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一個「圈」刷屏了,這個「圈」就是難得一見的「日暈」。根據網友提供的信息,這個景象大概發生在上午十點左右,太陽就像變魔術一樣,周邊突然浮現出一個彩色的光圈,紅橙黃綠藍靛紫,均勻環繞,光彩照人。
昨日上午10時,廈門上空出現「日暈」。@廈門天氣在線 供圖
那麼,這個神奇的「圈」是怎麼形成的?氣象專家介紹,「日暈」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當6000米以上高空布滿小冰晶時,小冰晶被太陽光照射後折射出各色光,在太陽旁形成一個彩色光環,就形成了「日暈」。氣象專家介紹,「日暈」在福建省較多見,最常出現於春夏之交,因為這時天氣冷暖空氣交匯,形成鋒面,使得高空中布滿小冰晶。一般情況下,如果「日暈」比較完整,持續時間又長,說明天氣短時間內會比較穩定;但如果「日暈」不規整,出現時間又短,比如幾分鐘,往往代表天氣可能出現變化。
記者了解到,民間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的諺語,其意思就是若出現日暈的話,夜半三更將有雨,若出現月暈,則次日中午會颳風。日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為天氣變化的一種前兆,出現日暈天氣有可能轉陰或下雨,但說這種現象預兆旱澇、地震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此外,日暈出現時不要長時間用肉眼觀看日暈,以免灼傷眼睛。日暈半徑的視角通常是22度和46度。人們通常可以肉眼觀察到「日暈」現象,雲層中冰晶含量越大,光環也就越顯著,容易使人觀察到;反之,則無法形成「日暈」,或者即使形成也無法在地面上清楚地觀察到這一現象。(海西晨報記者曾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