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喜歡內容的歡迎關注!
前言:農村「大年初一不讓掃地,不讓做飯」,這個習俗有什麼講究?
農村的風俗習慣非常多,相比較城市而言,農村對於逢年過節的講究更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更多。比如國人最重視的節日—春節,當然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每當這個時候,很多外出打工的農民朋友都回到自己的老家,跟親人一起歡度春節。此時的氛圍也是非常愉快的,還能吃到很多的好吃的,尤其對於小孩子而言,每年這個時候既能吃到好吃的,又能穿新衣服,也是一年中最快樂的時候。
但是農村的春節卻有著非常多的講究和習俗,比如過年要放鞭炮,要貼對聯大人小孩都要換上新衣服,預示著新的一年新的開始。除此之外,其實大多數農村的春節都會有一個特殊的習俗,那就是大年初一不允許掃地,甚至不讓生火做飯。很多人都知道這個習俗,但是其中蘊含的道理,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吧?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農村過春節除了會做很多好吃的菜,還會有很多的小食品。比如瓜子、花生、糖果等等,這些東西吃完之後一般都會直接扔在地上,而不會扔進垃圾桶。因為以前的農村很貧窮,逢年過節很少能吃到好東西,因此家裡的地上都非常的乾淨。如果過年期間你看到哪家的地面非常乾淨,那就證明這家人沒吃到啥好東西。而農民不把這些地面上的垃圾扔進垃圾桶,也就是為了讓自己家看起來日子過得還不錯,滿地的花生、瓜子和糖果殼,外人看了也是非常羨慕的。
其次,農村人過年都會在門口放鞭炮,門口滿滿的鞭炮碎屑表明這家人條件還不錯,能花錢買鞭炮,畢竟春節期間的鞭炮還是挺貴的。既然能買鞭炮,那就證明他家裡生活還不錯,也很注重春節的習俗,換成是窮人,根本沒錢去弄,更沒心情關注這麼多了。
其實還有一方面,因為農村人一般放的鞭炮碎屑都是紅色的,看上去非常的喜慶。而這些鞭炮也預示著新的一年紅紅火火,有一個好彩頭,因此很多農民更想給它們留在自家門口,這樣看起來也是很熱鬧,同時給其他人一種喜慶的感覺。
總結:
其實這個習俗在今天的很多農村依然盛行,小編的家鄉也是有的,每年過年都是如此。其實這種做法,看似毫無根據,也是農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更是寄託了農民美好的希冀。
你們家鄉有這種習俗嗎?除此之外,你們還有哪些特殊的春季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