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第三大文廟 掛44塊匾額堪稱全國之最 當地卻1300年沒出過狀元
位於城區東南部的武威文廟,始建於明正統四年(1439年),是西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自古被譽為「隴右學宮之冠」。武威文廟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由文昌宮、孔廟和儒學院三組建築構成,是整個武威城內為數不多的保持完好的古建築。它的平面布局承襲了我國傳統的四合宮殿體系,規模僅次於曲阜孔廟、建水文廟,是全國三大文廟之一,由此可見其地位之重要。
-
這裡的文廟全國第三大,卻幾百年也沒出過一個狀元
武威文廟位於武威市區,是西北地區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也是全國三大孔廟之一。據《涼州衛修文廟暨儒學記》碑載:武威文廟始建於明正統二至四年(1437-1439年),後經明成化、清順治、康熙、乾隆、道光、及民國年間的重修擴建,逐成一組布局完善的建築群,迄今已有五百餘年歷史,明清時被譽「壯偉宏耀,為隴右學宮之冠」。
-
西北地區最大孔廟竟從未打開過「正門」 44塊匾額堪稱國內一絕!
有著「四涼古都」之稱的甘肅省武威市,是河西走廊最東端的第一重鎮,兩千多年來,古城悠久的歷史孕育了豐富的人文底蘊和名勝古蹟。位於市區東南隅的武威文廟,始建於明正統四年(1439年),是西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也是全國三大孔廟之一。
-
譽為中國第三大文廟,地處西北小眾城市,藏40多塊清至民國牌匾
若不是今年夏天的一次河西走廊之行,或許至今我依然會錯失了武威這個如此厚重的城市。他是河西走廊中最早建郡的城市,它也是古代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城市,它曾經一度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三大城市。就連曾經漢武帝都對其極其看重,並且用「武功軍威」來命名這座城市。
-
譽為中國第三大文廟,地處西北小眾城市,藏有40多塊清至民國牌匾
若不是今年夏天的一次河西走廊之行,或許至今我依然會錯失了武威這個如此厚重的城市。他是河西走廊中最早建郡的城市,它也是古代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城市,它曾經一度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三大城市。就連曾經漢武帝都對其極其看重,並且用「武功軍威」來命名這座城市。
-
武威文廟匾額的旅遊開發策略
一、文獻綜述李豔華(2008年)認為匾額具有歷史佐證價值、學術研究價值、裝飾實用價值、藝術鑑賞價值、商貿廣告價值,它與其他文化形態的結合形成獨特的中國匾文化。周梅清(2011年)認為匾額蘊含的歷史文化能夠折射出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民風民俗等,對歷史文化起到了補充正史的作用,具有極高價值。
-
文廟匾額文化承載「武威故事」
文廟匾額文化承載「武威故事」每日甘肅網5月12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歷史文化名城武威,人文薈萃,題詠不斷,墨寶豐富,尤其是一塊塊精雕細刻、令人嘆為觀止的匾額,讓眾多的專家學者驚嘆不已。厚重的歷史文化沉澱、精美的藝術大賞,讓武威的匾額文化成為專家學者矚目的焦點。
-
文廟匾額文化承載「武威故事」
文廟匾額文化承載「武威故事」每日甘肅網5月12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歷史文化名城武威,人文薈萃,題詠不斷,墨寶豐富,尤其是一塊塊精雕細刻、令人嘆為觀止的匾額,讓眾多的專家學者驚嘆不已。厚重的歷史文化沉澱、精美的藝術大賞,讓武威的匾額文化成為專家學者矚目的焦點。
-
武威文廟匾額的旅遊開發策略
一、文獻綜述李豔華(2008年)認為匾額具有歷史佐證價值、學術研究價值、裝飾實用價值、藝術鑑賞價值、商貿廣告價值,它與其他文化形態的結合形成獨特的中國匾文化。周梅清(2011年)認為匾額蘊含的歷史文化能夠折射出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民風民俗等,對歷史文化起到了補充正史的作用,具有極高價值。
-
河西走廊 涼州故郡 讓人驚豔的武威文廟!(國內三大文廟之一)
在這裡怎麼會有一座規模宏大,建築體系完備的文廟遺存,而且居然是國內現存三大文廟之一呢?眾所周知,文廟是祭祀至聖先師孔子的地方。古時候要想設立文廟,可不像民間建築的興造,必須經過朝廷最高官方教育機構的批准,有很多硬性的規定和要求。
-
河西走廊 涼州故郡,讓人驚豔的武威文廟!(國內三大文廟之一)
在這裡怎麼會有一座規模宏大,建築體系完備的文廟遺存,而且居然是國內現存三大文廟之一呢?眾所周知,文廟是祭祀至聖先師孔子的地方。古時候要想設立文廟,可不像民間建築的興造,必須經過朝廷最高官方教育機構的批准,有很多硬性的規定和要求。
-
跨越千年的四川文廟:探秘資中文廟的「七絕」
孔子曾被封為文宣王,所以文廟中修建泮池,符合諸侯王的規制。 泮池中有座石橋,叫狀元橋。王兵介紹,古代對狀元橋是有規定的,如果當地出了狀元,泮池上的狀元橋就可以通過;如果沒出狀元,泮池上的狀元橋就用石刻的人物、動物、花卉雕塑攔住,不能通過。 資中出過趙逵和駱成驤兩個狀元,所以文廟的狀元橋可以暢通無阻。
-
中國最南端的孔廟——文昌文廟
文廟或孔廟遍布中國大地,海南自然也不例外。海南最有名的文廟或孔廟要數位於文昌的文廟。文昌文廟始建於北宋慶曆二年(1042年),明洪武八年(1375年)遷至現址,因其在海南諸多廟宇中歷史最為悠久,且影響最大,故有「海南第一廟」之稱。就地理位置而言,文昌文廟應該是中國最南的一座孔廟。
-
探秘資中文廟的「七絕」 萬仞宮牆七龍琉璃陶脊
孔子曾被封為文宣王,所以文廟中修建泮池,符合諸侯王的規制。泮池中有座石橋,叫狀元橋。王兵介紹,古代對狀元橋是有規定的,如果當地出了狀元,泮池上的狀元橋就可以通過;如果沒出狀元,泮池上的狀元橋就用石刻的人物、動物、花卉雕塑攔住,不能通過。資中出過趙逵和駱成驤兩個狀元,所以文廟的狀元橋可以暢通無阻。
-
匾額:武威文廟的靈魂
武威文廟同山東曲阜文廟和雲南建水文廟並稱為三大古文廟。在文昌殿前,懸掛有40餘塊精美匾額,用來表達對文昌帝君的最崇高敬意。從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的「化峻天樞」匾,到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的「文教開宗」匾,時間跨度超過240年。
-
探秘資中文廟的「七絕」 萬仞宮牆七龍琉璃陶脊
孔子曾被封為文宣王,所以文廟中修建泮池,符合諸侯王的規制。泮池中有座石橋,叫狀元橋。王兵介紹,古代對狀元橋是有規定的,如果當地出了狀元,泮池上的狀元橋就可以通過;如果沒出狀元,泮池上的狀元橋就用石刻的人物、動物、花卉雕塑攔住,不能通過。資中出過趙逵和駱成驤兩個狀元,所以文廟的狀元橋可以暢通無阻。
-
中國第三大孔廟?比曲阜孔廟看起來小眾,如今成武威最古老建築
說到中國孔廟的話,很多人首先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山東曲阜的孔廟,再或者是北京孔廟和衢州孔廟,但其實在甘肅省河西走廊中也藏著一個極其重要的孔廟,這就是被譽為西北第一大和中國第三大祭祀孔子的寺廟--武威孔廟。
-
也談武威文廟藏匾
其最早者,可追溯到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的一塊「化峻天樞」匾,最晚的是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的一塊「文教開宗」匾,前後歷時約250年,是河西地區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價值最高的。李唐王朝尊封孔子為文宣王,稱其廟為文宣王廟,元明以後省稱為文廟,故也稱文廟為孔廟。武威文廟始建於明英宗正統二年(1437年),是現存和山東曲阜文廟、雲南建水文廟並稱的三大文廟,素有「隴右學宮之冠」的美譽。武威文廟能得到這樣極高的讚譽,並非誇大之詞。
-
沒有正門,全國等級之最,規模僅次於山東曲阜和北京的文廟
哈爾濱文廟,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東端文廟街25號北側,坐北朝南,地勢南高北低。修建於民國時期,是東北地區面積最大、建築等級最高、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孔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院內的哈爾濱文廟,是為祭祀中國古代傑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而建築的。它始建於1926年,建成於1929年。佔地面積6萬平方米,現2.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674平方米。其規模僅次於山東曲阜孔廟和北京孔廟,但由於它是11開間的,等級卻是全國之最。山東曲阜孔廟和北京孔廟為9開間的,小的還有5開間、3開間的。
-
匾額文化 | 武威文廟文昌宮古匾群 ——涼州文化的華美標籤
銅奔馬,是中國旅遊標誌,無疑最具代表性。此外呢,筆者認為就應該是這些古匾,它們與銅奔馬的風格迥異,卻正好凸顯了涼州文化的另一面,匾裡讀武威,別有斯文味。一、重估這些古匾的價值(一)完善和明確古匾的稱呼這些古匾現在通常被稱作「武威文廟名匾」、「文廟名匾」或更廣而言之為「武威名匾」,一般場合下,這麼叫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