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多地相繼出現日暈奇觀,網友們在朋友圈爭先恐後曬日暈的熱情也是一浪高過一浪,可謂是朋友圈滿屏儘是「日光暈」!
那麼,什麼是日暈?這個帶著美麗光環的日暈又是怎麼產生的?還有那句「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的諺語是什麼意思?
日暈,又叫圓虹,一種大氣光學現象,是日光通過卷層雲時,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
在5000米的高空中出現了由冰晶構成的卷層雲時,光線射入卷層雲中的冰晶後,會發生折射和反射等物理變化,陽光便分解成了紅、黃、綠、紫等多種顏色,這樣太陽周圍就出現一個或兩個以上以太陽為中心、內紅外紫的彩色光環,這就是日暈。
日暈有著季節限制,多出現在春夏季節。民間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的諺語, 這句話一看就和天氣有關,在古代,天氣好壞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關係到人們的生產生活,但是古人並沒有現代這麼方便的監測方式,所以很多時候,就通過看雲朵的形狀或是太陽、月亮來預知天氣。
「日暈三更雨」這句話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當出現日暈的時候,第二天的三更,就非常有可能下雨。那麼,這句話有科學道理嗎?由於日暈形成需要有充足的水汽,這樣的條件更容易帶來降水和強對流天氣,所以,日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是天氣變化的一種前兆,出現日暈天氣有可能轉陰或下雨,即未來的幾天內可能有雨水降臨。
至於「月暈午時風」,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出現在太陽周圍的叫日暈,出現在月亮周圍的就叫月暈,月暈的形成和日暈也沒有太大的差別。月暈多預示著要颳風,而且,月暈有時候會有缺口,缺口的方向便是颳風的方向。
在此提醒大家:日暈出現時不要長時間用肉眼觀看日暈,以免灼傷眼睛。用科學方式觀看日暈同時,也要留意天氣變化,看看在日暈結束之後,大家所在的地區下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