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在我們中國人心中一直都是很重要的存在,意味著新的一年的到來,更希望在新年裡能好運連連,擺脫厄運,關於新年不僅有傳說還少不了習俗,當然每個地方的習俗應該都不同,下面小編就來說說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新年習俗吧!
除夕,即為大年三十兒,在某些地區它還有另一個名字「熬年」,在大年三十兒那天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過晚飯後,就會坐在電視機前,歡聲笑語其樂融融。而除夕夜還有另一個習俗「守歲」,年夜飯一定要跨過十二點,也就是這頓飯要從除夕吃到大年初一,寓意著平平安安。
大年初一,在農曆中為一年的第一天,在某些地區大年初一有著不能掃地的習俗,認為掃地會破壞一年的好運氣,實在不行的話,那也要往外面掃,這樣就能把黴運掃出去。
大年初二,是傳統日子裡的「迎婿日」,這一日結過婚的女人要回娘家走親戚,而且必須丈夫相隨,在回娘家之前還要備上禮品和給孩子們的紅包,可以在娘家吃早飯和晚飯,但不能吃晚飯,因為晚飯前要趕回婆婆家。
大年初三,在傳統節日裡,從這一天開始就要開始走親戚了(主要是親朋好友),而這一天別稱為「赤狗日」,在這一天最忌諱跟別人發生口角。
大年初四,這一天被稱為「羊人」,在這一天不能殺羊,這一天若是天氣很不錯的話,羊會長的很壯實,另外這一日也是灶神重返人間的日子,是吉祥的寓意。
大年初五,這一日很重要,因為它是財神的生日,而在當天要置辦酒席迎接財神,不僅如此還要放鞭炮祝賀,打掃衛生,把不好的東西趕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