搬年貨」而忙碌。金針菇、粉絲、茄子、腐竹等各種素食材料經過主婦們的巧手烹製,為清晨平添了一份溫馨的香氣。等全家人起床,團團圍坐,一人一碗米飯,一起吃著香噴噴的齋菜。大人們總會招呼孩子「多吃一點」,把各種豐富的「年貨」全「搬」進肚子裡面,這一年都會財源廣進、生活富足。
拿檳榔拜年。陵水人愛吃檳榔,檳榔在陵水人心中有著特殊的含義,像春節這樣重要的日子更是少不了檳榔。在過年之前,陵水人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好許多檳榔。把檳榔切成四瓣,然後再把一種吃檳榔時專配的葉子(俗稱蔞葉)塗上一些特製的醬料後疊成小三角。大年初一,到了該向長輩們拜年的時候,帶上一大把檳榔才好「行動」。每見到一位長輩,晚輩就會拿出兩小瓣檳榔配上一個「小三角」放在手心,然後雙手捧著,一邊說「新年好」一邊恭恭敬敬的遞過去。長輩笑著接過檳榔,就等於接受了晚輩最誠心誠意的祝福。
樂東:初二打掃衛生不掃鞭炮紙
在樂東縣黃流這個將近十萬人的鎮上,大年初一不僅不能「宰生」,而且也不能掃地搞衛生,哪怕是女人洗頭男人刮鬍子也不行。
所以,不管初一那天地板有多髒也不能打掃,不管鬍子有多長也不能刮,不管衣服有多髒也不能洗。這些工作只能留到大年初二來做。
於是,初二一大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很早起床打掃衛生,當然在打掃衛生的時候還有一個「注意事項」,那就是不能打掃散落在地上的鞭炮紙。人們認為,那些散落在地上的紅鞭炮紙代表著「紅紅火火」,代表著「大吉大利」,所以,在大年沒有過完之前是不能打掃的。於是,家裡打掃乾淨之後,地上都留有一地的落紅。
這一天,除了打掃,人們該做什麼的就要趕緊去做,比如刮鬍子、洗頭、洗衣服等。忙完這些之後,人們就可以走街闖巷去給親朋好友拜年了。
大年初二幾乎家家戶戶都響起拜年的鞭炮
這一天,整個鎮到處都是人,出門的人數比平日多出好幾倍。人們在拜年的時候是不能空手過去的,至少要拿著一掛鞭炮。
去到親朋好友家裡以後,這掛鞭炮立即可以鳴放,這樣不管對拜年的人,還是被拜年的人,都代表著一種祝福和尊重。於是,這一天,幾乎每家每戶,鞭炮的聲音都在此起彼伏。
鞭炮鳴放完以後,主人就要殺雞宰鴨招待客人了。當然在飯局開局之前,還有一個環節,那就是輩份小的要給輩份大的「恭喜」,接著輩份大的要送給輩份小的「紅包」。飯吃多少沒關係,但一定要吃,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討彩」。如果此「彩」討得不好,說明到來的這一年「不好過」。
當然,這裡還有一個規矩,那就是去拜年的人不能在日落之後回自己家,傳統認為這樣對自己不好,「被太陽壓迫,好運都會變成厄運」。其實,這一天千百年來,都是大年三天中最不繁忙的一天。所以拜完年酒足飯飽之後,人們就可以回家了。如果還想在主人家玩耍,可以先回自己家後再返回來。
不過,雖然這一天規矩不多,晚上也要「宰物」,因為大年初三跟初一一樣是不能「殺生」的。
橫聯上的金色字體就是所謂的「赤口」
大年初三日,這一天大家也不會串門,同時還要在自家門上貼上「赤口」(封印),用水果、白酒、清茶祭祀先人。所謂的「赤口」,是寬一寸、長七寸印有吉利字的紅紙條,上面印有如「公元貳零零叄年歲次甲寅月初三日當對神前香火前門釘斷四方男女赤口賊盜火星一切禍災歸天大吉大利」的字樣。海南民間認為,招財納福之後,要把一年四季的福氣運氣留罩在家中,所以把初一、初二日所積下來的垃圾在初三日通通倒掉。如果在初一、初二日倒的話,等於把家裡的金銀財寶都倒出去了。因此,正月初三也被稱為「送窮鬼日」或「封年」,俗稱「赤口日」。樂東年,實際是從除夕夜開始算起,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的節目也不少,如放天燈、遊燈、求丁、送丁、偷青等民俗節目,其歡樂氣氛和春節相當。
(綜合於三亞共青團、南海網、海南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