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9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有難處就找藺書記。」這是吳起縣廟溝鎮三合掌村村民的口頭禪。村民口中所說的「藺書記」就是藺文淵,他是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選派到廟溝鎮三合掌村的第一書記。
「去年豬肉價格好,讓我多收入了近萬元,今年我還想多養幾頭豬。閒了你來幫我好好參謀一下,還想讓你再幫我聯繫買幾隻豬崽。」正在果園進行春季果樹管護培訓的藺文淵接到建檔立卡戶牛世金的電話後回復道:「沒問題。」
三合掌村處於「狗叫一聲聽兩省,雞鳴一聲聞三縣」的交界處,溝壑縱橫、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設施落後,村民收入低,屬於貧困村。初到三合掌村,藺文淵很快就融入村民中,村裡有人用「三問四看」順口溜形容他入戶:一問水、二問電、三問有啥困難;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無讀書郎。藺文淵用最短的時間摸清村裡各戶情況,再根據不同情況進行政策幫扶、謀劃產業。
年過半百的劉貴琦單身一人,因殘致貧,靠吃低保勉強度日。藺文淵了解後多次入戶與他談心交流,讓他重拾生活信心。藺文淵鼓勵他種植蘋果、小雜糧,藉助扶貧政策養驢、養豬,當年他個人收入就近萬元。藺文淵知道劉貴琦還會開拖拉機,又為他爭取農機補貼,讓他購買了旋耕機。每年到了村裡農戶春耕、秋種時節,還能有6000餘元收入。這樣一來,劉貴琦不僅脫貧了,而且還有了存款。他逢人就說:「我能過上好日子,多虧藺書記幫忙。」
為了發展村上蘋果產業,藺文淵自己先學技術,再傳授給村民,實現了全村69戶220名困難群眾戶戶有產業。如今,全村共種植蘋果600多畝,人均近3畝果園。看著長勢良好的果園,村民都記得2016年的秋天,正逢大面積秋栽蘋果樹時節,沒想到幾場大雨把村裡大多數砂石路衝毀。路修不好,果苗運不上山,無法趕上秋墒,藺文淵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為了確保秋栽果苗順利上山,他自掏腰包1萬餘元,對村裡道路進行搶修。
藺文淵心裡清楚,要致富先修路。5年來,在鎮上及相關單位的支持下,他積極為村上爭取政策扶持,新修柏油路17.8公裡、維修砂石路6.2公裡、鋪磚渣路2.05公裡,建水橋1座,新修村組道路4公裡。
在疫情防控期間,藺文淵是村裡的防疫宣傳員,又是村裡果園春季管理培訓員。他帶領村民參加春季果園培訓13次,學習60餘人(次),組織村「四支隊伍」入戶宣傳、定期消殺,累計發放宣傳資料500餘份,製作宣傳標語4條,每天還利用小廣播循環播放疫情防控有關知識,並列印學習資料500餘張。
「今年爭取將三合掌村環繞邊牆嶺的16公裡砂石路連接貫通,再為村裡延修柏油路1公裡,讓大夥的生活都實現小康!」談及未來,藺文淵堅定地說。
往期薦讀
【
徐新榮:做大做強扶貧產業 落實落細工作措施 確保脫貧成效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網絡強市 | 不見面的網上審批、不跑腿的政務服務、不打烊的智慧政府!
智慧聖地|陝西延安:打造智慧延安·城市大腦的「陝西樣本」
信用城市 |
責 編 | 吉 潔 編 輯 | 馬雷雷
來 源:根據延安黨建綜合整理
原標題:《脫貧攻堅 | 真情灑滿黃土地 ——記吳起縣廟溝鎮三合掌村第一書記藺文淵》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