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進入十二月,全國上下不管城市還是鄉村的氣氛都會變得熱鬧異常,因為家家戶戶都在為了過年做準備,或是打掃,或是置辦年貨,非常忙碌。對國人來說過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這個已經流傳了幾千年的傳統佳節經過歷史的演變,到 如今為止依舊流傳著許多古老的習俗。
年前有年前的規矩,年後有年後的,作為年前年後的銜接點,正月初一規矩最多,小的時候年三十晚上發紅包,長輩們就會特意交代一下初一的各種禁忌,就怕小孩們不懂事,無所顧忌壞了規矩。
大年初一,很多農村地區的人們都會比平時更早起,賴床是最不被允許的。初一早晨的吃食也很有講究。絕大部分農村地區初一清晨不會喝粥,最好吃乾飯或包子饅頭這些食物,代表著新的一年生活富足,財源廣進。而且一部分地方得吃素,不沾葷腥。代表著農民們對神靈的敬畏。
吃過飯,小孩們會高高興興的圍在一起玩耍,哪怕是最皮的熊孩子這一天犯了錯誤也不會被打罵。很多人回憶起小時候過大年初一,總會覺得大人們特別溫和,就算平時脾氣再暴躁的父母,也會心平氣和的跟孩子講話。原因,不是父母突然轉了性,而是在傳統習俗裡,新年第一天不可以發生口角的,打罵孩子更是不被允許,畢竟家和才能萬事興,至於要收拾熊孩子,剩下364天,哪天都行。
不僅是小孩,大人在這一天也有很多顧忌。比如婦女在這一天不可以洗衣服、掃地。因為洗衣服會有水外流,按古時說法會把家中風水流走。掃地則會把家裡的運氣給掃沒了。當然這些說法沒有科學依據,只不過千年下來這些忌諱也已經演化為傳統習俗,人人都會不自覺的遵守。很多家庭主婦考慮到這些習俗,大年三十之前就會將家中的裡外打掃乾淨,小孩子也少不了要幫手。
除了衛生不能做,大年初一這天有的地方還不能碰剪刀、針線。因為這些東西鋒利,按老一輩的說法,如果年初一碰利器,接下來一年有可能會過得不順利,經常和人發生口角。於是家庭主婦們就會提前一天把這些東西收好,免得小孩不懂規矩去觸碰。
此外,有的地方還有一個規矩很考驗人:不能花錢。這一天就算口袋有錢也不能買東西,借錢給別人更是大忌諱,因為老人說,只有在這一天把錢財守在口袋裡,接下來的一年才會事事順利,做什麼都賺錢。
以上這些都是老傳統,代表的是老一輩人的美好期望。很多人以前或許對父母大年初一的做法不理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也發現這些習俗已經成為了過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沒有了這些老規矩,過年和平常的日子還有什麼區別呢。換句話說,正是因為有這些習俗,才讓過年變得更加有味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