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現在的小學生都會背幾句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百家姓》是出自北宋初年時期,當時有一個學生上學時的啟蒙讀物,為了方便記憶,他把當時通行的姓氏就編寫成了四字一句的韻文,如同順口溜一遍,因此流傳廣泛,對我們今天也是影響頗大的。
中國的姓氏文化源遠流長,姓氏最早是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時期。到了宋朝之後呢,已經有了幾百個姓氏。雖然《百家姓》是以「趙」開頭,但是「趙」卻不是出現最早的姓氏,也不是當時人口最多的姓氏,那為什麼當時的《百家姓》卻會以「趙」來開頭呢?這個我們就要從幾個點來進行分析一下了。
姓氏本就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百家姓》起源於北宋年間,宋朝當時的統治者就是姓「趙」,趙姓在當時就是堪稱是國姓,可能當時的編者就是為了表示對「趙」家天下的尊敬,就讓「趙」姓成為了眾姓之首。
此外,因為《百家姓》形成於吳越錢塘地區,除了宋朝皇帝的姓氏,當時吳越國王錢氏,吳越國王的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王李氏。可能由於當時這幾位在當時的地位是比較優越的。這樣就導致了在百家姓中的位置,「趙錢孫李」成為了百家姓的前四。
那大家知道「趙」姓的來歷麼?根據《姓纂》的考證,「趙」姓的來歷是源於「贏」姓,這個也就是秦始皇嬴政的那個「贏」贏姓的祖先叫伯益,傳說伯益的第13世孫裡有一個叫造父的,這造父啊是做什麼的呢?用現在的話就是駕駛員,當時這個造父騎馬趕馬車的技術那是特別的厲害的。由於造父這個趕馬車的技術超群,後來就得到了周穆王的封賞的,周穆王把造父封賞了趙城,後來這個人後代就都改姓趙了。
趙姓家族的地位在當時也是十分的顯赫的。春秋時期,因為造父的後代趙衰輔佐晉文公,所以這個趙姓的後代也多為國家的重臣,頗有權勢和威望的。而且到了春秋的末期,趙氏家族還與同為晉國貴族的韓家和魏家一起瓜分了晉國,在當時稱為「三家分晉」。隨著勢力的增強,趙國成為了戰國時期的七雄之一,定都晉陽。
「趙」姓的強大遠不止這些,在歷朝歷代趙氏名人就層出不窮,比如,趙雲,趙匡胤,趙佶,趙光義等等,趙氏家族的強大遠不至此啊。到了宋代,趙氏更是成為了最負盛名的王朝統治者,綜上幾點《百家姓》以「趙」姓作為百家姓之首,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大家對百家姓的排序有什麼想法呢?
到了今天,百家姓也重新排序過一次,《百家姓》在2006年新百家姓中就僅僅排在第八位了,據2014的統計「趙」姓人口2670萬人,然後今天最大的家族已經不是「趙」姓了,2010年統計,中國大陸「李」姓人口高達9500餘萬人,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成為了今天中國最大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