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危險的人」死了,他是如何設計出「伊斯蘭國」的

2020-12-21 澎湃新聞
巴格達迪。  視覺中國 資料圖

據新華網7月11日報導,據伊拉克蘇馬裡亞電視臺網站11日報導,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發布聲明承認其頭目巴格達迪已經死亡。

這是「伊斯蘭國」首次證實其最高領導人的死訊。

早在7月5日,伊朗國家通訊社援引伊朗革命衛隊一名代表的話說:「恐怖分子巴格達迪絕對死了。」而據俄羅斯國防部更早前的消息,巴格達迪可能在5月底一次俄軍空襲中身亡。

就在幾天前,伊拉克總理阿巴迪宣布,伊第二大城市摩蘇爾全城解放。三年前,「伊斯蘭國」在摩蘇爾宣布建國。新華社報導稱,摩蘇爾的收復,將意味著巴格達迪一手建立的極端組織走向覆滅。

作為繼本·拉丹之後最為臭名昭著的恐怖組織頭目,巴格達迪被《時代》周刊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人」,他的死亡無疑是全球反恐的一個重大勝利,對大勢已去的「伊斯蘭國」將造成沉重打擊。

追隨聖戰派,邁出成為恐怖魔頭的第一步

據新華社的報導梳理,1971年7月,巴格達迪出生在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北大約120公裡的伊拉克古城薩邁拉。

在鄰居們的印象中,少年時代的巴格達迪性格內向、少言寡語,即使開口說話,也輕聲細語。

1996年,巴格達迪從伊拉克巴格達大學伊斯蘭教教法學院畢業,然後進入伊拉克伊斯蘭大學攻讀誦經學碩士,這也是他最喜歡的專業。

伊拉克研究極端主義與恐怖問題的專家希沙姆·哈希米說,正是在校期間,經過叔叔、同校任教的老師伊斯梅爾·巴德裡的介紹,巴格達迪加入了穆斯林兄弟會。

這個當地穆兄會團體以和平的薩拉菲派成員為主,他們雖然希望在國內實施伊斯蘭教教法,但並不主張通過反抗和叛亂活動達到目的。

然而,這個團體中也有極少數成員思想極端,指責當權者背叛了信仰,堅持要推翻政府。這個小群體自稱薩拉菲聖戰派。

巴格達迪很快成為薩拉菲聖戰派的追隨者。他對穆兄會的主流派別越來越反感,認為這些人「空話連篇」。

傳播極端思想,在美軍監獄設計「伊斯蘭國」

2003年美軍入侵伊拉克後,巴格達迪參與組建叛亂組織,並在伊拉克北部和中部與美軍及伊拉克政府軍作戰。一年後,他在費盧傑探訪一名被美軍通緝的朋友時被捕,並被轉移關押到位於伊拉克南部的美軍布卡營地監獄。

巴格達迪在這裡被關押了10個月。外界認為,巴格達迪就是在這段時間創立了「伊斯蘭國」的極端意識形態並將其散播開來。可以說,他是在美軍監獄設計了「伊斯蘭國」。

在監獄的10個月裡,巴格達迪不斷按照自己的理解在囚犯中傳播教義,每天按時率領囚犯們祈禱,每周五還會給囚犯們講經布道。

當時這個監獄共關押著2.4萬名囚犯,其中多數是曾經在薩達姆政權軍隊和情報部門工作的遜尼派阿拉伯人。隨著薩達姆政權倒臺,伊拉克什葉派開始掌權,這些遜尼派人士不僅失勢,有的還進了監獄,自然滿腔怒火。

於是,就在布卡營地,巴格達迪的極端「聖戰」思想就這樣在毫無知覺的美國人眼皮底下得以肆意傳播。很多薩達姆政權的追隨者成了巴格達迪的朋友,不少人此後追隨他建立「伊斯蘭國」。

從幕後走向臺前,率領「伊斯蘭國」興風作浪

2004年,巴格達迪出獄後很快就與包括「基地」組織在內的多個極端組織建立聯繫。2006年,他宣布效忠「基地」在伊拉克的分支頭目扎卡維。

兩年後,扎卡維被美軍炸死,他的繼任者是極端分子馬斯裡。2006年10月,馬斯裡宣布解散「基地」伊拉克分支,正式成立「伊拉克伊斯蘭國」組織。這段時間,巴格達迪曾被派往敘利亞活動,後來又回到伊拉克擔任組織顧問。

2010年,在馬斯裡被美軍擊斃後,巴格達迪被推舉為組織新頭目,從幕後走向臺前。

在巴格達迪的策劃下,「伊拉克伊斯蘭國」的勢力開始擴張。2013年,該組織越過伊拉克邊境,擴張到敘利亞境內。同年4月,巴格達迪宣布建立「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

2014年起,「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的武裝分子在伊拉克北部和西部攻城略地,包括摩蘇爾在內的多個城市都落入極端分子之手。同年6月,巴格達迪在摩蘇爾宣布建立一個所謂「哈裡發國」,自封「哈裡發」,「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改名為「伊斯蘭國」。「伊斯蘭國」將所謂的首都定在敘利亞拉卡。

「伊斯蘭國」鼎盛時期,擁有約3萬名武裝人員,其控制範圍覆蓋伊拉克和敘利亞大片地區,包括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安巴爾省首府拉馬迪以及敘利亞東部重鎮代爾祖爾和北部重鎮拉卡。

「伊斯蘭國」不僅在中東活動,還頻頻在美國、英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發動恐怖襲擊。一時間,「伊斯蘭國」的瘋狂程度讓人心驚。

「伊斯蘭國」敗局已定,恐怖魔頭走向末日

希沙姆·哈希米說,「伊斯蘭國」的統治殘酷而血腥,巴格達迪就是要通過威嚇懲罰、暴力折磨維持統治。在摩蘇爾,武裝分子將無數平民用作「人肉盾牌」,阻擋政府軍的攻勢。那些試圖逃跑的平民如果被抓住,就會被砍掉手腳,甚至被砍頭。

過去兩年多來,伊拉克和敘利亞政府軍重整旗鼓發動反攻,在各方力量的協助下,不斷收復失地,「伊斯蘭國」控制的地盤逐漸萎縮。巴格達迪也失去了昔日的「威風」,只能想盡辦法保命。

哈希米說:「巴格達迪現在是個逃犯,他的追隨者越來越少。」

據悉,為了抓捕巴格達迪,美國開出了2500萬美元的懸賞金,還成立一支專門的追蹤隊伍,專門負責搜尋巴格達迪的下落。這支部隊包括特種部隊士兵、中情局特工等,還得到其他情報機構支援,可以使用包括間諜衛星在內的各種情報技術手段。

巴格達迪非常擔心下屬可能為了拿到高額懸賞而出賣自己。為了躲避追捕,巴格達迪不用手機,只通過很少幾個線人跟「伊斯蘭國」指揮官聯繫。

俄軍5月底對「伊斯蘭國」位於拉卡南郊的指揮部實施空襲。「伊斯蘭國」高級成員當時正在開會,討論從拉卡撤離的路線。空襲殲滅了「伊斯蘭國」軍事委員會一些高級成員和總計大約330名中層成員和武裝分子。有消息顯示,巴格達迪出席了當晚的會議並且可能身亡。

「伊斯蘭國」許多高級指揮官已經逃命,該組織的實體已分崩離析。儘管俄羅斯方面還在加緊核實巴格達迪被擊斃的消息,但正如伊拉克庫德自治區安全與情報部門負責人塔拉巴尼所說,「巴格達迪不可能永遠躲下去,總有一天,他要麼死,要麼被逮住」。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伊斯蘭國」戴上本土化面具更危險
    襲擊者以家庭為單位,甚至包括未成年人在內,襲擊造成至少25人死亡,數十人受傷。調查人員初步認定,襲擊者受到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思想的影響。 分析人士認為,儘管「伊斯蘭國」和關聯組織在敘利亞、伊拉克以及菲律賓南部等戰場節節敗退,但其外溢效應和危害性不可小覷,各國必須繼續合作,嚴防該組織捲土重來。
  • 揭秘「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組織:最富最危險的恐怖集團
    但瓦赫伊布並不是「伊斯蘭國」組織的一號頭目,「伊斯蘭國」的頭號人物阿布•巴克爾•巴格達迪幾乎從來不拋頭露面,巴克爾主要通過網際網路來向支持者發號施令,從來不會公開演講,因此很難追查其確切下落。美軍只掌握此人被美軍囚禁期間拍攝的兩張照片。雖然巴克爾被稱為「拉登接班人」,但他的做派和「基地」組織頭目完全不同。他從不發表任何錄像資料,只派出瓦赫伊布一人到處留影,充當「伊斯蘭國」的形象代言人。
  • 揭秘「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組織:最富最危險的恐怖集團
    但瓦赫伊布並不是「伊斯蘭國」組織的一號頭目,「伊斯蘭國」的頭號人物阿布•巴克爾•巴格達迪幾乎從來不拋頭露面,巴克爾主要通過網際網路來向支持者發號施令,從來不會公開演講,因此很難追查其確切下落。美軍只掌握此人被美軍囚禁期間拍攝的兩張照片。雖然巴克爾被稱為「拉登接班人」,但他的做派和「基地」組織頭目完全不同。他從不發表任何錄像資料,只派出瓦赫伊布一人到處留影,充當「伊斯蘭國」的形象代言人。
  • 銳讀丨伊拉克在「伊斯蘭國」覆滅後將會如何?
    伊拉克或爆發內戰以及代理人戰爭    俄羅斯戰略文化基金會網站6月12日刊發亞歷山大·庫茲涅佐夫的文章《伊拉克在「伊斯蘭國」覆滅後將會如何?》稱,「伊斯蘭國」的覆滅並不遙遠,但被「伊斯蘭國」盤踞的伊拉克的前景依然渺茫。現實如此:作為全球最大儲油庫之一的伊拉克可能會變成打敗極端主義的勝利者的衝突地區。
  • 「伊斯蘭國」廢墟裡的童子軍何去何從
    10歲的哈姆德同樣是「伊斯蘭國」培養的「戰士」之一。而在他身邊,想成為自殺式任務執行者的夥伴比比皆是,年紀最小的僅有8歲。除了男孩,訓練營裡被稱為「哈裡發的珍珠」的女孩亦有任務。她們一部分被訓練為自殺式任務執行者,一部分則要學習如何照顧丈夫,撫養孩子並向下一代傳授「伊斯蘭國」的極端思想。
  • 日本人遭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綁架 疑是嚮導出賣
    他在敘利亞僱傭一名男嚮導,繼而前往阿勒頗,打算在「伊斯蘭國」控制地區採訪,「預定一周內返回日本」。起初,後藤試圖請一名居住在土耳其的熟人當嚮導,但是對方認定敘利亞「過於危險」,從而予以拒絕。這名熟人稱,大約11月1日接到後藤的電話,對方說「被嚮導出賣了,已經遭武裝組織關押」。報導沒有披露其他談話內容。
  • 巴格達迪一命歸陰,「伊斯蘭國」陰魂仍未散盡
    「昨晚,美國將世界頭號恐怖主義頭目繩之於法:阿布·巴卡爾·巴格達迪死了。他曾是伊斯蘭國的創始人和領導者,這是遍布全世界最殘忍暴力的恐怖組織。美國已經尋找巴格達迪很多年了,抓捕或打死巴格達迪一直是我的政府頭號國家安全目標。」川普的這一宣布,證實了惡貫滿盈的巴格達迪確實已經從地球上消失。
  •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組織揭秘 最富恐怖集團
    以伊拉克和敘利亞為中心,從兩河流域到阿拉伯半島,從西亞到北非,恐怖主義像癌細胞一樣在中東擴散,已處於中東歷史上最嚴重時期。「當今世界最危險的恐怖組織」  「當今世界上最危險的恐怖組織!」德國《圖片報》15日這樣寫道,他們拖著一道血痕穿越中東,一個名為「伊拉克與黎凡特伊斯蘭國」組織成為中東最新的恐怖生力軍。
  • 赫芬頓郵報:「伊斯蘭國」要取代沙特並統一阿拉伯世界
    赫芬頓郵報近日連續刊載了對伊斯蘭極端武裝組織「伊斯蘭國」(原自稱伊拉克與敘利亞/黎凡特伊斯蘭國)的分析文章。9月2日,該報登載了一篇對該組織歷史基因和對中東未來走向的分析文章。文章稱,自稱為伊斯蘭國的武裝恐怖組織目的在於取代沙特,並統一阿拉伯。眾所周知,自稱伊斯蘭國的恐怖組織就像是中東的一個定時炸彈,但其破壞力卻遠超過人們的想像。
  • 專訪紀錄片《苦湖》導演柯蒂斯:誰是「伊斯蘭國」的敵人
    英美軍隊正準備撤離阿富汗,對這個所謂「伊斯蘭國」,大家並沒當回事。但一年之後,它竟成為西方世界的頭號公敵。且不說藉助社交媒體將斬首人質這般舉動呈現給全世界,他們還能在短短幾周內引爆俄羅斯客機、血洗巴黎街頭、槍掃美國社區聖誕午餐,其血腥及殘酷讓人震驚。 如何面對,怎樣才能制服「伊斯蘭國」?是否要對它進行全面武力反擊?空襲是否會傷害到平民百姓?除了空襲外,是否要派地面部隊?
  • 東方智庫丨巴格達迪一命歸陰 「伊斯蘭國」陰魂仍未散盡
    「昨晚,美國將世界頭號恐怖主義頭目繩之於法:阿布·巴卡爾·巴格達迪死了。他曾是伊斯蘭國的創始人和領導者,這是遍布全世界最殘忍暴力的恐怖組織。美國已經尋找巴格達迪很多年了,抓捕或打死巴格達迪一直是我的政府頭號國家安全目標。」川普的這一宣布,證實了惡貫滿盈的巴格達迪確實已經從地球上消失。
  • 德國明星周刊:伊斯蘭國逃亡者的自述
    對於為什麼那麼害怕ISIS組織這個問題,很多人把手放在脖子上然後說:斬首。「伊斯蘭國:武裝分子處決戰俘的方法是把他們的頭從身體上砍下來,令人毛骨悚然。這讓成千上萬的敘利亞人和伊拉克人逃離家園,讓很多對手不戰而降,讓整個世界感到恐懼。 「我再也受不了斬首帶來的心理壓力了,」哈米德(Hamid)說。他之前就是一名ISIS武裝分子,四個星期之前逃了出來。
  • 探秘:從伊斯蘭教不同的教派,透視「伊斯蘭國」興起之路
    探秘:從伊斯蘭教不同的教派,透視「伊斯蘭國」興起之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最大恐怖組織是「伊斯蘭國」,簡稱「ISIS」。對世界上這些恐怖組織,很多人不太理解。特別是2001年,美國針對恐怖勢力蓋達組織發起的阿富汗戰爭,那麼這個「伊斯蘭國」與「蓋達組織」 是何關係,伊斯蘭國是如何發展起來的?今天讓我們看看這一勢力來龍去脈。
  • 貝爺和他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上
    兩周前搭乘卡達航空在多哈轉機時,好煩君便萌生了寫一篇關於伊斯蘭風格現代建築的淺析文章的想法。但是文章構思過程於我而言實屬折磨,因為我對伊斯蘭教、伊斯蘭藝術與建築並沒有多少深入的了解。為了能夠呈現給大家一篇稍帶養分的文章,好煩君對穆罕默德個人經歷、伊斯蘭教的發展脈絡、伊斯蘭藝術與建築等相關知識進行了相對系統的閱讀與總結。然後在此基礎上思考如何來寫這篇關於貝聿銘先生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的文章。
  • 嗜血政策令「伊斯蘭國」前途難料
    摘要:若ISIS不知收斂,繼續推行極端政策,很可能「為淵驅魚」,將遜尼派民眾重新驅趕到中央政府一邊,自己則將被推到岌岌可危的危險境地。 資料圖:ISIS極端組織 自6月29日極端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宣布建國後,各方最關注的,莫過於這個「國家」到底能挺多久?
  • 伊拉克與黎凡特伊斯蘭國已經在敘利亞東北部建立有效統治。
    英國媒體近日報導,儘管伊拉克與黎凡特伊斯蘭國以殘忍暴虐著稱於世,但伊斯蘭國卻已經在敘利亞的東北部地區建立了有效的統治秩序,並向居民提供各種基本的公共服務,維持經濟和社會秩序。殘忍和暴虐並不必然意味著混亂,伊斯蘭國對敘利亞東北部的有效管理彰顯著這一組織權力的真正來源。
  • 伊斯蘭國絕非「伊斯蘭」,教你認識作為和平教的伊斯蘭教
    面對當今紛亂的世界,特別是在蓋達組織和ISIS等恐怖組織的暴恐活動籠罩下的世界,如何加強世界不同文化和宗教之間的對話來儘量消除無知、誤解、偏見和衝突成為當務之急。筆者認為在消除當下深受ISIS所累的伊斯蘭教的教內外誤解上的工作尤其艱巨。
  • 美軍「百分之百」擊敗了伊斯蘭國?白宮又吹牛皮,這沒有現實支撐
    他在沾沾自喜言論之際,又拋出了另一份「成績單」。;他聲稱美軍「百分之百」擊敗了的伊斯蘭國哈裡發。真的嗎?他說:「由於美軍的勇氣,伊斯蘭國的領土哈裡發100%被摧毀,而不是99%。」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川普發表這番言論的同時,宣布了一項似乎即將達成的中東和平協議的細節。
  • 川普親述「伊斯蘭國」頭目巴格達迪自殺現場,或將發布相關視頻
    川普在白宮記者會上說,「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死了。」他說,美方追蹤這名「伊斯蘭國」創始人和頭目多年,最近幾周得以掌握他的行蹤。特種部隊士兵26日深夜在敘利亞突襲巴格達迪的棲身地。8架直升機參與行動,美軍沒有人喪生。他感謝俄羅斯、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和庫德武裝提供的幫助。
  • 「伊斯蘭世界」概念真的正確嗎?|伊斯蘭|世界史|概念|羽田正|...
    而作為對歐洲殖民主義的反應或者是反抗,伊斯蘭主義者接受了「伊斯蘭世界」的概念,卻賦予它正面屬性,用以作為一種號召全世界穆斯林聯合起來反抗西方的近似於理念上的「烏瑪」(Ummah)的意識形態。但無論賦予它的屬性如何,其濫觴都源自十九世紀歐洲政治思想的發展,其中自然包括東方學對「伊斯蘭世界」的貌似客觀的知識,甚至是對伊斯蘭世界通史的編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