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被文宗皇帝贊為「中原碩儒唯祖常」的馬祖常,曾大聲讚美家鄉:
莫道楚鄉風物陋
文章屈宋到如今
明代,光州知州陳錫爵重修鎮潢橋,在橋南北建起兩座牌坊,橋南的牌坊上書:「河洛重鎮 吳楚上遊」;橋北的牌坊是:「巖城交鎖,晴浦蜚虹」。這兩座牌坊,一座點出了光州歷史文化的特色,一座給我們描繪了光州現實的美景。:
河洛重鎮
吳楚上遊
巖城交鎖
晴浦蜚虹
清朝康熙年間,知州劉學禮修建南湖。湖南岸有閣,名曰「小南海」。廟門朝北,拾級而上,即是巍峨的大殿。供奉的觀音泥像是面北端坐,與其它面南神像不同。左右有副對聯:
問觀音為何倒坐?
因世人不肯回頭。
潢川南城南湖北岸三義觀門口豎立著一對清嘉慶年間鑄造的鐵旗杆,上書:
鐵桿頌德高千尺
銅柱表誠燦九霄
清朝光緒年間,光州舉人梁元太與秀才唐彥士在清真西寺望月樓邂逅,眺望潢河北岸朝陽寺,梁即景吟出上聯,唐對出下聯:
望月樓樓望月望望望月
朝陽寺寺朝陽朝朝朝陽
據抗戰時期潢川籍的中國航空公司總經理王承黻先生回憶,前清有人以「四聲平平上去入」求偶者,某豫人即對之:
四聲平平上去入
五屬光光固息商
民國初年,潢川縣一知事於年末微服出訪,見小東關一油果蒸饃鋪生意興隆,當即作一聯相贈:
油果長長發其祥
白饃大大塊文章
民國時期,城關中醫張順清醫術高明,且施藥濟人。曾自撰一聯,以表心跡:
一筆一方一部藥書一生用
半施半賣半積醫德半養家
1985年2月,《潢川文化》迎春徵聯,潢高教師王承印作聯入選:
一川分兩城南弋陽北春申古色古香昔日光州古俗在
雙橋連八街內幽巷外鬧市新花新秀當今潢川新風淳
2018年5月,潢川縣(光州)根親暨開漳聖王陳元光文化研究會成立,由地方文史愛好者餘成水作,黃世忠書寫對聯:
生弋陽定閩粵文治武功威名傳千古
過臺灣闖南洋開疆拓土後裔遍五洲
2019年3月22日的「燕翼宮開漳聖王文化(國際)交流會」,時任潢川縣政協主席的塗白亮向燕翼宮贈送了由潢川籍著名書法家唐詠聲撰寫的對聯:
浮光陳氏源自光州
開漳拓土造福嶺南
2020年,潢川縣在新三小附近恢復「拜相橋」徵聯,春秋擬寫了橫批為「澤被八方」聯(北側使用),文史愛好者吳雪紅擬寫了橫批為「浮光懷遠」聯(南側使用):
澤被八方
生自黃國一書退秦百萬兵
建功吳越兩千餘載浦江情
浮光懷遠
黎庶安居風物茂
君子故裡道德馨
《光州漫憶》中使用的幾個聯句:
鎮潢橋四百年歷史恍如一夢
老照片一百年記錄榮辱興衰
天之中河之南有光州豫風楚韻融南北文化
襟弋山帶淮汝開閩漳變夷用夏傳中原血脈
(參考清心竹節的新浪博客及《光州漫憶》《南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