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醫濟世堂」第十九代傳人 痴迷創新40餘年的「專利大王」

2021-01-09 遵義快報

人物專訪視頻

陳文才正在接受媒體採訪

陳文才正在接受媒體採訪

陳文才正在接受媒體採訪

近日,記者接到一條採訪線索,據報料人稱,貴州貴陽西郊的清鎮市紅楓湖一帶,轉業軍人陳文才因痴迷祖傳中醫在當地頗富盛名,被譽為「中醫奇人」。

2020年10月3日,中國評論網貴州採編中心主任盧曉梅聯動遵義人全媒體慕名前往貴州清鎮市紅楓湖,採訪「道醫濟世堂」第九代傳人,痴迷創新40餘年的「專利大王」陳文才。

陳文才捧專家證書感慨萬千

陳文才正在講述錦旗背後的故事

「道醫濟世堂」更名「華夏百歲堂」

第十九代傳人申請獲商標註冊證書

據介紹,「道醫濟世堂」始創於秦朝早期,距今已有2200年的歷史,是峨眉後山一帶久富盛名的中醫世家。「道醫濟世堂」的開宗祖師陳家明、第二代掌門人陳貴林、第三代掌門人陳祖生、第四代掌門人陳國文、第五代掌門人陳福榮、第六代掌門人陳東德、第七代掌門人陳明華、第八代掌門人陳德友、第九代掌門人陳發品、第十代掌門人陳義有、第十一代掌門人陳林道、第十一代掌門人陳華堂、第十二代掌門人陳能正、第十三代掌門人陳仁明、第十四代掌門人陳信佳、第十五代掌門人陳勇林、第十六代掌門人陳忠、第十七代掌門人陳和能、第十八代掌門人陳道禮、第十九代掌門人陳文才。

為更好的弘揚和傳承我國中醫這一千年文化瑰寶,經請示「道醫濟世堂」第十八代傳人陳道禮同意,2018年12月,第十九代傳人陳文才將「道醫濟世堂」正式更名為「華夏百歲堂」。

更名後,陳文才認真整理「道醫濟世堂」的老祖宗留下來的各類中醫著述、口傳草擬的手稿等。

經過幾年時間的艱辛努力,「華夏百歲堂」的中醫系列文化初步形成,2019年2月14日,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獲得「華夏百歲堂」商標註冊證書。

陳文才所獲的榮譽證書

陳文才開具處方

自幼喜歡翻讀家裡保存的中醫書籍

學生時代偶然相識並拜師有名中醫

1955年6月26日,陳文才出生在貴州省清鎮市風景秀麗的紅楓湖畔(中國十大美麗鄉村)。

讀初中時的一天,平時就十分喜歡看書學習的陳文才,在家中翻箱倒櫃找書看時,被家裡保存下來的幾套中醫書籍吸引住了。於是他就一遍遍的閱讀中醫書籍,並認真寫下讀書筆記。

在讀高中時的一個偶然機會,陳文才認識了峨眉後山「道醫濟世堂」第十八代傳人陳道禮。見過聰慧過人、愛學習、有一定中醫基礎的陳文才,陳道禮很是高興。後來,陳道禮索性將陳文才收為徒弟,並向陳文才傳授中醫。

陳文才正在進行中醫講座

陳文才正在潛心研讀中醫知識

當兵服役期間仍潛心鑽研中醫

師父入滇傾心傳授中醫歷數年

1976年3月1日應徵入伍。當兵期間,陳文才歷任士兵、班長等職,參加過對越自衛還擊戰,因表現出色被部隊提幹當上中國解放軍軍官。

1990年,「道醫濟世堂」第十八代傳人陳道禮專程前往雲南昆明,數年如一日傾心向陳文才傳授中醫。陳文才亦是特別用功學習,並經常和先生陳道禮上山採集中藥、下鄉為村民進行熬煮中草藥及中醫治療等。

1998年8月27日,時任中校副團職的陳文才轉業到南方電網昆明供電局,先後在多個部門任主要領導,曾任南方電網昆明供電局呈貢電力公司董事長。

直到如今,不管工作有多繁忙,陳文才卻始終沒有放棄對中醫的學習和痴迷。

陳文才獲譽「血栓剋星」

陳文才正在把脈問診

陳文才正在把脈問診

痴迷創新40餘年的「專利大王」

被當地人尊敬稱為「血栓剋星」

陳文才是陳道禮老道長的關門弟子(道醫傳人),在陳道禮的精心傳授下,經過多年的學習研究,陳文才取得了中醫臨床專業本科學歷。為眾多老百姓進行治病救人。在行醫的過程中,陳文才曾先後擔任昆明祥如中醫研究所所長,清鎮華夏百歲堂中醫館館長等職。並獲得舌下放血清瘀排毒專家,特色中醫診療專家、易醫專家,中國國際特色醫師網特色診療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健康養生分會專家委員,健康中國最美名中醫,持有中醫師資格證書。

陳文才還創辦了貴州華夏百歲堂健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並擔任董事長一職。經過數十年長期的實踐和摸索悟創了陳氏舌下放血清瘀排毒和十位一體癌症治療法等,特別精準有效地清除血液垃圾和毒素,受到業界的一致好評,在全國各種醫學交流領域論證評審,最終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取得了中國唯一的發明專利證書,其專利號為:ZL2014 1 0199984.0。陳文才同時還申報了一種治療癌症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專利號201911370557.3 ,本發明採用內服和外用,進行全方位的綜合治療。這一治療癌症的中藥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的特點是療效好,開闢了讓癌症患者早日康復的高速路,另外,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共申報了三項發明專利,一是「治療新冠肺炎的臭靈丹組合物及其應用」,申請號或專利號202010110838.1,二是「防治新冠肺炎的香包祛毒口罩製作方法及應用」,申請號或專利號202010354358.X, 三是「基於光波浴房防治新冠肺炎的方法及應用」,申請號或專利號202010483484.5。先後一共申報了十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同時現在還有上百項專利準備申報。此外,陳文才還能有效地進行排毒,清除人體全身毒素和毒垢,同時對中風後遺症及疑難怪病有獨特的處理方法,且效果神奇。

陳文才勇於發明創新,大膽尋求治病救人的良方,因多年前其鄰居因患腦淤血去世,對其打擊非常沉重,他決心尋求一副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方。研製新藥方的道路曲折而艱辛,當年曾遭到當地很多人的反對,也遭到周圍同事的非議,但他都選擇堅持了下來,研製工作數年如一日,不曾間斷。汲取古典中草藥理論之精華,結合幾十年行醫經驗,採用科學的中藥製備方法,並以自己為試驗對象,經過長期的臨床試驗研究,終於成功研製出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優秀中成藥,並申請了國家技術發明專利。

陳文才長期以來的義務診治活動治療效果顯著,尤其在血栓治療方面成效更為明顯,社會反響良好,到目前為止共接受錦旗數十面。一面面錦旗都凝結著患者們深刻的感受和較高的評價,其中有十面錦旗尊稱陳文才為「血栓剋星」。還有一些錦旗讚揚陳文才說是「戰一號殺手勇士,保人民健康良醫」、「妙手取血栓,效果賽神仙」,、「血栓剋星,妙手回春」、「取血栓普渡眾生,技高功高德更高」、「扁鵲再現,血栓被擒」、「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治病救人,功德無量」……

華夏百歲堂品牌

緊鑼密鼓籌集康養產業福祉於民

華夏百歲堂將面向全球連鎖開店

陳文才介紹說,現恩師陳道禮已經100多歲高齡,已閉關修道不再參加任何社會活動,他本人受恩師之託將大做功德,廣種佛田多為社會做貢獻。

如今,心腦血管疾病及四高疾病(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肥胖症和癌症的有效治療仍是當今醫學界的一大難題,心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人類死亡的「第一殺手」。根據原國家衛生部公布的數字表明,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佔整個死亡人數的85%。全球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人數為2000萬,平均2秒鐘就有一個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據調查,全球體內有血瘀的人群佔70%以上,約10億人需要取血瘀,全球約45億人需要取血瘀。目前全國包括全世界對取除人體血瘀尚無特效方法,面對人類健康的第一大殺手束手無策。

陳文才創造的陳氏舌下放血清瘀排毒這項保健及治療技術是安全而且有效的,是立杆見影並且無毒、無附作用、無依賴性。令人遺憾的是這項技術是醫學界的空白還沒有普及,掌握這項技術的人少之又少。陳文才願意發揮自已的特長多為人類的健康事業做貢獻,讓人們遠離心腦血管疾病,健康長壽。他立志將「華夏百歲堂」承載著陳氏舌下放血清瘀排毒及運用中醫康養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目前,陳文才正在緊鑼密鼓的張羅以抗血栓等中醫醫養結合的康養產業。他表示將立志「華夏百歲堂」面向全世界招募有識之士連鎖開店,為中國傳統中醫福祉於民的偉大事業作出積極貢獻。(遵義人全媒體/穆向東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道醫世家傳人王彥彬
    中國全真教,高道者,華山派24代傳人,武當山「道醫」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河南省南陽市雲陽鎮鹿鳴山人,1943年出生於中醫世家,自幼接受家傳醫學,早年臨床內外各科以及中草藥栽培、採集、炮製、配伍等中藥常識。
  • 寶乾堂——「道醫養生」背後的故事,真實存在
    道醫精神,源於創派祖師丘處機  早在宋代年間,龍門派創派祖師丘處機,自幼生活貧苦,身居村北的公山,十九歲時離家學道,前往山東寧海的全真庵,拜王重陽為師,後在陝西龍門洞修道,創立龍門派  祖師丘處機為人重善重道,主張「文以載道、文道並重」,行醫布施,濟世救人,豐富了唐末五代興起的內丹學,也奠定道教醫學養生文化的根基。  戰爭時期,日本帝國入侵中國,國內動亂頻頻發生,作為龍門派第十九代傳人,李圓通道長絲毫不畏懼日本侵略者的殘暴,積極參加革命運動,向鄉民宣傳正義和善道,義診義治,曾在狼牙山上冒死救助兩名革命戰士,在解放後被選為山西省政協委員。
  • 正山堂二十五代傳人江志東話紅茶產業發展
    正山堂二十五代傳人江志東(右)接受採訪 馬悅時攝    新華網長春8月5日電(記者 郭聰)水傾注而下,只見潔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茶葉吸飽水後,自然舒展開來,幽香隨之撲鼻。據悉,金駿眉的首創者正是正山堂茶葉有限公司的二十四代傳人江元勳。開業當天,其子即正山堂二十五代傳人江志東接受了本網記者專訪。    揭秘頂級紅茶金駿眉    提到正山堂,繞不開金駿眉。這款珍貴紅茶在最近十年間紅遍大江南北,讓與中國紅茶歷史共同傳承四百多年的正山堂再度屹立在業界頂峰。
  • 中國道醫協會名醫李成遠
    本人俗名李成遠,道名李高遠,1985年在華山學道,1987年正式入道成為全真龍門派第27代傳人,跟隨師父學道,後幸遇道教太乙神針李至普老修行,把秘不外傳的針法太乙神針傳授於我,同時我也是唯一被傳授此針法的傳承人,太乙神針是道教內傳針法
  • 咀香園餅家第3代傳人黃若禮:我們是澳門一個縮影
    咀香園餅家第3代傳人黃若禮:我們是澳門一個縮影 2014-12-18 09:30:45責任編輯:杜靜   我們是澳門經濟發展一個縮影(澳門回歸15周年系列訪談)  ——訪澳門咀香園餅家第三代傳人黃若禮
  • 祖輩行醫傳承16代 張裡釗工匠精神鑄醫者仁心
    如何改變道醫的地位,考驗著張裡釗的智慧,「要想讓人們認可道醫,首先要明白什麼是道醫,以及它的作用。」張裡釗思路清晰。他介紹,道醫是以道家道教的哲理為指導,以三品上藥「神與氣精」為主要內涵而調理與提升身心生命狀態與層次的一種特殊的理論與實踐,是歷代道家道教界的道長經過多年的修煉而提煉出來的有關人類生命健康、長壽的一個特殊醫學派別。
  • 143年美國家族企業BISSELL必勝第5代傳人,雙11倒計時阿里敲鐘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必勝最新資訊 > 正文 143年美國家族企業BISSELL必勝第5代傳人,雙11倒計時阿里敲鐘
  • 空海草書《風信帖》,這位日本人,可是王羲之的第14代傳人
    唐朝的很多知名書法家,如虞世南、陸柬之、徐浩、懷素、崔邈等人,都是王羲之系統的正宗傳人。在這麼多傳人當中,有一位比較特別,他就是來自日本的空海。空海來唐留學,研究學問之餘,還找了一位老師學習書法。這位老師名叫「韓方明」,是崔邈的徒弟,屬王羲之書法系統的第13代傳人。這麼算下來,空海就是正宗的王羲之的第14代傳人。
  • 汕頭市保寧堂二舍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其後一直從事中醫門診,並輔助其父經營藥行,期間秉承「懸壺濟世、樂施好善」的祖訓,以誠實經營、醫德高尚、童叟無欺的醫者之道,憑父輩積累的民間偏方與自已的心得,特別擅長婦兒中醫內科與跌打傷科,並獨創祖傳民間秘方(現遺存秘不外傳的秘方與醫書數本),其醫技與醫德,深得貧苦百姓的好評.該藥行在解放前至文化大革命期間,與老市區小公園一帶的「壽生」、「圓生」中藥材鋪齊名,證明保寧堂老字號的聲譽在汕頭埠聲名較晌。
  • 四知堂千古一脈
    為秉承祖上德操,楊秉親立楊氏家族為「四知堂」。楊震父子的清白官風,為歷代官場樹立了榜樣,尤其是「畏四知,去三惑」等律已名言,一直被仕者奉為官箴。這份精神遺產也一直激勵著楊氏後人,以致出了許多名垂青史的忠臣良將,濟世為民的清官能吏。楊震之弟楊霆,由仕(即當官)遷居四川萬縣(今重慶市萬州區),其子楊澤復由仕遷至漁陽泉州(武清古稱),由此落籍瀛西。
  • 酷狗音樂技術創新迎來嶄新局面 近千件專利申請量大且質優
    在信息經濟時代,以創新謀求發展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酷狗音樂不斷通過專利技術推動企業的科技創新,專利申請也從過去以增量為主,轉變為目前的「數量布局、質量取勝」,力爭做到量大質優,可謂秉要執本。
  • 洛克菲勒中心:建成已80餘年,仍是「紐約第一觀景點」?
    大蕭條時期誕生的建築群洛克菲勒中心是一個位於紐約曼哈頓中心區域的建築群,區域涵蓋南北向第五大道到第七大道、東西向48街到51街,包括十九幢大樓1929年,這一區域是紐約有名的混亂街區,著名慈善家小約翰·洛克菲勒(洛克菲勒家族第二代傳人)卻籤下了這塊土地的長期租約,決定在此興建大都會歌劇院來振興此區域。但隨後發生的紐約股市崩盤、經濟大崩潰和隨之而來的大蕭條讓他改變了主意。
  • 王氏中醫:一脈四代懸壺濟世 巾幗傳人不讓鬚眉
    濟寧市十大中醫世家之一的王氏中醫的第四代傳人,同時作為唯一一位女傳承人,39歲的王永華在中醫事業道路上,繼續用腳踏實地的態度把祖傳醫術傳承下去,續寫著祖輩懸壺濟世的傳說。祖父回憶說,他從剛開始識字的時候就開始看醫學方面的書,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聲背誦父親寫的300多字的《庭訓》,並在父親的嚴格督促下學習背誦《藥性淺識三字訣》、《宗醫金鑑》、《傷寒論》等書。如果哪天要求背誦的部分不會背,就要受罰跪地,妻子於心不忍經常陪他一起受罰。經過不斷的積累,祖父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後,他開始跟著學習識藥、調劑、抄寫藥方,通過不斷地在一旁觀摩,祖父16歲那年就開始登堂入室坐診。
  • 閆虹訪談 | 周氏木匠第七代傳人——周廣勝的工匠之路
    作為周氏木匠世家的第七代傳人,童年時代,每天聽著父輩們刨子、斧子、鋸子的聲音長大。家族近三百年的技藝傳承,周廣勝從小就對家具製作有一種特殊的興趣。16歲那年,他離家外出打工,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潛心學藝之路。
  • 武當傳人授課古稀學員 定製太極拳法助養生(圖)
    原標題:武當傳人授課古稀學員 定製太極拳法助養生(圖) 武當三豐派第十五代傳人成師一道長曾在武當山研習武功20餘年,今年他和團隊落戶東麗區,並針對當地老年人推廣太極八段錦、太極拳基本手法等更適合中老年人的拳法。   活動中,成師一道長及團隊為老人們帶來武當三豐太極28式、武當伏虎拳、武當八仙劍、武當龍華拳、武當玄武拳等武功展示,並針對現場老人身體情況教授指導拳法。「我剛才跟著都做下來,感覺身體還能適應,希望今後多練練,身體能更好些。」
  • 歷經六代傳承讓流傳百年萬應紫金膏彰顯非遺物質文化光芒
    陳濟生藥號之從清朝中末期始,在祖輩行醫診療活動中,歷經六代,150多年的傳承。相傳是第一代陳永和(1840---1900)於清.鹹豐八年期間,巧遇一江湖名醫到沙河行醫,並治好了很多外科疾患和傷科病痛,隨拜師學藝三年,得其真傳後,這位江湖郎中名叫張仁生,祖上傳說是宮庭御醫後人, 他不但傳授了丸散膏丹,還傳授了嶽家功夫。
  • 傳承 | 這家位於老街繁華地帶的百年老字號,幾代蕭山人都聞過它的藥香!
    在西門藥店工作了40餘年的王國勝介紹說,上世紀四十年代遷址到明月坊時,藥店有職工10餘人,店屋三間門面,前店後場。八、九十年代蕭山城市規劃改造時,西門藥店曾有被其他藥店合併解散一說。後通過員工們的爭取,藥店遷到了繡衣坊A座。幾年後,西門藥店從400平方米擴大到1000多平方米。上世紀中葉,城河一帶是蕭山的城中心,人流量最大,商店最集中。
  • 道醫養生:身體容易被「五勞所傷」,看看你佔了「幾勞」!
    《八字透天機》《符咒漫談》《道家天醫術》《道家內功修煉十書》等書籍作者,玄靈秘境大講堂主講人,道教全真龍門派第二十一代傳人,神秘玄門吳賈門天字輩護法弟子,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院,中國道醫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特級易學風水師,形意拳郭雲深拳法第六代傳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書法家協會會員。道家無極堂法派創始人,北京無極堂道家研修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